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3年严介和的语录锦集56条
书读得多,只能说明一个人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资料库。只有把知识消化掉,通过实践形成智慧,"资料库"才会变成"智囊"、"智库",才会赢得尊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严介和的语录56条,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企业家的成长要经受五种磨砺:在委屈中平衡;在妥协中前行;在虚怀中充实;在放弃中收获;在谦卑中完善。
2、"员工文化"为:勿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圆做人,万众归一,不断创新。
3、一流的企业家,是精明加厚道;二流的企业家,是精明加精明,就像一些温州商人;三流的企业家,是厚道+厚道,适合政界。
4、在赏识中成长,在谴责中成熟距离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已20余日,因回来立刻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两会"与"15"工作中去,故未能将参会感受付诸文字。时至今日,已有些怠惰,然今日与谢剑偶然提及严介和,遂想起在亚布力论坛上,严君慷慨陈辞,语惊四座,掌声雷动之盛况。今将严介和当日言语收录如下,与友朋共享之。
5、损人利己还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损人不利己这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嘛!凡是损人不利己的人最后必然损人又损己,如果损人利己的人是小人的话,那么损人不利己的人就是小人的平方和立方,还不如小人。
6、委屈中平衡,妥协中前行,虚怀中充实,放弃中收获,谦卑中完善!
7、真功夫是"悟"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
8、硬功夫是"苦"出来的,不是"谋"出来的。
9、先"唯才是举"后"大成在德"。
10、对待员工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11、第三个问题,企业与社会,就谈才与德的问题,我们懂得才华是道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才华还有什么道德可言呢,如果只讲德不讲才,那不是无才便是德。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历更讲贡献,讲道德更讲风格,因为道德相对是内在的,静态的,风格恰恰是外在的,动态的,高尚的道德要通过良好的行为风格表现出来,道德才能够彰显,否则该讲的不讲,该做的不做,还不如损人利己的小人,因为他是损人不利己的小人中的小人。人们说损人不利己是小人,不道德的群体不如小人,小人是没有浪费的。
12、我们心中的苦难是终身进步的阶梯,我们方毅然刚勇,我们塑造了文化品格,追求了卓越的心理素质,崇尚了有中国特色的观念,在360度方位交朋友,不断自我完善。
13、我这个人有弱点,我的弱点就是我太优秀了。
14、优秀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
15、中小企业要"小而专",小富即安。
16、先做事,后做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17、无知的简单、有知的复杂、大智慧的简单。
18、既然上天让我既智慧又能干,那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呢?
19、企业治理的要害在于两个字:管人,管人的要害在于用人、育人,而管人、用人、育人的要害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
20、经商三要素,智商、阅历、苦难
21、学历高的人喜欢怨天尤人,把那些学历不如自己或没有学历的人的成功归结为机会和冒险等偶然因素,其实这是错误的。仔细想想,他们要么有过人之处,要么付出的比常人更多。如果高学历的人也像低学历的人一样去踏实、能上能下,那你将来就了不得,人家做加法你就做乘法,不一样。
22、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人是应该重德而轻才得,就是企业的掌门人,尤其是民营企业。除此之外都是重才而轻德,只要你有才,即使德行差一点,也是可以用的。
23、第七语录:做人做事讲"理",处人处事讲"情"。
24、农民容易出领袖,渔民容易出团队。苏商是农民文化,浙商是渔民文化,所以浙商的团队在中国是最棒的。
25、学习知识充其量是三流的。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知识,也就是传承知识。不管传承多少,学得多渊博,在我看来都是三流的。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知识从融会贯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裂变知识,这就是二流的。无中生有,创造了知识,这就是一流的。
