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佛语的语录

时间:2023-08-19 10:08:50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汇总55句

  若以造罪者即是"我",不仅忏悔无力,还很可能造成心灵的压抑,人格的扭曲,精神上的创伤及病障。一般人为了自我保护,便本能地回避罪、遗忘罪,但这并不是解决的办法。唯有跳出罪的魔圈,才谈得上真忏悔,真平安,真清净,真慈悲。这只有念佛,仰靠佛力才能,所以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佛语的语录5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汇总55句

1、人间戏剧,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人常常扮演主角,有的人常常扮演配角,有的人从主角跌落到配角,有的人从配角上升为主角。这往往不是人自己可以选择的。但是,不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都不能忘记自己人生的原始起点,都不能迷失自己生命的真我本质。

2、懂因果的人即使面对烦恼和痛苦也可以从容面对,因为他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与他人无关;不懂得因果的人面对烦恼和痛苦只会沉浸在痛苦中,甚至抱怨他人和环境,不会想法走出来,久而久之当这种承受力达到极致就会导致忧郁。所以同样的烦恼有的人可以转为智慧、有的人只能将其变得苦上加苦。

3、一念错,则步步皆错;一念善,则事事造福。

4、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5、若有尊敬佛,念报于佛恩,彼人终不离,一切诸佛住。

6、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7、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这些人或偶然或必然在你的生命中出现,是一种奇缘,你有责任珍惜。众生多不胜数,能和你结缘的何其有限;即使人类,能在你短暂的一生中与你照面的也为数不多。你结下的每一个缘,都有各自不同的示现,喜欢或者不喜欢,你都不必挂心,人情世相越是纷纭,你的人生越是多彩。

8、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意识产生物质;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产生意识。大乘佛教的观点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而是超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中观般若的大空性中,心与物是一体的;大法界的智慧中,主观与客观是一体的;究竟了义的境界中,能取与所取是一体的。

9、把自己弄得开开心心,脸上笑口常开,就是为世界做了一件大善事。

10、在道德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是最不需要做坏事的人。他们对吃什么、穿什么都不计较,自然不会为吃好一点、穿漂亮一点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他们简单的生活,也不会受到他人的诟病。相反,贪图享受的人,为了满足享受的条件,很容易急功冒进,再放松一下自己,就很容易做出不恰当的事,甚至伤天害理、无所不为。而且,享乐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忌妒,成为"仇富"的对象。

11、你在路上,不代表出发;你出发了,不意味着就是前进;你前进了,或 许离目标更远。在路上,不说明你就会走路。

12、因缘果抱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不是静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缘果抱都是随生命主体的作用而变化。

13、一弟子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觉得修行太慢。某天他实在无法忍受,向师父说他好像没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师父说:山腰工地上,石匠正为本寺加工佛像,你跟他们学手艺。三天后弟子回来了:我还是修行吧,粗岩糙石都能变成石佛,何况我是个人呢。——石头都能变成佛,还有人做不到的事情吗?

14、如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内明为求自解学,因明为伏外执学,声明为令他信学,医明为所治方学.巧明为摄一切众生。

15、虽然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但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如果得不到善知识的引导、敦促和摄持,那么受往昔世强大的业力和不良习气的影响,我们只能不由自主地流转在轮回的苦海之中,并受苦受难和无法自拔。所以依止和亲近具德的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啊!

16、我们只有像佛陀弟子一样,既不追悔过去,也不杞忧未来,活在现 在,才能神采奕奕,生命才能绽放奇光异彩。

17、用慧心观照五蕴皆空。用自心领导六根生活。用信心开发自我潜能。用慈心与人和谐共处。用孝心重整伦理道德。用爱心拥有快乐生活。用悲心成就利生事业。用喜心涵容宇宙万有。用舍心广结无量善缘。用净心远离贪染色欲。用禅心安顿顺逆境界。用愿心创造圆满人间。

18、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位,而是仁爱。"仁爱"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感动,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能够常怀一颗仁爱之心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

19、树苗越是小,越是主干突出,少有枝叶,甚至是光秃秃一条,点缀几片叶子而已;长大了,才分枝发权,枝叶繁茂。越是初学的人,越要一门深入;所学深入坚固,则不妨广博,如树分枝成冠,蔚成庄严。

20、价值感增强了,观念改变了,自然能步步走向成功。

21、资产永远是一个变量,大商人永远不做资产的奴隶。资产只有 源源不断地流动,变成财富再生产的一个个上市公司,最终融入经济 发展的洪流,惠及国家和人民,才是活的、有意义的资产,才能造就 大商人。

22、在晨钟暮鼓中,初雪飘落,初雪消融,世间万物大约都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吧。我说:我想忘记。[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的拥有的更多。

23、在生活中保持一分警醒,随时观察,随时觉知,看见好的事物好的现象,学会随喜,给他人一分鼓励,给自己一分认定;看见不好的场景和人事,马上要觉知那是自我内心的投射,要生惭愧心,福人眼里看不到不好的东西,一旦看见就要忏悔反省,为明天后天要看到好的东西做准备。

24、贫者因物质匮乏而苦,富者则因心灵空虚而苦。贫者千方百计地追求物质,所以极其烦恼;富者则担心失去已拥有,而无法轻安自在。

25、物理能量从本质上也是灵性能量的一种表现。能量看不见,但却在宇宙间默默地作用着,生命的能量也是如此。人生的一切得失祸福,只不过是生命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进行转换的一种现象。

