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读后感

时间:2024-05-16 16:25:2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哈利·波特》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哈利·波特》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哈利·波特》读后感

《哈利·波特》读后感1

  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我看过一套特别有意思的书,那就是《哈利·波特》一到七部,现在我准备与大家分享一下这套书里的故事以及看完这套书的感触。就在哈利波特11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突然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猫头鹰白天出没,家里收到了一封信,哈利波特的姨夫姨妈看到了信的内容,马上把信撕了。但有源源不断地来了几百封信,却都被撕掉了。

  一天,一个彪形大汉(应该是巨人)撞开了哈利家的门,把哈利波特带走了。一路上,这个巨人告诉了哈利波特关于霍格沃茨的许多事情,还告诉哈利自己是霍格沃茨的钥匙保管员,叫海格,并且当着哈利的面使用了一次魔法。到了霍格沃茨,第一个看着不顺眼的就是马尔福(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最讨厌的人,马尔福后来投奔了伏地魔),但它结交上了罗恩和赫敏(哈利的死党,后来跟随哈利波特踏上了毁灭魂器和寻找死亡圣器的征途)两个朋友,他们三个人都被分到四个学院(四个学院分别是格兰芬多、斯莱特林、拉文克劳、赫奇帕奇)的格兰芬多。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里,通过魔药课老师斯内普和斯格拉霍恩、变形术老师麦格教授、以及哈利波特的六个黑魔法防御术老师(黑魔法防御术老师一年换一个),等等人的悉心教导下,哈利完成了以下壮举:第一年,哈利和伏地魔(在霍格沃茨斯莱特林学院毕业,然后掌管了黑巫师界)第一次交手,处于下风,幸亏邓布利多把他救了出来。第二年,哈利又一次在伏地魔的手里逃生。第三年,哈利孤身一人打败了几百个摄魂怪(阿兹卡班监狱的看门人,会吸走人们快乐的记忆。)。第四年,他闯过了三强争霸赛的.所有关卡,但是奖杯却被伏地魔动了手脚,不过还是从伏地魔手里逃生。第五年,他参加了凤凰社的战斗,面对着几十个黑巫师,居然还打死了几个。第六年,他第一次毁灭了一个魂器,并面对霍格沃茨的内乱。第七年,他杀死了伏地魔,并且参与到了打败黑巫师的战斗中,还看了一段记忆,原来斯内普杀死邓布利多的原因是为了保护一个死亡圣器同时博得伏地魔的信任!

  十年后,哈利波特也娶妻生子了,他给他的儿子取名叫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这是为了纪念霍格沃茨最伟大的两个校长。《哈利·波特》看着看着就会让人入迷,大家千万不能放过这样的好书!

《哈利·波特》读后感2

  “做自己,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心房。这个暑期我读了《哈利·波特与密室》,才真正理解到它的意思。

  《哈利·波特与密室》主要讲述了哈利在霍格沃兹第二学年的经历与成长。这个学年充满了恐惧与苦恼。有自命不凡的新教授——吉德罗·洛哈特;有整天在女生卫生间出没的幽灵——“哭泣的桃金娘”;有一条会把人变成石头的巨蟒;更有来自全校同学对主人公的否认与怀疑;还有一个谁也解不开的谜题……我真的十分佩服这本书的作者J·K·罗琳,在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描写的如此细致,故事情节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哈利的自信以及罗恩和赫敏对哈利的信任。在全校师生知道哈利是“蛇佬腔”后都对他产生了误解与怀疑,大家认定他是石化同学的“犯罪凶手”。可是哈利知道不是自己,面对大家的怀疑,他并没有为此而大发脾气,把委屈撒在朋友身上。而是更加细心、耐心的去寻找真凶,努力洗清自己与朋友海格的罪名。对于哈利为“蛇佬腔”一事,罗恩与赫敏也并没有大惊失色,而是问清了原委,给予了哈利莫大的支持,帮助与勇气,让哈利成为与汤姆·里尔德这场生死游戏中最后的赢家!

