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时间:2023-09-14 12:00:09 飞宇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精】骨干教师培训心得19篇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骨干教师培训心得19篇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

  7月7日至7月9日,xxx市利用暑假时间举办了一次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作为一名工作刚刚不满一年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有幸能够参加这次培训。通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以下就是我关于这次培训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当然是收获。刚开始培训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把它当回事,这是我对待培训活动向来的态度,因为类似的培训班我也曾参加过,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到头来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觉得就是浪费时间,但是这一次的培训却让我收获了很多。

  培训的第一天上午,是曲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李兴保院长给我们讲的课。他讲的题目是《小学信息素养培养问题的探究》,内容包含了课堂教学的心理互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因素、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等等。同时,李兴保教授还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给我们介绍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使我们找到了继续前进的方向。

  从这堂课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而培训的第一天下午和第二天,电教馆的领导安排了来自市区和胶州、莱西、平度、即墨四个地市的八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他们的优质课,每位老师的讲解都很有特点。在讲课的过程中,他们将自己优质课的方法都一一列出以供我们参考、学习,而且还在课件中穿插了优质课的视频,活跃了培训气氛,使我们对优质课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我感觉他们所带给我的,远不止是一堂课,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境界。

  其次,就是感动。激情四溢、精彩纷呈的`课堂场面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这一次培训,使我有机会和姜仁蓓、陈雪毅、王瑞等这些在公开课上拿到一等奖的老师们进行交流,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在理论上对信息技术教育有了更深层次地领悟。特别在听过胶州市营海镇关王庙小学刘衍岗老师讲的《我的成长历程》一课后,我有了更多感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时安排教师发言的时间是每人40分钟,而他讲了一个多小时。由此可见,他对信息技术教育有着很深的理解,也有很多的话题要和各位老师探讨。其中当谈到了一些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想法时,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通过“0的突破”、“请客学艺”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些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方法,这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他的真诚、坦率、智慧、执着和幽默,也折服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讲座更是燃起了我们对教育的那一份激情,让我们对教育充满了憧憬,充满了信心。还有即墨鳌山方正小学的黄老师,他在《如何上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浅显看法和方法》一课中,谈到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硬件、软件落后等一些问题和他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从中还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用过的方法,并认真的记录下来。新学期开始之后,我将会把这些方法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确实,有梦想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正确的前进方向。他们的演讲是在笑声中开始,也是在笑声中结束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阵激动、愉快,更是一种影响深远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前进。

  再次,就是感悟。以前,我一直把信息技术学科看成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感觉它和语文、数学等其他的科目没有什么联系。虽然经常参加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活动,但总觉得学习的东西要到上公开课时才用得到,跟自己平时的工作没多大关系。经过培训,我才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它的学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课件的制作就应用到了信息技术。细想起来,在信息技术这一领域有着广袤的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去追寻,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去做了,学生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快乐,而老师也一定会在工作中有另一种获得。!

  最后,就是感谢。以前我一直认为写心得是最头痛、最无聊的事,感觉培训之后没什么值得去写,可是这次培训让我的态度改变了许多,知道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用心记录。姜仁蓓、陈雪毅等老师都是优质课一等奖的获得者,他们的心得写得实在太好,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自己水平有限,但至少还保持着一份想把自己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高层次的热情。感谢xxx市电教馆、各位领导及老师、胶南市艺体信息部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与骨干教师之间的差距,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可谓受益匪浅!

  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刚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总觉得自己在是教育的道路上刚刚起步,有时难免茫然失措。两天的培训,使我认清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应前进的方向,并且从内心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两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是我的思考并没有结束,我一定会认真地做总结,将记录下来的名师经验、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具体应用,争取让自己做的更好。我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一板一眼的“教书匠”,虽然成不了教育家,但我愿意做一个有个性、有想法、有追求的好老师,我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

  “只要我们每个人去激活种子的潜在生命力,我们的成长一定会带动周边的土地,茂盛出一片鸟语花香的森林,氤氲成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原”,顿时,大家似乎化身为种子,等待阳光和雨露的来临,等待那般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情景。接着张卫东院长又给我们提出和寄予了更高层次的标准,他希望我们作为骨干教师,能跟上新时代的发展,能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树立起“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观念。张卫东院长对《教师专业标准》深层次的解读,让我对照自身,为自己之前因取得的一些成绩骄傲而惭愧,为自己固步自封而自责。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尽责,为教学工作而努力,自认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而沾沾自喜,只是满足“量”的改变,缺未曾想自己是否“优秀”,未曾最求“质”的变化。

  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接下来下午和后面两天的培训,却让人大感意外和惊喜,市教培院新颖的培训模式,专家化作“教师”,我们化作“学生”,围成一圈,有专家引领方向,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本以为“杜郎口”教学模式只用与学生,但是没想到也可以用在教师培训过程,我们分享成果,汲取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也感到同伴和专家的间的相互尊重。积极而紧凑的培训模式也是我感到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本次的培训有许多的新颖之处,本人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培训内容专业化。11号下午的讲座是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学习,我们分科组进行,先由我们组员分享自己代表性作品的教学设计,再尹老师为我们讲授理论知识。而尹老师是我们生物教学方面非常有研究的教师,在讲座过程中,他穿插了很多实例分析,而这些分析恰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由于是专业实例的分析,顿时大家的精神都集中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随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并有尹老师给与及时的指导,以此同时他还纠正我们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编写误区。这种专门专授的培训模式,让我们精神百倍,丝毫不觉得枯燥,在尹老师指导的过程中,大家时不时会因为一个生物学问题讨论一番,这种互动的方式让我们倍感轻松,浑然不知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其次,培训目的.实用化。12号上午是有本组优秀的骨干教师吴xx老师为我们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育信息”专题讲座。她为我们讲述了微课的概念、特点、分类和资源构成。“微课”类的专题讲座曾经在海口市琼xx中学开展过,当时姚伦盛老师是英语教师,故他举得很多实例是英语方面的,其他专业方面的很少,而我对其只是有个印象和大体内容简单的了解。

  吴xx老师似乎非常了解我们理科生的心理,把内容归纳得非常的精要,“短小精悍”四个字归纳了其特点,还为我们补充了“非常4+1”资源构成,即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微练习和教学视频。在微课制作上,她介绍的软件不多,她非常细心为我们选择了录屏软件Camtasia6.0的使用,这是一款大家用得比较普遍的软件,在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和操作后,本以为接下来会有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讲授,但非常意外的,吴xx老师请了她一位年轻的同事罗比老师为我们讲述Camtasia6.0的使用。

