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时间:2023-10-17 11:43:24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1

  方道森,男,52岁,初中文化,1960年1月出生,熊家场乡白马村村民。20xx年以前,方道森凭着自己会开车,一直在外给公司老板当司机,由于机灵能干,很得老板赏识,工资待遇也不错,十多年下来,老方积攒了20多万,生活条件也逐渐变得宽裕了。

  时间一晃,方道森的年岁也渐渐大了,毕竟常年在外也不是办法,落叶总是要归根的。在此情况下,老方带着自己打了十多年工的积蓄回到了老家,并准备用这笔钱在家开创一番事业。20xx年老方回到家里,正值赶上全国生猪养殖市场萎缩,很多人不敢去碰这烫手的“山芋”,但老方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心里思量,现在市场不景气,养殖的人少,但随着政策的倾斜,生猪的价格一定还会回暖,那时生猪市场的需求将会扩大,和家人一合计,老方便毅然决定在自家门口开办个生猪养殖场。谁知道,就是老方的这次决定,改变了方道森德命运,让他注定和猪结下缘份。

  起初,老方的养殖场规模很小,一年能有个二三事头猪出栏,那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一年下来也有二三万了。这一年生猪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老方已不满足余过去的小打小闹。他不断寻思,要在这一方面挖到金子,就要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扩大自己的生产量,经过多方打探,老方得知,国家为了鼓励生猪养殖,出台了许多帮扶性的政策,同时在资金上也有补助,老方得知后扩大养殖规模便有了底气。20xx年,全国工商联把熊家场乡定位定点帮扶乡镇,其中,就有帮扶养殖创业的无息贷款。在得到全联的资金帮扶和乡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老方扩大的自己的养殖基地,重新修建了养殖厂房,引进了新的生猪品种。规模的不断扩大,老方喜在心里。

  可是就因为规模的扩大,差点让老方亏掉了以往赚的钱。究其原因,一心只知道扩大规模,但却用以往的技术来养殖,这怎么能行呢,大猪小猪养在一起,喂食的时候,大猪争着吃,个子小的猪就挤不进去,有的还会被大猪踩伤、踩死,同时猪多了容易生病,看着一个个猪病倒,老方那个心痛啊,毕竟是自己十多年的`血汗钱啊。白马村的干部们得知老方的情况后,就相约来到老方家,在实地查看了老方的养殖场后,给老方指了新招。一同带他来到了村委远程教育站点,并给老方讲解远程教育的作用,老方到了这里,就得到了宝贝似的,不仅每次培训都到,同时还根据自己养殖情况,在远教站点借来养殖光盘回家和家人一起学习养殖技术,同时远程教育网上的许多信息,不仅能提供许多种养殖技术,同时还能提供市场的需求数据,让农户们在家就能了解市场走向,给农户提供市场指导。

  在远教培训班中,老方学到了许多新的养殖技术,比如说:厂房规范设计,生猪分阶段圈养,酵母发酵圈舍、紫外线杀菌、食饲营养搭配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让猪儿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同时减少了疾病和病毒的滋生,减少了生猪死亡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猪儿们合理的摄取均衡的营养,节约了成本。这一年下来老方出栏生猪200多头,按每头猪1000元的利润,这一年就有20多万的纯收入。

