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感悟

时间:2023-08-04 19:11:4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育儿心得感悟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感悟,想法都记录下来。不过,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育儿心得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育儿心得感悟

育儿心得感悟1

  但很多父母常常心存困惑和不甘:“别的孩子能做到的为啥我的孩子做不到?”他们也常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那谁谁谁!”“谁谁谁”往往是别人家的好孩子。

  孩子们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谁谁谁”!曾经有一则很火的微信“别人家的孩子”,是孩子们写给家长的,里面说到: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确实,很多父母最爱做的就是拿其他孩子的优点要求自家孩子,却不知全世界孩子都很痛恨父母将自己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读懂孩子,非常重要的是要承认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都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父母们的基因不同、妈妈孕期的经历不同、出生时的身体素质不同,后天的父母养育的方式不同、入学的成长环境不同,甚至孩子出生地域的不同……都使孩子们成长为不同的个体。

  之前,这种说法很受家长追捧——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等着你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但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其实每个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差异,承认和了解这种差异是教育的起点。

  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体现在孩子发展速度不同,因此他们需要的教育方式不同、达到的要求也不同。

  举一个例子,有的孩子上小学后字迹歪歪扭扭,家长和老师常认为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其实也可能是他们的生理发育水平稍慢,不能很好地进行精细运动,所以家长和老师对他们要更耐心和宽容一些。

  又如,孩子存在不同偏好的学习方式:有的孩子属于视觉型,擅长通过视觉信息学习,如图片、表格、录像等;有的孩子属于听觉型,擅长通过听觉信息进行学习,如讲座、讨论、听录音等;有的孩子属于动作型,擅长通过运动学习,如动手操作。对于不同学习方式类型的孩子,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辅导方式。如让视觉型的孩子多看图、画思维导图,让听觉型的孩子多讨论,让动作型的孩子动一动、做一做。还有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从小就存在。男孩的额叶(负责注意力和自我控制的脑区)发育速度比女孩慢。因此,男孩比较冲动、经常管不住自己;相对而言,女孩能遵守规则,做到知行一致。因此,相比于女孩子,家长和老师对男孩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耐心,给予更多的引导,绝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的轨迹,都有其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首先要承认差异,然后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了解这种优势和不足是如何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去扬长补短。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战争,是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优于故我、胜于昨日”。人的一生都会参与竞争,而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才可能正确面对竞争、有能力跟别人竞争。因此,父母要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育儿心得感悟2

  最近小蘑菇的飞速成长,总是让我不禁想象这个小孩到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以后的关系会如何呢?接下来的每一天我又该如何有效地陪伴呢?有时看见一些青春期的女孩浓妆艳抹,我也会想,如果小蘑菇要求化妆,我该如何应答,甚至反复设计情节和台词,以便引导她树立正确的对美的观念。

  而有的时候感觉她成长的太快,甚至害怕自己不能做一个称职的母亲了。

  不过,幸好小蘑菇还小,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准备。多亏于现代社会信息发达,有疑问到网上搜一搜,相关的书籍也很多,可以多买几本回来研究。这样一边和小蘑菇一起成长,一边寻找答案和做好应对各种问题的备案,这样才感觉自己的心里踏实一些。

  如果笼统地总结育儿的理念,四个字就能概括,那就是“爱与自由”,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自信阳光,充分享有自由的孩子富于创造力和冒险精神。但是给多少爱和允许多大的自由,确实家长的难题。爱多了便是溺爱,自由多了,孩子失去了界限可能会变得无法无天。爱与自由的平衡只能靠父母自己考量,但的的确确是太难了。

  所以关于育儿的书籍,我更喜欢看案例分析类的,因为具体的问题被有针对性并且有效地列出答案,省时省力。

  下面列出本书中我觉得最有感触最有效的几个观念和例子。

  1、了解动机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找到他的`需求。

  2、家庭氛围健康,孩子就能毫无心理负担地快乐成长,也更自信。

  3、鼓励绝对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不只针对孩子。

  4、关于物质的鼓励,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而防止过犹不及。

  5、尊重孩子,也是尊重自己。

  6、明确好界限,孩子才能真正的自由。

  初为人父人母,有的可能早早设想好了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有的可能仍然茫然不知所措。我个人觉得,孩子是一本书,我们却不是书的撰写者,谁是作者呢,当然是孩子自己。我们是书里的配角,文字的校正功能,是段落配置甚至是字体颜色,我们只是帮助本书的作者将这本书的内容完成的更丰富更多彩,我们的作用好了,书就内容清晰,逻辑准确,散发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三观,而且越写越厚,越写越精彩。我们的作用好了,才有可能成为书的后记里被特别鸣谢的人。

