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读后感(经典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物庄园》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动物庄园》读后感1
这本书以苏联的共产主义为背景,将重要的历史人物虚化为动物,上演了一处真实却荒诞的戏剧。
乔治。奥威尔曾说过:“极权主义国家的特点是:它虽然控制思想,但它并不固定思想,它确立不容置疑的教条,但是又逐日修改。它需要教条,因为它的子民绝对服从它,但它又不能避免变化,因为这是权利政治的需要。它宣称自己是绝对着正确的,同时,它又攻击客观真理。”
看完《动物庄园》,我想到了“奴性”这个词。在一个被剥削的环境里,支撑小说中的动物们绝大多数活下来的`,靠的就是它。
奴性是什么呢?小说里是:我不能改变环境,只能改变自己。
小说里,动物们每次感觉被剥削,不舒适的时候,“拿破仑”作为剥削者采取的行动是“修改规则”,然后让声响器四处去传播。正是因为这种反复的“强调”,动物们甚至颠倒是非,把自己不愿意相信的真相都推到可能不存在的事物身上。
奴性的潜台词是:我们可以承认有些事情是不合理的,但是我又能怎么样呢?大趋势总是对的,跟着大趋势走吧~奴性不管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经常被用来消除大家的疑虑,抹杀大家追求真相的热情,教育大家向大多数看齐。
对于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社会来说,”奴性“是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底层人民因为处于弱者的地位,只有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活着。
放到我自己的职场生活中,“奴性”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了活着委曲求全的样子吗?可能更多的还是如小说中的一样,“奴性”是一种可以获得强者认可的进阶手段。因为暂时的权利服从,让自己积蓄力量,变成强者。当自己还处于劣势的时候,学会有艺术地执行任务,在了解自己和上级之间的信任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之后,再来决定该做什么决定,说什么话。
《动物庄园》读后感2
这是一起意想不到的革命——一群动物为了自由和美好揭竿而起;这是一群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动物——领袖崇拜和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具现;这是一个必定的悲剧——这群动物重回监狱,身上枷锁紧缚。《动物庄园》在开始便隐喻了这样一个必然的悲剧。
最初的最初,它们为了自由和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将原本的庄主驱逐,它们用行动向全人类宣告,这并非只是一起闹剧。它们嘶吼着将原统治者的痕迹消除却又不敢真正地消除“人类文明”,终于动物庄园成立。它们将“七诫”作为“宪法”刷在墙上却又不识字,导致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招来了另一个地狱。
聪颖的雪球因无脑跟风的动物而被驱逐,贪婪无厌的拿破仑却被推上了王座。盲目从众无心思考的紫苜蓿,沉默的智者本杰明,极其崇拜领袖的绵羊,只顾闷头干活,听领袖的拳击手,投机取巧的声响器和好吃懒做无作为的小猪……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真实映照?不识字又记性不好的动物的悲剧下场何尝不是我们人类的悲剧?盲目从众,领袖崇拜,何尝不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以前的我们,就像一群不识字的'动物。一位缺乏专业知识,我们懵懵懂懂,盲目听信他人,现在的我们,从众心理,懒得思考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中的大多数是拳击手,声响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只要我们一天不具备自己的思维能力,一天不区用心去鉴别事情的对错,一天不去改掉绝对的领袖崇拜,等着我们的就只会是炼狱,就只会是处处的惨象,麻木不仁的生活。
笔者认为《动物庄园》不仅仅的寓言,它不是能让我们一笑即过的闹剧,它是预言,是对不具备独立思考或具有从众心理的人作出悲惨的也是必定的超时代的预言。一个人若是丢掉了自我,那是多么可怕。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太容易随波逐流。我们的时装有流行色,我们的音乐有流行乐。流行,是一个多么强大又可怕的词啊。我们生怕被流行丢下,我们拼命紧追流行的脚步,来填充自己内心的虚空。这不正是动物们的从众吗?这不正是动物庄园的悲剧吗?我们的时代步伐如此之快,哪怕我们想要停下脚步也会被如潮的人群推着向前。可是,我们真的应该这样追赶吗?不,我想我们应该要做自己的主人,我们的每一步都应该是自己自主踏出的啊!
