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沙粒》的教学体会

时间:2021-08-07 19:19:2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圆圆的沙粒》的教学体会

  《圆圆的沙粒》一文是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叙述。其教学重点就是朗读,通过读来领悟寓意。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并及时得到练习的目的,我大胆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讨知识、热爱学习的兴趣。

《圆圆的沙粒》的教学体会

  一、先学后教、激发兴趣

  在学生自学前,激发求知欲:沙粒和珍珠比较,相差如此大,课文那颗圆圆的沙粒又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的心理,我把全文分为三部分进行教学,在学习每部分之前,首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在文中找出答案。在引导中,我首先指导第一部分的自学方法,后两部分让学生按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来进行自学,自学完毕,由学生自己来汇报自学情况,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求知欲。

  二、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解决省略号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省略号,激发学习兴趣.恰当填充课文空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文中第一部分的省略号我让学生说一说:沙粒们还议论什么?第二部份省略号再启发学生想像:漫长的岁月里,那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这样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又可发散思维,畅所欲言,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动脑、动嘴的`训练。

  三、当堂训练,发掘潜能

  有感情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时,我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有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等,边读边由学生自加动作和表情,每读一次,还要评议一次,让学生能够在读中自己去领悟意思。最后在学完课文后,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分小组自己按课文自编一个课本剧,并且当堂表演,从而让学生能及时得到了充分发挥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四、布置作业,顾及优差

  为了照顾优生与差生,在布置作业时,我特意编写了两类题:巩固题和提高题。巩固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而提高题是为了开发优生智力而设计的,这样既培养了优生,又顾及到了差生,达到培优帮差的目的。

【《圆圆的沙粒》的教学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07-26

新教师教学心得体会08-17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7-27

幼儿园大班教学心得体会09-28

初中英语教学心得体会07-27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08-27

创业讲座体会07-29

轮岗心得体会08-17

环保心得体会08-12

义诊心得体会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