  把为人父母当成一项事业,倾注心血,花费心思,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能成为让我们也让他自己骄傲的人。

育儿心得感悟3

   一、指导思想

  班主任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管理的一部分,为了切实地搞好班级工作,本学期我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结合本园具体的工作要求与指示,本着以幼儿为本,服务家长的目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全班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30人。其中小年龄幼儿占全班幼儿的60%。由于幼儿年龄小、体质弱,易患病,故上学期本班幼儿的出勤率较低。因本班大部分家长从事个私工作,家庭环境较复杂,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对不够重视。其中有一小部分的幼儿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直接抚养。所以造成这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弱,自理能力差,个性自私、娇宠。

  但是通过上学年的幼儿园托班生活,大多数幼儿都喜欢上幼儿园,并逐步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初步建立了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常规,会独立进餐,生活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喜爱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和各种区域活动,许多内向的幼儿性格变的活泼开朗起来,喜欢与同伴交往,并在交往中愿意用普通话进行交谈。

  本班的薄弱环节是生活活动指导方面有所欠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系裤、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前洗手、饭后擦嘴和漱口的常规仍要老师不断提醒;整理玩具的常规有所欠缺;户外游戏活动时间不够充足,在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意识淡薄;语言能力方面不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信心有所欠缺。幼儿社会交往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活动中表现出任性、自私的一面,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班将重点进行区域活动的指导,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班内三位老师将齐心协力从薄弱环节着手,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和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班级工作管理目标

  1、幼儿生活管理目标

  加强幼儿常规训练管理,形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加强幼儿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管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力保班级无事故发生。

  加强幼儿生活活动的指导与管理,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加强预防疾病的管理,降低幼儿发病率,提高出勤率。

  做好幼儿的日常饮食管理,力争学期末的体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教学管理目标

  (1)在健康教育领域,注重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激发幼儿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态度和习惯。

  (2)在社会教育领域,培养幼儿同情、责任等社会性情感,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养成孩子的规则、秩序意识。

  (3)在语言教育领域,着重培养孩子语言交往的兴趣和能力。

  (4)在科学教育领域,注重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和获得的经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艺术教育领域,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大胆表现、创造的品质。

  3、家长工作管理目标

  督促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将幼儿在园活动内容及发展情况向家长反馈。

  树立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尽可能多地展示优秀的育儿经验,供家长借鉴与参考。

  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各种活动,使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

  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4、教师工作管理目标

  明确班内教师之间的具体分工与职责,促进教师认真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负责好各自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负责好幼儿日常生活起居,提高保教质量。

  注重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了解班内教师家庭生活及身体状况,遇困难能及时给于帮助。

  注重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关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并作必要的提醒。

  协调好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具体组织与实施

  1、做好园部与教师之间的传媒工作,及时了解幼儿园近期与远期的工作动态,及时传达工作精神,为班级、为园部的发展着手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要将班级的现状及发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向园部做好汇报工作,努力做到班级跟牢园部,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项任务。

  2、协调好班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齐心协力搞好班内的各项事务。遇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大家共同商议,合力解决。开好一月一次的班务会议,认真做好记录。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培养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共同制订班务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步步到位,并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好班级期末总结工作。

  3、热爱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观察记录评估每个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注意个别差异,做好个别特殊幼儿的教育工作,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学期末认真写好幼儿学期小评。

  4、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环境(区域环境),合理组织好活动,寓教于游戏中。搭班老师互相沟通,取得教育一致性,进班前做好准备,带班时不擅自离岗,严格执行一日作息制度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育儿心得感悟4

  中国家长有多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在汇丰银行20xx年公布的《教育的价值:登高望远》全球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出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香港的平均教育支出高达132161美元,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中国大陆以42892美元位列第五。

  同时,一项在线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平均有50%的家庭由老人帮忙照顾第三代。而在北京、上海等生活成本更高的城市,这种比例上升到了70%—80%。这种在世界范围内都极具特殊性的隔代育儿家庭结构矛盾众生,小到吃喝拉撒,大到教育问题,更导致了育儿焦虑的加倍累积。

  据统计,中国家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教育焦虑最严重的群体。

  “一切以孩子的教育为主”成为家长们的人生信条;

  全民补习潮、抢购学区房成为普遍现象;一句话,全民进入了“拼爹拼娘拼资源”的教育焦虑时代。

  有一句老话,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现在已经演变成为要让孩子“赢在抢跑线”上。

  身为中国家长,无法不压力山大。如何缓解教育焦虑,运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几乎所有人都避不开的一个严峻课题。“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这本《育儿基本》从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出发,既阐明家长对自身责任的认知问题,也从孩子成长的最终目标出发,倒推“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的良策,可以说是解救中国式育儿焦虑的一剂解药。

