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06 20:24:4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读书心得体会(合集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书心得体会(合集15篇)

读书心得体会1

  读韩寒的《三重门》是在高一的暑假。

  韩寒文笔的老成和文风的辛辣的确是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他的阅历,他的思想很难让人想象这本书出自一个18岁的少年之手,但是总觉得他的深沉是那么不自然,那么辛辣的讽刺从这个少年口中说出是那么不伦不类,不尴不尬。

  虽然按着韩寒的意图一路笑过来,但阖上书册,却发现能值得回味的快乐并不多。小说中四处伏击的调侃和存在着语法错误的比喻不仅没有加强小说要表达的思想,反而使得主题显得七零八落,语焉不详。真正要引起人心灵震撼的力量,在呼之欲出的时候,却又像退潮一样逐渐暗淡。

  因为《三重门》,一场有关教育的话题正讨论得如火如荼。韩寒何去何从,教育又会如何,我想时间证明一切。其实,我觉得《三重门》这本书还适合那些教育部门的权威,那些有免费好车的人,那些“李刚”,希望他们从中能得到一点东西吧……

读书心得体会2

  《忆读书》这篇课文介绍了冰心奶奶小时就很爱读书,而且读了很多书的事情。这使我懂得了以后不能光想着玩,应该学习冰心奶奶用心读书,读好书的精神。

  首先,让我最受启发的是冰心奶奶能在四岁的时候就写字认字,而我四岁的时候那可不得了啊,在幼儿园里就只知道活蹦乱跳,没有一点儿纪律,回到家后,便更放松了,不要人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一次,妈妈想教我练几个字,可我却一点儿也不愿意,还和几个小伙伴跳到外面去了,最后让爸爸妈妈在全城里找来找去的,等我们自己玩累了回了家,被爸爸妈妈好好教训了一顿。这时候一想起来,我真感到小时候好幼稚而又好无知啊!和冰心奶奶相比,真的像是一个天才,一个笨蛋啊!

  其次,让我受启发的是,冰心奶奶能在7岁的时候,看懂文言文的《忆读书》我更是佩服不已了。因为联想到我的现实生活,可能在我7岁的时候,我还刚刚开始写字呢,当时我连一首简单的古诗《忆读书》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学习,还不时的被大人们批评。而你们看,冰心奶奶能自觉的读书,还能看懂《忆读书》,真是我的学习榜样啊!从此以后,也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向冰心奶奶学习,从小就热爱读书,长大了才能象她一样成为一个文学家。

  再次,让我受启发的是,冰心奶奶会因为她舅父没有给她讲完故事而哭泣,让我赞叹不已啊!我在生活里就是缺乏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就是缺乏这种思考的精神,就是缺乏这种不求理解的精神。在生活里我和冰心奶奶好象一个相反的人,每当妈妈给我出题练习时,越少我就越高兴,越多我反而越生气,因为我觉得妈妈浪费了我很多玩耍时间,学了冰心奶奶。冰心奶奶有亲切的口吻教给我们怎样读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多看一些好书,如:作文书,四大名著等。这些书会给予我们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悠久的历史典故。让我们回味一生。

  《忆读书》学了这篇,我觉得我更加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和冰心奶奶一样勤奋的人,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学习这篇文章的深刻感受。

读书心得体会3

  我知道,起这个标题,名字很逊,《做单》读书心得400字。就像小学生的命题作文一样。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这个标题,因为,这的确是我读完《做单》这本书的感想。

  这本书,是小说。小说,一般都是虚构的。《做单》作者,胡震生,曾经在IBM担任多年销售,并业绩突出。书的内容主要以一底层销售谢正的视角出发,来穿插讲述了人生、做单,并以一个大单里面的浮浮沉沉将情节引入到高潮。结局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抑或结局从来都不是亮点。亮点,在于追求结果的过程。

  生活就是做单,爱情就是上床。我相信,这不是作者想要倡导的主题,故事里的谢正,或许就是曾经的作者。人生这个话题太沉重,或许一辈子也陈述不清楚。分析的详细点,我们把人生分为不同的阶段。谢正从一个网管做起,那个纯洁的我都觉得的青年,到后来奉行钻戒、刀子的冷酷销售。或许,在经历了“家”的失去之后。他会选择另外一种方式:雷越老大的以德服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评断,或许人一辈子都是迷糊着,或许没有对错,或许,问心无愧,光明磊落的正道才是心灵最终的归宿?

