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热门】2023年禅意的语录集合69条
每个人都独立地来到这个世界,除了血缘,谁也不欠谁的,谁也没有对 另一个人必须尽的义务。要想获得,我们首先就必须给予。给予不是失 去,而是得到,既得到爱和德行,又得到灵魂的提升与内心的安静。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禅意的语录69条,欢迎参考。
1、凝眸,含语,细品时光如琉璃,一叶葱茏的绿意,是永驻于春日里的欣喜。心,行于诗意里的芳草萋萋,一眸碧清,涟滟着心的澄净,采一缕荷风,浅然入墨,无需着色,那禅的温热,已然是明媚的素洁。
2、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非本尘,何来有尘?
3、很多人在陷入困难的泥淖时,往往会丧失了基本的理智和判断能力,往 往会使得自己越陷越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不要一直想着如何 解决问题,试着想想,能不能凭借这个问题走出去呢?
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当你感到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助人的同时,也是净化自己。
6、佛教中有一句禅语,大意是:与其试图改变难以改变的事物,莫如改变自己。对此境界,我只能表示无限感佩,却难以为之。毕竟,我乃尘世之人,六根未净,与大千世界里的凡人俗子一样,以"适"而"中",以"中"而"和",才是我等处世的第一法器。
7、从付出中收获心灵的富足生活中占有再多的金钱、名誉、权力,也不能换来幸福。
8、虽然远离了,因为懂得,便微笑了,好似拈花一笑的禅意。如此,在陌生的风景里,触摸熟悉的纹路,越来越明了的伤痛,越来越清晰的温暖。
9、群居闭口,独坐防心!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10、无所求,则安。
11、一切烦恼若不坚着,我说无犯。
12、绍三宝种,使不断绝。
13、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则处处都是狰狞的鬼影。
14、先学做人,人做好了,才有机会成佛。
15、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绝对找不到第二个你,造化交给你的 任务只有你才能完成,任何人无法取代。不要抱怨,不要幻想依赖别 人,造化同样给了别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别人也是唯一。靠自 己,能悟出这三个字的人,算是洞悉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的人生都 是自己的,绝无例外。
16、以爱自我管理,用爱关怀他人。
17、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18、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自己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9、小心你的思想,它们会转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它们会转为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们会转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们会转为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们会成为你的命运。
20、在所有的罪恶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惨的就是口业。所以, 多说话不如少说话,少说话不如实修。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 话的仆人。话未出口由你控制,话已出口不由你控制。每句话都是一个因 地,因地已种下种子,就等着接受果报了。好话有好报,恶话有恶报。所 以做话的主人时要明了,好好掌控,做话的仆人时,更应明了,因为这时,自己已经处于被动。
21、穷人可能没有钱,没有优裕的生活,没有足以称道的事业,然而只要拥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以及明确的志向,拥有宁静的内心,拥有不断攀岩、永远向上的斗志,那么,穷困便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做一个自信、乐观、勤奋的人,财富就能积少成多,慢慢地会聚到我们手中。
22、所以,如果一个人身上的场态呈阳性,运气旺盛,那他看风水也会看得很准。
23、无论是苦是福,我们都应该本着"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的态度去看待。从人生的苦难中看到未来的美好,从眼前的福乐中感念他日的苦祸,以一颗淡定的心去看待福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获得真幸福。
24、人不应该过度地去为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惋惜、留恋,甚至挽回,千万 不要这样,就让那份"过去"作为一个美好的回忆留在自己记忆深处吧!
25、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生活就像一架钢琴,白键是快乐,黑键是悲伤。只有黑白键的合奏,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若不尝试着做能力之外的事,你就永远不会成长。
26、目光远大的人,会有远大的计划;目光短浅、只看眼前的人,安于现状,便永远无法进步。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自己的未来。只有为今后的旅程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走得更远。
27、昔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干世界一禅床。
28、唯有你从心灵深处承认、接纳、爱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开始,才迈开旅程。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转,你只是在寻找那个你丢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盖,所牺牲,所淹没。
29、有人认为,学佛之人,看破红尘,不像普通人一样关心自己的容貌,这显然是对佛学的误解,佛学是自然之学,什么是自然?生机勃勃,美丽多姿,方为自然——每一朵花都努力开放得更美丽,每一棵树都努力成长得更茁壮,每一泓泉水都努力沉淀得更纯净,而健康漂亮,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状态。
30、我不共世间作诸诤论,然而世间于我强为诤论。所以者何?诸知法者,不与他诤,离我我所,共谁为论?