  《育儿基本》的作者是真心爸爸徐智明和真心妈妈高志宏。真心爸爸和真心妈妈都毕业于北京大学,1995年开始创办了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20xx年创办了快书包电子商务公司,策划出版广告领域专业图书150多种。真心兄弟天真和开心分别出生于20xx年和20xx年,在繁忙的创业工作之外,真心爸妈独立带娃,十多年来照理说应该忙得焦头烂额,但他们居然做到了“孩子自主、爸妈轻松”,一家人天天开开心心,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种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家庭教育解决方案相信能给焦虑的父母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帮助父母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

  真心爸妈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理念中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自主”。《育儿基本》这本书主要从“爸妈怎么做?严格遵守爸妈守则“和“让孩子自主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个方面是,爸妈怎么做?严格遵守爸妈守则。爸妈守则包括不断成长、充足陪伴、充分尊重和平等交流,下面我们分别来讲讲。

  爸妈守则一:不断成长。

  放弃家长权威心理,担当起父母责任,日常庄重虔诚地经营感情,乐于为家庭付出,让孩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会爱的能力。要知道生理上做父母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心理上做父母的能力则需要进行主动的终身学习,需要通过不断阅读、思考、沟通来实现。

  举个例子,关于“要不要孩子参与家务”的问题,这里有一点非常值得学习:在他们家,家务爸爸妈妈会做好,但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那么如何对“家务”下定义呢,保持家庭正常运转的工作比如做饭洗碗洗衣服等等属于家务的范畴,但家里非公共性的工作比如个人书桌保持自己能用的秩序、个人要用的东西自己收拾和管理等都不算家务。在这里,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第一步,但在达到这一步之前,就要求孩子参与家庭性工作,是舍本逐末的。家务不要求孩子来分担,但父母也不能在孩子该自己做也能自己做的事情上越俎代庖。让孩子从小就从父母身上看到,照顾家庭,为家庭付出,是出于对家庭的爱,是一种温暖的责任,也是父母应该传承给孩子的信念。

  爸妈守则二:充足陪伴。

  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这里分别提出了给妈妈们的和给爸爸们的建议,该怎么沟通,怎么日常陪伴孩子。

  在日常陪伴中,真心爸妈的经验是,对孩子的需求尽快响应,想吃什么,想去哪儿玩,需要买什么,只要是合理的,都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满足感越高,越不会无理取闹;同时,高质量的陪伴在于“人在,心也在”,和孩子一起的用心经历和体验,远胜于24小时贴身照顾吃喝拉撒的保姆式育儿。

  爸妈守则三:充分尊重。

  尊重孩子发展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爸爸妈妈为他规划的人生。不给孩子贴标签,父母应该懂得帮助孩子被长辈评头品足的窘境,在日常生活中温和平静地沟通,不唠叨孩子,任何时候给孩子帮助和支持。

  很重要但是常常被忽略的一点是,爸爸妈妈应该避免孩子在任何情况下被评头品足,比如说在长辈或者亲戚来串门的时候。“这孩子又长胖啦!”“这孩子有点内向啊!”“这孩子成绩一般吧。”诸如此类的把孩子当空气、对孩子随意评头品足的行为,其实作为被评论对象的就在现场的孩子是很尴尬的,即使他(她)还是个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尊严,也有权保护自己的尊严不被侵犯。这时候父母有义务保护孩子脱离这种困窘的境地,保护孩子比迁就别人、贡献话题愉悦他人更加重要。

  父母守则四:平等交流。

  亲子交流要用心进行互动,经常跟孩子说让彼此愉悦的好言好语,不说伤害孩子的“坏话”,做一个平等、有趣、认真的对话者。

  举一个日常中最常见到的例子,小孩不小心撞到桌子,撞痛了哇哇大哭,孩子妈妈着急地说:“撞哪儿了?撞到头了?痛不痛?这回知道了吧,下回走路看着点啊!”全程都是妈妈连珠炮似地发问,孩子一直在哭,全程没有形成交流。事实上,小孩需要的是妈妈“共情”的理解和安慰,需要妈妈的安慰和抱抱,而不是一连串的发问。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爸爸妈妈们需要学习亲子交流的更多技巧,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亲子交流。

  第二个方面是,让孩子自主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首先和孩子建立自主规则,接着是自主的几个关键方面:自主生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和自主情感。我们重点来讲讲自主阅读。

  阅读是人生的无价之宝,爱阅读的孩子,会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怎么阅读,引导孩子学会自主阅读,也是父母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

  孩子只愿意读课外书是要不要纠正?

  孩子不愿意自己读,要爸妈念怎么办?

