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经典名言

时间:2024-04-17 07:32:45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优选)史记经典名言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吧,名言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史记经典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史记经典名言

  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汉·司马迁史记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3、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晋·陈寿

  4、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晋·陈寿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

  6、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北齐·刘昼刘子

  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

  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季冬纪

  9、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10、不食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

  11、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司马迁

  12、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司马迁

  13、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

  14、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司马迁

  15、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史记》

  16、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司马迁

  17、民人以食为天、——司马迁

  1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19、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20、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21、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2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3、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2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28、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

  29、不识其人视其友。

  30、一个君子虽然与人绝交,但是却绝不会在第三者面前,恶言中伤对方。

  3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

  3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33、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34、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35、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36、不知其人,视其友。

  37、交绝不出恶声。《乐毅列传》

  38、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赞》

  4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1、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4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43、趋舍有时。《伯夷列传》

  44、持方枘欲内圆凿。《孟子列传》

  45、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4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4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4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9、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50、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5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列传》

  5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5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6、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5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58、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59、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60、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61、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62、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史记·商君列传》

  6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6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5、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66、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67、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68、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69、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淮阴侯列传》

  70、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史记·赵世家》

  7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72、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73、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为下。

  74、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75、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

  76、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

  77、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78、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贾谊列传》

  7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80、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8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82、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8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84、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世家》

  8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6、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87、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88、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89、"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史记》"

  9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91、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9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9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4、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95、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记?孟尝君列传》

  9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97、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史记》

  9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99、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10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101、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102、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103、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 《史记》

  10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105、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 —司马迁《史记》

  106、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司马迁《史记》

  10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史记》

  108、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109、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110、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

  111、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

  112、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1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14、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

  115、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116、‘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史记》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1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19、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20、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1、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122、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12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12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25、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2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7、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史记》

  128、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129、倒行逆施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史记》

  13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131、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132、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133、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134、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司马迁《史记》

  135、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史记》

  13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

  137、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史记》

  139、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140、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141、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史记》

  142、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143、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44、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14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46、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147、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148、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司马迁《史记》

  149、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5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51、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5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3、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154、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史记·货殖列传》

  155、韦编三绝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史记》

  156、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5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司马迁《史记》

  15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5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

【史记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史记经典名言02-23

史记阅读心得05-14

阅读史记心得11-26

史记心得高中03-27

《史记》阅读心得03-21

阅读史记个人心得05-15

史记心得体会02-06

《史记》心得体会范文02-12

司马迁史记阅读心得范文07-14

阅读史记个人心得(汇编4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