  在我的身上,我发现了我和哈利最大的差异,我不怕各种各样的虫子,不怕稀奇古怪的动物,倒是怕那同学给我取的绰号,以及同学们给我的嘲笑,讥讽与轻视。有一次,我睡觉的姿势被同寝室的女生看到了。一位同学笑着指着我,呵呵地对大家说:“抹布,抹布,简直和抹布毫无区别!”大家看着我,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见到这样的情形,我十分生气,对她们说:“请不要给我起绰号,真讨厌!”回家后我把事情讲给了爸爸妈妈听,妈妈开导我说:“取不雅的绰号是不对的,她们说你的`时候你生气了,及时地制止,你做得很好!记住,在生活中别人嘲讽你就像在用力踢你的影子,你是不会疼的,懂了吗?努力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用力地点点头,瞬间领悟到了我和哈利那不可穿越的长河,那不可翻越的高山。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道理,还认识到自己应该拥有强大的内心,禁得起别人嘲笑的自信,还得有像哈利一般的勇敢品质……

  俗话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哈利·波特与密室》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给予了我回味无穷的乐趣,也给了我对生活的自信与勇气。

《哈利·波特》读后感3

  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吧!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一个黑色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宽边大眼镜的男孩,手持一根魔法棒,轻轻一点,就能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让你时刻都为他的神力所惊喜。他拥有一把神奇的扫把,骑上它,可尽情地在空中飞行。他是谁?他就是神奇的小魔法师——哈利·波特。

  相信很多同学都读过《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经过三年的学习和磨炼,逐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魔法师。新学年开始前,哈利和好朋友罗恩、赫敏一起去观看精彩的世界杯赛,无意间发现了消失十三年的黑魔标记。哈利渴望在百年不遇的三强争霸赛中战胜自我,完成三个惊险艰巨的魔法项目,谁知整个竞赛竟是一个天大的黑魔法阴谋。哈利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与其展开了搏斗,最终再一次逃脱了伏地魔的魔爪,获得了三强争霸赛的冠军….

  读着读着,我常常觉得自己走进了书中,和哈利一起感受着魔法世界的奇妙和惊险,与他的同伴一同为正义而与伏地魔作斗争。我甚至觉得哈利·波特带给我们的并不是魔幻,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从他的成长历程中我们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只要认真品味,我们一定能感受到真情、勇敢和爱。

  我最佩服的还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对恶势力时表现出来的勇敢。他们始终都有这么一个信念:危险时刻都存在,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困难,甚至是恶魔,没有什么好怕的,就算会陷入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适当地使用在学校里学到的魔法,一定可以胜利。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哈利·波特,当我从逼真的可怕梦境中惊醒,当我的额头上有闪电形伤疤时,我可能因疼痛难忍而不知怎么办,我可能早就向困难投降或者请父母来帮助了,我与哈利·波特相差得太远、太远…

  惭愧之余,我在想,在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像哈利·波特一样不害怕、不慌张。只有稳定情绪,振作精神,才能拥有神奇“魔法”,才能战胜艰难险阻,迎来胜利的曙光,拥抱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再次走进哈利·波特的世界,一起感受,一起律动,一起成长吧!

《哈利·波特》读后感4

  我最近迷上了《哈利·波特》,对它简直是爱不释手。一有空我就看,只要不做作业,也不出门,就会一整天都看。

  我为什么爱看?因为《哈利·波特》会带给我快乐,有时候看着书我会笑出声来:罗恩·韦思莱把自己的名字写成了罗鸟·卫其利;克拉布和高尔喝复方汤剂变成了女的 ……

  这本书不但带给我快乐,而且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哈利·波特》让我明白自信会做成功许多事。魔法学校有一次举行魁地奇球赛,罗恩很没信心。但哈利假装给他的南瓜汁里放了“福灵剂”,也就是幸运水。罗恩又恢复了自信,竟然赢了比赛。

  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亲人、朋友的关爱很重要。杀死哈利父母的黑魔头——伏地魔,自称是最伟大的巫师。他说得没错,但也许,许多人有比他更强大的'力量——爱。没有爱的伏地魔注定是会失败的。

  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讲故事比赛。在班级里预赛的时候,我认为讲得并不好,但还是得到了全班大多数同学的认可,这让我增加了一些信心。接下去,常老师选出两位她认为全班讲得最好的——我和王知。我惊喜极了,但知道不能放松,如果放松了,就会输给王知。每天晚上我都要练习,觉得压力很大,巴不得跟常老师说一声:“我不比了!”但是经过几天的准备,我终于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超过了王知,代表班级去比赛。常老师还偷偷告诉妈妈,她也认为我讲得更好,我激动得心都飞了起来。

  比赛前几天,妈妈很认真地教我每一句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我有几次觉得自己做不到,都急哭了。但妈妈一直鼓励我,爸爸还动脑筋帮我处理配乐。去比赛的那天,同学们都围过来鼓励我。王佾欣还写了张纸条递给我:“加油!比赛一定会赢!”望着她坚定的眼神,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我越来越相信自己。

  比赛那天,我轮到第一个,心里格外紧张。一步一步走上舞台的台阶时,我的双腿不住地在颤抖。来到话筒前,我看到台下是黑压压的一片。当音乐响起,我开始讲的时候,发现自己越讲越投入,越讲越响亮,因为我知道,在台下的某个地方,有老师和同学在为我加油。 最终我获得了比赛的金奖!

