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顶岗实习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课被人们看作是一门说教课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相当乏味。实习八周了,实习过程中,我确实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时常提不起兴趣来。那么,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乃至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下边,我简单谈一下我的几点收获。
其一,利用案例、故事、笑话、公益广告等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但是,如果采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故事、笑话等来说明一个知识点则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掌握。
如我在讲《集体生活邀请我》时,引用了“蚂蚁家族”和“三个和尚没水喝”两则故事,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个体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对比关系。可见,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可以很好的激活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其二,巧用经典名家名言激发学习兴趣。
自古以来,经典名家名言的教育作用与影响力广受人们的重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不仅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使人记忆尤深。结合这一特点,把经典名家名言运用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会产生良好的效应。
例如,我在讲《青春的情绪》这一课时,分析完情绪的类型后,出示了“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哀民生之多艰。”等词句,既巩固新知,又激发学生积极性,学生听后自觉将这些话记在了课本相应的知识点旁。
其三,新闻时事述评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近年来加入了时事知识的测试,许多教师一般采用临考前让学生集中背诵的方法,可是因为内容繁多,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让学生在平时就接触和了解一些时事内容,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
在上课过程中,我有时会在恰当时机说一些新闻,我发现这大大增进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良好学习态度,同时也轻松应对了时事测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在思品教学的道路上,我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再接再厉,不断发掘新的兴趣点,与学生一道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顶岗实习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关文章:
教师顶岗实习体会02-19
教师顶岗实习体会15篇12-12
教师顶岗实习体会(15篇)11-18
顶岗实习老师心得体会01-15
教师顶岗实习的心得体会11-16
教师顶岗实习心得体会10-14
顶岗实习教师心得体会12-16
教师顶岗实习心得体会11-07
实习老师顶岗心得体会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