  关于阅读教育的问题有许多,《育儿基本》里介绍了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几个行之有效的理念,包括尽早开始、读纸书、别把书叫“课外书”、建立自己的书架等等,但其中最最关键的是父母要转变亲子阅读的观念—亲子阅读应该是亲子共读,由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进行。希望孩子热爱阅读,父母自己热爱阅读,这种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同时,在孩子的自主阅读中,“自主”不应该是一句空话,其中一点是应该把选书权交给孩子,让他们不设计划地读。但买书也不是盲目选择,会有意识地教他们判断哪些是好书。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里的书自然是由爸爸妈妈来买,但他们想读哪本,不读哪本,先读哪本,后读哪本,概不干涉。孩子长大以后,可以根据学到的判断好书的标准来自主从书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像吃饭一样,让孩子自己决定想吃什么、吃多少,孩子会更爱吃饭,身体也会更健壮。

  育儿路漫漫,育儿先育己。有效的儿童教育首先是一种家庭教育,真心爸妈的育儿方法论和育儿观,对部分固化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异议,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解放父母的焦虑,提倡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同成长,值得为人父母的你我好好学习。推荐大家都来读一下这本《育儿基本》。

育儿心得感悟5

  建构主义是一种有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特级教师李老师在文中表明,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构建从发现弊端开始,为寻求教育现实问题的答案,探究儿童怎么学习,进而从儿童心理倾向,揭示出儿童主动想学习的四大基本原理并提出操作策略,以及为儿童快乐高效学习,营造最佳学习环境的要则。读完全文,给我最深印象的有三点:第一,建构主义理论持有非常朴实的教学改进态度;第二,建构主义知识观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深刻反思与批判;第三,我认为也是最有价值的是,全书以建构主义观念为共同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分析和建议。在整理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对教学现象的透彻分析,这些现象与我们的教学实际非常相似;也发现了许多有关教学改进的要求与建议。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老师选择了思考、寻求教育现实问题的答案,选择了去探究儿童怎么学习。对初学说话、习作的儿童来说,尤其以引导其“鸣发内心的感受和兴致”为主。在观察现场,我不止一次感悟到,当观察的情境富有美感,情境作为审美客体展示在儿童眼前时,他们能够通过感官与心智感受美。在审美愉悦的冲动下,儿童便高高兴兴地不容自遏地去想、去说、去写。儿童学习作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做到课堂与生活相通,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课堂与生活连接起来,学习与情境互动,给小学生作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孩子的习作水平迅速提高。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将会让孩子们受益终生的。儿子马上就要读一年级了,李老师的这篇文章就像一场及时雨一样,及时浇灌我干渴的心灵。今后我可以选择“美”的场景和习作题材,让儿子来练习习作。我知道,“美”的情境具有教育的多种功能,魅力无穷。

  李老师反复研读“意境说”,从中概括出“真、美、情、思”四大核心元素。在时代的召唤下,出于对教育创新的追求,李老师将古代文论经典“意境说”大胆地逾越、跨界,创造性应用于今天的儿童教育中。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所设”。使儿童情境学习实践与研究一步步走上民族文化引领的道路,蕴含着本土文化的神韵,更觉民族文化经典之珍贵。

  将古代文论经典“意境说”大胆地逾越、跨界,创造性地应用于当代儿童教育,将“真、美、情、思”列为儿童情境学习的四大核心元素;揭开儿童学习秘密,把“情感与认知结合”列为儿童情境学习的核心理念。构建择美构境,境美生情,以情启智,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儿童在情境中学、思、行、冶的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充分显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且又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生动显现了东方文化的智慧。

  对许多教师来说,建构主义可能是一种对于实际的教学改进非常实用、非常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我在读这本书、整理书的内容时,试着用建构主义的'观念来观察一些实践中的问题,确实获得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也就产生了新的教学改进方法。

  “建构观”听来似乎抽象或乏味,但它还有另一面,即:十分朴实,近似大实话,而且,建构观与教师的实践经验非常贴近,因而一旦领悟,教师们便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去认识、分析,对日常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今后的我要继续在课堂上创设相关情境,让儿童在一种非常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乐趣。以前我是这样做的,现在、将来我都会继续这样做的。

育儿心得感悟6

  《这样育儿更智慧》这本书给我总体印象就是返璞归真,崇尚一切自然的东西,不刻意去追求。看完这本书,我不一定说可以将孩子教育得更优秀,但是我一定能够让他更快乐、自由地成长。

  拿到《这样育儿更智慧》这本书,封面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素颜美人。没有过多的装饰,但是风姿绰约,让你有一种高雅的美觉。封面之外的腰封格外的显眼,橙黄的底色衬托着白色的字体更加耀眼。这里运用大小不一、字体各异的文字介绍了书中的一些经常章节和各大媒体的一些推荐言语,看过之后着实让人心动——我们也要培育出一个更加智慧的宝宝。看到封面之后就马上让你感觉这是一本朴实却精致的书籍,不禁产生一种雍容高贵之感。

