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时间:2023-01-13 16:04:56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1

  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后首先应开发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专业建设、组织教学的依据,关系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手段等。实施性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与一所学校培养人才规格、质量、层次都有很大的关系,是一所学校能否把该专业办精、办特、办优、办成市乃至于全省有示范效应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

  一、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目的

  每所学校开设的专业都有自已学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什么还需要开发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各学校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大都按照20__年教育部颁布的83个专业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制定的,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培养目标发生变化、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旧的教学指导纲要已很难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要求,原先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也很难适应当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需求,更何况教育部已重新发颁布九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机电/数控专业颁布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与实训》、《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等四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各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以新颁布的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为依据。

  2、20__年江苏省颁布了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拉开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序幕,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施,创立“三以一化”的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取得一定成功经验,20__年还组织开发了江苏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各学校应以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适应当今职业教育发展、适应各地区专业特色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3、近几年随着省课程改革实验点、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省内一些重点学校都各自进行了机电/数控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或多或少地将实验情况融入各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但是通过实验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否规范、合理、有效没有评判的标准,随着国家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及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的颁布实施,有必要两者接合参照,研发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主要适用于各个学校,不同于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及国家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大纲,开发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具体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用于具体指导各学校专业实施的教学文件,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详细且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能力要求、到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时间安排等等涉及到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应具体、详细。

  2、可行性原则

  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开设的课程一方面要与国家、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要求相吻合,还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如项目化课程、实训课程应与本校机电/数控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相符合,与本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相一致,做到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100%得到贯彻和执行。

  3、先进性原则

  江苏省专业课程改革已进行几年,也已取得一定成效,构建“三以一化”机电专业课程模式基本成熟,各校开发的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应能充分吸收近几年专业课程改革的成果,保证其先进性。

  4、个性化原则

  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有出路,才有较强的生命力,没有特色的专业很难保证可持续发展,很难吸引优秀的学生。机电/数控专业虽然省有指导性课程方案,也有教育部专业基础课程大纲,但就每个地区来讲,机电/数控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地区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本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必须立足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发展的`情况和优势,为本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体现本地区发展要求,在保证本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基础上,更多的体现为地方机电/数控行业服务。

  三、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方案

  从学校层面出发,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一项较大工程,绝非一两个人随意拼凑、抄袭而成,学校应从组织机构到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研读、到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及实施、实施后的总结与修订而成。

  1、建全组织机构

  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学校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当今重点职业学校都已成立专业部,以机电/数控专业部为核心,集合部分专业教师成立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小组是很必要的。此外,还需聘请部分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

  2、研读省、市指导性教学方案

  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应以省、市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不能脱离或违背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之初,参与开发的成员应认真阅读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吃透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精神,理解省指导性课程方案开发的流程和要求,才能保证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规范、合理。

  3、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为基础,二次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

  (1)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有机电/数控专业参考的职业岗位群和所需职业能力,但各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区机电/数控行业发展不平衡,机电/数控产品也各有特色,培养机电/数控专业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有各地区特色,适应地区机电/数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应深入本地区机电/数控工厂、企业进行职业能力调研,得出本地区所需机电/数控专业人才构成、知识能力要求。当然,职业能力分析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程,仅凭一两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难度较大,调研时可参考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机电/数控职业能力构成,再进行本地区行业调查研究,以本地区最需机电/数控职业能力为突破口,减少工作量,也便于得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职业能力结论。

  (2)专门化方向的拟定。专门化方向拟定是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中新的理念,将职业岗位纳入最后强化培养的一条途径,使学生能适应工作岗位的一种改革和偿试。通过设定一定的专业专门化方向及专门化方向知识与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更能贴近岗位的要求,与职业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