  罗比老师非常快速和我们介绍了这个软件的一些作用,并推荐了一些网站后,接着她从安装到录制到处理最后到保存非常详细地和我们演示了整个过程,而针对某个环节的处理她都非常有耐心的指导,软件使用常见的一些问题罗比老师都简单化讲解,大家被她的活泼和幽默所感染,这个上午的时间大家都彼此觉得过得太快,内容丰富而充实。

  最后是,培训方向多样化。在培训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内容丰富而多样。有熟悉方面的(教学设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微课录制),还有挑战方面的(课堂观察与评价)。12号下午黄春桃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与评价”专题讲座,还给我们布置了作业,从课堂观察四个维度,即课程性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文化四个方面去设计每个维度的评价表。这种超出专业知识内容,上升到“专家”角度设计,让我们感到紧张、兴奋和期待。在分组讨论中,思想的火花在碰撞,多个思想叠加在一起,逐渐生成了小组理念,大家也为这个收获而兴奋不已。

  三天的培训,我们小组犹如种子遇到了阳光、雨露和土壤一样,生机盎然地破土而出,迎向朝阳。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当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听了专家们精彩的讲解、智慧的分析,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我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吾将上下而求索”寻找“种子的梦想”——参天大树。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3

  时值岁末隆冬,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组织的为期七天的20xx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来自全国各省中等职业学校的150名语文骨干教师齐聚一堂,认真学习了中职语文改革的系列文件,聆听了职成教司领导、职教研究专家、国家教学名师的精彩的、高屋建瓴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报告和讲座,制作了相关教材课文的课件,进行了中职语文优秀课件评选和演示,完成了培训的各项任务。学习培训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培训的内容从基层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性强,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初次来到北京,登长城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在熊掌与鱼不能兼得的情况下,我只好放弃梦想,特别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全心投入,按时参加,积极完成作业,参与培训互动交流,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经过七天的学习,感到收获颇丰。特别是中国首届职业院校教学名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黄老师所做的《给学生多剩下一些“有用”的东西——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浅谈》报告,深入浅出,既有宏观理论方面的精辟论述,又紧密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微观的课堂授课入手,以自己的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成功、奋斗、喜悦等揭示了职业语文教师成长的必然规律,引起了参与培训教师的非凡回响,掀起了这次培训的一个精彩的高潮。让我感受到了职业教育语文的魅力,知道了自身成长的不可回避的`教学之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远的思考。

  黄老师的报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着眼于中职语文教材的“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的有效教学探究,列举了自己工作中的许多实际课例,为基层中职语文老师上了一堂生动、形象、深刻的新课,黄老师虽然功成名就,但丝毫没有一些专家所特有的语句和神情,以一名普通老师的身份侃侃而谈,用语平实幽默,神情自然亲切,气氛活跃和谐,所用课例多是她讲课的真实再现,贴近基层中职学校语文授课的实际。黄老师是一个用心想、用脑思的好老师,以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兼得教学方法、别具匠心独具一格的教学构思、跳出文章看文章,找到了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且十分符合文本的见解,把教材中经典文章与一般的作品都能讲出新意,找到了现在的中职生感兴趣的切入点,独特新颖,方法非凡,虽然没见到黄老师上课的场面,但这次讲演报告就足以告诉我黄老师的课堂是如何的精彩、如何的奇妙。

  《荷塘月色》是一名篇,许多名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黄老师能结合现代学生的实际,跳出教材编写自己的教学设计,从文章背景入手,找到了这篇文章的真实的客观的背景,细究文章,两个荷塘、两个自己的分析,深入透彻,符合文意讲出了他人想讲但又不会讲的观点,给经典作品教学吹来了一缕新风。

  黄老师在学生表达与交流、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更是功力非同寻常,展示的学生的作品、活动是许多基层普通高中学生所不能比拟的,更不用说职教中心的学生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内涵的提升,凝聚了黄老师的对职业教育的深沉的热爱、对学生未来的真切的负责、对教书育人的精妙的解答。黄老师在不同的学生、资料面前,做到了理性的对待,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记录的不倦人,做社会的敏感者,做教学的精细者,以自己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观点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成长,取得了许多教师梦想中的骄人成绩,这才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教书育人,真正的为人师表。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4

  8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里的暑假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在这短短的三天里,我有很多的收获,也有深深的思考。在这短短的三天里,我们聆听了杨老师关于把握教材的报告和高安柱老师的有关命题方面的报告,还观摹了几节优质课。现将我自己的参训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有效把握教材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有效把握教材:

  一、首先要认识教材。认识教材的本质特征:

  1、整体的知识系统。

  2、提供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将“教材”向“学生”发展。

  3、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二、开发教材。开发教材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

  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4、开放课本练习题。

  5、加强学科渗透。

  三、解读教材。

  1、从编者的角度解读教材。通读教材,整体把握。

  2、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教材。

  ①站在学生的角度读。

  ②站在学生的角度想。

  ③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做。

  3、从教师的角度解读教材。要把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四、把握教材。我们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确定好重点和难点,把握好深度和广度。

  1、细化教材的知识点。

  2、确立重难点和关键点。

  3、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4、确立教材的三维目标。

  五、加工教材。

  1、基本方法:

  ①深化法。

  ②浅化法。

  ③类化法。

  ④简化法。

  2、教材内容的认知性加工。

  3、教材内容的情趣性加工。

  4、教材内容的活动性加工。

  5、教材内容的适当取舍。

  6、教材内容的适度拓展。

  7、教材内容的合理调整。

  8、教材内容的合理组织。

  有效把握教材,不但要从以上五个大方面来做,还要靠自己在上课时注意积累好的经验方法,改正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法,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各种方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充分理解并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把我们的英语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大面积提高英语成绩,为沂南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5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李元昌教师的《科学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宋胜杰教师的《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我的教育思考》,孙立权教师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的报告后,心中不由地涌起了这句话。

  短短2天的骨干教师培训结束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在贯彻新《纲要》精神的过程中,李元昌教师带来的艺术教育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两位市优秀教师的精彩演讲,让我感受了新课改精指导下角色的转变;孙力全教师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漫谈》更是让我感受到新课改清新的气息。由此,我又一次在观念上、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人。下面我就从两点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以前在学校时,我们学习了各科教法,并且教师还告诉我们:在你们以后的工作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所学的教法运用于实践当中。但当上班后,似乎觉得学习的教法基本运用不上。于是我找出各科教法书,通透的看了一遍,想温故而知新。温故后的头脑中也是理论一套套,可上出的课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真是苦恼极了。