  让我们走进书本内容与她来一个亲密接触吧。首先我可以申明,我并不是抱着想看过这本书就要培育一个多么优秀孩子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够对自己育儿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有一丝丝的帮助即可。翻开书本浏览了一下作者介绍。李凌如,中国定居加拿大人。由于孕育孩子的过程中写过孩子成长日记备受追捧而集结出了这本书。书中的育儿观念中西合璧,融各家所长,值得一阅,尤其是想育得优秀混血宝宝的父亲们。

  翻到第3页作者自序,她在序中写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过程。提到了中外的理想差别,中国想优异,外国崇尚自然。书中用一个例子来介绍了观念的差异:对于早产儿我的孩子,中国父母是一种遗憾、惋惜之情,国外却有些情外之喜,但是父母亲们共同的愿望都是希望孩子可以长得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序的末尾也无非就是一些感谢之言,大体作序者都是这样的。

  翻到目录,这本书一共分为1.轻松孕期,快乐享受;2.在加拿大当高龄产妇;3.“奶牛”的`美丽与哀愁;4.样小乖也要入乡随俗;5.老外育儿的新概念;6.家长是怎样炼成的。最后就是一个后记。我随着翻到了第一章——轻松孕期,快乐享受。

  这章细分为1.吃对东西就好——破除“孕妇需要大补”的迷思。2.中外孕妇装扮大不同。3.做一个爱运动的孕妇。4.享受你的孕期。孕妇需要大量营养,中国父母会给孕期妈妈喂大象般食物。而国外注重自然生长,不过饰夸张,还有科学的计算公式确保健康。这点我很是喜欢,不像中国人讲究个火候,都是靠内行人根据自己经验和火眼金睛来判断,没有统一标准。每节后面的小乖妈碎碎念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

  小乖妈碎碎念其实就是这个章节的综述文字,言简意赅的道出这节的概要。文字还是彩打的,作者要重点阐述的内容用橙黄的颜色突出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记忆深刻。文章中的插图也是彩色的,风采风趣优雅,甚合我眼。后面的文章我就都先看小乖妈碎碎念这段文字。看到喜欢的内容,在翻到书本细细品味,一些感觉无味的东西,也就这样囫囵吞枣过去了。

  书看到最后就是后记。我也用后记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读后感。一切顺其自然,崇尚自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每天给我们的孩子讲睡前故事,让孩子在美妙的世界中入眠!

育儿心得感悟7

  电视中,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妈妈对外婆是淡漠而又粗暴的,就像兰海说的,妈妈是封闭的。我想这也是我和妈妈的关系吧,倒不是因为从小分离的原因,而是因为我的很多感情都没有得到妈妈正面的回应吧。我很容易想到一些场景,

  1、那时候家里正在做房子,带了我一段时间的大姨要去看大姨夫,而我由于大姨没有带我一起去,而非常伤心,而妈妈都不太理会我的感情,也没怎么安慰我,就是说“哭一段就是了,还老是哭……”后来我就躲到床下哭,老妈被我哭烦了,就说,“你以为你躲到床下我还治不了你了,你如果再哭,我就把床板掀起了,打饱你一餐来。”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是这些话还是这样记忆犹新。

  2、那次,我和大姨一起收拾鸭子,要用开水烫鸭子,结果因为太无知了,我直接把开水从大姨的手上倒下去了,结果大姨当然而然就被我给烫伤了,妈妈听到大姨的叫声,就过来了,然后看下大姨,就直接扇了我一巴掌,下手挺重的。

  3、以前妈妈有问过我最想要什么,其实我应该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但是因为老师曾经表扬过一个向父母要电脑的同学,于是自己也就鬼使神差地说要电脑。在我那个年纪,电脑是属于那种非常贵的奢侈品,以我家当时的条件,肯定是买不起的,但是小小年纪又懂得了什么呢?只知道开口提要求。妈妈好像当时也没有说什么,就是记得后面有听见妈妈跟大妈有说过“现在的.小孩子心眼真高,电脑这么贵重的东西就随便开口想要,爸妈哪有这么多钱给她买,也不知道体谅父母。”反正大概是这个意思,而且那种向别人嘲笑、吐槽我的想法的语气我大概一辈子都忘不了,幼稚的想法向我说明就好了呀,为什么要当着别人的面这样嘲笑我呢?

