- 相关推荐
关于回乡把大豆盘成金豆创业
当阳返乡青年严宗富,依靠卖米挖到的第一桶金、积累的人脉和信息,如今,四十刚出头的他,在当阳办起了自己的工厂,产品行销多个省份,年产值近1200万元.
19XX年代末,严宗富离开当阳市河溶镇红胜村五组,到县城打工.帮人看过大门,打过短工,虽然一个月也能挣个千儿八百的,但严宗富深深地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工不如创业!严宗富跟着亲戚到宜昌学卖米.一个月后,他辞别亲戚,用打工赚来的3000元钱,在宜昌开了个夫妻米店.
妻子在店零售,他送货,既当老板又做工人.东家要10斤米,西家要30斤米,路再远他都骑着摩托车送上门.
渐渐地,一批酒店和餐馆成为他的稳定客户,他也有了点小积蓄.
一天下馆子,一道名叫"怪味蚕豆"的菜让他眼前一亮.这种豆子不过是在蚕豆表面裹上一层放好各类作料的面团,再用油炸.家乡每逢过年都要炸制各式各样的豆制品,他再熟悉不过了,自己能开办这样一个小食品厂吗?
他说服妻子,买来蚕豆和调味品反复试验,终于成功.送到朋友的商店、酒店去销售,很快就卖光了.
回乡办厂
20XX年,他告别妻子来到武汉.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与人合伙建起"武汉金田地食品厂".前年下半年,国内经济下滑,严宗富的公司也受到影响,公司在武汉原材料、劳务等各类成本居高不下,收入明显减少.他意识到:必须避开大城市高额的劳动力成本,转移回乡创业.
了解到他的想法后,其家乡政府迅速伸出橄榄枝.没有厂房,河溶镇将20余亩的废弃棉花采购站无偿租给他;没有工人,当地劳动部门和工会帮着招工50多人;没有稳定的原料来源,镇委书记何良平带着镇干部给当地农民做工作,帮助公司与115家农户签了1000亩蚕豆、豌豆生产订单合同,农民借此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有了镇政府的支持,他毅然投资200多万元在家乡建起第一条生产线,当年见效.
目前,严宗富已准备投资第二条生产线,依托当地丰富的水产品资源生产鱼片等系列休闲小食品.建成后,两条生产线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
【回乡把大豆盘成金豆创业】相关文章:
欢迎海归回乡创业标语11-10
农民回乡致富创业好项目推荐02-25
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05-16
带病回乡申请书06-25
大学生创业补助金申请书01-16
豆干广告语12-22
大学生就业创业补助金申请书12-21
大学生就业创业补助金申请书03-23
豆筋公司广告语09-09
咖啡豆广告语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