  谢正最后选择了什么,认可了什么,书中以大项目的赢单结束了,留给了读者遐思的空间,读后感《《做单》读书心得400字》。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随着故事的情节展开,或许它们就真实的发生过,书中虽然刻意的把名字都颠倒了,比如IBM叫MBI,惠普叫普惠。。。但更给人一种真实感。血淋淋的感觉,商场真的那个样子么?

  合上书的时候,我在想,或许那样的故事一直都在发生吧,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我感受着故事里感受,惊心动魄,无助绝望,绝地逢生,良心的谴责,面对,逃避,醉生梦死,空洞迷茫。还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将我沉没又沉默。雷越最后的那句话:“你再这样,就会无家可回,身边永远都是只能上床的小姐,不是你人生的伴侣!”谢正是否真的醒了,是否还坚持钻戒、刀子的理论。或许,俞可可的离去,成了谢正永久的痛。人的成长的速度,跟经历的事情和痛苦是成正比的。

  老一代的IBM人的一身正气,残存不多,这个快餐式的社会,人人都简单的盘算着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钻戒,自己的刀子的时代。我们多不知道该是幸运还是无奈,我们还或多或少的‘单纯’着,只想着工作,生活,未来。没有站在利益的顶端,我们也就感受不到那样的血雨腥风,也就任然默然的过自己的生活。或许这样,就已经很好的结果了。我还是我,谈不上一切的谈不上,却乐得怡然自得,怀揣着希望,一点点走着,爬着的我。呵呵,知足常乐,索性,我懂的比较早。

  或许,还有很多事情会发生,或许还有很多事情我不知道能不能很好的化解和镇得住。但是这都不是今天我应该过多关注的东西,做好自己,做好身边的事情,that'sal!

  感谢《做单》的作者带我领略了一遍商场的血雨腥风,让我心跳加快,让我一起迷失和绝望,让我又看到希望,人生本来就是各种感觉的集合体。去感知,去聆听,去经历,去领略。不求站的比别人高,只求做得比昨天的自己好。

读书心得体会4

  《史记》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名叫《食客冯谖》。这里面的故事可精彩了,我可喜欢看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个名叫冯谖的齐国人,家里十分贫穷,就托人找孟尝君。说他愿意投于他门下。孟尝君同意了冯谖的请求。冯谖来后,有许多人瞧不起冯谖,只给他粗茶淡饭。有一天,冯谖倚柱弹剑而歌:“长鉠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给冯谖配了马车。可又过了几天,冯谖又尝到:“长鉠归来乎,不能养家,孟尝君便给他亲人送饭。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到了薛地,把债券烧了,民呼万岁。之后,孟尝君去薛地,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我十分敬佩冯谖和孟尝君,因为冯谖懂得收买人心,他把债券烧了,把薛地百姓的民心都收买了,得到了人们的拥护。而孟尝君却懂得收买人心,招纳贤士,借用他人的智慧和才能为自己服务,三教九流,各有所有。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要会收买人心,招纳贤士,利用别人的长处来补救自己的不足。