  我想以前的我大概是恨妈妈的,现在倒是不恨了,但是我却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和妈妈好好相处。嗯,大概就是这样。

育儿心得感悟8

  人在0—3岁期间,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是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孩子和母亲是“共生”状态,母亲是主要的角色。从4岁到6岁,父亲正式开始进入重要的角色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重在获得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并且开始大量模仿父母。

  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追求一种有力量,有权威的爱,母亲的爱往往和这种需要相反,在这个年龄的孩子眼里会是柔弱甚至是过分关心。如果孩子没有在家庭里找到这样的爱,他们会到外面寻找。在一些个案研究中也发现,无论男孩女孩如果在家庭得不到父亲般的爱,就会在外界中找到替代和满足。比如女孩子如果有一个成熟一点的男性对她关心一点,会在心里产生不能抵抗的`诱惑。

  父亲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价值系统和自信心,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爱,而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做爸爸认同的事情,就能赢得爸爸的爱。在上篇《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父亲》曾经说过,如果父亲力量的缺失,或者不被父亲认同和赞赏,会造成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并且缺乏自信。自信是一个人的底气,它决定了一个人在遇到困境时的心理底线,如果足够强大,他可以应对未来一切的际遇。

  父亲能够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好,女儿会更具女性美,儿子会更有男人味。在与父亲的互动中,父亲能把女儿女性部分更好地引发出来。同样,儿子会认同父亲作为男人的责任、原则、胸怀、胆识与气魄。所以,和父亲关系很好的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同性恋。

  弗洛姆也说过:造成神经病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个男孩有一个十分慈爱,却又很娇惯他的母亲,同时又有一个性格懦弱或者对孩子不感兴趣的父亲。我这里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个例,父亲是个工作狂,对家庭很少问津,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占了大部分,对待孩子过分溺爱,在生活中母亲的照顾可以说无微不至,有求必应,从不受半点委屈,所以她的女儿任性,骄纵,以自我为中心。后来成人结婚之后,在家庭生活中因为一点矛盾就有情绪,发脾气,最后导致对方一家人联合起来对付她。她无法接受这样的待遇,心理失控最终导致精神分裂。具有这种家庭角色缺失性格的人往往孤立无援,需要得到保护,因为没有获取父亲的特点:如纪律、独立性和驾驭生活的能力。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哲学家纪伯伦说得好:“你的孩子并非你的孩子。他们经由你而来,却不是你创造的。跟随你却不属于你。你是弓的话,你的孩子就是弦上射出的飞箭。

育儿心得感悟9

  一、学会倾听。

  幼儿时期的小孩,表达能力或许还没有太好,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表达自己简单意愿,想法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总会有这样的想法,小孩还那么小,什么也不懂。就什么都提他想了,自己觉得合理了就行,也不管小孩是怎么想的。其实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忽略了小孩的感受,长期以往,小孩就不会和你表达心理的感受,而且会反感你为他所做的一切。学会倾听,尽量多让小孩表达他自己的想法,意愿。你会发现一个小孩的世界是多么的.有趣可爱。你也会得到一个善于和你交流的小伙伴。

  二、善于赞扬和鼓励。

  有些家长比较严格,对小孩比较苛刻。也许,你们是希望孩子从小就对自己严格些,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行。但是很多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太严格往往会适得其反。玩,是小孩的天性。小孩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做错事情不可避免,如果他们每次错了,都会得到责怪,他肯定会常常觉得很懊恼,毕竟很多东西他确实不懂,而且有时候他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但是赞美和表扬就不同,批评给孩子带去的是负能量,而赞美是正能量。多赞美,他就会更有信心去做事情,对这个世界保有足够的好奇心,他会满怀欢喜的去探索。但是凡是都要有个度,家长的表扬要有原则,孩子若是犯了原则上的错误,该批评的,还是得批评。

  三、让孩子帮忙做事。

  多锻炼小孩的动手能力,让他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发展,也是孩子和父母极好的互动,可以增进与孩子间的感情。孩子也会在劳动中收获到很多。

  以上是我的一些关于育儿的小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育儿心得感悟10

  真的是很全面而且是通俗易懂的,建议家长们都应该阅读此书。但我认为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的道理一样,每个家庭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取长补短是明智的。书中仅有3个观点略有不同见解,不是说作者写得不对,而是针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本人觉得这三点只做参考不能照搬。一是不制造浪漫仪式,其实生活中有时仪式感也很重要,但我们要量力而行。作者一家内心都很富足,所以形式相对是不重要的,家庭成员内心的幸福感是高层次的。但对有的家庭来说,一次浪漫的烛光晚餐是可以疗愈很多过去匮乏的情感的。第二点就是爸爸不能缺失这个观点毋庸置疑,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爸爸就是缺位的.。有军人家属,有工作关系的,有单亲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的。这些家庭需要的是怎么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因为爸爸不能缺失这个理论而无助。也有的书强调妈妈在家庭中决定的作用更关键。如果本书能均衡说明爸妈都很重要就更好了。第三点就是关于阅读,读什么也是根据不同的孩子来确定的,语文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适合读什么,不适合读什么也是个参考。