  新课改后自己突然觉得,观念、理念一下子变了,新《纲要》既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儿童和未来社会的成员。正象名师孙力全教师所说“教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爱学习了。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什么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呢?我觉得就是《纲要》指出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为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这就凸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1、困惑中的引导者

  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有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像以前一样干脆的告诉他答案,还是引导他走出困惑,找到光明,体验努力的快乐?不容置疑当然是后者。在教师的引导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而且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体验到过程的快乐,而且从中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2、探索中的支持者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或是提供材料,或是精神上鼓励学生,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

  3、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学生有无数的好奇心,但他们的能力确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探索学习,教师这个主导者要起作用。我想,在学生探索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对于学生能力所达不到的,就应该帮助他,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记得宋胜杰主任在课上说过“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我们教师应不时适地的对学生进行解惑,示范,启迪,教育。

  二、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的学习也是从以要我学,到现在我要学,这种巨大变化,在学生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例如我把要学的词编入故事,学生们听了好听的故事,很开心,还边表演,边学习了里面的词,这样情境表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一学生词就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这都原于教师角色的改变,很好的把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而且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创造一个学生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儿童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新课改让教师改变了意识,变化了角色,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同时,因材施教的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适当的引导支持,共同达到目的。

  这次聆听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讲课,让我真切感受到,新课改已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树立与专业化要求一致的教师形象。无形中真的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个引导者的角色怎样才能更好的把困惑中的学生正确引导好,教师的高级素质发展是必须引导的基础,要做一个引导者是一定要有思想的;这个支持者要怎样的理论支持和良好的心态,才能让学生接受你的支持;这个合作者的角色怎样能让学生真正觉得,你和他是同一高度的朋友,并相信你们能合作成功。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应该正如现在所提倡的,做有文化的教师。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教师,我们一直也说《纲要》的贯彻是坚持先进的理念,坚持核心的价值,就是代表先进文化。且我们平时也常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我想这应该也是从教学工具向“知识工作者”转变的动力吧。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6

  为期一周的骨干教师培训已经结束了,收获满满。关于教学的很多理论知识还有待于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其中杨校长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特点引入,引领我们重新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过程,感悟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的价值。由最初的《实践活动统编教材》到现在使用的《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对每一个版本中综合与实践的阐述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分析,使我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着眼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由原来的应用题到今天的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演变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建立有序的思维方式。

  杨校长从六年级的课例出发,让我们领会到数学课不一定都在课堂上的深刻内涵,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结合三年级《千米的认识》及《方位的认识》这两个课例出发,分析如何解决这两个实际问题,讲解详细,互动交流,引起在坐每一位老师的共鸣。强调数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以后的这方面的教学实施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对这方面有了更深成次的理解。

  杨老师从教学的三个层次入手,层层深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前对于创新意识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通过这次的学习又有了新的理解。它是有别于其它,有改进,创造性的有益效果。它以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为基础,以独立思考和学会思考为核心,以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为方法,指导教学方法。这就要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它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从何下手,适时引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同。教师要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老师要设计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乐于学习。要创设有效的交流平台(如单元整理、思维导图),实现有效沟通。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学会交流与分享,实现有效沟通。创新师生关系,做一个有童趣、有激情、有新意的老师。学会主动问候学生,主动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赞美学生,让自己充满魅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效。

  胡老师强调在数学活动中根据需要建立模型,运用模型思想,把同一模型不同的题目整合到一起,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建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胡老师又以分数除以分数导入创建模型,结合不同的模型进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模型的'创建要联系生活实际,并不是一味的为了建模而设置。又从估算及分数乘分数出发建立不同的模型,得出给知识赋予一个意义。不仅要贴近生活还要有实际的意义,并不是记忆。对数学的基本思想的阐述,使我们认识到现实到数学是抽象过程,而数学到现实又是建模思想。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使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第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第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多,我要把这次培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7

  今年省教育厅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业务素质,特举行了一次为期一周的骨干教师培训。接到通知的时候,心情很高兴,也感到这应该是一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为虽然是幼教专业毕业,但毕业后却一直在小学工作,这么多年对幼儿教育这一块已经感觉很陌生。这次能有机会多接触学习一些幼教的最新理念及教法。

  号下午开始动身去徐州幼师新校址参加培训,通知单上写的地址是洞山校区,同行几位老师都不知道洞山校区在哪,到了南站,只好打的过去。当走下车的一瞬间,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原来现在的徐州幼师校址也就是当年辉煌一时的徐州金山桥教育集团校址,想想自己当年曾是那儿的常客。我最好的朋友当年就曾任职于那。记得那依山而建的集团总部,那通往山上的宽宽的,长长的阶梯,不过现在通往山上的阶梯已经被拦腰截断,中间被围成了绿化带。我们住宿的地方是原来的`小学部宿舍,站在宿舍窗口才发现楼后的艺术楼竟然是好友当年的宿舍,想想自己当年还在里面住过呢。只不过现在已是物是人非罢了。想当年那么辉煌的金山桥教育集团却在短短的几年之间灰飞烟灭。不能不令人深思啊。

  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对教育是越来越重视,我们教师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是越来越重。通过几天的培训感觉收获不小,首先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看法的转变。说实在只是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想让自己成为专家、学者,就能把所有的先进的教法,教育模式掌握。呵呵有点天方夜谭。我想省里面搞这次培训的目的并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传递。是教育情感的熏陶。这次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自己的培训才刚刚开始。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8

  很有幸成为本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对象,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

  这次骨干教师北师大培训班我认为是从教以来培训规格最高、专家讲课水平最高,课程安排最紧张(早上、中午各三小时的课时,晚上小组研讨)、听课教师最齐全(无一缺课、迟到、早退)的培训,北师大为我们安排了年过八旬的博士生导师张主任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全国著名宏志班班主任高老师的做有价值的老师、北师大赵博士的《专业教师的关键》;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的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王文湛司长的《学习纲要,提升内涵,促教师专业成长》;北京光明小学刘校长的《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北师大教授鲍传友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生涯规划》。尽管他们的年龄不同、风格不同、所讲的内容也不同,但是每堂课都是那样的精彩,每堂课讲的都是那样的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案例、专家们信手拈来,许多发生在身边的教学案例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非常困惑时,专家的几个事例顿时让我们一下释然。

