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1
为了加强辖区传统文化教育,让群众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深入的了解,牢记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我们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
首先,我们开展了“网上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我们积极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这是在网络时代弘扬民族精神、祭奠民族英烈的新方式。通过发挥网络的特点,我们满足了群众的参与愿望。在活动中,我们组织辖区群众浏览相关网站,向革命先烈献花、留言,并评选自己心目中最尊敬的革命先烈。通过网络向民族先烈敬献鲜花,我们缅怀他们的英雄业绩,铭记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和抗争历程,同时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表达复兴中华的宏伟志向和豪迈心声。
其次,我们开展了文明祭祀活动。我们积极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文明祭祀活动,带领大家学习相关文件,倡导节俭办丧事,树立时代风尚。我们实行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还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传承先进文化。此外,我们倡导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
最后,我们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利用社区图书室组织辖区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弘扬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审美能力,提高了文化素养。这种活动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学生们的优良道德思想,逐渐完善了他们的人格。同时,在社区活动中,我们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增加学生文化底蕴、建设社区书香驿站的一种方法。
通过这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我们在社区中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人们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和历史背景。我们也借此机会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祖国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和信仰。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为社区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2
清明节临近,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同时也为了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今天早晨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郑州市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扫英烈活动。
参加本次祭扫活动的人员有弓老师、郑老师、少先队大队部全体成员和我们五(3)班全体师生。早晨七点钟,尽管天气很阴沉,但是大家的行动计划丝毫没有受影响,因为这时孩子们已经在操场集合了。同学们一律身穿深色校服,佩戴红领巾,整装待发。学校预约的公交车也已经等候在校门口了。很短的几分钟,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出发了。
大约四十分钟的公交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首先是我们老师给孩子们分发祭扫用的菊花,白色的,黄色的,很新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孩子们每人一枝。之后,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双手捧菊花,在大队辅导员弓老师的带领下,向着革命英烈纪念碑前进。走了不多时,“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几个金灿灿的大字就映入眼帘。纪念碑高高地耸立着,使人不由得联想到先烈们的高大形象。孩子们在弓老师的安排下宣读大队誓词,敬献鲜花。尽管年龄不大,同学们还是很懂事,在碑前向先辈们献花时表情严肃,而且很有秩序,现场很安静。这时,天公作美,普降细雨,既滋润了万物,又多了几分清明节的气氛,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接下来,同学们在陵园里分散开来,自由祭扫,献花。有的.学生在墓碑前驻足,认真地读碑文;有的学生恭敬地鞠躬,献花;还有的学生在碑前整理别人献的花束,还有的同学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合影留念。总之,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先烈,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们的活动快要结束了,孩子们边走边交流自己祭扫的感受。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多种途径:书,电影,听身边的老人讲过去的经历。清明节祭扫英烈也同样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3
冰雪消融,小草抽芽,盼望已久的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今年的清明节,我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甘肃。那个不大的小山村,承载了我孩童时期所有的快乐。细细数来,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没有回去过了,也不知道我那些儿时的玩伴过得怎么样,还有我那长眠于故土之下的太奶奶,她还好吗?