读书心得体会5

  今天,我们学习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使我感慨万千。这个故事讲的是八旅行者和一个向导,结伴到达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实地考察海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从海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它们稍不留心,就会成为嘲鹰等肉食鸟类的美餐。旅行者在巢口发现一只幼龟它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这时,一只嘲鹰飞来,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叼走。旅行者心急如焚,强烈要求向导把小海龟送入大海。然而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不久之后,成百上千只幼龟鱼贯而出,成了嘲鹰、海鸥等数十只鸟的口中之食。我想,八个旅行者本来是一片好心,想帮助幼龟避免嘲鹰的伤害,可是因为他们违背了自然之道,反而弄巧成拙,致使大批幼龟成了嘲鹰等肉食动物的美餐。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人类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有可能走向反面。在生活中,我就办过这样的事。一次,一只小鸟飞到了我家的阳台上,被我捉住了,我看它身上净是土,脏极了,便弄来一盆水给它洗了洗澡,洗后我看它身上湿淋淋的,怕它感冒,于是又用吹风机在它身上吹了又吹,把它身上的毛吹干后,我才发现那只小鸟瑟瑟发抖,不一会就冻死了。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一些爱美的阿姨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不是通过运动,而是乱吃减肥药或者不吃饭,结果弄得一身病。还有不法商人,为了自已挣大钱,把又青又涩的大枣浸泡在药水里,使它们变得又红又甜,把“瘦肉精”注射到活蹦乱跳的小猪体内,这些违背自然之道的事情给老百姓带来了直接的危害,多么令人气愤呀!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一定要遵循自然之道。我想:如果人人都遵循规律,那么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呀!

读书心得体会6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力争把每一件事做透,总的来说,这是我从出书中体会到的一种精神。

  西方流传一首民谣:“铁钉缺,马蹄裂,战马蹶,战马蹶,骑士跌,骑士跌,军团削,军团削,战士折,战士折,帝国灭。”马蹄上一个钉子的脱落和丢失本来是十分微小的事,但是就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细节,却关系到一个帝国的存亡,所以说细节不是细枝末节,而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没有了认真的态度,才能看到细节背后的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实质,才能做好细节,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创新不断向前推进,对教师专业化要求越来高。对班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细节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无小事,教师的每个细节都是无声的教育,而且要比豪言壮语更有效,多以,必须是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如: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不经意说的语句一句鼓励的话语让他铭记一生,使得一个无所事事的差生变为以为有成就的成功者,而一句讥讽之话则会让学生产生反感,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教育者身边时屡见不鲜,俗话说:“一句话使人笑,也能使人跳,”这不正是细节所在之处吗?反思一下,我们作为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的一句鼓励的话,一点甜美的微笑,一点热忱的关怀,一个激励的眼神。

  作者在书中提到:泰山不拒细壤,故砖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间,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种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着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通病,在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在打的河流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的,再大的事也要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师才能顺利完成。

  这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知行,因为认识到行动的重要性,吧“行”字放在前位,故而改名陶行知,做简单的事,始终如一这就是行动和细节之间关系所在,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谁汇聚而成的,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的,骄人的战绩更是由无数次小的成功累计而成,只有把握生命中的细节,才会不断的成功。看不到细节,或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这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作为一种乐趣,而只是当做一种不得不爱的苦役,故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寻找机会,从而是自己走成功之路。

  教师的工作过说大些,是承担恶劣百年树人,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就是既教书又育人,可是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更多的是琐事琐碎的小事时刻围绕着我们,但我们不能因时间、精力有限而顾不上,甚至不屑一顾,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从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起,从仔细批改每一本作业做起,从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要有杀鸡用牛刀的精神,事无俱细。落实好对学生而养成教育,思想教育,学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教师成长的过程。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有需要我们关注的细节,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以此为处事原则。并以此教育我们的学生,因为教育中的细节一样决定教育的成败,对照自己的工作,确实存在很多不是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急待提高埋在细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决心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进取心去努力关注每一个教育中的细节,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注意从小事做起,先成就小事,在成就大事,最后走向成功!

读书心得体会7

  以教育为主題的美丽、可愛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困思勉型的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读了浏阳教育局发给我们的四本书,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三、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1、系统思考2、自我增进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这些书的一点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8

  一、与《活法》结缘

  我在20xx年5月关注了微信的“活法”公众号,被稻盛和夫老先生的经营哲学深深吸引了。随后的日子里,我关注了每日的“活法”公众号信息推送,在网上观看了湖南长沙举行的第11届盛和塾企业经营报告会部分内容,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关注了“盛和塾”公众号,开始阅读稻盛和夫的《活法》,通读了第一遍,摘抄了部分重点词句,对引人思考、感人深省、催人奋进的话语,有了初步的感悟。