  对呀,这就哈利·波特告诉我的: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家人、老师、朋友的鼓励,什么事做不成呢?

《哈利·波特》读后感5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作文小猫的脸上有八根胡须,耳朵尖上还有一撮白毛呢?很多时候我们考虑问题的是顺向的,没有逆向的考虑问题,其实换个角度考虑。他心里想:我站这里装成文盲,谁也不知道,有不用像他们那样,受寒风等车。“你还小,不会写的?假如这时水龙头坏了,甚至电话响了,他也绝不会去管的。

  这本书果然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连续三天"废寝忘食"地看就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的情节内容人物更有了喜爱之心这本书使我产生了很大的感触。

  书中讲了主人公——小男孩哈利。波特自从失去父母之后神秘地出现在姨父姨妈家的门前。他在姨父家饱受欺凌度过十年极其痛苦的日子。但是在哈利十一岁生日那天信使猫头鹰带来一封神秘的信邀请哈利去一个令人永远难忘的不可思议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上学。在魔法学校哈利找着了朋友还学会了空中飞行得到了一件隐形衣……可是魔法学校里有一块奇怪的`魔法石杀害哈利父母的恶魔千方百计地想得到它。哈利探明情况后与朋友们一起进入那个埋藏魔法石的地穴赶在恶魔前头得到了魔法石并打败了恶魔。

  这个故事惊险动人让人难以想象而又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读起来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我一读完这本书就对这本书的主人公哈利感到赞叹不已——我不是羡慕他的魔法而是被他能独立生活勇敢地反对邪恶不怕死的精神和勇气所折服人类非常需要发扬这种精神。想想我自己许多事都还要长辈们帮忙自己没有力量又胆小如鼠。而哈利呢他能在姨父姨妈除了为他做饭以外什么也不管的情况下好好地生活他敢在夜里独自一人穿上隐形衣到厨房里着魔镜探索秘密;敢到无人敢去充满危险的禁林里帮好朋友守林;为了保护魔法石他敢与杀害自己父母的恶魔斗争……我与哈利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我真应该向哈利学学了。

  这本书的想象既合理又离奇描写事物十分细致适合我们少年儿童小学生们看。我相信看了这本书我在学写想象作文的道路上也能迈进一大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一本好书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得到它去领略它的风采吸取它丰富的知识"养分"。

《哈利·波特》读后感6

  这个暑假,一直在读《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到现在,除了第五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尚未拜读以外,读完了HP系列的六册书。其中我最喜欢第七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一文讲述了身为霍格沃兹七年级学生的哈利为了打败控制着整个魔法界、杀害霍格沃兹已故校长邓布利多的黑魔头——伏地魔而与好友罗恩、赫敏流浪在外,寻找伏地魔存放魂器的地方,最终在伏地魔就要占领霍格沃兹的那一刻,找到并摧毁所有魂器,打败伏地魔的故事。

  曾经有预言说:“伏地魔与哈利不能同时活着。”所以伏地魔才要想方设法杀害哈利。在霍格沃兹马上就要沦陷之时,哈利勇敢地走到了伏地魔面前,伏地魔想用杀戮咒杀死哈利,然而,伏地魔为能如愿以偿,死亡圣器不可能战胜拥有爱的灵魂。哈利心中的爱保护了哈利,于是哈利再次借助爱的力量,将伏地魔给消灭了。

  在面对最大危险的时候,无敌的武器是没用的、强大的法力是没用的。只有无畏和爱,才能帮你走过难关。

  爱,可以战胜一切!哈利·波特的母亲莉莉·波特,为了爱,用一种古老的法术保护了她的儿子哈利·波特;校长为了保护众人,献出心中的一份爱;哈利·波特正因为怀有一份对大家的.爱,才战胜了看似强大无比的伏地魔。

  爱,可以战胜一切!在5.12大地震中的许多事例足以证明。

  在四川省某所小学里,14时28分,忽然昏天黑地、飞沙走石,顿时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学生一下子全都跑出来。这时,小学部的宿舍楼里还睡着许多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被突如其来的大震动吓醒了,手忙脚乱,哇哇大哭。老师大喊,叫孩子们快跑,可是孩子们都已经吓呆了,不知道跑了。有位跑出来的高年级的同学,用满怀爱的炙热的心,连续几次跑入岌岌可危的房子,最终将孩子们,悉数救出。正因为他内心充满爱,才使他勇敢且果断地,一次又一次地跑进跑出救人。正因为他内心充满爱,才在如此大的灾难中救出许多孩子。