31、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32、佛说:"一切俱有缘,不可太执著。"确实,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用心过于执著,太执著就会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约束,因为执著是偏见和短见的同行者,太执著会失去活泼洒脱的乐趣。
33、快乐地过就是快乐的一天,郁闷地过就是郁闷的一天。一天的心情怎样,生活如何,往往取决于自己。
34、你的敦厚最要紧,敦厚是诚信的绿叶,是信任的花朵,敦厚就是全部。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善良敦厚。
35、学佛时间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应该将烦恼、执著、习气彻底降伏与断除,同时,爱心与智慧得到无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驰,烦恼比没有学佛人更炽盛,内心的执著与习气比没有一开始修行时更严重。原因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见,于是所学所修的一切,反而成为增长邪知邪见的助缘。
36、在芜杂的世界中要活得轻松,灵魂就不能负重。灵魂若能够 自如地飞翔,人生就不会阻塞,唯流畅方能抵达生命的真意。无需刻 意地面对世间的一切,遇到不能过去的河流山峰,我们不妨绕一个诗 意的弯。如果你真的热爱轻松,即使这个弯再无趣,也一定能绕出二 分美好、七分流畅、一分安详。
37、多闻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使、烦恼、上烦恼、缠。
38、在自我反省中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那就能够确定自己生命行为的方向,或者说生命行为的取向。
39、弃有投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40、如今,有的人为了钱和权,凡事斤斤计较、巧取豪夺、明争暗斗、坑 蒙拐骗,误以为钱和权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快乐。于是,就算是家财万 贯的人,满足了一个又一个更高的欲求,直至生命耗尽,依然无法摆脱金 钱的左右。
41、恒愚法师:不哀,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乐;人生,有起落。学会挥袖从容,暖笑无殇。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乐观,不是没烦恼,而是懂得知足;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想通,就是完美。
42、别把自己想的太伟大,要知道,在别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个配角而已。我们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心,你让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43、我很感激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美好的世界里,我一生都在接受人们善意的关注和帮助,都在感受着爱的温暖,我也十分愿意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关切和温暖,只是我做得太少了,少得可能连上帝都看不到,但我还是衷心祝愿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44、人生不要过于追求浮躁的虚渺,不现实的东西往往都像一缕云烟转瞬即散。生活不要染入太多的戏曲性,我们既没有随时更换的轻粉桃装,也不一定能唱好曼袅的拖腔。生活需要一份面对面的真,一份脚踏实地的纯。给自己一份舒畅的心情,给他人一抹阳光的笑意,也是给予生命的尊重。
45、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46、忍辱修得很好的人,受到别人伤害时,他也能得到一种开心的感觉。
47、世上一切幸福,来自利他的心;世上一切不幸,来自对自己的爱。
48、"贪"会带给人一时快乐,结局却是无尽麻烦;"嗔"能让人瞬间压倒对方,却会埋下无穷祸患;这二者都来自"痴",由于不明道理,所以不懂取舍。
49、发菩提心的人念佛,虽只念一句等于无量句。与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念佛功德是天壤之别。因为发菩提心当下就是无量的。用无量的心念无量的佛,这样才与佛相应。如何真实生起愿菩提心?修愿菩提心的人心里不能有冤家仇敌,心里不能有恨,只能有爱。观想一切众生都是自己过去的父母,愿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50、戒律,是保护居士非常好的道德标准,能守几条就受几条,暂时还做不到或是条件不允许的就不受。当然,如果能尽量约束自己全部做到,功德会非常大,因为只有投生到人道,才有受别解脱戒的机会。一个信徒能够对自己有所约束是最好的。
51、不要抱怨一时的伤痛,心持一份希望,眼睛才会看到光明。更不计较一时的失去,失去是得到的起点。
52、佛说:"如果能客观地了知欲乐的享受为享受、它们的不如意为不如意、从欲乐得解脱为解脱,他们就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53、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54、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55、无形的东西更是恐怖,这才知道,她的鱼刺,不是在牙缝的肉里,是在心里。
56、多数时候对生充满欣赏与敬畏:其实看透人性深处的恶、怀疑、妒忌、绝望、深渊,但无论如何荼毒、伤害、打击,一回头,还能看到生命中的暖和好。那内心深处的美轻微颤粟,虽然开得慢了迟了,可依然会深情开放。
57、佛曰: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58、忌妒是很荒谬的,它除了在我们内心制造出新的痛苦,并不能让我们所忌妒的那些人少赚一点或变得比较不好。忌妒心还可能强烈到促使我们去摧毁别人的成功或财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卑鄙的呢?这样迟早一定会自食其果。
59、"应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请。内实常存,又何所谓耶?"——道生《大般涅槃经集解》
60、佛曰:我执,是痛苦的根源。
61、当有人迷途时,我们为其指条路;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当有人失意时,我们送去鼓励的话。这种慈悲之举在帮助、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慰藉,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慈悲,在践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时,我们就与佛菩萨是一样的。
62、我们修行是求解脱还是想逃避?解脱的状态是,无论是何种身份,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都不起烦恼,没有痛苦。逃避是解脱最大的障碍,不逃避当下就是解脱。勇敢一点吧!有智慧在哪都一样无论是在地狱在天堂无论是在山洞在皇宫无论是有钱没钱,无论是有权没权都可以快乐。
63、当我们希望的是赞美而非批评,是关注而非忽视,就很难遇到善知识了。你关上了你的门,不让真正的上师进来;他们也很难对你说实话,因为一旦他们对你说实话,你不会喜欢听。可是,一个寻求证悟的人应该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在这条道路上,你必须听真话,尤其是非常严肃的、令人痛苦的真话。
6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65、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66、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67、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68、禅师在一块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问徒弟:这是什么?徒弟们异口同声:一个黑点。禅师笑了: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都没有看到?
69、无知而愚蠢的人,对待自己好像仇敌一样。因为他行恶业,给自己身上带来了苦果。
【禅意的语录69条】相关文章:
经典禅意的语录49句08-10
禅意的语录30条10-02
禅意的语录69句08-06
经典禅意的语录39句06-27
【精华】禅意的语录39条07-27
【实用】禅意的语录38条08-27
精选禅意的语录汇编45条09-03
常用禅意的语录49句09-16
【推荐】禅意的语录36条08-11
经典禅意的语录集锦36句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