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后感

时间:2024-03-11 11:20:1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国富论》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富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1

  19xx年11月20日6时30分6秒,在朦胧的烟雾中,在千万同胞的期待中,我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最终成功发射。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又向未来近了一步,也更向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更近了一步。

  17年后的一天,我正坐在舒服的沙发上,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这本《国富论》,竟情不自禁地把它与祖国的复兴之路结合起来。

  《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专着。这本专着共为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论代:从《国富论》中文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由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重大的。

  在我国的今日,脱离了计划经济也可是三十年,与英国将近三百年的自由经济意识还无法相比,东部开放的海城市还好,西部地区则明显的体现出落后,不但经济落后,思想也落后,表现命令不到绝对不作为的`慵懒心态,与沿海开放区的那种创新思想大相径庭,这也是西部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所以思想不自由,不主动,就会落后。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可是少年强,国则强,少年弱,国则弱。中国没有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放弃自我的梦想,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梦。因为它深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不放弃自我的信仰,就会成功。就算失败了也要再爬起来,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梦。就好像每个人都能够仰望星空,心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国富论》读后感2

  《国富论》读后感《国富论》,顾名思义就是写怎样的经济体制能够使国家富强。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学者对世界的超强洞察力,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强大,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全书共五篇,每篇又分成若干章。五篇的内容分别是: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论资财的发行及其蓄积和用途;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论政治经济体系;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在这看似烦闷的标题下的内容却生趣动人。而全文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亚当斯密在开篇就举的那个“制针”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来如此神力?其实,道理很简单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不仅如此,分工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它能为发明和改进机械提供契机。最初的`蒸汽机比较笨,活塞的升降,需要一个儿童来开启和关闭汽锅。有一次,有一个按活塞的小孩,因为干得久了,就“懒”中生智,把开闭汽锅的舌门把手,用一条绳索系在机器的另一端,让舌门随机器的运动而自动开闭。

  这是亚当斯密在《论分工》里面的例子。就是这些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比喻,他就像一个经验炉火纯。

《国富论》读后感3

  刚好这个五一节值班,我空暇时间读完这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国富论》全称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于17__年,距今已经245年了,该书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基础理论,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其影响就不说了,简单说说我自己的收获吧!

  首先看一下百度百科的总结:《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也是理性的,人们能在个人经济活动中获取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些经济活动不受干预,那么经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能推进公众利益。总结的比较精炼。

  我个人留下印象的是几个概念:

  1、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出现,市场越大才能支撑越细化的分工,这个就和现在大城市更多机会的现象对应上了,比如你专心唱歌、跳舞、乃至编程、研究核弹等等,你做的越专业越精细越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因为简单来说所有人工作的产出都是产品,不管是完整的部分的外在的内在的,只有你的产品有人买单,你才能拿到货币来支付其他生活消费等各种所需。如果你将来想要做一份十分专业化的工作,那就必须在大城市,同样如果你要做一项小众化的生意,那也是只能在大城市。反过来说,也就是越大的城市拥有的产品或服务(比如教育、医疗、娱乐)越专业化越高水准。很简单的道理,解释了我对大城市的向往。

  2、交通越便利,产品成本越低,市场越大。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注意在新的交通方式即高铁的快速发展下那些新的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潜力,城市如此,社区也是如此,买房子的时候注意交通线即地铁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读《国富论》的一点感悟吧。

《国富论》读后感4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6秒,在朦胧的烟雾中,在千万同胞的期待中,我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又向未来近了一步,也更向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更近了一步。

  14年后的一天,我正坐在舒服的沙发上,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这本《国富论》,竟情不自禁地把它与祖国的复兴之路结合起来。

  《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专着。这本专着共为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从《国富论》中文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由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重大的。在我国的今天,脱离了计划经济也不过三十年,与英国将近三百年的自由经济意识还无法相比,东部开放的海城市还好,西部地区则明显的体现出落后,不但经济落后,思想也落后,表现命令不到绝对不作为的慵懒心态,与沿海开放区的那种创新思想大相径庭,这也是西部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所以思想不自由,不主动,就会落后。