  在支持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时候,我们炎黄子一次又一次地将爱心传递。在我中华大地上,到处充溢着爱。大家纷纷捐款、出力,为四川的灾后重建工作,捧出了一颗颗溢满爱的心。在如此惨痛的灾难面前,灾区人民从没有低头屈服,而是积极应对,自救互救。因为人们坚信:爱可以战胜一切,一切由爱而生。有爱有未来!

《哈利·波特》读后感7

  尽管《哈利·波特》已经向我们挥手告别,但它在我们心中留下的痕迹将是永远。

  ——题记

  一年前,《哈利·波特》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我从未接触过它,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直到我捧起《魔法石》时,我才发现《哈利·波特》注定要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注定会为我的生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一步一步地向霍格沃茨靠近,一步一步地走进了魔法世界,走进了他们的生命,并跟随他们走过一段又一段精彩纷呈的旅程。

  在这段时光中,我伴随着哈利一天天地长大,看着他长成一个勇敢、坚强、敢于担当的男子汉,直到最后的最后。每当我闭上眼睛时,我都会想,哈利他们一路走来,他们的生命愈加完整、有意义,但最后一些人纷纷地死去,又剩下了什么?

  我们不曾像哈利一样拥有悲惨的身世,不曾像哈利一样是一个巫师并需要接受魔法教育,不曾像哈利一样经历那么多生离死别……太多的不曾,也许就注定了我们和哈利会有天壤之别,但毕竟,我们和他们一起走过。

  在罗琳女士的笔下,每一个人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最后,所有的人都变了——长大,老去,诞生,甚至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就如我最喜欢的'角色斯内普,尽管他从一开始就欺负哈利,但到最后才发现他对哈利的感情复杂而真切,那一幕幕的感人场面触动了我的心灵,泪水无声地滑落了。说真的,倘若不是他的暗助,最后的赢家恐怕会是伏地魔,而哈利他们,就不会再有明天。对西弗勒斯·斯内普来说,也许这就是宿命吧,注定要面对死亡。

  事实上,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为一个欺负哈利的人流泪,更未想过跟他们永久告别之后会是如此的令人神伤、欲罢不能,内心涌动着无数的悲哀,比中了钻心咒还难受。跟哈利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从寻找魔法石到密室探险到最后驱散黑暗迎来光明,我们伴随着他长大,一起学会了接受离别与背叛,一起品尝了成长的阵痛。而如今,我们却不得不向他告别,可我们,该怎么说出这句“来日方长”?也许,我们还没有像哈利一样真正长大,还不能更坦然地接受现实,面对离别。过去的不会再回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心里,永远。

  《哈利·波特》在给予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梦的同时,也磨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与它融为一体,它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也抹不掉。它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段奇妙的历险,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友爱、勇于对抗黑暗的精神,也让我们相信,友情和亲情,永远是值得我们坚守和珍惜的。

《哈利·波特》读后感8

  幻妙的场景,奇特的魔法,有趣的事情,一直都以无法阻挡的魅力吸引着我。《哈利波特》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有些文人会认为这是一部粗制滥造、用来消磨时间的小说,但我反而觉得它是一部励志小说。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叫哈利波特,一位有着特殊身份的男孩,他的出生是个奇迹,他的成长时刻被魔法界关注着,走在路上,所有的人都会议论纷纷,眼中充满着异样的目光,有崇敬,有讶异,哈利波特的心情也由此变得十分复杂。他极其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了解当时所发生的事,他想弄清一切,他不想再承受这些目光,有时候他就想,他和正常人一样该多好。

  跟随着主人公,我们一起开始探寻他的身世之谜。偶然,也是必然,哈利被送到了魔法学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他拥有两个好朋友,一位仁慈的校长,他们共同经历了生活中的不顺心、艰难险阻,他们一起哭过,笑过,烦恼过,也曾出现分歧,甚至要面临友谊破灭,但是他们最终依然互相依靠,同生共死,哈利波特也学会为自己身份的特殊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非常羡慕哈利.波特能有如此不平凡的经历,同时更加期待能拥有如他们一般纯洁的友谊,若能如他一样活着,人生将会变得非常精彩!

