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

时间:2023-09-09 10:19:2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推荐)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推荐)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1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国家对我们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真的应该细细品读,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小学教师。

  一、用理念坚定信念。

  应该时刻对照《专业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这四个基本理念中,把学生为本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我们的教学不能以老师的利益为目标,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谈不上师德、能力等等。在师德为先中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然后做好自身,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中,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反思,坚持做好反思,作为对自己的一项任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理念提升我们专业修养必备的准则,“学生为本”的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时时处处以人为本,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组织和提供合适的教育活动,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师德为先”的理念指导我们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能力为重”理念警示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让我们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这四个基本理念,更坚定了我们专业信念,从我做起,做一个勤勤恳恳永不停歇的`学习者。

  二、用要求规范行为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重,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有了这些基本内容,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犹如多了一盏明灯,为我们导航,为我们指明前行的路。基本内容把理念与师德要求放在首位,一个师德有问题的教师怎能堪称“以德育人的一代师表”?只有具备了良好师德和专业理念的教师才有资格学习专业知识和习得专业技能,所以,我们要用又红又专的师德和专业理念,去践行历史赋予“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使命。

  三、用行动践行理念

  发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去努力跋涉,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一半没学到。无论是新的教育理念还是师德修炼,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能力,都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学问,教育理念、师德修养是一辈子都要不断修炼的课程,它们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是一门没有定量的教科书;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学生不同,时代不同,对我们的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不同;专业能力更是一门高技巧的学问,它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用行动去实践,用智慧去反思,用自己的专业和心智去践行。我相信,只有用心付出,坚定信念,努力学习,我们定能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不辱历史赋予“教师”这个职业的使命。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2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收获很多,下面谈一谈我的感受:

  首先《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其次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基本理念是标准里面的原则,是教师从业的底线与红线。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可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尊重人的个体的社会,以学生为本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以自己的劳动,去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师德、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基础保障,但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指数倍增长,终身学习也就必然会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在“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第二,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要求教师掌握中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专业标准从专业标准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理念与师德是基础保证,在职业理解与认识上,必须与党、与国际、社会的发展密切一致,对学生要突出关爱与尊重,对教育教学应该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个人的修养上,应该堪为表率,否则,其教育教学的行为只能回误人子弟。在专业的知识上,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还要要求教师关注世界与社会、国家与人民,同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的评价。

  经过这次学习,我认为自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素养成长起来。

  一、心态思想方面。和年轻的教师相比自己在学校不算新人,所以平时有一种老的心态。现在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永葆青春活力,永远有不竭的激情。有一个得过且过的心态怎么可以胜任呢?所以,我在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份不肯服输,不肯让步的劲头。我认为从这样的自我强化中,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收获。

  自己遇到困难、麻烦不再寄希望于别人,不再妥协退让。都努力去争取。这让我站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们一样有了拼搏意识,奋斗精神。事事做的大比从前有精神有派头。

  二、工作实践方面。以前我总是一个人在教育岗位上孤军奋斗。经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地,我要多和身边的同事交流,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果然,当自己肯于哈腰向同事们咨询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工作,比以前更专业化了,我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比以前更专业化了。我的教学比以前更专业化了。这样的变化是我始料末及的。这一切的发生还有赖于这次的学习。在工作上,我比以前更踏实努力,更充满希望地和同事们合作。大胆地去实践,去创造。

  三、学科教学方面。我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不仅参加各种培训、教研活动,我还努力地坚持每学期阅读一到两有关专业方面的书刊。在听取专家的讲座与学习中,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专业化的教学有了足够深入的认识。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激励我大步向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

  做一个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老师,做一个终身学习型的老师,做一个享受教育、学生喜欢的的老师。一起成就我们的事业,享受我们职业的幸福。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踏上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标准更是为提升我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我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指南和方向以及奋斗的目标。

  对照标准,我发现自身在专业素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在思想高度还是实践层面都急需按照标准来规范提升自己。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有一条就是“能力为重”,基本内容的三大块中也着重提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就目前对标准的学习而言,我体会比较深刻的正是自己在专业能力上面存在的不足。第一,缺乏“儿童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中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理念,如: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等,无不体现这一理念。而对于我来说,正是由于缺乏“儿童为本”的理念,我的教学在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发面存在很大问题。第二,不能灵活运用评价与激励措施,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和赏识每一位小学生的点滴进步。标准要求教师要对小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运用多元评价以及小学生的积极自我评价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第三,缺乏主动的反思意识和有效的反思能力,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改正。标准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针对我在专业能力方面的不足,首先在思想上,我要树立“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工作中,每一个行为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其次,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细微变化的同时学习多样的评价策略,利用有效的评价结果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最后,建立反思意识,定期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反思,利用周围的同事资源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思考今后工作的改进措施。

  当然,在专业发展道路上,除了上述问题,我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指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04-0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15篇05-13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07-10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05-13

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04-28

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03-13

《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04-20

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优秀08-07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心得体会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