  进入20xx年7月,烟台的王道慧总经理给我推荐了“阿米巴经营的实践和本质专题分享会”。通过参加8月4日举办的公益分享会,加深了我对稻盛经营学体系(经营哲学、人生哲学、经营实学)的理解。同时,加入了烟台分塾《活法》读书分享会,开始诵读《活法》这本书,进一步体会“作为人,何为正确?”。

  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遵循基本的原理原则、以利他之心持续不断的正确做人做事。再读一遍《活法》又有了多一些的思考,如: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二、诵读《活法》体会

  稻盛和夫则是两家世界500强(京都陶瓷和第二电电KDDI)的创始人,能够说他是一位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家,稻盛先生的活法很简单:人只要坚持真理活着就很简单,其实真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奥,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有人教我们真理,“不说谎、不给别人添麻烦、真心诚意为别人、不贪心、不自私自利”这就是做人的基本真理,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指引着稻盛先生成功经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令人称道的生活、行事的准则。

  翻开《活法》一书的序言,首先看到的是:“混乱的时代中追寻人生的意义”,书中给出了佛教意味的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这意味着将人生比作一场修行,又将修行后的美好与崇高放在死亡面前去称量,而每日唯有极度认真与精进。

  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心性,磨练灵魂,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诚实、认真、正直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学会“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断积累善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并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辉煌,同时也是人类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诵读《活法》对我而言是一种心灵的鸡汤,与内心交流,与灵魂对话,感悟书中点滴,收藏于思想宝库。

  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谦虚戒骄。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当松下先生谈到“水库式经营”时,面对怎样才能做到的诘问,“他温和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沉默片刻,他便自言自语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尽管不知道,但必须要建水库,你必须这么想。’”稻盛和夫先生“受到似乎像电流击穿身体似的大冲击,既茫然若失又惊叹不已”,从中突然觉察到一种义无反顾的使命感:必须如此,为什么要如此呢,必须如此。

  工作现场有“神灵之声”。当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无论怎样想办法、反复试验不断摸索、处处碰壁,无计可施,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时,此时事情才刚刚开始,此时,就应恢复冷静,然后应对现实对产品和现场,重新审视、体察、倾听,才能听到“产品对我们的私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透过《活法》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确了做人做事的原则。

  “要成就事物、实现想法,务必做到构思处于乐观,计划本于悲观,实行基于乐观”,这是稻盛和夫先生告诉我们的工作方法。但我们往往在开展工作时,总是上来就悲观谨慎,使自己丧失了信心,而在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时却又思考简单、行为草率,造成工作中的问题曾书不穷。

  “劳动有苦涩的根,甘甜的果实。喜悦是从艰辛和痛苦中一点一滴渗透出来的。工作的快乐就隐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过艰辛与痛苦之后,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是无可代替的喜悦。”

  书中举了一个叫做二宫尊德的农民的例子。二宫尊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毫无学问,他所坚持的只是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地耕田劳作。由于他的精进,一个凋敝的农村成为富裕的村庄。因为他的事迹,之后他被德川幕府任用。虽然二宫尊德没有学过任何礼仪,但是他的举止言谈自带威仪,让人敬佩。这是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升华生命的例子。二宫尊德透过专心进行田间的精进,陶冶了人格,生命也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1)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发生180度大转弯。

  2)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关键在于乘法。他举例说,有的人头脑聪明能够得90分,但他炫耀自己的潜力骄傲自满懈怠努力,只发挥了30分的热情,那么乘积只有2700分。另一方面,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只有60分潜力,而透过努力来弥补,以超过90分的热情投入工作,结果乘积是5400分。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潜力第三。

  3)孜孜不倦、默默努力,脚踏实地度过每一天,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

  三、工作和生活感悟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用“人格=性格+哲学”来定义人格——人的精神的品格,最终决定人格的是哲学,我们总是依据哲学度过一生。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应该将“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简单的原理原则作为判断经营的指针,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下去”。

  “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我们应该向稻盛和夫先生所阐述的必须“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就能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劳动的尊贵价值就在这里。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产生,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不懈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磨练。