  电影哈利.波特系列被翻拍成电影,吸引了大量人的眼球,魔法学校的背景设置在英国的苏格兰爱丁堡,城堡的唯美的风景深深得吸引着我,哈利波特与他的朋友之间超越性别界限的友谊,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我让我无限神往!因此我便深深记住了英国这个国家!迷恋哈利波特的那段时间,我开口闭口都与英国有关,总是会情不自禁关注英国的消息,并且将自己的梦想提升了——去英国留学。在向父母自豪的宣布了这个消息后,父母嗔笑道:“崇洋媚外!”那时候对父母的话还不以为然,还总是抱怨自己的国家有多么保守,总是达不到自己所谓的要求,但渐渐地,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发觉中国人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人们的,中国有着5000年的.博大精深的历史,它有涵养,古人的流风遗韵总归是正确的,需要我们传承下去,而不能因为外国风土人情的流入,而忘却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中国的文化学好,学活,我们哪样都不比别人差!

  我这才发现,从一开始,我的梦想的立意便是错误的,不是为了成为外国人而去外国,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要去学习,去参考,把他们好的方面学回来,回国之后,加入自己的构思,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打造独一无二的世界强国——中国!

《哈利·波特》读后感9

  他,骑着一把飞天扫帚,飞入我的心帘;他,用坚定的信念,告诉我面对困难不能退缩;他,和朋友同生共死的友谊,让我知道——朋友,就要用一生去守护。他,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原本和不友善的德思礼夫妇,还有他们令人讨厌的儿子达力住在一起。虽然哈利是德思礼夫妇的外甥,但德思礼一家却把哈利当做一个受虐狂,把他关到储藏室、弄坏他的物品、以追打他为乐趣等等。而且十一年来,从未给哈利波特过一次生日派对。

  但是有一天,猫头鹰信使突然送来一封神秘的信件,改变了哈利的命运。哈利来到魔法学校,开启了人生中一段奇妙的旅程。哈利的一生是传奇的,在格兰芬多学校,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骑飞天扫帚,被麦格教授选入校魅地奇队,然后帮助学校赢得魅地奇球赛的胜利;他为了救自己的好朋友,打败了一只成年巨怪;他还靠勇气和智慧,与想夺得魔法石的奇洛教授搏斗…….

  但是,是什么让哈利取得成功呢?答案是:朋友。哈利有两名最要好的朋友,罗恩和郝敏。他们对哈利诚诚恳恳,互帮互助。为了朋友,哈利骑上飞天扫帚与马尔福打架;为了朋友的安全,他舍己为人与巨怪搏斗;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成功阻止了奇洛教授的魔法石梦。是朋友的安危让他激起了斗志,而朋友的`帮助让他取得胜利。如果没有朋友,哈利只是独孤一人。如果没有哈利,朋友也无法前进。正如塞涅卡所言:幸福的时候需要忠诚的友谊,患难的时刻尤其需要。

  记得有一次,我发作文本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好朋友“卤蛋”的文具盒,文具盒里的东西洒落一地。好不容易才把橡皮捡起来的“卤蛋”,又得捡东西了。我感到非常抱歉,可“卤蛋”却笑着拍拍我说:“没关系,失误总是有的”。我非常感动,在这件事后,我也学会了包容他人、体谅他人。回想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不也正是如此吗?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做过一些对不住朋友的事,但彼此都没有放在心上,而变得更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其实,在生活中互帮互助的你我他,不就是一群“小哈利”和朋友们吗?

  我轻轻地合上《哈利波特》书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朋友,就要用一生去守护。我细细品味着书中奇妙的故事,哈利波特仿佛又飞入了我的心帘。

《哈利·波特》读后感10

  哈利·波特在上四年级的时候参加了一次三强争霸赛,不料中了食死徒的圈套走近了伏地魔的魔掌,伏地魔的随从,食死徒中的一员——小矮星彼得用哈利的血、自己的肉和伏地魔父亲的骨头帮助伏地魔找回了自己的肉身,这时候,哈利知道伏地魔东山再起了……伏地魔向哈利挑战,可哈利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人,本以为自己会死在他们的手中,但预料之外的是,哈利与伏地魔的魔杖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它们不能互相攻击,哈利又一次死里逃生……

