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言

时间:2024-12-10 09:52:18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国学经典名言合集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名言合集15篇

国学经典名言1

  1.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2.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3.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4.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5.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6.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7.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8.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9.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10.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11.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12.“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13.“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14.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国学经典名言2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宋真宗《励学篇》);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5.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清·杨继盛);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7.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1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1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国学经典名言3

  1.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国学经典名言4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9.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2.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1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国学经典名言5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8.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国学经典名言6

  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5、学不可以已。

  6、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自见而已。

  7、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脸上来。——冯梦龙《警世通言》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人皆可以为尧舜。

  10、不怨天,不尤人。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3、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14、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纳兰词》

  15、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16、尽信书,不如无书。

  1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8、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

  19、见侮而不斗,辱也。

  20、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平天下。

  2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2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5、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子思《中庸》

  2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7、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曾子《大学》

  2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29、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司马光《资治通鉴》

  30、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冯梦龙《醒世恒言》

  3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5、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3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贾谊《楚辞》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0、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4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2、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43、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44、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45、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46、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47、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50、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5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57、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5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0、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6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6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63、必服恭检,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

  64、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

  65、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66、请同学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每个时间段、任何地方进行诵读,诵读弟子规、孝经、道德经、论语、增广贤文、中华古典诗词等国学经典,在诵读经典美文的同时,感悟国学精粹,陶冶道德情操。

  67、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6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6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不韦《吕氏春秋》

  7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3、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7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75、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司马光《资治通鉴》

  7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7、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79、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80、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8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8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84、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司马迁《史记》

  85、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8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7、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88、世情宜假不宜真,信假疑真害正人。若是世人能辨假,真人不用诉明神。——冯梦龙《警世通言》

  89、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90、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9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9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93、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9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5、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9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7、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9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9、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0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10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02、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103、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104、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05、位卑未敢忘国。

  10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07、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108、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109、道不同,不相为谋。

  110、《淮南子》

  1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12、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蒲松龄《聊斋志异》

  113、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11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16、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18、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

  119、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司马迁《史记》

  120、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121、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

  1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23、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冯梦龙《警世通言》

  124、保护古迹,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2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2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27、传播东方智慧,文化润泽心灵。

  1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29、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1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吕不韦《吕氏春秋》

  13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13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3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35、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史记》

  136、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3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3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国学经典名言7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0、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宋·陆九渊

  25、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2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3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3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3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3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春申君列传》

  4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4、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4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4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8、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4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5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5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5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53、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

  5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5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

  5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57、学不可以已。--《荀子》

  58、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5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6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62、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6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国学经典名言8

  1、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4、出自《夏日绝句》。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这种顶天立地,不畏强敌的壮志豪情足以令堂堂须眉含羞折腰,无地自容。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出自《张中丞传后叙》。大丈夫可以一死罢了,不可以屈从不义的人!这句话鲜明地道出了气节的重要性,为了气节和尊严,甚至可以置死生于不顾。

  7、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8、出自《新唐书·李靖传》。男子汉大丈夫,应以博取功名来获取富贵作为自己的追求,何必去做那种胸无大志、寻章摘句的酸腐儒生呢?这句话是唐代开国名将李靖所说。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2、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愿做陶器得保全。这句话突出了做人的气节和操守。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的精神。

  1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14、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够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权贵之人,让我自己一点都不开心呢?表现了诗人的傲气,也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

  15、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9、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2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国学经典名言9

  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出处】清·魏源《默觚·学篇三》

  【译文】有志之人珍惜每一年的时间,贤能之人珍惜每一日的时间,圣德之人珍惜每一小时的时间。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处】《论语·学而》

  【译文】不贪图生活上的安逸,工作勤勉尽职,谨言慎行,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虚心讨教,及时改正自身缺点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治学之道。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处】《论语·为政》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见解,领会出新的道理,这样就能够做老师了。

  4.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则百姓亲睦。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出入相互敬爱,守望相互帮助,疾病相互扶持,如此,百姓间就会和睦相处。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出处】《荀子·劝学》

  【译文】积善成德,就可以达到“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的道德境界。

  6.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出处】汉·王充《论衡》

  【译文】品德不高尚,难以做到胸襟开阔;知识浅薄,难有远见卓识。

  7.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出处】晋·傅玄《正心篇》

  【译文】成就道德,其根本在于保持善良之心;心正,然后人品行为才能端正。

  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记一》

  【译文】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

  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出处】《论语·为政》

  【译文】人与人之间庄重诚恳,则会互敬互爱;上慈下孝,则会忠诚以待;举贤任能,教诲不能,就会相互劝勉,以善为尚,蔚然成风。

  10.摩顶放踵利于天下,为之。

  【出处】《孟子·尽心上》

  【译文】哪怕是从头到脚都磨伤,只要有利于天下,就一定去做!

国学经典名言10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2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4、多行不义必自毙。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5、尽信书,不如无书。

  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3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4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4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4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国学经典名言11

  1.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

  2.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3.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4.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5.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6.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7.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8.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9.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0. “我常说自己是‘样样通,样样松’,这话并不确切。很多方面我不通;有一些方面也不松。合辙押韵,说着好玩而已。

  11.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12.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国学经典名言12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8.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3.一寸山河一寸金。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国学经典名言13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2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2、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23、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4、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26、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7、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28、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9、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30、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32、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33、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3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35、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6、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3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38、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39、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40、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41、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42、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43、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44、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4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4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47、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48、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49、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50、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51、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52、万事莫贵于义。

  53、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54、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55、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56、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57、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58、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59、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60、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61、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62、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63、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64、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6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6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7、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6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69、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70、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7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7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73、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74、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75、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76、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77、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78、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79、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80、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81、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82、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83、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8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8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86、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87、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经典国学名言-墨子名言,我们根据小编的分享,一起学习这些名言,感受墨子的内在精神吧。

国学经典名言14

  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翻译: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2.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翻译: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3.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翻译: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4.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翻译: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翻译: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翻译: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7.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翻译: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翻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国学经典名言15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2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国学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名言01-05

(集合)国学经典名言04-14

国学名言警句04-17

国学经典名言(汇编15篇)10-16

国学的名言通用15篇11-05

国学的名言(集合15篇)10-17

国学经典名言(集合15篇)10-26

适合晨读的国学经典名言名句10-22

(精)国学经典名言15篇08-29

国学经典名言必备1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