  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可是少年强,国则强,少年弱,国则弱。中国没有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梦。因为它深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就会成功。就算失败了也要再爬起来,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心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国富论》读后感5

  《国富论》表现出,社会上开始出现一部分有势力的群体,他们具有必须的生产控制力。那些处于弱势的群体,想要劳动、生产,却没有土地和资本,或者说依靠于他们,能够更简便地获得生活所需,能够让生活相比以前有所改善。这就使他们选择依靠于地主和资本所有者。在这种情景里,地主、资本家所具有的势力更大,他们能够要求劳动者让出一部分生产价值。劳动者为了生计,只能妥协。在这种情景下,劳动者就无法独自享有全部劳动生产物了。

  可是,地主、资本所有者的权力却也不是无限的。这同样需要与劳动者之间达成一致,他们必须给予劳动者基本的工资。尤其在初期土地、资本其中并非十分显著地情景下,社会要到达稳定,就要有一种让各方都能够理解的.协议。在这种情景下,分工的优势便更加体现出来,社会上的产品也会越来越丰富。

  可是,随着这种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本便会越来越集中,其所有者的权力也越加膨胀,他们控制了社会的生产,他们能够向劳动者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如此,劳动者与地主,资本家之间也就难免发生争执了。

  接下来的资料中,讲到维持劳动支付的基金以及劳动工资和食品价格的关系,我看得实在不很明白,那就大致了解一下吧。

  所谓“维持劳动的基金”应当指现下的物质积累,这些积累中有一部分要维持生活,有一部分要投入再生产。那么,劳动的多少就应当与这部分基金的多少相对应了。按照这样的理解,其实就是,不一样时代,劳动者数量不一样,因为维持这部分劳动者生存及生产的物质积累不一样。

  至于劳动工资和食品价格的关系实在伤脑筋。留待以后再看。

《国富论》读后感6

  第一次看到《国富论》这本书,只看了第一章的论分工,身受震撼。相恨见晚。200多年前就有这思想,使我对西方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影响人类文化100本之一果然名不虚传。原来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内容几百年前西方就有了。以前看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价值劳动市场的一些概念,对马克思真是佩服。呵呵。原来很多的思想在《国富论》里就已经提出来了。我想马克思是吸收了亚当-斯密的思想。

  17世纪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是亚当-斯密写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了人类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社会,步入了现代社会。其之前普遍是靠人的.双手及简单的工具劳作,生产力非常极其低下。整个社会发展及生活节奏非常缓慢,而人的思想相对也是呆滞不前。

  第一次工业革命典型的代表就是蒸汽机,才有比较现代的工具。如火车,轮船,蒸汽抽水

  机等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大批的工厂开始出现。至此世界的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大踏步的发展。而人的思想也大踏步的进步,也才有牛顿等那个年代的很多伟大人物。

  亚当-斯密提出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就在这大背景下产生了,他的观点跟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相当大的影响。所谓生为逢时。

  自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其当时的思想水平及生产率远远高于其他各国。综合国力无人能敌。也难怪称日不落帝国。单纯的说英国的财富完全建立在掠夺殖民地人民血汗的基础之上,那是片面的。

  那时候我们的中国呢?正是清朝,谈不上发明。满族是在草原靠骑射的一个民族,相对的起知识很原始。偶想那时候他们觉的马是的交通运输工具了,有马就够用了。虽然发明了火药也有火炮,这只单单在军事上单纯占有一些优势,但是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的是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

【《国富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国富论读后感09-22

国富论心得体会03-11

国富论读后感(实用4篇)09-27

《画皮》读后感02-03

边城读后感01-14

书籍读后感03-09

项链读后感02-27

女巫的读后感03-13

《哈姆雷特》读后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