  这没能让哈利安下心来,反而让他更着急了,那会有更多的人死在他手里了。回到霍格沃兹,他只和邓布利多说了这件事,邓布利多来不及和大家说出去,就已经到了暑假。“伏地魔东山再起”这件事被魔法部视为无稽之谈,纯属绯闻,哈利波特当时都被别人看作一个骗子,什么故事都可以编造骗子,没有人愿意相信它。哈利波特为此特别烦恼,但是坚定不移地相信伏地魔一定会来了。他在麻瓜的世界里饱受姨妈、姨父和表哥达利的折磨与凌虐,但为了能打探到一点点伏地魔的`蛛丝马迹,他愿意在屋子的窗口下面听新闻,在垃圾桶里翻出旧报纸看。哈利·波特就是这样一个正义的男孩,尽管能相信他的人没有几个,他也愿意找出证据让人们相信,不愿意让黑魔法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在预料之外,他被带回了魔法的世界,他看到了自己的朋友,曾经教过他的老师,还有他最亲爱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凤凰社”策划反伏地魔的策略。哈利顿时欣喜万分……回到学校后,新的黑魔法防御教师是魔法部的,不让学生练习黑魔法防御术,哈利就和几个好朋友建立起“D·A”,每个星期由哈利来教一些黑魔法防御术,在可以用到得时候用。在学期末的时候,伏地魔果然用小天狼星作为诱饵把哈利以及哈利其他六人引到“神秘事物司”,“凤凰社”部分人员赶到,在那里,展开战斗。结果是,小天狼星被食死徒杀死了……邓布利多校长告诉他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读了此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这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深感自豪。霍沃茨魔法学校是那么神奇,我希望我也是一名巫师,像哈利或哈利的朋友赫敏那样。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没有魔法学校。然而,魔法就在我的心中。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能说是他们会魔法,是魔法帮助了他们?不,不是。而是他们心中怀揣着梦想,努力去实现。

《哈利·波特》读后感11

  前几天,我让妈妈买了一本书——《哈利波特》。我平时不咋看书,所以也是囫囵吞枣,随便了解了一下内容。不过越读越有意思,仔细读时却上瘾了,天天都得读一些。文中讲了哈利和他的同伴勇斗伏地魔的故事。

  这本《哈利波特》出于英国作家j.k罗琳之手,写得生动、形象,把每个人的动作描写得栩栩如生。我觉得哈利波特非常勇敢,他从小没父母,身上中了伏地魔的碎片灵魂,能与蛇交流,他会很多魔法,但他不骄傲,并且非常珍惜和几个同伴一起在暗中寻找销毁伏地魔魂器时的友谊,意外地获悉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传说中的三件死亡圣器,伏地魔将必死无疑。但这一切并不顺利,困难重重,哈利与伏地魔在魔法学校的禁林中相遇了,哈利倒在伏地魔抢先到手的一件致命的圣器之下……我也要像哈利波特一样,做一个珍惜友谊、善良、勇敢的人!

  游窜于书海之间,经常有一两本名篇大作获得我的欣赏,但当我触碰到那一本书,我为它迷醉,为它感动,把它看了千万遍,牢牢记在了心中,以至于一念一个咒语,它就会浮现脑海,久久不能散去……

  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友情是在不经意间建立起来的,也明白了它的伟大,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受感触:只要团结在一起就能克服任何困难。也佩服哈利波特,在面对可怕的伏地魔面前没有丝毫的畏惧,即使父母不在身侧,但他依然活得很有价值,让父母在九泉之下能够放心了。

  人世间的爱分很多种,有十指连心的母爱,有“天涯若比邻”的友情,也有大义凛然的大爱天下。在各种各样的爱中,我随着11岁的哈利,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成熟,一点点成功。

  在这部书里,我最感动的就是哈利的`母亲——莉莉·伊万斯为哈利所做的一切。当危难来临的时候,当看到丈夫已经倒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她没有退缩,她选择了保护孩子,尽管她知道,只要她跑开,她就能活。因为,她既是一位魔法师,也是一位母亲,一位平凡而高尚的母亲。

  《哈利波特》很多人都看过,却少有人将它7部全看完的,而我就是那少有中的一个。感谢《哈利·波特》,感谢它与我一同成长,教会我如何去爱与被爱,感谢J.K.罗琳女士,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最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尽的爱……

《哈利·波特》读后感12

  这本书主要是写哈利波特为了打败伏地魔不惜被驱逐出校,而在外流浪。还好几次被抓住,历经千辛万苦就出了魔杖制作人,明白了一个故事。就是死亡圣器的故事,死亡圣器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隐形衣,复活石和永远不会被打败的魔杖(也称作死亡棒命运棒和老魔杖),他们虽然是故事,可是在近年的历史里确实有老魔杖的出现,而哈里却正好有一件隐形衣。

