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

时间:2024-03-31 06:54:2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

《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向中国人致敬》的文章,心中的波涛随着阅读的过程,时而起伏回荡,时而汹涌澎湃,阅读结束后,我的心中充满对主人公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爱意。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主人公12月进入巴黎大学,在他的第一堂对话课上,被教授点名提问,教授问主人公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的`,主人公强调只有一个中国,同时一个台湾同胞也如此强调,接着教授又问台湾的问题如何解决,主人公巧妙回答了,教授又连连逼问,主人公恨极了,说出教授刁难自己。教授十分欣赏主人公,庄严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从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骨气。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个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祖国为骄傲。

  我们的祖国是先辈们用热血浇灌成长起来的,随着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便诞生了。一切开始转变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科技腾飞,人民幸福,一切欣欣向荣。我在祖国改革后的春风中成长,祖国的政策让我们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学习,祖国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让我们这些小苗茁壮地成长。

  祖国养育了我,我又该如何报答祖国?曾经一个孩子的作文中这样写“祖国是一只母鸡,我愿是一粒米。”言语如此淳朴,却表达了一个孩子对祖国最真挚,最热切的感情。我想,如果可以,我也想当一粒米,来回报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在许多名人伟人中,他们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钱学森是我国的“导弹之父”,他曾经在海外学习,当他知道祖国刚成立,急需科技人才时,他毅然决定回国,在历经重重波折后,他终于回到祖国,一生为祖国奉献。邓小平爷爷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也说过:“我的根在中国。”这些人都功成名就,但他们始终都爱着自己的祖国。

  我们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成长,祖国是我们的家,当我们遇到风浪时可以在祖国这个家的避风港里躲避灾难。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当从国外回到祖国时,心中都会想,啊,终于又回家了。那一刻,我心中仿佛又有了依靠,有了安全感。

《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2

  翻开《托着心中的太阳》一书,我就被一个醒目的标题《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吸引住了。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呀?好奇心迫使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看着,看着,我的心情也从好奇变成了高兴,由高兴变成了由衷的敬佩。

  故事讲了一位中国留学生,到千里之外的巴黎求学。面对素以提“刁钻古怪”问题著称的教授,有理有节地回答了教授提出的极为“难堪”的问题。他的回答深深地感动了那位教授,使得他脱帽向中国人致敬。

  “地球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那位可敬的留学生说得多好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向祖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现代中国,勇于维护祖国利益的人也不在少数,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就是他们当中杰出的代表。

  1937年,吉鸿昌将军被派往美国“进修”。在那个中国人到处被人歧视的年代里,许多到外国的中国人都羞于对他人说自己是中国人。吉鸿昌将军却义无反顾地在胸前挂了一块“我是中国人”的木牌,毫不畏惧地行走在异国的大街小巷。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气魄呀!吉鸿昌将军的行为不仅让那些羞于说自己是中国人的中国人汗颜,也在外国人心中树起了中国人的.伟大形象。

  是什么让他们勇敢地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呢?不是别的,正是他们心中那熊熊燃烧的爱国热情。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他们不愧是我们国家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心中永远装着伟大的祖国,在他们心中,祖国的利益高于金钱,高于生命,高于一切都一切。

  每当想起他们,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维护祖国的尊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勉励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为伟大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不断奋斗。

《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3

  在遥远的东方,腾飞着一条巨龙,巨龙的传人们,都有一颗熊熊燃烧的爱国之心。而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国留学生在巴黎大学的对话课上与一位极其刁钻古怪的教授的对话,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却处处暗藏玄机。这段问答,中国留学生的每一次作答都表达了他浓浓的爱国情怀。

  那颗爱国心,那份爱国情,在文中的许多地方都强烈地表现了出来。爱国,让中国留学生听到教授嘲讽的“两个中国”的言论时,毫不退缩,毫不畏惧,在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学生的教室里,坚定而毅然地回答——“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爱国,让中国留学生在听到教授先生万分刁钻、为难的问题时,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地用眼戳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仿佛在说;“我决不允许你这种分裂中国的言论。”

  这一问一答、文中的字里行间里,都透着这位留学生对祖国无限的真挚的爱慕,对祖国的深深感情。正是这深不可破的爱国情,让中国留学生有了一颗时刻维护祖国尊严的滚烫的心。

  一个国家的尊严是一个国家的基石,是民族最重要、最关键的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尊严了,这个国家才能像文中那位留学生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自古以来,不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尊严,才能受到异国的尊重,不再受到刁难?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少年,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新时代发展前行的道路上,也一定要有这颗炽热的爱国心,这般浓浓的爱国情。我们虽然只是一群小学生,但我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万人一心,我们也像革命先辈们一样,有顽强的、坚不可摧的、爱国心、中国心!我们要让全世界为中华少年竖起大拇指,为中国人民脱帽致敬!

  祖国尊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

【《向中国人致敬》读后感】相关文章:

向老师致敬演讲稿01-23

5.1劳动节向劳动者致敬演讲稿12-30

《感动中国人物》读后感01-09

中国人寿学习心得08-10

致敬消防英雄的心得体会03-23

致敬消防员个人心得04-21

向同事的自我介绍01-22

向国旗敬礼活动总结12-23

向领导自我介绍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