  他们对教育的解读、对工作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激起了我内心一次次的波澜,触及到我灵魂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那就是“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尊重

  专家们虽然年龄不同、所讲课题不同、学科不同,但都提到了两个字“尊重“,尊重就意味着成功。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勇于接纳孩子的错误,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尝试错误。试问,有哪一个人,不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成为一个个完美的个体,那我们就该失业了。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所以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尊重、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我会平等的关爱你们每一个人”这样的承诺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曾给过,却很少实现过。第一天张博士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泰迪的故事,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汤普森太太是一个小学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她就对班上的五年级学生说了一句谎话。就像大多数老师一样,她对学生们说,她会一视同仁地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坐在第一排的是泰迪·斯托达德。

  汤普森太太注意到,泰迪的表现并不好,他不合群,衣服很脏,总是不洗澡,而且泰迪总是郁郁寡欢。汤普森太太也乐于在他的作业本上用红笔打上大大的"叉",并批上"不及格"。

  学校规定,老师要阅读以前的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语。当她读到泰迪的记录时,她吃了一惊。

  泰迪一年级老师的评语是:"泰迪是一个开朗、聪明的孩子。作业整洁,仪表良好……善于与人相处。"

  他的二年级老师的评语是:"泰迪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深受同学爱戴,但他并不快乐,因为他的母亲患了重病。"

  他的三年级老师的评语是:"他母亲的亡故给他的打击很大。他很努力,但他的父亲对他毫不关心。"

  泰迪的四年级老师的评语:"泰迪丧失了学习兴趣。他不合群,有时在课上打瞌睡。"

  现在,汤普森太太知道了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当她收到学生们的圣诞礼物时,她更感到无地自容了。在系着美丽缎带的色彩鲜艳的礼物中,只有泰迪的礼物是用杂货店的纸袋包的。

  汤普森太太打开泰迪的礼物时,她发现,里面是一只掉了几颗水晶的水晶石手镯和一瓶只剩四分之一的香水。一些学生发出嘲笑声,但她却赞叹说:手镯很漂亮。她把手镯戴在手上,并在手腕上洒了一些香水,同学们的笑声停止了。

  那天泰迪放学后留了下来,他对老师说:"汤普森太太,今天你闻起来就像我妈妈一样。"在孩子们放学后,她独自哭了一小时。

  从那天开始,她不再是教书,而是开始教孩子。

  汤普森太太对泰迪尤其关心。在她的辅导和鼓励下,泰迪飞速进步。学期结束时,泰迪已成为班上最好的学生之一。尽管她说过,她会对同学们一视同仁,但她还是对泰迪关爱有加。

  一年后,她在门缝里发现一张泰迪写的纸条,上面说,她是他所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六年过去了,她收到一封泰迪的信。信上说,他已高中毕业,是班上第三名,而且,她仍然是他所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又过了四年,她又收到了泰迪的信,信上说,尽管他遇到许多麻烦,但他依然在上学,并且成绩优异,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他向她保证,她仍然是他所遇到的他最喜欢的、最好的老师。

  又是四年过去了,她又收到泰迪的来信。这次他解释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决定继续深造。他还说,她依然是他所遇到的他最喜欢的、最好的老师。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那年春天他又寄来了一封信。泰迪说,他正在准备结婚。他说,几年前他父亲去世了。他问汤普森太太是否愿意参加他的婚礼,并坐在通常为新郎母亲所留的位子上。

  当然,汤普森太太同意了。那天,她戴上了那只掉了几粒水晶的手镯,她洒的香水正是泰迪母亲所用的同样的香水。

  他们互相拥抱。泰迪在汤普森太太耳边低声说道:"谢谢你,汤普森太太,谢谢你信任我,非常感谢你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

  汤普森太太热泪盈眶,她轻声告诉泰迪:"泰迪,你错了。是你教会了我,我可以让自己变得很重要。我以前并不知道如何教书,直到我遇到了你。

  这个故事引人深思,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言行。在我们的视野里就有泰迪这样的“丑小鸭”,他们或是调皮淘气,或是反应迟钝,他们不时地给我们制造麻烦,让我们难堪,令我们厌恶,但要知道,只要我们关爱他们,他们都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老师的幸福在哪里?那就是学生比你更成功;能把你深深地埋在心坎里。老师的'幸福需要等待,也许在慢慢地等待的中我们会发现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教师要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培训期间,自己无不对专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诠释,他们那种良好的阳光心态给了自己深深地启迪,用一个句子来形容就是“头脑经过了一次风暴地洗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全国著名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高金英老师,一个看起来很慈祥、很普通的女老师,她从她坎坷的经历讲起,从河北农村的知青,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四十多岁到北京重新开始,由于教学成绩的不凡,再到担任“宏志班”的第一届班主任,期间的酸甜苦辣可以想象。从她的著作《阳光下的味道》和《没有音乐照样跳舞》,可以读出高金英老师不平凡的教师经历。我们的学识、我们的人品、我们的态度,直接决定我们事业的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高老师正是用她独特的态度书写了她的魅丽人生。她的故事让我懂的“如何做平凡的事,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也使我感受到当好一个“教书匠”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教得不仅仅是书,而更重要的是学会育人。今天的教师即是工作者,又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是具有这三种身份的专家。三个小时的讲座,感觉特别短暂,她用诙谐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当老师的真谛讲得淋漓尽致。高老师讲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时,她说:“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进行反思。面对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教师必须拥有一股静气,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在班主任管理中她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她的一句“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真正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会过去的!”。

  从如何教书,到当班主任的技巧和语言艺术;从调整老师的心态,到老师应从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太多了,我不能一一写出来,总之我不可能达到高老师那样的高度,但我会好好体会他的理念和心得,慢慢的融入我的课堂我的人生。再引用高老师的人生格言:吃所喜,穿所好,一任秉性;付其劳,奉其酬,两袖清风——为的是:心底坦然。

  三、教师必须多读书

  聆听每一位大师名家的讲座,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妙语连珠、语言幽默。本来漫长的三个小时在他们智慧的语言中显得如此短暂。在羡慕的同时自己也在反思:如果自己的课堂也如此吸引孩子,孩子该是多么的幸福。反思的同时我又在思考:是什么让这些名家大放异彩?那就是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不仅仅读专业书籍,更需要博览群书。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的人,要想让自己的课讲的更好,更加的吸引学生,就必须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教授的一个个独特的观点真的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的一面;素质差的老师,讲课在差也差不到哪去。一个素质好的老师,讲课在好也好不到哪去”我对这句话是非常的同意的。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的一点是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幸福快乐的享受高品位的教师生活。