  所以哈利认为邓布利多是想让他去收集死亡圣器来打败伏地魔,哈里的同伴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坚持要摧毁所有的魂器(伏地魔的灵魂依附),而不去收集那些可能是假的圣器,最终哈里妥协了,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圣器的寻找,最终,当哈里回到学校寻找魂器时,受到了DA(邓布利多军)的欢迎和帮忙,而伏地魔大军的逼近使得哈里不得不加快寻找魂器的速度,当他们找到魂器时,却被拦住了,马尔福(伏地魔的小手下,哈里的同学)用邪火封住了。

  最终当哈里逃出去时顺便把马尔福也救了出来,却丢了圣器,但邪火能够摧毁一切,这个魂器也被摧毁了,而最终一个魂器却是被伏地魔保护起来的一条大蛇,当学校快要被攻破时,哈里选择了出去。因为这样,伏地魔才会停止对学校的进攻。最终,伏地魔的咒语击中了哈里,可是哈里也是魂器的一部份,所以没死。

  当哈利理清了事情的`经过,最终明白老魔杖的主人是他,所以他和伏地魔同时发出了咒语,哈里简便的打败了伏地魔。因为老魔杖是不会伤害主人的,最终哈里想让老魔杖永远没有主人,这样就不会出现哪些想获得老魔杖而企图不轨的坏蛋。所以只要哈里自然死亡,不是死在别人的手里就能够了。

  从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中我学到了勇敢的应对事实,当哈利波特眼睁睁的看着邓布利多被杀死时,虽然很悲痛可是没有耽误正事。毅然决然的继续寻找魂器。我还学到了坚持不懈,哈里波特在寻找魂器是不但要四处走访,还要时刻提防伏地魔的手下。我还学到了做事要做好就要有精心的准备,哈利波特想要闯进古灵阁(防守最坚固的魔法银行)时,经过了三个月的精心准备和侦查,最终最终成功了。

  一本好书,谁不爱看呢?

《哈利·波特》读后感13

  前几天爸爸在书店里为我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三本书。

  这三本书是英国女作家罗琳的作品,现在世界各地的少年儿童都很喜欢它们——据说罗琳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24岁那年她开始写《哈利.波特》,这套书了7年后,她就将这故事推向了世界,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因此这些书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第一本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看了起来。这本书果然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连续三天"废寝忘食"地看,就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的情节内容人物更有了喜爱之心,这本书使我产生了很大的感触。书中讲了主人公——小男孩哈利。波特自从失去父母之后神秘地出现在姨父姨妈家的门前。他在姨父家饱受欺凌度过十年极其痛苦的日子。但是在哈利十一岁生日那天,信使猫头鹰带来一封神秘的信,邀请哈利去一个令人永远难忘的不可思议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上学。在魔法学校哈利找着了朋友,还学会了空中飞行,得到了一件隐形衣……

  可是魔法学校里有一块奇怪的魔法石,杀害哈利父母的`恶魔千方百计地想得到它。哈利探明情况后与朋友们一起进入那个埋藏魔法石的地穴,赶在恶魔前头得到了魔法石并打败了恶魔。这个故事惊险动人,让人难以想象而又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读起来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我一读完这本书就对这本书的主人公哈利感到赞叹不已——我不是羡慕他的魔法,而是被他能独立生活勇敢地反对邪恶不怕死的精神和勇气所折服,人类非常需要发扬这种精神理想,想我自己许多事都还要长辈们帮忙,自己没有力量又胆小如鼠。而哈利呢他能在姨父姨妈除了为他做饭以外,什么也不管的情况下,好好地生活他敢在夜里独自一人穿上隐形衣到厨房里着魔镜探索秘密;敢到无人敢去充满危险的禁林里帮好朋友守林;为了保护魔法石他敢与杀害自己父母的恶魔斗争……

  我与哈利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我真应该向哈利学学了。这本书的想象既合理又离奇,描写事物十分细致,适合我们少年儿童小学生们看。我相信看了这本书,我在学写想象作文的道路上也能迈进一大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一本好书,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得到它,去领略它的风采吸取它丰富的知识"养分"。

《哈利·波特》读后感14

  暑假里,我读了一套给了我无比的震撼与感动的书《哈利。波特》。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巫师哈利。波特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魔法,然后与敌人伏地魔斗智斗勇,最后虽然被伏地魔抢到的死亡圣器杀死,但是哈利。波特纯洁的灵魂却无法被打败,最终取得了胜利。看着这套书,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他骑着火弩箭在球场上飞驰,他与邓布利多一起回到了汤姆。里德尔的记忆里,他让小精灵克利切去监视马尔福。

  这套书太好看了,粗粗地读完一遍后,我的脑子里产生了一个个小问号。比如,哈利是怎么发现三个死亡圣器的呢?他在与伏地魔争抢魔法石时爱的力量是怎么发挥出来的呢?他为什么能发挥出超常的力量与斗争呢?两根属于哈利的魔杖发出了"阿瓦达索命"的咒语并相撞时,结局会怎么样呢?