  但是老方并不满足于此,他有在寻思,要想自己的猪的价格比别人的高,就要提高自己猪的品质,改良猪品种和肉质,在一次远程教育网上老方无意看到一则消息,某养殖场养殖野猪,效益很好,但是自己的养殖场不适合养殖野猪,这是他又在寻思,能不能把野猪和家猪进行杂交。这样一来,这下一代猪即保留了野猪抗病强、好饲养的特点,同时,又保持了本地猪温顺快长的特点,这种猪肉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定很好,在咨询了相关专家的野猪杂交的课行性后,老方又多方筹资30多万,并得到全联贷款12万元,扩建养殖场,并从外地引进野猪品种和优良的本地母猪。在经过多次试验后,老方的新品种猪——黄毛猪“出世”了,经过一年喂养,这种猪买到市场上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这猪肉保留了野猪和本地猪的特性,肉质细腻,脂肪低,色泽光滑,入口肥而不腻,口感很好。经过近几年的喂养,这黄毛猪为老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到今年为止,老方的养殖场规模已扩大到20xx多个平方,已陆续投入70多万元,年存栏生猪近两百多头,年出栏生猪400多头,按照一头1100的利润,年收入将近有40万元。与此同时,老方还为自己的养殖基申请了营业执照,这为他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便利,养殖基地的建立,还决绝了5个人的就业问题,为周围群众发展产业带富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老方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大户。

  在谈到老方回家创业搞养殖成功的秘诀时,老方朴实的说到,这能有什么秘诀啊,第一就是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二就是要有科学技术的指导,要多学习,多了解市场行情,三就是要有一个执着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2

  **,女,谷城县石花镇小坦山人,1982年4月出生,2004年毕业。毕业后曾赴广东打工,2010年返乡进入小坦山村委会工作,201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9月经换届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现任小坦山村委会委员、村(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团支部书记,分管村内日常工作、共青团工作、财务管理、村级企业、税费结算、村级集体经济合同的签订与管理、民政相关事宜,及村内“三资”管理问题的处理。

  一、年轻姑娘为尽孝回家乡,志愿服务农村

  2006年,**来到广州东莞打工,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储备、积极认真的态度和乐观豁达的性格,很快在公司里做出了自己成绩,被公司任命为部门主管,并被许以高薪。2010年,28岁的**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和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但是她就在这一年决定回到家乡石花镇小坦山村,因为她要照顾日益年长的公公婆婆。她对别人说:“在外面,小家庭过日子当然很轻松,但是家中老人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当小辈的每年紧紧逢年过节回去看望一下、留点儿钱,是绝对不管用的。他们把我们养到这么大,现在该是我们回报他们的时候了。”

  回到家乡的**,抱着为家乡做点小贡献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村两委的各项事务中,从最简单的端茶倒水做起,一点一点将自己扎根在这座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里。以对任何事情都是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敢闯敢干的进取精神,得到了村两委的一致好评,也在全村群众中树立了不错的口碑。2011年7月,**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经过公开选举,**进入小坦山村委会,成为两委班子成员,并被委以重任,在原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参与到全村各项工作中。因为**出了名的“犟脾气、好较真”,全村各项工程建设的进程都由她进行全程监管,工程的各项用材、出工情况、建设进度、工程建设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等问题,都由她参与一一确认。每次见到**时,她的桌子上总是堆放着各种材料和表格,电脑上总是有正在总结的材料。她总是会笑着说:“事情总是做不完的.,但是事情总是要人做的,人怕干活儿,活儿怕人干。”

  二、有志青年扎根故土、积极创业求发展

  在回到家乡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看准了村里的苗木花卉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家里人的支持下,她在工作之余也开始开创自己的苗木花卉种植事业。从品种挑选、幼苗购买再到田间管理、成品销售,**用所有的业余精力把花花草草事业经营的有声有色。短短三年时间里,她凭着当初的毫不懂行,不认识产品,背着各种苗木花卉的树叶样本去湖南和浙江等全国大型苗木花卉市场找产品、摸行情的冲劲和一手拿鼠标,一手拿锄头的扎实干劲儿,硬着头皮闯到如今发展基地20余亩,年营业额过百万的骄人成绩。就是这股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带领着**在自己的创业路上走出了一条通向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