  四、寻找职业幸福感。

  现在教师队伍中有两种呼声:第一、今天的学生不好教。二、教师工作太累,回报太低。我们在无奈中消耗着自己的青春,在埋怨中抹杀自己的个性。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让自己幸福的工作着?这是很多老师,尤其是面对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的教师群体的共同心声。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自己的辛苦努力能够得到高回报,都希望自己的境遇非常好,所以我们都在努力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人际关系,但这些外在的条件往往改变起来很不容易,所以面对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的外界条件,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和工作。赵希斌老师的讲座《专业教师的关键》,让我们更深入地读懂了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老师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和减缓压力的积极作用。他说:“现实就是这样,你难过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何必不高高兴兴的去生活、去工作,现实的从自己能够影响的活动中创造幸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只要教师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快乐。

  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专家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亲身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短暂的培训相对于漫漫地人生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但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长远的。我们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走回来看看自己的课堂,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体验、感悟、反思、总结。让孩子带着美好的理想从学校出发。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9

  20xx年8月14日,白沙县教育局举办了一期由校长、中层领导、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师参加的为期五天的暑期培训班,有幸请到了香港著名教授黄显华先生到我县讲学。我很庆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并以认真、虚心、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我知道培训不是要学到多少知识,而是理念的碰撞,结合校情有一种创造性的思维。

  黄教授从不再教书开始,畅谈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历程,并把自己的研究的成果、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前沿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灵活新颖的形式,使得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由教育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并深有启发。

  一、精雕细琢设计培训内容

  1、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怎样才算是‘理解’到怎样的学习才是‘投入’学习、怎样去学习问问题、怎样把教学内容心理化以适应学生学习到怎样去处理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以及以什么方法进行课程和教学研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层次,循序渐进。然而我们的教学也应如此,必须符合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系统,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如果拔苗助长,急躁冒进,还没把知识的大门打开,就想越墙而过,就会适得其反,会把学生领进知识的迷雾里,找不清方向,不知从何学起,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饶有趣味的内容。

  每每上课伊始,黄教授都会安排一些活动,如单脚站立、开眼闭眼的反应和拇指、前臂活动与改变等,每个活动都富有寓意;课中还伴有故事、图画、案例等,非常有深意;课接近尾声时,还以简报的方式展示每个组的收获,异彩纷呈。这似乎回到了童年,我们就是孩子,孩子就喜欢这样生动、有趣、灵动的课堂,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就有了丰硕的收获,这便是有效教学。

  二、别具一格的培训方式

  1、注重营造民主、平等、愉悦、安全的学习氛围。五天的培训课堂上,七十多岁的黄教授没有坐着授课、没有固守讲台,而是走到学习者中间去,时而亲切感人、时而幽默风趣。

  2、认真倾听学习者们的个性理解,尊重、鼓励学员们要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学生的思维,那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还可以尽可能多的掌握信息,如根据学生的需要用加法或乘法,让教学变得丰富;同时关注学生的`不需要,用减法或除法,让教育变得简约。也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来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3、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黄教授总在不经意间提醒我们小组成员间要互帮互助,如你看一下你们组谁还没有找到那份资料的、把你思考后的答案和你的组员说一说、你们组共同的答案是什么,就这样有意又无意的把合作的理念植入我们的大脑,并以行为表现出来。充分发挥了各小组的优势与各人的特长,做到了人人参与、踊跃表达。然而此次培训都是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自然会自觉的做到人人积极参与,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却不然,特别是乡村学校,学困生面积大,每个小组中学困生几乎占了一半,也最不愿参与合作学习,老师也往往徒劳无功。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合作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过程。首先组织分工、明确职责。在组建小组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性别、性格、气质特点、兴趣、能力等各方面作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划分,组内成员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角色也可以适当轮换。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来精心准备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和探究性,要能显示出它与个体学习相比较更有优势。第三,注重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失去了评价的制约,合作学习也将难以落到实处。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同伴之间的评价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评价的着眼点是不仅评价学生发言的答案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参与的过程、合作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等等。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走在教学的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往往觉得问题看似在行为,其实根子在思想,只有思想变了,行为便会随之改变。所以,我们不仅要做松土的农夫,埋头苦干(求真务实),还要抬头看路(方向准确)、仰望星空(国际视野),更重要的是成为一名可亲、可爱、可敬、可信的教师。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0

  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来xx学习。学习本身是人生提高的一件不平凡的事,它能提高你对事物的认知,也能陶冶人的情操,拓展你的视野。因此,谁都想利用这样的机会,拥有一个附加值较高的机遇,本次来京学习是xx对xx的厚爱,是双赢的机会,再生的动力,友谊的桥梁,后期的榜样。因此大家寄予厚望。都想得到多一点,提高快一点,视野宽一点。

  对我本人来说,要说收获,也有几点,总的来说,我体会是:解放课堂,快乐教学。

  “解放课堂,快乐教学”的反向素材基础是:现实的学生是基础差,品德差,行为差。在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采取的是三不理策略-----不问不闻不做。而中等职业学校就是面对这样的生源,无可选择。因此怎样解放课堂,让学生的意识指向能跟上教学目标,让学生的行为能有意而为,让教师教学不再难为情,是一个直接面对的课题。

  “解放课堂,快乐教学”的技术基础是:先进技术的应用-------电子白板设备使用、微课技术的应用。它从教学手段上减轻了教师工作量,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从教学视觉上丰富了学生视野,让学生时刻有新鲜感;从思维上,迎合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感;从课后看,为学生其他时间学习,提供了帮助。

  “解放课堂,快乐教学”心理基础是:余劼教授的“品味幸福,快乐生活”观点----正确评价环境;做情绪的主人。这样教师就能有效管控工作压力,幸福工作。二是朱晓宏教授的引用夏丏尊大师的话----教育没有了情爱,就像无水的池,任你是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三是教师教学的批判性思维。