《动物庄园》读后感3
忘了是小时候看过的动漫还是故事书,讲的是一群猪赶走了主人,然后统治了世界。有一个好朋友姓朱,昵称猪猪,就老拿这个故事逗他。只是觉得好玩,从没想过这背后的寓意。
看完动物庄园才觉得小时候可能看的就是这本书的简化版,只是那会还不太懂讽刺。这是一个政治寓言故事,这是一个革命的故事。老麦哲发表了革命言论甚至可以说是理论就去世了,之后由斯诺鲍与拿破仑两只猪领导这场革命。前期,他们也许存在矛盾争执,但还未被激化,至少看着相安无事。但随着动物们赶走庄园主人,自己统领庄园,建立动物共和国,矛盾越来越突出,直到拿破仑使计策赶走斯诺鲍,成为动物庄园的唯一领导者,庄园才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动物们越来越辛苦,回到了被统治的时期。拿破仑的手段卑劣且明显,但他有九条狗护卫,有能将事实说成幻觉的诡辩者,不管是实力还是思想,都向动物们传达着拿破仑永远是对的的信号。将如宪法一样存在的七诫根据自己的贪欲享受改了又改,还愚弄动物们让其认为这是原本就存在的。也许觉得拿破仑简直是个渣,可是,自古以来便如此,革命者很多,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当取得一点点胜利时便膨胀,沾沾自喜,不断放大自己的欲望,逐步成为被革命的角色。也许会觉得这些动物是多么愚昧,连这样的伎俩都看不破。但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和他们天生的纯善决定了他们的眼界和思维。不确定,如果是斯诺鲍领导者他们,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种局面,谁知道呢。
就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只是看到了书中反映的某一个层面。知识积淀太少,所以很多东西明于心却不明于口,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读这个故事,是带了一定的目的性,希望能从中学到些东西。写想法也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感想,是为了再回顾一遍书中的东西,给自己一点约束,逼迫自己去思考,日积月累,总会形成习惯的。
《动物庄园》读后感4
动物庄园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群生活在农庄的动物因为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两头猪的带领下反抗,赶走了农场主,农场改名“动物庄园”,所有动物一律平等。
然而,两只领导了革命的猪开始互相清理,打败其中一方后,获胜的猪拥有了空前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一样。
这是一本阅读过程中一直让人别扭的书,一则政治寓言,却又准确的预言了政治。它写于1944年,那时候二战还未结束,而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再熟悉不过。“动物们”为理想奋斗,“动物们”又回到以前的悲惨的生活,“动物们”又为理想奋斗……
所有革命最初的理想都是伟大且正义的,是丑陋的人性让历史的悲剧一次次上演。芸芸众生,被夹裹在历史的浪潮中,或快乐、忧伤、或痛苦、迷茫。动物庄园里那些鲜活的动物形象,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回溯,几乎可以一对一的找出范例对号入座。在权力的侵蚀下,他们一个个失去了他们原来的样子。普通的`动物们,从开始的疑惑到最后彻底忘掉最初的理想,依然天真的以为他们过上了比以前更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种宿命般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回顾我们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更替,再看西方所谓的更好的制度,一路走下来,我们几乎还是在重复着相同的东西。一代代的人替换着,人性却从来不曾改变。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或许是历史车轮前进中较为平坦的旅途,但仔细观察,动物庄园曾经有过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动物庄园曾经上演过的那些惨痛现实,依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不断地提醒着我们,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处在食物链顶端,依然还是逃不过动物两字。
看这本书也不能就此对人性彻底失望,我觉得在越来越文明的当下,知识会破除我们所有迷茫与恐惧,会指导我们做出更多真正自由的选择,不给极权主义任何重来的机会。我突然想起一个漫画里常常被提及的句子:“人类终将迎来一个互相理解的时代”,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也是最美好的对生活的想象了吧。
【《动物庄园》读后感】相关文章:
《动物庄园》读后感11-17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读后感10-09
保护动物的名言11-21
关于动物的的名言09-27
爱护动物名言01-29
保护动物倡议书12-22
保护动物的倡议书11-26
动物学实习报告06-05
动物检疫工作总结06-11
有关保护动物的倡议书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