清风掠过脸庞,仿佛是太奶奶的手温柔地从我脸颊拂过。霎时间,我竟有点不敢相信,在面前这座坟墓里长眠的竟是我的太奶奶。温柔的风,让我跌进了回忆的漩涡……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太奶奶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奶奶。花白的头发又稀又少,瘦小的脸仿佛只有巴掌那么大,原本洁白而坚固的牙齿也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脱落,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是岁月留给她的印记,使她看上去更加苍老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三寸金莲,那双小脚像像六七岁孩子的小脚,那时,我总是觉得它们看起来很滑稽,却从来不知道这一双脚走过了多少世间沧桑。
常听大人们说,我是太奶奶最疼爱的重孙女。可是与太奶奶相处的往事我已记不起多少了,印象深刻的便是她那充满慈爱与关怀的笑容。我坚信,这将永远是我记忆宝库中最珍贵的.笑容。
太奶奶在我不满四岁时就去世了,那时,家里办了一场很隆重的丧事,我也懵懵懂懂地成为披麻戴孝队伍中的一员。当家里的长辈们在太奶奶入殓之时泣不成声的时候,年幼的我却在背地里偷笑,不明白大人们为何哭得如此悲伤。时至今日,方才明白。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太奶奶下葬时的场景,那一声声高亢的唢呐声震天响地,我也在那时似懂非懂地明白了“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不像大人们说的,太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而是相隔百来米,一个在地上悲痛哭泣,一个在地下永久长眠……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放假最后一天,我们要返程回银川了。临走之前,我又悄悄地去坟前看望太奶奶,我想,大人们说的也许是对的,太奶奶会一直在天上微笑地看着我们,她会变成一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4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喜有悲,南方的雪灾、拉萨的暴乱、四川的地震,都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之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让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为之骄傲。而20xx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她的`xx华诞。
xx岁的中国,意气风发、生机勃勃,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革命烈士们,没有他们的英勇,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战争的十几年里,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许多的烈士和英雄。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像一个个警钟,时时告诫我们:心要有国、行要为国!但是战争结束时,他们已经走了,他们已经走远,却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当年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当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枪林弹雨中奋斗。让我们把他们这不朽的精神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在我心中,革命先烈永远是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哪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哪来的和平自由?“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革命先烈们,你们用热血谱写的壮丽诗歌;用身躯建立的丰功伟绩;用信念铸就的万里长城,将与日月争辉,与山河永存!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有资格,也有这样的义务要学习英雄们的精神。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一分一秒,学好本领,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把国家建设得更美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我坚信我们伟大的祖国终有一天将是世界的主人!
20xx年的10月1日,我要亲手放飞一只和平鸽,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悼念亡魂的英灵,祖国的xx华诞因为你们更精彩。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5
为了传承和发扬的革命光荣传统,激传承发扬革命前辈英勇顽强、无畏艰辛的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xx社区组织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首先,组织召开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社区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等方式,收集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各地的清明节习俗,还有关清明节的传说和故事。这些资料被装订成册,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读和观看爱国抗战影片等方式,在上宣传革命思想,让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员干部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树立起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努力工作,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其次,工作人员在社区公告栏贴出了文明祭奠倡议书,动员社区员群众通过网上祭奠活动来推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人员还鼓励居民以送花、植树和网上祭祀等方式,来寄托对故人的哀思。这样的倡议书和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缅怀革命先烈的行动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体深受感动,倍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不会忘记革命历史,一定会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们还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不断增强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发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进一步了解了清明节的意义和重要性,加深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他们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将继续发革命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6
