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读后感

时间:2023-05-05 19:58:5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合欢树》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合欢树》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1

  “如果你面对一棵普普通通的合欢树,你会写些什么呢?”也许你会回答:“会写合欢树的样子。”“会写合欢树有什么用。”等等。这样的写法总是千篇一律,没有新花样。而我今天读的这篇《合欢树》却截然不同,没有写合欢树的样子、颜色、作用等,而是借助合欢树的力量来描写了自己的一生。并在每一个大段的开头用上了“十岁那年”、“二十岁”、“三十岁时”、“获奖之后”、“母亲去世后”等代表时间的词语,更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爱。作者娓娓道来,虽然文章中的文字看似平淡,但这蕴涵者他的'所有感情。

  我想:如果大家都能象他这样入木三分的写出了母女、父子之间的牵挂和爱,那么这种文章大家一定爱不释手。

《合欢树》读后感2

  史铁生的文章让我明白,世上是的确有那样的母亲的。看见孩子受苦,心里就很难受;看见孩子不高兴,自己會偷偷流泪。但是只要应对孩子,就會强整笑容,装作自己很快乐,虽然那种伪装一看就破。这不是她们故意让孩子看破,好让孩子明白母亲有多么爱他,而是因为,全天下的母亲,演技都是那么拙劣,她们是永远无法成功像孩子撒谎的'。

  然而她们可能不明白,孩子亦能看透母亲的痛苦。然而他们要等到看破世事之后,才會真正理解自己的母亲。但是到了那时候,母亲往往已经走了,带着对孩子的不舍与担忧,走了。而在世的孩子,也带着无可弥补的遗憾,终日痛苦着。

  也许我该开始好好理解我的母亲了。

《合欢树》读后感3

  《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描述了作者十岁那年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20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以及30岁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合欢树》一文,是一片怀念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这篇以作者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写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

  在这片怀念亡母的散文中,找不出一句对母亲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无论她在生前还是在她逝后,作者以一种平实、简约、淡泊、洗炼的笔调,甚至颇有惜墨如金的况味。在追求母亲生前和逝后的几件事中,抒发了对亡母的缅怀与忏悔互相交织的深厚而又复杂的情感。对于这些往事和流水华年的追忆,构成了重心所在。

  《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合欢树》读后感4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作品,文章虽短,却十分的令人感动。

  这是一个讲母爱的故事:史铁生双腿残疾,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总找来稀奇古怪的偏方给他吃,但始终不见疗效。为了让儿子开心一些,母亲挖来一株“含羞草”,种在花盆里,之后才明白这是一棵合欢树,是个好兆头,母亲很高兴。多年以后,合欢树长到很高了。可悲,他的母亲早已不再人世了。

  多么好的`母亲啊!为了儿子的腿能治好,每次找来偏方,洗、敷、熏、灸,累的满头是汗。可是这几种方法都没奏效,最终一次。儿子的胯上被熏成烫伤,母亲几乎疯了。这位母亲为了能治好儿子的腿,吃了很多苦。可是,她没有停下来,所以史铁生才没有放弃期望,成为了名作家。这样的母亲,我岂能不被她感动?

  读到那里,我想起了自我的母亲。对啊,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为了自我的孩子,自我不管多辛苦也要去做。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您对我付出了许多,我也会去回报您。

《合欢树》读后感5

  史铁生的文章让我明白,世上是的确有那样的母亲的。看见孩子受苦,心里就很难受;看见孩子不高兴,自己会偷偷流泪。但是只要面对孩子,就会强整笑容,装作自己很快乐,虽然那种伪装一看就破。这不是她们故意让孩子看破,好让孩子知道母亲有多么爱他,而是因为,全天下的母亲,演技都是那么拙劣,她们是永远无法成功像孩子撒谎的。

  然而她们可能不知道,孩子亦能看透母亲的痛苦。然而他们要等到看破世事之后,才会真正理解自己的母亲。但是到了那时候,母亲往往已经走了,带着对孩子的不舍与担忧,走了。而在世的'孩子,也带着无可弥补的遗憾,终日痛苦着。

  也许我该开始好好理解我的母亲了。

《合欢树》读后感6

  在作者人生的三个重要的时间段里,母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当作者30岁时,母亲已经逝世,但是,作者的成功,母亲的.付出必不可少。正因为如此,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才会更浓重,也可以说有一思的遗憾。因此,在来到以前居住的地方,得知母亲种植的合欢树还活着的时候,作者心理一阵抖。这个抖字,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想念母亲,想见合欢树,而又不敢见,怕难以承受悲伤的矛盾心理。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爱。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母爱永恒。

《合欢树》读后感7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作品,文章虽短,却十分的令人感动。

  这是一个讲母爱的故事:史铁生双腿残疾,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总找来稀奇古怪的偏方给他吃,但始终不见疗效。为了让儿子开心一些,母亲挖来一株“含羞草”,种在花盆里,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棵合欢树,是个好兆头,母亲很高兴。多年以后,合欢树长到很高了。可悲,他的母亲早已不再人世了。

  多么好的'母亲啊!为了儿子的腿能治好,每次找来偏方,洗、敷、熏、灸,累的满头是汗。可是这几种方法都没奏效,最后一次。儿子的胯上被熏成烫伤,母亲几乎疯了。这位母亲为了能治好儿子的腿,吃了很多苦。可是,她没有停下来,因此史铁生才没有放弃希望,成为了名作家。这样的母亲,我岂能不被她感动?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啊,所有的母亲都一样,为了自己的孩子,自己不管多辛苦也要去做。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您对我付出了许多,我也会去回报您。

《合欢树》读后感8

  史铁生的文章让我明白,世上是的确有那样的母亲的。看见孩子受苦,心里就很难受;看见孩子不高兴,自己会偷偷流泪。但是只要应对孩子,就会强整笑容,装作自己很快乐,虽然那种伪装一看就破。这不是她们故意让孩子看破,好让孩子明白母亲有多么爱他,而是因为,全天下的母亲,演技都是那么拙劣,她们是永远无法成功像孩子撒谎的。

  然而她们可能不明白,孩子亦能看透母亲的痛苦。然而他们要等到看破世事之后,才会真正理解自己的母亲。但是到了那时候,母亲往往已经走了,带着对孩子的.不舍与担忧,走了。而在世的孩子,也带着无可弥补的遗憾,终日痛苦着。

  也许我该开始好好理解我的母亲了。

【《合欢树》读后感】相关文章:

《哈姆雷特》读后感01-15

战马读后感01-14

边城读后感01-14

活着读后感01-11

《在人间》读后感01-04

《恶意》读后感01-10

学生读后感01-05

简爱读后感01-07

《活着》读后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