  “心不唤物,物不至”,对工作和生活要“积极思考”、“主动追求”才能“心想事成”,首先得想,要有“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追求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伦理观,必须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提出更高的标准,并不断严格自律、尽力贯彻到底。人生是随人的心态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命运由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真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设定高目标,持续努力,平凡变非凡。梦想和愿望是人生起飞的跳板,明确目标、有意识地去注意,抓住事物地本质和核心,做出正确判断。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持续地“集中力、物应心愿”。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地钱才是真正的利润”、“每一天都极度认真”、“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拼搏在当下这一刻”。不完美不要紧,贵在持续“精进”。

  “喜欢”就是最大的动力,因为喜欢就会投入工作,在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喜欢。只要拼命投入就会产生成果,从中会产生快乐和乐趣,就会来干劲,又会产生好的结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过程。彻底地喜欢自己地工作是通过工作丰富自己人生的唯一的方法。越是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越是要赶快回归原点,依据单纯的原理原则做出决断。我们应该具备把事情简单化、直接抓住事物本质的“高层次眼光”。

读书心得体会9

  “当人类得知宇宙状态后,这个在篝火旁大喊的孩子立刻浇灭了火,在黑暗中瑟瑟发抖……”。这是我在?三体?这本书中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这里的孩子,指的便是人类文明。这本书的作者是刘慈欣,读者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大刘”。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阶段,最开始人类还对太空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这时人类收到了一个来自外太空的警告,让地球人不要向太空里传输信息,可好奇的地球人却依然向太空发送了地球的坐标,导致了三体文明——太空中的另一个文明,想要统治地球,让地球成为三体人的殖民地。三体人制造了智子等一系列高科技控制地球,传播思想。当地球人类了解“黑暗森林”的游戏规则时,地球人恐惧了,但因为地球人类的疏忽导致了“黑暗森林”的打击降临了——另外的文明发现了地球,并毁灭了太阳系。三体文明早已逃之夭夭,故事以宇宙重新坍缩进入田园时代为结尾。

  在小说中,“大刘”把他笔下的星球一次次的摧毁、重塑,他笔下“有道德”的地球人类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终究无法生存。在情节中,我看到的是人类为了生存,一次次为理想付出,一次次改变自己,一次次的为自己的行为忏悔。可终究无法弥补自己的过错,遭到无情地毁灭。难道是还不够努力?不,是因为人类自以为经历了千年的文明,可以掌控所有。其实人类的进步才算得上蹒跚学步;自以为懂得了生存竞争的法则,其实远没有竞争的实力。“大刘”在文章中设计出一套“社会宇宙学”,我认为宇宙中的规则:第一,生存是文明的必需;第二,宇宙中的文明在不断进步,但是竞争无处不在。

  在生活中,也可以把学习想成“黑暗森林”法则,你不努力,骄傲了,离你的失败就不远了,你将会被竞争对手比下去。在人类思考问题,努力进步这方面,我想起一句话:“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人类如果不思考,上帝连发笑都不屑。”

读书心得体会10

  楚地,一个文化的烙印,其倜傥神秘,犹如含情脉脉的眸,时时抓住我的灵魂。屈原,一个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辞,犹如无处无形的风,时时拂过我的心尖。那种忧郁,那种愤懑,那种千转百折解不开理还乱的惆怅,归根结底,都缘于那些溶入灵魂的深沉的爱。

  一、对楚地的爱“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就是这个句子让唤醒了久违的泪水,如此的不加设计,不加酝酿的流泪!能够想象,当屈原在吟到此处时,该是如何的百转千折,如何的泪雨滂沱!其实,凭着屈原的才能和见识,要在别的诸侯国谋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职位并不会是什么难事。况且在东周时代分邦建国的体制下,离故土远赴他国并不是什么“叛国行径”,也不会有来自道德的谴责。士的横行各国,诸侯、卿大夫的养士之风也非常的盛行。在《离骚》一文中,借助灵氛口劝屈原离开楚地,远走他国:“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又有巫咸更为明确的指向——臣择君并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在此屈原也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极端矛盾之情,也考虑,甚至真的要“历吉日乎吾将行”。可是就在那一刻,他还是以仆悲马怀的委婉表达来展示自己的选择。真的,什么才能让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将远离故土时体会到仆悲马怀而不是壮志满怀,最终还是以自沉作为挽救楚地的悲壮的讽谏?而如果《招魂》确系屈原所作,则更借巫阳口吻明确“魂兮归来”的抉择。而在《橘颂》中则借颂橘再申自己“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志向。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达,最后都归结于对楚地深深的眷爱。