昨天,我们去多媒体教室参加了“文明祭扫,从我做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我有很大的感受。
这次的.活动主要讲的是文明祭扫,也就是网上祭扫,祭奠地震遇难者和革命烈士们。
网上祭扫文明快捷,又能跨越时空。这种网祭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民所接受。以前,人们祭扫都是烧纸钱,放鞭炮,破坏环境,又容易引起火灾,是极不文明的行为。近年来,国内已诞生多家祭祀网站,在互联网上十分活跃。“5.12”之后,就有不少网友自发行动起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灵堂共同祭奠。
祭奠死难同胞,缅怀革命英烈,对于我们是一次生动感人的爱国教育,我们立誓要向革命先烈们学习,继承革命传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不负先辈们的重望,用勤劳和智慧开创明天。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7
当下,疫情尚未结束,战斗还在继续。目前,全国已有多省市对清明祭扫作出相关安排和规范。3月1日,天津首先发布通告称,今年清明节期间,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现场祭扫服务,暂停集体共祭、植树区安葬等群体性活动。广东、辽宁、北京、上海以及南京、无锡、温州、锦州、鞍山、深圳等省市,也陆续发出通告,暂停组织公祭、江祭等群体性公祭活动。但网络祭扫、云祭扫等新方式,为市民打开了另一扇窗。这些“因时而变”的举措,就是为了有效避免人员聚集,阻止疫情的传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也体现了一种公共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明祭扫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亲人的一种“刚需”,具有一定的仪式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也是清明节得以传承的原因之一。但我们在承认传统仪式的同时,也不能拘泥于仪式,而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更应“因时而变”,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的主基调。传统的“现场祭扫”,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还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而今又面临疫情的风险,实行清明祭扫预约制,或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更是确保安全的需要。特殊时期做好自我防护,也是对逝者的.告慰。
近年来,各地通过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低碳祭扫,网络祭扫等新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现在,由于疫情的原因,各地政府部门推出的代为祭扫、网上祭扫等新服务,更是为我们文明低碳祭扫创造了条件。疫情关不住思念,距离隔不断亲情。只要我们怀着真挚的情感,网络祭扫、云祭扫同样可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
清明祭扫,未必需要让烟灰飘散。将祭扫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不过是仪式上的变化与丰富,没有改变清明祭奠已逝亲人的精神内涵,所以也应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种方式。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8
又一个清明节即将来临,这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
同学们整齐地排成队伍,手持自制的小白花,向烈士陵园出发。一路上,同学们充满了激动和兴奋。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烈士陵园。一尊毛泽东塑像栩栩如生地站在中间,周围环绕着群山,与青山相伴。两侧是青松翠柏,显得庄重而肃穆。纪念牌高高地立在公园的顶端,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们来到墓前,向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们祭奠,并将自己制作的小白花放在墓前。站在烈士墓前,我的思绪万千。平时在书本上、电视上看到革命先烈们为人民、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前仆后继,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你们的英勇事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向你们致敬。
通过瞻仰烈士陵园,学习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我深刻地理解到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几代人百折不挠的`共同奋斗的结果。这激励着我们后来者努力向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热爱自己,更要热爱祖国,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增光添彩!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9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之一,具有悼念先烈、缅怀亲人的重要意义。为了弘扬先烈的精神,社区根据政府相关规定,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清明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社区居民不仅有机会尊重先辈、慎终追远,还能引导社区文明扫墓,倡导绿色环保。
为了更好地遵守政府对文明扫墓的规定,社区早在清明节前十多天就开始了“文明扫墓敬先人,绿色环保为后代”活动的宣传和倡议。社区通过推文和街道摆点等方式,向居民传达了不过度迷信的扫墓方式,禁止焚烧纸钱、纸屋和纸人等迷信物品。这样的扫墓方式不仅迷信,容易教坏后代,还容易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和水土等问题,造成无法估计的资金损失。通过多方宣传,社区居民都在标语上签字表示会遵守文明扫墓的要求。
