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读后感

时间:2023-11-14 17:11:1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可可西里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可西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可西里读后感

可可西里读后感1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是长江的主要发源地,面积8.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三大无人区。

  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状态。这里地势高,平均海拔5000多米。自然条件很差。流沙、风雪……哪一个都足够取人的性命。

  不过,这里还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野驴子、白唇鹿这些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让这个美丽的女孩更加迷人,尤其是藏羚羊,高原上的精神,更是充满了精神和活力。然而,被偷猎者觊觎的藏羚羊美丽的皮毛被国际上称为软黄金。巨大的利益吸引了偷猎者无情地破坏和践踏可可西里和藏羚羊。

  可可西里的山地巡逻是自发的。他们中有许多是单纯的藏族人。巡山队的队长的原型,是索南达杰,为了保护藏羚羊,牺牲在了可可西里,至死都保持着射击的姿势。《可可西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成功的,她展示了可可西里的美,揭露了盗猎分子的冷酷与罪恶,彰显了巡山队员们的`无畏与执着。

  同时,我看到了深深的无力,深深的无奈。片中很多跟随盗猎分子的,只是一些贫穷的农民,有些还很年轻,或许因为无知,或许因为对贫困的恐惧,他们是弱者,却伤害着比他们更加弱小而又纯洁的灵魂——藏羚羊。他们或许并不知道,他们手中拿到的几十元剥皮子的钱,而盗猎分子的财富却要成百万千万的来计算。

  他们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杀人恶魔。他们也是好人,穷人,也许只是因为贫穷,他们走上了这样一条路。

  当地也有贫困人口。国家动物保护和国家贫困同样真实。巡山队尽管有县里的支持,但县里能给他们的大概只有区区的一点钱和物资。游骑兵很苦,但他们有自己的坚持。我很难搞清楚他们的心情。我不知道是什么给了他们巨大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尴尬。我们不得不卖掉收集来的毛皮来维持困难的局面。作为一个民间的组织,甚至很难界定是否违法,我们的法规同样存在着滞后。必须有怀疑、讨论、立法和研究。但到那时,恐怕我们再也见不到高原精灵了。

  我相信英雄的血不会白流。就像我看到日出的希望一样,现在的可可西里已经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甚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遗产。我们也看到,林业、公安等部门都参与了对可可西里的保护,不会是私人战士单独作战。而英雄的英灵,将长久在那片天空飘荡,保佑着、善良的灵魂。

  向为保护可可西里而牺牲的勇士们致敬!

可可西里读后感2

  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幸福地生活在大自然这幅美轮美奂的图画里。仰观日月星辰,纵看江河湖海,遐想太空奥秘,探索地下宝藏,欣赏花草树木,品尝美味佳肴……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我们无穷无尽地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却用博大胸怀包容着我们,毫不吝啬地奉献他自己。我是大自然的儿子,我热爱大自然,更热爱尊敬为保护大自然而作出不懈努力的人。春节期间我读了《魂归可可西里》这篇文章,索南达杰的光辉形象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可可西里是大自然中的一部份,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如同它的原意“美丽的少女”一样。一群群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草原上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它们在可可西里草地上吃草、追逐、奔跑……

  然而可恶的偷猎者闯进了可可西里,本来生活平静的'藏羚羊一批批倒在血泊之中。可可西里的和谐被打破了,宁静也不复存在了。

  为了保卫可可西里,保护热爱的藏羚羊,索南达杰组建了我国的第一支武装反偷猎者队伍。索南达杰任县委副书记期间,十多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足迹遍布可可西里这座野生动物生活的天堂,与偷猎者作不懈的斗争。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和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偷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返回的途中,索南达杰在同伴被击昏、向导被制服的情况下,只身与 18个偷猎分子展开枪战,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被偷猎者惨无人道地杀害了……

  索南达杰离开了他热爱的可可西里,离开了他热爱的藏羚羊,然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被授予“环保卫士”的光荣称号。更多的人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

  热爱尊敬索南达杰,不应只挂在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不会做出伟大的事情,但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可以让爸爸少开车多走路;我可以告诉妈妈要节约用水,不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我可以在风景区捡掉纸屑;我可以劝阻没有环保意识的人不在公共场所抽烟;我还可以在我家的院子里多种些花草,并经常护理它们;对了我还可以向我的大伯宣传,让他不要打野鸟了……

  敬爱的索南达杰伯伯,我一定要以你为榜样,为保卫大自然、保护环境而出一份力。让我们的明天更加和谐、美丽,整洁!

可可西里读后感3

  可可西里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非常美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向往的地方。看完题目,我想这篇文章一定非常美。我没有那么快投入到文章里去,而是对文章进行了一番猜想: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一定是在可可西里回头看到了使自己难忘的事物或人物,写下了这篇文章。我猜想一定是这样。可是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事实并不是我想的那样。这的确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但不是写景。

  原来,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玛儿河附近时,由于前方公路坍塌,他只好到保护站休息。在保护站,他遇到了站里年龄最小的志愿者思贤。思贤告诉作者,他是一名高中生,但是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他的爱好是摄影。他的父母对他的“不务正业”极为不满,经常指责他。两个月前,他的父亲又摔了他最心爱的相机,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和一群网上认识的志愿者来到了这里——他梦想了好久的可可西里。他们每天干的事很简单,就是在藏羚羊到来的时候举牌子,牌子上写着“藏羚羊过公路,请停车熄火。”这时,人们就会停下车、熄火,安静地等待着那被藏族人视为神物的藏羚羊慢慢地走过公路,去可可西里的西部繁衍后代。

  第二天,公路通了,作者离开了保护站,开车去了那曲。半个月后,作者从那曲回来,又经过保护站,看到思贤神情伤感,眼睛像是哭过般红肿。思贤要作者带他回格尔木,作者同意了。

  作者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悲伤地告诉作者,三天前,有一个鲁莽的司机为了赶路,竟然不顾他们的阻拦,闯关而过,直接了一只小羊羔,羊群被切割成两部分散去。他们把小羊羔埋在了保护站特意为他挖的坟墓里,但是又看到一只母羊在公路旁徘徊哀号了一个下午,那是小羊羔的`妈妈。他们只好又把小羊羔挖出来,直到它彻底绝望了,才疲惫地离开。

  车里弥漫着悲伤的气息,作者试图转移气氛,问道:“你接下来准备去哪里?”思贤忽然泪如潮涌,他握着作者的手哭道:“哥,我要回家!我妈妈一定找我找疯了!”

  作者用唯美的语句为文章结了尾:“这个迷失在世界边缘的少年,在见证了真正的忧伤之后,深深地明白了一种爱,终于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回头了。”

  以物喻人的手法最能打动读者的心。我被震撼了。这好像一个童话,但却又那么真实。那个少年应该回家,他的家长应该接纳他、认可并鼓励他,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向梦想。

【可可西里读后感】相关文章:

可可西里观后感09-04

浮士德读后感11-12

《童年》读后感12-28

活着读后感01-11

故乡读后感01-30

水调歌头读后感01-30

童年读后感01-01

《恶意》读后感01-10

《哈姆雷特》读后感01-15

战马读后感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