  二、对楚君的爱对于怀王,屈原是怀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虽然在血统上屈原也算是一个贵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对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也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确提到怀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的程度。所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如此的待遇让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后来的怀王,却是“羌中道而回畔兮”、“与余言而不信兮”。最后,屈原被罢官甚至流放。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对“黄棘之盟”的强烈反对!而他的反对、抗争的所带来的反应却是:“荪佯聋不闻”,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复”!美人迟暮,人生几何啊?历史证明了屈原预见的准确性,盟约只是让秦国可以更好的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怀王果然被扣,最后客死他乡。可以想象,当时的屈原应该是多么的无奈伤悲加愤懑。可是即使这样,他也只是强调楚王是聪明但被党人遮蔽、欺骗。

  当我们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我们怎能不被感动?在怀王被扣后,主张积极营救,可是对于顷襄王而言,难道不是乐观其势?为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都常见,更何况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可怜的屈原,爱的如此的坚贞,如此的不识时务。可是因时务而流变的所谓的爱,是真的吗?

读书心得体会11

  好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大门,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用不尽它的利息,万万不可轻视这些需要漫长形成却至关重要的好习惯的培养。

  有什么思想,就有人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人么养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习惯对于人的影响是不可否认不容忽视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可以养成,也可以改变,当然,培养起来容易,改变起来困难。改变习惯是一个人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用良好的习惯来保障行动的正确执行,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操控习惯,而绝不能被习惯所操控,所以说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循序渐进,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成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醒悟—改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所以,刚开始不要着急,要一点一滴的坚持,只要不动摇,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止,坚持行动,就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坚持,习惯就成熟了,好习惯越多。

  读书让我体会到了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那里也有小树,也有鲜花,也有欢乐的小朋友。只是你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发现更加丰富的东西。我永远也忘不了那《绿野仙踪》中桃乐西和她那机智勇敢的伙伴们;也永远忘不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辛苦;还忘不了《木偶奇遇记》中那知错就改的小木偶。

  所以,读书是快乐的,让智慧伴随人生,让成为习惯。一起来读书吧!

读书心得体会12

  暑假里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书中的主人公桑桑是一个聪明、调皮、爱捣蛋的孩子,整天满脑子胡思乱想,做出奇怪的事情来。比如用自家的碗柜做鸽子的家、把蚊帐做成鱼网、夏天穿着大人的棉袄做莫名其妙的动作、瞎唱一些乱七八糟的自编歌、把爸爸年轻时得到的笔记本当什么来用。然而,每次被妈妈训责以后,过一段时间老毛病却又犯了,母亲的责骂简直对他来说没有一点效果。桑桑他们班的班长杜小康,家里的条件本是油麻地小学还算富裕的,可是因为家里的突变,使他不能上学,而要离开油麻地,去400公里以外的地方养鸭。在杜小康走之前,他撕心裂肺的喊声:“我要上学。”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当时,他哭了,我也哭了。而且,杜小康还是一个很诚实敢作敢当的孩子。有一次,他和桑桑在稻草堆那边玩火,结果起火了。当桑校长问是谁干的的时候,杜小康和桑桑都在犹豫不决,最终还是杜小康承认了错误。就因为这桑桑回家后被他的爸爸—桑校长打骂了一顿呢。陆鹤因为没有长头发,被大家称为“秃鹤”,经常被大家笑话。但是,他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上的。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认识了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我看到了令人落泪的真情;我明白了同学之情应该互相帮助;我知道了师生之间,应该友好相处。想想他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学习杜小康爱读书的好精神,发奋读书;一定学习“秃鹤”有一颗自信的心,相信自己就会成功。我一定会学习纸月尊敬长辈。总之,这本书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我一定会努力的向它们靠近的,争做一个优秀的四好少年。窗外依然下着蒙蒙细雨,房间里静悄悄的,我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此时,《草房子》俨然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带领我漂过了宽广的大海,穿过了一座座高山,飞向浩瀚的宇宙。这种感觉像蜜蜂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像沙漠中干渴的人发现了绿洲。读书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让我的思绪跳跃飞翔。

