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在此处》有感

时间:2023-12-25 16:03:3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美在此处》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美在此处》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美在此处》有感1

  “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让自己的思考沉下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初次阅读《美在此处》时,我就对这句话印象深刻。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以逻辑支撑的理科学科,它更多的取决于教师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因此想要获得正确的教学方向,就要首先直面课本、反复阅读,推敲文章的中心主旨。

  王崧舟老师提到,如果教师在进行备课时,用到的不是课本,而是经过二次编撰的资料辅导书等等,那无异于是在别人的思考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在我看来,这是最不可取的教学方式之一。每个人的思考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若不深究课本的思想,而是拘泥于各类资料,那定会将原本开阔的视野变得狭小无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师的任务在于,在正确的情况下将丰富的观点输出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探寻知识的奥秘,解开真理的谜题。而绝非只采用教辅书中的一个或几个“哈姆雷特”来抄近路、图省事,从而丢失了语文教学的'初心。

  除此之外,王松舟老师提到的如何把握文章的语境也非常值得深究与学习。一篇好文章与一篇坏文章的最大区别,其实并非在于词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文章的意境与神韵。同样是散文,有些人可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而有些人写的文章杂乱无章,没有半分可读性,其核心便是在于“神韵”二字。因此在散文的阅读与教学中,首先应抓住其中心思想或主要立意,找出其精髓并以此为切入点,慢慢地将那些看似散落的句子、词语拼凑起来,细细品读、慢慢回味,如此才可称之为真正读懂。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看似是最简单的一个科目,但却也是最深奥、最难理解的科目。作为语文教师,既急不得,也慢不得。人们常说,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却,就珍存过往。语文是美的,是值得被反复回味的。

  “把语文上成一道光,把自己上成一道光。”我们天生被赋予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同时还有精彩纷呈的人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美挖掘出来传播给下一代,传播给祖国娇艳的花朵们。读懂文章并不难,写出好文章也不难,真正难的是将文章的主旨思想讲出来,让学生听懂、读懂、看懂。细读文本,不仅要关注内容、关注思想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语言本身。

  语文科目之教学任重而道远,而《美在此处》这本书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无数人思想深处的大门,也同样启发了我的思维。唯愿在未来,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能够发现美、感知美、传递美,立足语文教学视野,写下动人诗篇。

读《美在此处》有感2

  读能生感 探而有悟 ——读《美在此处》有感

  雅安小语

  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然而我们独具特色的课堂之美又从何而来,以什么为凭证呢?每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完全相同,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书中提到的核心圈应该是一致的,外围涉及到的辐射圈和外围圈就有所不同,这里的不同就来源于我们怎样去细读文本。

  一、直面文本,方能找到突破。

  直面文本。这个章节里面,王老师真的是戳中了我的点,我们直面的不是教材文本,而是教学参考资料,练习册,教参。就是别人对文本的分析,别人眼里的文本,别人提供的教学建议。我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就是先看资料而不是先看文本,看完再去看文本,并且是大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匆匆忙忙就去上课了,匆忙的就把课上完了,上完后的感受是,我好像有些重要的东西没有给孩子们引出来,上了一堂我说怎样就怎样的课文。文中提到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案例让我历历在目,当初我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是像文本当中提到的那个老师一样,让孩子们好好的读第一自然段,美美的读第一自然段,根本没有去想过要细读文本,只是想着让孩子去读书,好好读,把词语读好,读通顺,把句子流畅,最好能背下来,因为考试很可能要考,练习册里也有相关习题。努力或尽力去感受文中提到的这个美丽的,漂亮的小小村庄,并没有想过,也没有去研究过,在这个段落里面的三个非常重要的早、先、过,这三个字,王老师提出来之后,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我能够反向回来,从这三个字再去进入文本,又会给课堂带来什么呢?给孩子们是否会带来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从内心对这篇课文有新的感受和习得。我没有字斟句酌,只是泛泛而读,可以想象我给孩子带去的也是粗枝大叶,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没有深入句子,深入每一个字,没有思考,也就是没有思考的语文课。再联系19课的《七颗钻石》这篇文章当中,提出了插图都有错误的,这简直是我根本不可能去想象的,也不可能去找到的。由此可见,一句一句的去思考去反问,带着思考和理解研读文本是多么的重要。反观我的教学只是顺着读完了,大致了解了故事情节,简单的说就是把故事讲完了。学生在我们身上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思考的链条。别人的优秀其实就是点滴的积累,优秀课堂来源于对文本的研究,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风格的基础是沉下心来字斟句酌!