  “解放课堂,快乐教学”的实际范例是:王恺的“拆、测、绘、做、装”的典型案例教学模式,概括了“机械基础、测量技术、绘图技术、钳工技术、装配技术”等多门课程,既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严格要求,也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做中学,学中做。二是在延庆一职汽车专业教师的`项目化教学的八步教学法----规范自查;明确任务;知识点学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小组互评;教师小结;场地清理;范例从学生德育教育、安全管理、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教师示范、学生评议、教师总结几大方面。将枯燥的修理知识,融于寓教于乐的教学生活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乐意。

  从上述几点认识看,有了过硬的技术基础、有了关爱学生的一颗心、有了多元化的教学能力。技术教学没有不成功的事,只有不成功的人。愿每一位职业教育者,教学快乐!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作为一个从事一线语文教育的年轻小学教师,我对作文教学更多的是深深地挫折感:每次作文课,我都下了很多功夫引导学生如何写作,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可是课后交上来的作文或是考场中学生写的作文,却内容空洞、结构混乱、陈词滥调。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石屏县乡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各校的老师们针对作文教学推出的一堂堂生动而富有创意的观摩课,让我收获颇丰。我在吸取了这些优质课的精华后,对于写作教学也有了新的思路,我认为有效的习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打开教学突破口:

  一、激发学生写作灵感,让学生想写。

  唐代大诗人贾岛拜访友人未遇,即兴写下了《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两首名诗。《游园不值》更是叶绍翁的即兴之作。所以,有效习作往往是“情动而辞发”的结果,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学生的即兴之作。为什么课堂上“逼出”的习作,考场上“考出”的习作大多质量不好,就是因为那不是学生真心想写的,那是学生所认为的作业、任务和差事。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习作是内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独特情感的表达;而另一方面,学生课堂和考场上的习作缺乏真情实感,也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面对学生习作中的材料匮乏、情感荒芜、习作时的兴趣索然,我想如果教师能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激发写作灵感上下功夫,让学生习作时做到“情动而辞发”,也能“即兴写作”,也许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会得到根本的转变。

  这次,我听了昆明避光小学温老师的那堂《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观摩课,感触颇深,她在课前用简单的2个问题“看到大屏幕上的人,你想起了谁?(让学生写下他的名字)你为什么写他?”,这两个问题直击作文命题中心,让学生顿时起了要介绍这个人的欲望,也让学生明白要写什么,这也就是写作灵感的激发。我们敬佩的人通常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积累素材,激发情感都离不开丰富的生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创造习作的契机,利用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对学生进行即兴创造指导,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效率。

  二、积累素材“趁热打铁”,让学生乐写。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良好的写作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

  石屏县异龙小学朱老师的《朱老师斗蚊记》,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习作这方面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上课伊始,朱老师先后表演了两次被蚊子叮的情景,随即让学生观察老师表演的语言、动作、神态,并具体写下来。朱老师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幽默的语言感染了所有在场学生,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而这并没有结束,朱老师在学生细心观察了她的表演并写作后,又叫了两个学生按照学生自己写的内容表演,通过两个学生表演对比,评出表演最好的那个。学生自然而然明白:描写地好,表演肯定会更精彩。这两次的写作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写作灵感之后的“趁热打铁”,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在如何将作文写好、写具体上,朱老师的课堂情景创设也是独出心裁:《朱老师斗蚊记》她让学生在课堂中一共写了三次,三次都是创设情境,趁热打铁。第一次写,是在老师表演完之后,学生由心而发的写作灵感;第二次写,是在学生模仿表演后,学生在讨论评价他们的表演中获得写作修改的动力,迸发出要把自己的文章写得生动具体的写作动力。如,朱老师让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观察,捕捉信息,有些学生抓住了动作:看、皱、打、盯、拎,有些抓住了神态:目不转睛、屏息凝视等,学生将场面写的绘声绘色,一堂习作课在快乐又轻松的气氛中度过。学生们融入到这样和谐幽默的场面中,写作自然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如果老师总是在课堂中讲,把学生的习作留成了课后作业,那效果可想而知是不如趁热打铁的好。因为小学生的情感,时常如天上的云彩瞬息万变,令人捉摸不透。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他们往往就能很快表现出相应的情感,或喜或忧、或叫或跳,甚至有笑有泪,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这一实际,老师最应该的做法就是:精心创设相应的习作情境,唤起学生真实的习作灵感;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即兴创作。

  三、及时讲评与修改,让学生爱写。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是老师在习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点。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找到规律、落实语言、发展语言,从而在修改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大多数老师因为忙碌,总是在学生习作交后一周才批改讲评,学生对上次作文早已淡忘,没什么兴趣,对老师辛辛苦苦的评语也只是浏览一下,学生关心的只是分数,而不是怎么修改使这篇作文更好。这样的讲评效果不会很大。有效的作文点评,必须在学生的作文过程中趁热打铁。

  如在温颜博老师的《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观摩课中,她从作文的立意、构思中让学生学会自命题目,同学交流后叫学生修改修饰自己的作文题目,那么从题目开始,学生就体现了个性化发展,全班不会写成同一个题目同一篇作文。题目是作文的眼,温老师从题目开始就培养了学生自我修改的技能,以此类推到句、段、篇的修改,层层推进,逐步提升,以此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朱老师的《朱老师斗蚊记》作文观摩课,把作文讲评与修改巧妙地设计在游戏表演中。如,让两个学生按照其他同学的描写表演相应动作,再评价二者哪个表演地好。表面是评价表演,实际上是评价学生的描写具不具体、生不生动等。学生在顿悟后自己修改习作,从“蚊子飞去叮了朱老师一大口”到“蚊子心想:朱老师细皮嫩肉的,我非要饱餐一顿。于是飞去叮了她一大口。”这样的修改,是学生自悟到的,老师只做了引导,学生不仅发挥了学习主动性,也从自主修改中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朱老师还让学生选择典型的作文片段(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当堂课组织学生朗读,由老师和学生进行点评和赏析。对学生的好词佳句朱老师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借用”。对于作文通病,她点明了方向,作出修改,并让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这样当堂讲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结果和反馈,也得到了及时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信心,学生就会得到写作成就感,爱写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促使学生认识生活、从中获取作文素材,使学生想写,有东西可写。此时教师还需要“趁热打铁”,让学生乐写。最后,有效的习作教学还离不开及时的讲评与修改。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2

  这次培训内容很多,也很充实,方方面面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邱桂香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报告中列举的课非常贴近实际教学,让我燃起了希望,让我充满信心,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觉得信息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引领者和主导者。我是一名山村教师,从来没有这么好的资源共享,我们学校都是按照教育局规定的课标,教师自己整理材料去讲课。没有像样的教材。当初选择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就是我喜欢站在讲台上,喜欢大家认真的听我讲解一些知识内容,那种感觉是神圣的,那种感觉是无法替代的。

  邱老师的课我印象很深很深。当邱老师走上了台,当时我对她并没有太在意,然而邱老师一开口就抓住了我想要知道的重点,并引发了共鸣。她没让我失望,看她展示的讲义和课件,让我震撼——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优秀的课件,感觉我教给学生只是知识的皮毛。短短的三个小时的学习,我听的很认真,和邱老师学到了很多,到后面的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灵活转化、C++语言的视频讲解,更是受益匪浅。

  真的很感谢邱老师能在培训的最后一天给予了我们这么好的资源共享!让我更确定了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不虚此行!