  三、心怀乡亲,自己富了不忘家乡人

  她在自己通过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尝到了甜头后。没有独享成果,而是第一时间想起了家乡的广大青年朋友。在看到全村苗木花卉组团发展的优势前景后,立即结合村团组织平台,在苗木花卉产业服务小组基础上成里立了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团支部,形成了团社合一的团建格局,并将自家的部分苗圃地和邻近几家的苗圃地联合起来,经过她多方联系和争取,在小坦山村创建了一块“双带双新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双带双新”活动,全面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同时,充分发挥团组织网络广、有活力的优势,组织社会力量从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等方面进行支撑,大力推进本村青年创产业、团员干部创事业;带动了小坦山村孙大伟、朱群、李静、郑汉森等一批优秀青年参与到了苗木花卉种植产业中来。后续她还计划争取每年逐步带动一批青年成为产业大户,每年带动和推出一批创业典范,继续扩大创业基地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目前,该基地成为各级团组织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罗梅同志今年3月到小坦山村视察共青团工作时,被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四、把激情投入到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增强组织活力

  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不懈地把村里日常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身为村委会委员和团支部书记的**,在2000余人的大村里身肩两职,她深知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行不通的。为了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业务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她下决心为自己“充电”。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除了搞好花花草草业务外,还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给自己充电学习,孜孜不倦地追求,使她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拓宽,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干起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创造性地组建了由40余名优秀青年组成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以“阳光家园”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等活动,在支部成立苗木花卉产业服务团小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团小组、特殊群体帮扶团小组及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务团小组,并长期不间断的开展各类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响强烈的活动的开展,使小坦山村级共青团工作开创了新局面,进一步夯实了小坦山村团的工作基础,让他们不断的在学习中锤炼、在工作中锤炼、在产业中锤炼、在服务中锤炼,进一步提升了团干的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了一支敢于吃苦、群众满意、业绩优良、充满活力的青年团员队伍,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凝聚了合力。

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3

  5月26日,沿汉江旁鱼紫公路紫阳段行驶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大巴山深处紫阳县“养鸡状元”龙伦增的养鸡场,见到了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在交谈中,一连串的来电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四川的老板打电话订货,一会儿是西安的客商咨询价格,一会儿是某个酒店经理要到养殖基地考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他养殖的土鸡来的。

  龙伦增,这位1988年出生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天津的商贸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难离,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坚定了龙伦增回乡做“新农人”的决心。20xx年5月,带着在外揽下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龙伦增申请了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镇政府流转林地1000亩,建起了鸡舍,引进首批土鸡苗5000只,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当上了“鸡司令”并注册了公司。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一边通过书籍、网络寻求解决办法,一边向养殖大户、县上及镇上的农技专家请教。在苦心经营养殖场的日子里,龙伦增集老板、技术员、工人于一身,又要给鸡喂食,又要寻找销路,还要请工人师傅维护养殖场设施,整天围着鸡仔转,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土鸡的出栏,成品鸡销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为是生态养殖,龙伦增也与这些老板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养的土鸡肉质纯正、味道好,将现存栏的5000只盘厢河土鸡全部购买。于是,龙伦增决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20xx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围栏、大门等设施,又补栏1万只盘厢河土鸡,依旧销售火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相信做农业是有前途的,我要给乡亲们做个表率”,龙伦增说,“下一步,我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品牌,延长产业链,走生态农业、公司加农户、‘互联网+’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广大青年一起创业,带领乡亲们和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让盘厢河土鸡走向各大超市、餐馆酒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产业融合促进脱贫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远权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

  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远权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xx年,李远权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公司成立以来,李远权围绕“硒”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这两年,李远权及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经过技术攻关,还自主研发了“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目前可年产“黄金米”5000吨、“黄金米线”200吨、冲调饮品5000万杯,年产值达到两亿元。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李远权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年的发展规划,李远权不紧不慢地说:“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农村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残疾人创业典型事迹12-23

农村创业项目03-16

青年创业事迹材料03-22

巾帼创业事迹材料05-04

在全市全民创业表彰大会上的典型发言01-21

残疾人创业事迹材料12-21

残疾人创业事迹材料15篇12-22

残疾人创业事迹材料11篇12-22

大学生创新创业事迹材料04-13

典型事例自我介绍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