在清明节的前半个月,社区的公众号发起了社区居民缅怀先烈、感怀先人的`投稿活动。这个活动的题材没有限制,只要与清明节相关即可参与,并且优秀的文章有机会在公众号上展示并获得奖品。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社区收到了二十多篇投稿,经过居民投选,有13篇被选中展示并获得奖品。其中,有两篇文章还被本市区的宣传部门的公众号引用展示,很好地展现了社区居民慎终追远的思想。
在清明节的前三天,社区发起了居民在网上缅怀先烈的活动,居民可以进入相关网站进行点赞送花,表达对先烈英勇事迹的铭记与感怀。社区的员工也积极参与其中,分批次前往本地的烈士陵园给先烈们扫墓,表示对先烈们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虽然本次活动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大家的积极执行和社区居民的遵守,已经很好地达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这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功劳。社区不会因此而骄傲,而是会铭记先烈们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无私精神,将这些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在以后的工作中,社区将更好地弘扬先烈精神,推动社区的发展与进步。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10
实地祭扫活动会带来人员聚集感染的风险,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不能取代的位置。每到清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即使工作再忙,也不会忘记给故去的亲人献上一簇鲜花,或烧上一些清纸,以寄托深深的哀思。
清明节的这种习俗,既是一种与故去亲人情感的交流,同时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既是一种以实地为基础的祭奠活动,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心理活动。而人们对亲人的追思,既要有实物,更要有实地,俗话说,睹物思人,睹地思情。
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供祭奠的场地越来越少,今后也只会更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诉求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意识到,烧纸不仅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同时,也会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因而,实地祭扫虽然是一种文化习俗,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任何文化习俗,都是人的精神以及心理活动外化的产物和表现,而任何文化习俗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总会随着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而不断地演变着。但任何文化的存在与延续,并不在于它最初的形态和样式,而在于它不断地与时俱进,既要保持它抽象符号的根本意义,又要随时调整着自己的'身姿,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互融合。
从根本上说,祭奠活动还是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本身,有着巨大的时空穿梭的调节量。俗话说,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心有多深,情意就有多长。因此,祭奠亲人的根本之义,并不在于非要有个实地场所,也不在于那些必须点燃的清纸,而在于心里的惦念,和只可对亲人说的的那些内心絮语,只要心里存在这些意境,即使足不出户,在心里冥思故人,也会是一次对亲人完整而素美的祭奠。
在疫情尚未结束之时,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个时候,一些地方印发通知,鼓励以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从疫情防控需要来说,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而从文化习俗的传承层面来说,无疑,鼓励网络祭扫也是一次恰当的、符合时宜的鼓励举措,这会使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文明进步的步伐产生深度融合。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11
今年的清明节,和往年不同,我们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行动来迎接这个四月清明。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我们去云居山祭扫革命先烈。
随着春风轻轻拂过脸颊,我们踏上了前往烈士陵园的征程。虽然路程很远,平时我们很少走这么长的路,但是同学们没有一个喊累的,伴随着脚步声,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门口”。同学们神情庄重,我们整齐地排好队,静静地参观了埋葬着无数名烈士的陵园。轮到我们班进入烈士墓区时,眼前是无数个小土丘,它们静静地屹立着,下面葬着烈士们的伟大身躯和他们无畏的'精神。这些精神引导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革命精神。我们自觉地围在烈士墓前:鞠躬、献花、静默。同学们脸上表情庄严而肃穆。最后,我们集体合影留念,离开了烈士陵园。
这次活动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强烈地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创造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展望明天,我们一定会使祖国的未来更加辉煌!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看到这首诗不禁让我想起了快到来的清明节,于是让我感到对烈士无尽的怀念,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抗日寇、除汉奸,芦苇荡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打蒋匪斗土豪,江河湖畔留下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壮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邱少云烈火烧身,铁窗之下的方志勇,江姐视死如归,慷慨就义;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刺刀,昂首挺胸,面不改色。他们血肉之躯筑起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时间的'长河湍流不息,但它冲刷不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当年那硝烟弥漫的天空,今天已是碧玉如洗,红旗飘扬,当年烈士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鲜花朵朵,绿草茵茵,在这特殊的节日里,郑重的对先烈们说声“一路走好”。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13