  今后我一定要抓住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灵活运用,多和邱老师团队学习。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吸引力。让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能更好的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带入课堂,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以往的教学不足,把学生听觉、视觉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这次和邱老师学习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希望他们未来有幸能成为邱老师团队的一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践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努力提高核心素养和教育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3

  20xx年10月,我有幸到xxxx参加全省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天,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培训中我听到了专家及同仁对历史教学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特的感悟。赵亚夫教授《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讲座彰显了高中历史教学价值,聂幼犁教授《新课程中的学习评价和创新问题》的讲座以评价引领学生发展,以及关于课程目标、有效教学的互动沙龙闪耀著名师和同仁的思想火花,而周维苏、孙张勇两位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的展示及评课活动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新课程的思考,如此种种专家报告、教学观摩、互动研讨、沙龙交流形式各异、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短短三天我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迪。

  一、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更有意义?

  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如果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堂是最有意义的。但在实践中,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老师一直仅仅满足于做到第一个层次,不去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赵亚夫教授在这里一针见血:很多老师在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就缺少中心思想,有课而无魂,这样怎么能够在上课过程中实现师生的情感、思想的交融。教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会学生的某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情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所学习的历史的表面,而是让学生进入了精神世界。听了周维苏老师的课,我觉得他正是在这方面做有益的尝试,也给我很启发。

  二、怎么样的教学是更有效的教学

  关于有效教学的内容其实贯穿于整个三天的培训,最集中的是在沙龙互动环节,各位老师的发言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常州的刘老师强调:老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重视材料分析的同时不应该忽视通史背景的宏观把握;南京的.金莉老师更关注历史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苏州太仓的沈老师认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而其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如此等等各位老师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诠释着什么是有效教学。他们讲得都有道理,所谓教无定法,只要得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想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的提高和发展,教学才会更有效。

  三、如何评价学生?

  这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越来越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不仅见到了许多理论精深却仍从事着教育教学实践的家,更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更好地去对待、评价我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怎样去爱我的每一个学生。聂幼犁教授的话语振聋发聩:“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更要人文,人文高于科学。……历史有效教学的目的分三个境界:最高境界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其次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良心和操守,最低境界是为提高考试分数”,我想也只有基于这样的评价才是助学生激发兴趣、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强化完善或改进学习行为,实现有效学习和持续学习,也才是对学生、对社会最有益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是他山之玉,对我的助与启迪更是不言而喻的。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吸收消化、融会贯通、实践创新,我知道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也许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4

  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教学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一是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二要不断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第三要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5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省20xx年“名师送培”赣榆区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李教授从《教学风格理论与优秀教师的成长》阐述了通往优秀的道路很多,但优秀的教师应该走自主发展之路。是的,正如李教授所言,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得做回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其次,要学会创新,自主发展;最后还得付出努力,形成独特风格的教学,让自己走向优秀。冯特级从《课题研究:向着专业成长的理想境界“冲顶”》方面讲述作为教师,该如何做课题研究,理论结合实践,娓娓道来,可见冯特级对课题研究的高度,广度,深度。“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把问题变成课题,让课题解决问题;真心做课题就能成功”,冯特级简洁的话语道出了做课题研究的真谛。回顾自己做课题研究的经历,前几次都未成功,后来静下心来做,真的就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今天的培训学习,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多读书。今天聆听两位专家讲座,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满腹经纶,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书籍。多读书可以提升自我,可以助我们成长,就让我们用渊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真心做老师,做那个能让学生成为好学生的好老师。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6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保定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在此我非常感谢校领导给予我的这次宝贵的学习经验,同时也感谢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与提高的平台,让我们能在这里静心学习,反思教学。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引领与反思高度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分享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我在短短的几天的时间里收获颇丰,受益良多,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梁老师给我们诠释了《新时期师德修养》,他通过给我们出示根据真实人物李桂林,陆建芬老师改编的电影,和20XX年最美教师“张莉莉”的故事,让我们认清了为什么教师会面对待遇低,压力大,甚至自嘲为物美价廉的劳动力时还依然会尽心尽力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具有的师德!梁老师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那就是: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的程度!教育能塑造文明的人,教育塑造高素质的劳动者!梁老师分别在教师怎样对待自己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方面做了诠释!课后我提醒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修养,用一颗仁爱之心教育对待学生。张晓光老师通过“为什么教,用什么教,怎么教”三个问题,向我们详细解读了20XX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她通过举例向我们诠释而来她的教学理念: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情境练习回家独立操作。其中,香港教师教学方法:分解人物的动作并画出人物动作的流程图的教学方法使我感受颇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尝试的带给我的学生们。杨志超专家在解读《有效教学的.实施与反思》中也提到的教育三问,即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教?这三个问题在这次培训我听几位老师都提到过。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它就是一个凭借,所以课堂上教师抓住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段话对学生进行或者是语言的训练、情感的激发、或者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就足够了,不要面面俱到。教师凭借一篇教材能使学生达到一种能力就很不错了。杨老师的核心教学观念是:在语文教学中,理解不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只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例如:你积累的好词好句在你写作文时要尽量的能用全用上。我们教师现在的通病是过多注重输入的过程而忽略了输出的重要性!听到这,我深有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自认为付出了极大地心血,甚至超负荷的劳动,可教学结果有时却差强人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改变以前不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主动探究、发展的空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在培训期间,我还有幸聆听了“保定市20XX年教书育人楷模演讲评审会”。教师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真实生动的故事。作为教书育人的先进代表,他们把自己的心血与热情全部献给了他们钟爱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全面展示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县优秀教师李铭锦、杨艳两位老师也参加了此次评选!整个会场掌声雷动,楷模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诠释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快乐与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楷模们为榜样,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执着的事业追求,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实践中去。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培训过程当中,我所遇到的每一位专家、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是那样的博学敬业,他们善于钻研,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所以才成就了他们富有诗意的课堂、作文生活化的教学思路,也成就了他们幸福的人生旅程。总之,此次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不仅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让我们意识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应有广阔的知识,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正像一位老师所说的:“这次培训,像梳子,帮我反思梳理过去的教学理念;像春风,给我送来了春的气息;像舞台,给我展示自我、收获自信的机会;像灯塔,照亮了我努力的方向。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7