  二、字斟句酌,才能自我超越。

  字斟句酌,什么叫字斟句酌?就是你在细读文本的时候不放过文本中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词语省直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正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深入词语句子,其实就是深入文本,走进文中,在从文中走出来。跟文本对话、互动、交融。正所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真正的文学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文字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其实慢慢地阅读才能把厚重的历史和绝美的景色拉近你的内心,才能真正得以感受。王老师提到的《七颗钻石》这个案例,仔细研读后原来文本分为三层境界。

  第一层,开始小姑娘出去找水,是为了救她的母亲,这是一种孝,当然也是一种爱。他找了很多地方,却仍然没有找到水,最后累得昏倒了,醒来后发现没水的水罐里有了水,这是爱的一层境界。我上课时停留的层面是她担心她的母亲,很孝顺,想要给母亲找水喝。小姑娘看到一条小狗渴的不行了,就往手里倒了点水给小狗喝,要知道这是她母亲的救命之水,小姑娘将爱施舍给了小狗,这是她爱的境界,因此而得以提升,就在这个时候,故事中最重要的道具水罐变成了银水罐,它就像问温度计一样,能够测出爱的温度,这是爱的第二层境界。我停留的层面是小姑娘很善良,仅此而已。爱的第三层境界,本来这水是小姑娘用来救他病重的母亲的,但当他把水交给母亲的时候,奄奄一息的母亲反而把水罐递给了女儿,母亲递给女儿的不仅是水,更是生的希望,那么母亲留给自己的是什么呢?死亡在生死面前,母亲选择了死,她的这种爱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母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亲情之爱,因此作为道具的水罐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金的,但这还不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是无条件的,平等的爱,也就是博爱。这个故事又是怎么去诠释是博爱的呢?这就是故事的高潮,小姑娘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的时候,门外突然进来了一个过路人,这个过路人想要讨水喝,请注意,他是一个过路人,这个字这个字太关键太重要了,为什么是过路人第一过路人?意味着素不相识,素未谋面,没有亲情,这符合博爱的第一个条件无私,第二,过路人到底是谁?这里指任何一个人,也就是说,在此时此刻,过路人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他其实就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而小姑娘此时的爱已经是无条件的对待任何一个过路的素未谋面的人。这就是博爱,这样的爱,是人道主义当中最高境界的。我回想我的教学,我并没有注意过这三个字“过路人”,我只是把故事读完了,读到这里我让学生谈了一下想法,学生说:“小姑娘很善良。”我赞成了孩子们的观点,然后继续把故事读完。结束后我非常满意的让孩子们看板书,在《七颗钻石》这个故事里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小女孩?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告诉我,是一位爱自己母亲,孝顺善良的孩子。我非常开心认为自己上的很好。我这种解读完全就停留在了课文的文字上了。就好比滑雪,在冰面上滑,其实这雪到底有多厚自己完全没有观察,没有了解。

  三、阅无止境,行之更远

  王老师给了我们细度文本的方法,直面文本,字斟句酌,细细地,慢慢地咀嚼和品位。就像南帆先生所讲的那样,你只能让自己整个沉入词语当中去,然后才会有新发现,才会有体悟。我们扎根教育事业,我们是教育者,那我们更应该是学习者,不断阅读,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汲取大师的法宝,让我们快速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读《美在此处》有感】相关文章:

美在校园广播稿08-21

读《少年读史记》有感11-15

读《哈姆雷特》有感04-25

读《小岛》有感11-20

读《雷雨》有感11-18

读《生机》有感12-19

读《景阳冈》有感12-19

读《活着》有感12-19

读《诗经》有感12-19

读《影子》有感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