育儿心得感悟11

  我妈妈是家庭妇女,我和我妹妹,我哥哥姐姐们的孩子,我自己的孩子都是我妈带大的,大多数人喜欢"好带"的孩子,但是我妈认为那些"不好带"的孩子反而聪明。推荐《西尔斯橙色亲子课》《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这两本书。这两本书的作者是西尔斯家庭,不是一个人是西尔斯这家的家庭成员,西尔斯夫妇养育了大大小小,连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十多个孩子,而且他们本身也都是儿科医生,儿科心理医生。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给"不好带"的孩子定义的书,他们把这种孩子定义为"高需求"宝宝。从怀孕到青春期,从生理到心理,从父母到家庭成员,这两本书都涉及到了。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从普通感冒、耳朵痛、长牙到学习障碍、接种疫苗,从新生儿到青春期的所有发育过程,你都 能从中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什么时候你该担心、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什么时候只需在家治疗。

  跟很多单纯关注孩子辅食,洗澡的`书不同,这本书关注了对孩子心理安慰,还有引导。这个特别重要,但是大多数父母却对这个不重视,这种原生家庭的伤害会对孩子有终生的影响。

  带宝宝去拍照,在摄影工作室,有个孩子不愿意拍,大哭起来,他的妈妈抱他出去,可是到了门口又把正在哭泣的他交给爸爸,转身跟工作人员交涉。爸爸在电梯间大声的训斥孩子,孩子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可是爸爸没有停止反而跟孩子说"因为你哭,你妈不要你了。"结果孩子哭的都岔气了。还有一次,带孩子去游泳,碰上一个妈妈,孩子不想游,那个妈妈以钱都交了必须游为理由,不停的叨叨,非把孩子扔水里,结果孩子哭的奶都吐出来了。我和我妈讨论的时候都觉得这些行为对孩子都不好,都会让孩子不舒服。

  我不否认一个新生命得到来,会给家庭带来快乐,夫妻感情会更亲密。但是这个孩子在是个"玩具"之前,首先是个人,一切都要以照顾好他,让他快乐为前提。跟我女儿一起游泳的一个男孩,孩子游泳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拿着手机拍照,孩子腿抽筋淹水,把孩子捞上来的竟然是工作人员。不好意思,扯远了,反正我推荐《西尔斯橙色亲子课》《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这两本书,哄孩子真的不是说你让他吃饱穿暖就行了的。

育儿心得感悟12

  今天,我在读者上看到了一篇文章《狮子育儿法》,感受颇多."狮子育儿法"是韩国国内正在流行的教育方法.

  所谓"狮子育儿法"就像森林里的上狮子 一样去教育、养育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从楼梯上滚下来,本可以扶起孩子的父母却无动于衷,孩子从楼梯上撞了个大包,原本可以带孩子去医院的父母却药水都不跟孩子上。在孩子没有生命危险时,韩国的父母决不伸出援助之手。总是让孩子自己解决。

  而在中国,我们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

  当我们遇到一点儿困难,父母就心疼地不得了。大家都熟悉这样的镜头,小孩摔倒在地,爸爸心疼的摸了摸脚,说宝贝,痛不痛。妈妈连忙用手抱住孩子,口里喊着:“孩子,你疼不疼。”

  在医院里你也许看到小孩的普通感冒,也时常有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忙前忙后,这个削苹果,那个买饮料,这个抱一抱,那个摸摸后脑勺,一遍又一遍地问烧不烧、渴不渴,结果是大人越关注孩子就越感到疼痛的厉害,哭闹的声音就越来越大。

  两种多么不同的教育方式。

  韩国人认为:养育孩子并不复杂,非常简单就象大狮子养育小狮子一样。要相信孩子的成长欲望,孩子的自我认识能力,孩子所面对的`一切。

  在中国人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能做,什么事都依靠父母。其实,我们这些孩子必然要走进社会,走向竞争,并且需要我们自己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如果总在父母的关注爱护下,怎么才能成长呢?

