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考研那些事儿
27号那天,寄出了自己的档案,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是时候总结一下了,为了坛子里的XDJM,也为了自己。
面对这次惨胜,还是先说说教训吧。
一、辅导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生入学考试有着很强的规律性,所以辅导班的价值凸显。
辅导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为你指点迷津,又有合理的复习进度帮助你战胜惰性。
如果条件允许(指的是离上课地点不远,或有电脑能上网听课),建议尽量报班。
如果可能,不但要给自己的弱科雪中送炭,也应该给自己的强势科目锦上添花。
二、政治
政治不必下手过早,至少在每年的大纲出来以前,是完全没必要复习的。
如果没报辅导班而是自学,那么任汝芬序列的作用不如红宝书大。
冲刺阶段,不要迷信各家的《考前××题》,华而不实,几乎无用。
三、英语
英语想考高分,必须虚心记忆单词。根基不牢,则大厦不高。
光是反复研究真题还不够,每周做一套模拟题也是相当必要的。
作文无论看了多少也是人家的,只有写了多少才是自己的。
四、数学
平时做题,必须工工整整地写下步骤,千万不要做对结果就万事大吉。
不要一味追求高难技巧,书上基本的技巧和证明一定要全部弄懂。
后期做模拟题时,要养成要给自己打分的习惯。
五、专业课
无论多难多冷僻,只要是知识点就要复习到位,千万别耍小聪明,给自己缩小范围。
虽说是真题,也千万别太当真,拿来做做可以,但要小心当年出题风格和难度的剧变。
对于简答和论述题,熟练记忆还不够,要动笔写出来才会发现问题。
六、精神状态
永远不要因为时间够用而松懈,也永远不要怕时间不够而恐慌。
最后两个月的好状态才是最重要的。见过力挽狂澜的,也见过功亏一篑的。
一旦决定了考研,就一根筋地全力复习,别患得患失,越简单越好。
说完教训,再说说经验吧。
一、谨慎决策
前面谈的那些都是战术问题,而确定一个合理的奋斗目标则是战略层面的。
战略上做对了,即使战术上有些失误,都是有机会弥补的。比如今年的我。
而如果决策不慎,一旦方向错了,那么跑得越快,就会离终点越远。
二、秀出自我
把复试的面试环节当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把老师当成观众,他们都很和蔼。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争取做到大声、流利地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会给你增加印象分。
至于抽到的题不好答,要不要换完全应该见机行事,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
说了那么多,完全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不知对大家是否有用?
如果此贴还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我就更加心满意足了。
欢迎大家在这里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争取将东财版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考研那些事儿】相关文章:
《明朝那些事儿》经典语录09-06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30句12-17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35条11-01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37句04-24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50句12-13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汇编49条04-01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摘录36条02-03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摘录47条11-12
明朝那些事儿的语录汇编35句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