26、六字乾坤袋,大即包天包地,小则提手便行,可大可小,能放能收。还有什么装不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27、在生命的点与点之间,快如迅雷,没有一点空隙,甚至容不下思考,就有如狐追兔,兔子奔越逃命一样,我每想起这个禅的故事,就想到:兔子假如能逃过狐口,在喘息的时候,一定能见及生命的真意吧。

28、若有乐定修相应行诸菩萨等,未曾听闻微妙法门,又不听闻圣教法律,但于三摩地中,生知足想,当知是人起增上慢,不能解脱生老病死。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若观法无我,观已善修习,是证涅槃因,非余能寂灭。

29、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

30、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曾说:"眼耳及鼻非正量,舌身意亦非正量,倘若诸根是正量,圣道为谁为何用。"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与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31、为了表示自己的清高而否认别人的真实面目,断绝与别人的来往,这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32、随着这清远的旋律,我仿佛拨开云雾见月明,顿然了悟,放下了执念,与你在这个五月挥手告别,告别曾经爱过的你,告别曾经怨过的你,从此云水禅心,心驻深山禅林,在飘渺的凡尘,找觅了一份清浅。

33、清远禅师却分明在说,天亮时见到老茄,老茄是存在的;而夜间那百余条索命的蛤蟆也曾经有过,不能否认。其实,离开情念,说是茄子就是茄子,说是蛤蟆就是蛤蟆。又有多大区别。过多地纠缠于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上,是大可不必的。

34、舌头既能尝甜,也能知苦,说明它是健康的。人生多种味,都要尝一尝。

35、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36、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37、有时候,心里装满了好多不愉快,有的时候,我们装坚强,是为了不让人看出脆弱;装高兴,是为了不让人看见伤口;装轻松,是为了不让人发觉心酸;扮装幸福,是为了不让人看到疤痕;装成熟,是为了不让人看出无知;装快乐,是为了不让人看出孤独。其实,伪装是自找的累赘,真正的幸福来自于简单和率真。

38、花开在岁月,经历着无常。演绎着虚无,万古色是空。不论晴雨,不管春秋,一杯禅茶静中饮,品茶,问茶,似茶,非茶。木然一问,是梦里还是梦外。一念之间,心自淡然。众生平等,因果平等。终究散去,不留痕迹。

39、人生聚散,原本平常,不管谁和谁擦肩而过,缘来由他缘去,不伤感,不担忧,就让心头留几分温暖,为了下一次能够更好的重逢,生活的烦恼有着不同的模样,固守心底那份淡然,淡淡的存在。

40、人生的道路总是曲折不平,没有谁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来的,遭遇磨难时请不要气馁灰心,艰辛困苦时请不要放弃努力,请相信人生有寒冷的严冬,也一定会有温暖的阳春。即使生活落入谷底,我们也不能失去希望;即使风雨凄凄,也一定要勇敢坚持,请相信只要耐得住冰冻三尺,就一定会迎来杏花如雨、梨花如云的盎然春季。

41、受持上贤士十五戒、中士十戒,并且谨守戒律——身为贵家女子,当庄敬自重,所以受戒要多一点,不能像普通人一样随便。

42、乐观的人走过了人生的一半时会说:还有一半的生命旅程啊,一定要好好珍惜,于是他们快乐地走完了以后的人生。悲观的人会说:怎么就剩一半了呢?不够了啊,于是他们在自怨自艾中度过。而要怎么生活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你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心态。每天都对自己微笑,每天都对自己宽容一点,每天都生活得简单些。在我们还有机会的时候,给亲人朋友多一些关怀,给陌生人多一些爱心,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43、我们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不如别人时,会心生嫉妒,失去从容;发生意外时,会心生慌张,失去镇定;痛失亲人时,会失去理智,心生绝望。只有内心安静祥和,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心如莲花,就是在安静的岁月里面露微笑,摒弃内心的挣扎、邪念和虚荣,活得洒脱自在。

44、苦、乐都来自内心,外在因素也许没那么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内心里的作意,也就是人的心态问题。

45、佛教里根本就没有其他宗教里所谓罪的观念。

46、佛法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讲的是世间万物是因缘而生的,没有根本不变的法则。

47、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着,这才是修行的态度。

48、就像佛教经典里面写的,这个世界看起来可以像朋友,也可以像敌人;既充满缺点,又充满优点——一切都看我们是怎么想的。一般来说,没有什么是只有好处或只有坏处的。一切我们所使用的东西——吃的、穿的、住的——以及一切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家人、朋友、上司、下属、上师和门徒等等——都是同时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事实就是这样。如果想对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要先去接受它的各种好处和坏处。

49、大家都知道孤独的感觉没有好处,令人不快,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对抗它。不过因为孤独成因和状况非常之多,所以要及早防治。做为社会基本组成单位的家庭,应该成为一个给我们快乐,让我们可以在爱和关怀中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

50、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51、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si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si别是必然的。

52、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如果有一天,自己在工作上的"宿敌"即将或有可能来到自己正在就职的公司工作,和自己重新成为同事,甚至是上司下属的关系,这时候你就要放宽心态,积极的与之交流。

53、笑着应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54、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一样,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55、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棲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相关文章:

【实用】佛语的语录36句08-05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35条07-14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合集49句08-11

【实用】2023年佛语的语录30条07-29

佛语的语录39句08-04

佛语的语录49条07-22

【实用】2021年佛语的语录集合80条09-05

2021年实用的佛语的语录集合68句09-05

2023年实用的佛语的语录汇总88句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