26、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拥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被腐蚀掉。
27、第四语录:真功夫是"悟"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
28、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在书本之外。——培根
29、初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前的无知,而博学者的无知是获得知识以后的无知(这种无知更可怕,因为固执)。
30、三万个臭皮匠也抵不上一个诸葛亮。
31、中国必须承认,一流的在官场,二流的在商场,三流的在学场。所谓官产学,就是这个顺序。
32、大事小事,天下事,欲了不了,不了了之;哲人愚人,天下人,欲明不明,不明明了。
33、"一流的企业,是让卓越的员工有了职称而又远远的不称职",在看准员工的人品之后,6分的人才,加以8分的提拔与使用,给予10分的待遇,这样员工会觉得自己不称职,而去努力,不断的奋进;当员工锻炼得差不多称职了,又给他更高的职称,更高的待遇。这样,即是对员工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
34、对话不在一个量级上,就构不成对话;交流不在一个层面上,就形不成交流。
35、心理学家发现,MBA通常具有共同的特点:精力充沛、高度自信又富于魅力,因此总能左右逢源。但这类人总是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更要命的是,由于他们作出自己的判断时显得那么确信无疑,因此别人也很容易信任他们。而当处境艰难时,这类人往往不知如何面对,他们不愿公开承认是自己错了,而会选择撒谎。
36、中国的中小企业起步还是适于人性化、家族化为主,制度化为辅,做大了以后要以制度化社会化为主。
37、真正一流的商人是上得了天堂,下得了地狱的人。上天堂很从容,下地狱很乖巧。
38、管理大师们那么多书,企业家没必要都读,实际上最权威的管理就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管理。
39、在待遇问题上千万不要要挟领导,但可以提醒领导。
40、复制与传承仅仅是背会的东西,死记硬背会的东西,背了也是白背。
41、高管就应该只做人不做事,多做教练员少做运动员。企业的决策者,只当裁判员不做运动员。
42、"一流的领导,就应该不断的炒自己的鱿鱼",为了集团的荣誉,用自己所有的善勇智勤,去培养你的下属,引进比你强的人,让别人替代你,让自己完全被别人替代,自己炒自己的鱿鱼,最后,会因为你已被取代而以德加冕,继续高升,更受重用。这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下属交代,更是对自己后侍。
43、对一把手,只讲结果不讲过程,谁分管谁说了算,总经理可以先斩后奏裁掉副总,他们拥有99%的权力,我只有1%,就是管好手下的几个高层。
44、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用中疑,疑中用
45、要以旅游的心态做企业,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一切都了然于胸。对企业的整个过程把握得住,该放就放,该收就收,该加速就加速,该死亡就死亡,让成员企业老总或者副手"做99%的主",自己"只做1%的主"。
46、对外关系上,就是要保持"听话"心态,要360度交朋友。关键是要"最大限度理解政府和媒体",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去理解政府与媒体对我们的不理解"。
47、追债三步:媒体(对方是有影响力的)、讨债公司(对方是无赖)、上层建筑(对方有上层建筑)。
48、坚持用自己的钱去并购国企,不用银行的钱。因为用银行的钱,就会有人质疑,媒体再一炒,企业可能就垮了。
49、大事要方,小事要圆;对己要方,对人要圆。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
50、经商就是做人,在生活中,严介和崇尚道德,"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他认为,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时代已经过去,应该是忠孝两全。
51、从来只有时势造英雄。
52、第三层,只做人,不做事!
53、公司的相对优势:年收入;绝对优势:年利润。
54、对于企业掌门人,实行道德一票否决制,他的道德要占70%,才华只需要30%;总经理、职业经理人都是运动员,因此实行才华一票否决制。运动员的天职就是拿金牌,无才便是无德,才华要占到70%。
55、企业家只当运动员,不当裁判员,碰到吹黑哨的,认命!因为运动员必须服从裁判。
56、一流的老总每天工作三小时,二流的老总每天工作五小时,三流老总每天工作八小时。管理是管人、用人、育人、做人的艺术,无需事必躬亲。
【严介和的语录56条】相关文章:
严介和的语录69句12-08
严介和的语录48句01-26
严介和的语录38句12-06
严介和的语录58句11-03
严介和的语录30句09-21
严介和的语录39句04-05
严介和的语录88句11-12
严介和的语录46句11-30
严介和的语录86条10-30
严介和的语录110句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