  读《草房子》让我结识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一方胜景,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油麻地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于是油麻地出现了一幕幕有声有色、耐人寻味的悲喜剧。

读书心得体会13

  在孤独的时候,书是我的伙伴;在伤心的时候,书是对我的安慰;在迷茫的时候,书是引领我前进的明灯。

  在我很小的时候,书的身影便走进了我的世界。我问母亲:“这是吃的吗?”母亲笑而不答。我捧起书,咬了一下,硬硬的,没有什么温度。我眨着眼睛疑惑的望着母亲。母亲笑了,她说:“这当然是吃的,只是需要用心去品尝。”我疑惑的摇摇头,懵懂的我根本不可能知道这句话的深意。只是渐渐知道大灰狼与小白兔走进了我的内心,我感觉书是甜的。当我渐渐长大,发现书也并不全是蜂蜜,也有让人苦泪泉涌的一味味黄莲,让人潸然泪下。读《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时,我第一次因为读书而落泪。感受着父亲亲自杀了自己儿子的悲哀,体会二战期间犹太人与纳粹彼此的痛楚。这是历史的悲剧,这是一个身为德军司令官又身为一个父亲的悲伤。当信仰与血脉抉择的时候,一位英勇一世的司令官又该如何面对?这一切的一切只是无尽的悲剧。只愿历史不要重演。想到这,我再一次哭了。为的是逝去的可怜之人与逝去的悲伤历史。有时,书是苦的。到了现在,当我读的书越来越多,而我就越感到书的千滋百味。酸酸的《真秦始皇》,感受亘古第一帝的心酸多难的童年。酸、甜、苦、辣,千滋百味,酿成一杯世界上最驳杂的鸡尾酒,喝下去,感慨万千。

  在书中体会不同年代,不同地点,甚至是不同世界的风俗。在书中,体会风云世界的百难苍桑以及大千世界的亲暖温情与世态炎凉。读书是一道会聚天下之特色,集合人生之色、香、味聚全的美食,品一口,仿佛灵魂都在净化。读书也是一味会聚天下之苦楚,集合人生之怨恨的黄莲,咽一口,尝尽世间之艰辛。读书的滋味还真是风趣万千。

  我喜爱读书的滋味,只因它是我灵魂的导师。

读书心得体会14

  《金锁记》是张爱玲非常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较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较伟大的中篇小说”。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再三回味,越爱不释手。我以为,和张爱玲其他的小说篇章比起来,这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顶峰之作,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企及的。

  张爱玲善于刻画女人,尤喜描写各色“坏女人”,《金锁记》也不例外,小说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七巧出身平民,有着勇敢刚强直爽的一面,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着一个废人,这个矛盾注定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断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七巧终于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外头住。在七巧的下半生,虽然没有了压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是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旧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爷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点的爱情葬送了;儿女长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儿媳过不去,终于气死了儿媳;女儿三十岁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七巧偏从中破坏……较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张爱玲的小说受到传统小说影响很大,这篇《金锁记》尤其明显,单从技巧上来说,许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红楼梦》的影子来。比如人物描写方面。写七巧,小说一开端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的情况都交代清楚,这和《红楼梦》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道出荣宁二府的兴衰故事一样异曲同工。

  在两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闲语,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为她是平民出身,而且直言直语,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铺垫之后,七巧终于出场,一开始就写她因为替二小姐云泽作媒,气得二小姐哭,三言两语之下,完全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七巧的独立个性,还把姜府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得相当清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侧面描写,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关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圆满清楚,张爱玲生花妙笔,让我赞叹。

  其实这种侧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说中应用得很广。较妙一笔是在后面,当写到七巧约准女婿童世舫见面,要拆散他们,在童的眼中,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而小说在写七巧老年的时候,一处都没有正面去刻画七巧的形象,而到较后才借旁人的眼睛点出,妙笔如斯,再次叹服。

  其外,小说跨度三十年,写人物和事情的变迁,《金锁记》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妙。比如小说较后,七巧把手上的镯子往手臂上推,那镯子在年轻圆润的时候是丝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尽灯枯,镯子能一直推上腋窝,这金镯子好比一把枷锁,三十年的压抑和苍凉无奈,就在这一推之间,纤毫毕现,实在是点睛之笔!