按照区文明办的要求,我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通过在清明期间组织开展缅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网上文明祭、清明防火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激发干部职工豪情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好的工作。
一、开展缅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4月x日,我局组织干部职工到泉州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参加人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默哀一分钟,敬献小白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悼念之情。并参观烈士陵园展馆,瞻仰革命战役中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献出年轻生命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生前遗物。
二、配合开展清明森林防火活动。清明前夕,我局深入挂钩的虹山乡松角山村调查摸底,了解清明期间防火的部署工作,并配合村干部入村入户加强防火宣传,倡导文明祭扫。清明期间,派专人到现场督促挂钩村认真落实森林防火检查,确保各项防火措施、工作落实到位。同时,清明期间办公室严格执行清明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落实防火情况日报制,杜绝瞒报、漏报、迟报现象发生。
三、宣传并践行“网上文明祭”活动。清明前夕,向全体干部职工宣传“网上文明祭”,引导干部职工进行“网上文明祭”,并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号召干部职工为先烈们献一束鲜花,发表一片感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纷纷上网献花、献言,抒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14
清明之际,踏青扫墓,是国人祭奠先辈的重要形式。任何传统文化习俗,也都会与一定的形式紧相联系,并成为其有机部分。但形式终归服务于内容,透过形式感,真切地触及到文化内核之精神,更应是我们必然而终极的追求——清明祭奠,亦应如此。进入当代文明社会,世移事易、历史变迁之下,用更多适应当下价值理念的方式,来继承像清明等传统文化之内涵,就需于清明来临之时,让我们多一些发自内心的虔诚“心祭”。
清明之“心祭”,是适应当今现实之需。“过节回家”,是中国人节日文化的重要表现,这与我们千百年来所秉持的孝道与感恩文化息息相关。这种“落叶归根”的思想,表现于清明祭扫的形式上,就是能回到先人所葬之处,烧些香火、燃些鞭炮和扎纸,以及鞠躬跪拜于先人墓前等。但这仍然是止于形式上,在我们祭扫时,事实上,最重要的是那种内心里深蕴的追思慎远之情——这种无时不在的“心祭”,才是清明文化中最高的精神境界。
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正是一个人口大流动的时代。现实却是,大多数外出的'人,很难于清明时节回到故里祭扫先辈。但没了这种形式感上的祭奠,我们仍能时刻保持让“心祭”无所不在。因此,离家在外的人们,于清明之际,都可瞑目追念先辈,用心祭奠逝去的亲人。
清明之“心祭”,是应文明殡葬之需。现在,文明生态葬越来越为国人所接受,其所达致的文明效应,自是不言而喻。花葬、树葬、河葬、海葬等现代文明殡葬形式,越来越大行其道,其与传统清明祭奠形式,并非完全脱离与相悖。因为,只要有虔诚的“心祭”在,无论哪种殡葬形式下,我们都能于清明时,在任一处闭目肃穆追思,让祭奠怀念之情涌上心头,让孝与爱回荡于灵魂深处,它同样可达到清明祭奠的意义。
清明之“心祭”,理应无所不在。回望人类历史,人之短短生命过后,都终归于泥土;但时光也终会抹去更多历史的尘痕,像先人之坟之碑,于恒河沙数中,也绝大多数湮灭在时光的蹉跎中。但先辈坟茔之不存,并不会消减我们于清明时的追忆与纪念深情。清明文化氛围中,当我们闭目静心,在民族传统文化浓郁的深思里,人人皆可对逝去经年的先祖、前辈、亲人表达内心的祈祷、追思与祭奠,让感恩与孝爱精神,沿心与心传送至一代又一代。
清明之“心祭”,应成为全民族内心相约的一种“公祭”。对逝去亲人及先辈的祭奠,是清明节时人们共有的传统。但我们不应将清明祭奠的内涵仅止于此。像对民族共同先祖——轩辕黄帝的祭奠;像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英雄先烈的追思;像对曾为人民与国家做出突出贡献之仙逝者的纪念等,这些都应成为以家庭名义祭奠之外,我们应共同以心相约的“清明公祭”——当然,我们既可以组织一些仪式感强的清明公祭,也更适宜于全民在清明时,用内化于里的“心祭”,做出最有意义的精神祭奠。
因此,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所有人都有闭目静思、肃然追念的一刻:让我们的心,于此时,和先人辈辈传承之精神同在;让我们家国同心,走过前辈的足迹,走向更加清明的未来。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15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用于纪念先祖和已故亲人。主要的纪念活动是扫墓,同时还有踏青和植树等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和关爱自然的意义。为了突出纪念先人和缅怀先烈的主题,我们应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
首先,我们可以组织祭奠革命先烈的活动。我们可以引导社区居民通过网上祝福、献鲜花、植树等方式来纪念革命先烈,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其次,我们可以展开“文明祭奠我先行”的活动。我们可以发放一份文明祭奠的倡仪书,倡导居民们以献鲜花、植树、读祭文、忆家史的方式来祭奠先人。这样可以让社区居民广泛宣扬科学理念,改变过去传统祭扫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领悟文明祭奠的文化内涵。
此外,我们还应该进行文明祭扫的宣传。我们可以以“文明祭扫”为主题,在整个社区内利用宣传栏、条幅等宣传文明祭扫的.标语,引导广大群众进行文明祭扫,并严防火灾的发生。
通过以上的举措,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清明节的意义,正确对待这个传统节日。同时也能够唤起人们对先人和先烈的敬仰之情,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让我们珍惜幸福的生活。
【清明节祭扫活动心得】相关文章:
清明节祭扫活动总结09-23
社区清明节祭扫活动策划方案01-31
清明节祭扫心得体会06-06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总结02-01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总结范文11-21
局清明祭扫活动总结12-08
祭扫烈士墓活动总结01-29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15篇02-01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