  我带着这些小问号,开始深入地读这套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我慢慢地找到了答案。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敢于寻找各种蛛丝马迹,遇到挫折不后退;莉莉在救哈利时把爱的力量传输给了他,使他有力量继续前进,爱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啊;哈利失去亲人时的痛苦使他爆发出超常的力量与敌人斗争。同时,哈利身上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善于合作,不轻易放弃,愿意舍己为人等等,正是这些美好的东西,使哈利代表着正义与善良,也吸引着我以超常的速度读完了这套书。

  在读书的同时,我不禁一次次地为作者罗琳的奇妙构思拍案叫绝,一个个悬念,时而幽默时而严肃的语言,每个人物都刻画得活灵活现:机智的哈利、爱思考的赫敏、淘气的罗恩、尖酸的斯内普、杀人当乐趣的伏地魔、和善的海格,在有的作家笔下,配角经常像一个个僵尸,不生动,但是在这本书里,每个人物都生动地无法形容,仿佛不断出现在我眼前。罗琳写的十九年后的事情也很有意思。哈利和金妮的孩子叫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包含着霍格沃茨两任校长的名字,这难道只是哈利和金妮想纪念他们吗?不是的。那是为什么呢?你自己去读吧。还有一个马尔福,他最后变成食死徒了,他只是一个小人物吗?不是的,他在整套书里也有很大的作用呢。罗琳设计的人物,都是有意图的,前后呼应的手法真是无与伦比啊。

  哈利波特的精神激励着我,鼓舞着我,罗琳的写作手法让我不得不拍案叫绝,这套书真是妙趣无穷,是我最喜欢的一套书。

《哈利·波特》读后感15

  暑假我读了英国著名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书籍,虽说每一部都有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可贵的友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邓布利多的离开无疑是整部作品中最扣人心弦,也最赚眼泪的事件。可是换了谁又能预料到,如此伟大的'一个巫师,这样优秀的一个领导者,此般慈爱的一个老人,最后的谢幕,竟只是一句波澜不惊的“阿瓦达索命”,悄无声息,让人不由得心痛。而造成这一切的,却是他多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信任着的斯内普。血淋淋的现实,J·K·罗琳再次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不要绝对相信一个人。文中斯内普看着邓布利多那憎恶的神情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不值,是的,我只能用这个词。斯内普怎么会如此深得邓布利多的信任呢?这是一个我始终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许永远找不出答案了。或者,这根本不需要答案。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邓布利多喝下不知道可不可以称为毒药的绿魔药自毁功力,拼命夺来的竟然是假魂器,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有人说,这样一来邓布利多的死就是没有意义的了。不,我是很坚决地说出这个字的。罗琳决不会这样安排。邓布利多的离去是哈利成长里程又一个新的推助器。这个过程从哈利的父母去世就开始了,然后是小天狼星,现在是邓不利多。是啊,哈利总是要长大的。当他身边能保护他的人一个个离开,他也将一点点懂得,他不再是别人羽翼保护下无忧无虑的孩子,他要靠自己。

  而就邓布利多本人来说,死亡也决不是毫无意义。他的`死,和他那只圣鸟福克斯一样,如日落般壮丽。Phoenix,凤凰,在英语中常被认为是不死之身的象征。但是没有人能做到长生不老。因此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是这个美丽神话的结尾,最高潮的部分,生命在此处发挥到极至,随即在灿烂中完美画上句点。无疑,邓布利多做到了这一点。凤凰,没有看见过,却是记忆中最美丽绚烂的神鸟;凤凰挽歌,没有听到过,却是记忆中最无与伦比的天籁。

  邓布多利是伟大的,他活着是为更多的人快乐自由生活,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就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是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哈利·波特》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哈利波特》心得10-25

阅读《哈利波特》心得04-10

哈利波特阅读心得体会06-13

《哈利波特》读后感08-25

《哈利.波特》读后感12-19

哈利波特读后感02-01

《哈利波特》读后感(精品)01-21

哈利波特读后感范文06-14

读《哈利·波特》有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