  张爱玲在小说不断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苍凉的寂寞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内心变迁的见证,如开场时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象赤金的脸盆,沉下去……”,这预示着一个没落的时代没落的家族;“模糊的状月,象石印的图画”,这是七巧女儿长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是儿媳眼里的太阳。月圆月缺,正是人物命运的象征。

  七巧的悲剧命运是通过一系列矛盾展开的,小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一开始,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于封建大族,本身就是较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运的开始。然后再通过七巧和妯娌间的矛盾、七巧和三爷季泽的矛盾、七巧和儿女们的矛盾,一环扣一环,结构严谨,故事,就在一幕幕矛盾中开展来。

  七巧表面泼辣强悍,对人性极端不信任,但是,骨子里还是向往着幸福,她在寂寞的时候时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骂俏的猪肉贩,甚至,她大胆追求着三爷季泽。但是,想象终究是想象,而三爷也因着她的狼籍名声而不敢沾染。在幸福丧失之后,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独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断的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因为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因为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这几近心理变态了……整篇小说,从表入里,从正到侧,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张爱玲笔下,已然不是纸上人物了,而是写得活了,这样的功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通篇读完,也许大多读者和我一样,非但不会对七巧种种变态行经感到厌恶,而是会感到一种直彻心骨的苍凉的悲哀和同情。七巧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子,年轻的时候,她也会和街上的走贩眉来眼去,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同时她也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女子,你看她,尽管大哥把她带到火坑了,她后来再见大哥,哭闹过后,一样塞了许多贵重礼物送给大哥带回,这时她仍然有温情的;她的情人季泽被她骂走后,她不也会躲在窗户背后看着爱人仓皇而去的背影吗?那时她心中还有爱情,就是到晚年,她在某一瞬间也仍然怀念年轻时候的温柔。这样,这个人物也活了,我们也对她丝毫没有世故的眼光,她是可爱的,也是不幸的。

  张爱玲,确实是个奇女子。不但是她的经历,还奇在她的文章。愿一读再读,细细把玩,趣味无穷。

读书心得体会15

  本学期,我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读书,让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知识的份量;感谢读书,让我能够用智慧的大脑去浇灌含苞待放的花朵,用博爱的心灵给每一个孩子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感谢读书,让我变得更加聪明,让我的工作干得更加轻松,生活更充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周大淇老师写的一本书《我行你也行》。读完后,其中有一个问题使我想了很久,那就是怎样才能和孩子很好地进行交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多和孩子接触。正如书中所说的大人有大人的事,孩子有孩子的事。因此在大人的眼里,孩子们的许多行为举止、爱好动作往往幼稚可爱,但却是孩子眼中最美好的世界,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要想破译孩子的秘密,就必须和孩子多接触,走近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朋友,孩子才会把小秘密告诉你们。

  二是要有耐心,在和孩子谈话交流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耐住性子认真听。孩子小,语言逻辑性差,再加上想像力丰富,常常说上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既没有主题,又词不达意,但却滔滔不决,一本正经,两只眼睛噔的圆圆的。但在这个时候,最希望家长做的就是静静地听,即使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也不要打断他们的话。孩子就

  会觉得只要有人听,他们就会讲得越有趣,这就是训练孩子自我表达能力的最好机会。

【读书心得体会(合集15篇)】相关文章:

关于读书心得体会11-05

《简爱》读书心得体会11-01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11-03

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10-11

《哈佛家训》读书心得体会11-02

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0-29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1-03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体会11-05

狼王梦读书心得体会15篇11-04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体会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