  读到这儿,我想用文章的结尾与大家共享。

  孩子,你不用哭,你也不要害怕,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不是每天晚上都有父母的陪伴,你要学会自己走路,因为鹰长大以后,需要独自飞向蓝天。

育儿心得感悟13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养成好的习惯比作往银行里存钱,你一辈子都会享用它的利息;而坏的习惯犹如从人生的银行里贷款,一辈子都要为之还债。习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一种行为要固化成习惯,需要6到8周的时间,孩子小坚持力差,这就离不开大人的指导和监督。首先要求大人持之以恒,为了养成女儿睡午觉的习惯,在她小时候就按时哄她睡觉,有时需逼她睡,家人都批评我做事僵化、教条,但我清楚这是养成习惯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她的路还长,需要养的习惯还很多。

  二.父母加强自身的学习。

  现在大都独生子女,教育子女是摆在我们面前全新的课题。怎样做合格的父母,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困惑。但只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问题就容易解决一些。我的做法有三:

1.经常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有时在小孩犯错误的时候,情急之下处理得不会太好,事后我会反思一下,这样有助于以后问题的解决;

2.与同事、朋友交流教育子女心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与别人交流,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会从不同角度对我有所启发。

3.自己要以身作则,你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看着你,对孩子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是不可取的。

  三.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只是教育阵地和手段有所不同,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而我们只教育一个,所以我们责无旁贷的该配合学校教育。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如果离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将会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如果家长都很难驾驭的孩子,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他会尊重老师,服从管理。我们就应该相信老师,配合学校的教育。只有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才会听从、相信学校教育。特别是一年级属于学规矩的阶段,如果我们的要求和老师不一致时要让孩子听从老师的安排,然后家长和老师多交流,达成共识。如果老师一套,家长一套,孩子不知听谁的,那么他的内心将是矛盾和痛苦的。所以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们就一直做到和老师步调一致,共同教育,这样她才会是快乐的。

  四.调整家长自己的心态。

  有时候发现孩不听教,就非常气愤,继而把孩子狠狠的批评一顿。以为不这样做就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但如果换个角度:孩子哪天回家指责我们没有哪个叔叔阿姨挣钱多,官当的大,让她很没面子,我们会感觉如何。家长大部分烦恼都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而产生的,而且我们又总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我们望女成凤心切,不时的要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很多负担,让孩子承受不了。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特长突出,兴趣广泛的孩子也许功课会受影响,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可能在其他方面就稍逊一筹。我的主张是:家长尽力了,孩子尽力了,我们就是最棒的。

  可能我讲的不是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没有谈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我认为所谓教育方法只能解决治标的问题,要解决治本只能靠我们改变教育思维和态度。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过:态度一变,方法无限。经过这八年我体会到:教育子女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尽心尽力的付出。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如何教育她没有学校可学习、没有经验可借鉴。

育儿心得感悟14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二课《家庭建设与父母携手育儿》。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做父母,读懂儿童的表达十分重要。父母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能够明白孩子用情绪、语言、行为向父母传递出的信息。倾听孩子的声音,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再去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要想看懂孩子的表达,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孩子,我们自己要回归孩子,这是说我们自己要有保有一颗童心,这样我们才能从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才能感受他们所感受的、才理解他们所理解的。在这个前提下,有了这样的沟通,我们才知道孩子在表达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一宁刚上幼儿园时分离焦虑表现特别明显,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哭,不愿意去幼儿园。现在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孩子是突然跟家人分开,缺乏一定的安全感。为了让她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每天放学我就会问她幼儿园的趣事,表现出很期待幼儿园生活的样子;跟老师积极沟通,让她感受到老师、妈妈都是爱他的;放学路上带她跟小朋友一起玩,让她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孩子成长的路上,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怀,与儿童相处,和孩子交朋友,孩子的心扉才会向我们敞开。对孩子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所探索和提出的问题,我们也不应该直接回答,而应该在玩耍的过程当中,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体会、去认识这个世界。给孩子一点时间,他们自会健康成长。

  孩子不是我们的一个附属品,我们要尊重、理解、了解他们的前提下,我们再去爱她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都希望的,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父母在家里可以多发现在孩子们的优点,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做到家校沟通,做一个有爱心、包容心的家长。

育儿心得感悟15

  本书的作者既不是教师,也不是专家,而是一对普通父母,高志宏和徐智明,育有两子,这本书可以说是他们育儿之路的缩影与精华,适合中国的家庭,很接地气。

  他们所提倡的家庭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做主,这是一种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教育。

  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让孩子自主为目标,要求爸妈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共同成长、充足陪伴、充分尊重、平等交流,为孩子创造自己做主的条件。

  第二部分,爸妈要在家庭中建立自主的`规则,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良好情感和亲密关系。

  第一养育,是不控制孩子

  第二养育,是不懈怠自己

  第三养育,是双向的自主

  最后,想说的是,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漫长的、不断学习、持续改进的过程,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既有利于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也会让你以后的日子比较轻松,这才是双赢的局面。

【育儿心得感悟】相关文章:

育儿的心得12-08

最新育儿心得04-24

家长育儿心得10-02

中班育儿心得10-02

妈妈的育儿心得05-10

我的育儿心得05-15

幼儿小班育儿心得03-15

关于育儿教育心得04-10

家长育儿经验心得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