  任教六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这次市级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月下来,习惯了路上的奔波,习惯了夏日的炎热,更习惯了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思、调控,加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8

  满怀喜悦的心情,携带着对教好体育这门课程的渴望,于20xx年12月9号,我参加了为期二十天的全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学习的培训班。时间过半。学习节奏虽然紧张,但收获颇丰。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精彩的讲座,也有学员的教学展示,有学员的相互交流,也有联系教材的参观学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更有教育观念上的更新。

  (一)感受专家风采,聆听出色讲座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培训院专家名师的风采,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聆听了毛振明、张承玉、张立新、赵复兴、甄广军等教授、专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敬业精采的讲座。他们的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的热情、开朗、平易近人、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着我们,这些讲座,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明的实例和丰富的经验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不仅让我了解到体育教学的改革动态,而且进一步接受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面上解释自己在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现场观摩,亲身体验

  在这次学习中我欣赏到了骨干老师精彩的体育课堂教学展示。他们独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使我懂得了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由浅入深、引导、激趣、层层深入、引导体念生活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自然朴实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情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念使人难忘;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体念到成功的快乐;直入主题,直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每一位老师身上我都能感到他们对体育课的热爱,对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认真钻研教材,对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细心关注,一一都引起我的反思,引起我对以后教学的改革的欲望。

  (三)、充实自己,更新观念

  通过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以前那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陈旧的理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在新课改中展示风采,就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和无拘束的心理自由环境、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发展,这样才能创造具有师生平等、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做到课堂“三笑"——上课教师笑、学生笑、听课者笑。

  (四)、继续深化,促进成长

  通过省培,使我能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领悟到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使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学习和收集体育上的教学信息和教学理念,以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感谢曲阜师范大学给我提供这样的平台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感谢老师和专家们,给予的清泉将在我心里长流。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19

  xx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03教室济济一堂,来自xx市x区x的中小学教师将在这里开始为期5天的“4个100工程”之骨干教师培训。很荣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开班第一课,张教授说的“教育把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言犹在耳。想起曾有人也说过现在的教育是“批量生产”的,追求个性化见效太慢,而我,一直不同意那样的观点,却苦于口拙无力辩驳,张教授的话不就是最好的理论吗?张教授关于《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人”。她深入浅出的剖析国内国外教育理念的差异,理论联系实际,娓娓道来,在我的面前打开了一扇信息的大门,我窥视到了自己信息的匮乏,也深深为教授惊人的记忆力叹服。

  MOOC、SPOC......一个个新名词听得我云里雾里,还好林晓凡博士在《优课的设计》中都一一做了诠释。在课上,林博士将优课概念简化为:“设计+课件+实录+资源+练习+反思=优课”,阐明了优课的评价标准,罗列了“20xx年度优课评价指标”:教学设计(10%),教学实施(50%),教学效果(30%),技术规范(10%)。他侃侃而谈,谈“优”色变似乎变得有章可循了。

  操着一口广普的徐福荫教授是一位慈祥的老者,更是一位活泼的学者。尽管在《教育信息化催生教与学的变革》一课上,当他要点名互动时,我也曾赶紧躲闪与他目光的碰撞,但教授超前的理念,活跃的思维,风趣的语言却是余音绕梁。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张白纸,一张红纸,几支不同颜色的笔就能制作出一段精彩的微课。张秀梅教授用一段视频演示了我认为的不可能。记得之前自己录制微课时,因为设备落后,软件落后经历的种种困难,在张教授主讲的《教学微资源加工与制作》中,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她的课,让我真正见识到信息时代,“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教育需要情怀,需要激情”——柴少明教授在主讲《多样化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构建》时如是说。这话真是醍醐灌顶,当我们安于现状,自认为把教科书都翻烂了的时候,殊不知自己正慢慢将教书变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初上讲坛时,曾信誓旦旦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人坚守着这一初心呢?柴教授围绕着“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目标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中最有效的方法或途径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中最喜欢的方式方法是什么?”“对自己专业成长帮助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展开探讨,结合自身实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不断成长。

  难忘容梅老师在《信息化时代教科研工作的新模式》中展示的活灵活现的课件。一探听,才知道那玩意儿是“希沃白板”,带队的曾德泓站长告诉我们,在教室的班班通里都有安装的,我们不禁哗然——原来,高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学科教学法研究-小学语文》是林玉莹老师主讲的,也是我最期待的。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线老师,特别希望学到更高效、更减负的教学法。林老师从教科书的变化思考课堂教学的改革,分析了统编版教材编排的意图。通过课例分析,分组探讨,渗透了新教材教法:

  1、要加强文本阅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强化单元整合意识,促进知识的前瞻后联;

  3、从“学”的`角度思考学习过程的设计;

  4、落实课外阅读课程建设,加强过程性管理。林老师对统编版教材的解读深刻透彻,教态亲切和蔼,教学机智灵活,让我受益匪浅。

  研修最后一天,是班主任廖智辉老师上的《学科资源与工具》。常常在班群里“见”到廖老师,常常被他的幽默风趣逗乐了,常常想这样的年轻人,讲起课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果不其然,课上课下一样的幽默风趣,可以说听他的课,更像听一位邻居小哥在唠嗑。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利用资源把微课做的更好等,内容高深,却不莫测。

  8月15日~8月19日,虽然是短短的5天,却是忙碌而充实的学习之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游走在华师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课堂上,我们的视野得以拓宽,教育教学理念得以更新,专业知识得以提升。“活出生命的意义,在工作中创造价值与感动”,容梅老师在课末与我们分享的这一感悟,永远铭记!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相关文章: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10-01

精选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5-05

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12-27

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1-07

骨干教师的优秀培训心得09-09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5-14

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5-01

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4-17

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4-07

优秀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