  (3)课程的设置与选定。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九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省下发的省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都是在近几年各地区、各学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修订、改进而来,是各地课程改革成果体现,但是,各地区课程改革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还没完全形成一定的体系,配套的课程也只是在逐步完善之中,如教育部也仅仅对机电/数控专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四门课程组织开发国家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及专门化方向核心课程都没有随之配套,在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对课程的设置与选定就至关重要了,除了选用教育部开发的国规新教材,还要选定与之相配的其他专业核心教材及辅助选修教材,保证学生达到机电/数控专业知识、能力要求。

  课程的设置与教材选定也应符合这样几条:①与新开发的国规新教材相配套,与省指导性课程方案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及标准为依据。②针对性强,与地区机电/数控行业相适应。③体现课程改革理念,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④与本校实验、实训设备相配套,便于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4)教学安排。教学安排是教学实施的具体进程表,应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公共基础课、岗位群基础课、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教学时间,制定学年制与学分制教学计划安排表,拟定技能训练与考核进程,人文类选修及专业选修课程及比例,社会活动与实践体现形式。学分制安排中还需规定各课程学分、奖励学分及最终达到省有关本专业应修完的学分等。

  4、实施性教学计划实施与修订

  一次性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很难完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实施、验证才能知晓其合理与不足之处,故开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修订才能完善,才能适应学校专业发展需要。

  四、几点问题及对策

  1、国家教育教学方针的贯彻

  教育应体现国家意志,从宏观层面讲,中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为实现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相关共公基础课程内容及学时必须得到保证,如德育课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每学期都必须开设并不少于28学时/学期。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课程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也必须开设并满足一定课时。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课时比例的分配应协调各方面要求,一方面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保证专业课与专业实践课程时数,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知识与技能。

  2、“三以一化”课程体系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合理调配

  构建“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是这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的突破点,也是区别以前实施性教学计划要点,专业课程中那些课程宜采用项目课程,那些课程还需要沿用学科体系课程,对一个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也起一定制约作用,所有机电/数控专业课程都采用项目课程,是否合理,能否实施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个人认为对机电/数控专业而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沿用学科体系课程比较妥当,机电/数控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等得到得很好贯彻和学习,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奠定牢固基础。当然这些学科性课程能否采用项目教学形式进行开设,能否进行所谓课程的项目化改造是值得各个学校讨论与实践的命题。

  3、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制定

  现在中职采用2+1模式,即最后一年为顶岗实习教学,顶岗实习目的是将两年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应用于企业实践、体验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做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就业前有一个适应过程,是中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省、市指导性课程方案中一般只提出顶岗实习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操作范例,各学校在操作时也就无章可循,故而当今绝大部分学校学生顶岗实习都处于放羊状态,负责一点的学校由班主任或委派专职教师对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纪律、生活等状况给予一定形式管理,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几乎无从过问,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几乎没有,各学校要想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在这方面应进行一定偿试与改革,将顶岗实习要求纳入实施性教学计划中,教学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将顶岗实习学生固定在某几家企业的某些通用性岗位,然后根据学生工作岗位制定一些特色的教学实施计划;将一年顶岗实习时间中的前半年分成两段或四段,分散到每学期去执行,每学期下企业顶岗实习一至两个月,顶岗实习结束后回校继续上课等。

  以上是我对国家专业目录修改、专业基础课程新大纲颁布实施及省新的机电/数控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发布,各学校随之将要进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提出的一点个人思考和看法,希望能对全省各职业学校机电/数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开发提供一点帮助和借鉴。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2

  半年来,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人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业余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本学年度全勤。

  二、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一年来,我上了两次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以上是我半年来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清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励,努力工作。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3

  根据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xx]2号)、《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xx〕56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xx〕49号)要求,引导和促进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制度,完善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安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细则(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指南,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按照“需求导向、自主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引导和帮助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促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本实施细则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20xx年以来教育部和省、市颁发的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和应用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形成基于数据综合系统的学校自主诊改和抽样复核相结合的诊断与改进制度和工作机制,最终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推动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具体任务

  (一)建立工作制度。围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建立学校自主诊改、市教体局全面复核、省教育厅抽样复核的常态化周期性工作制度和机制。

  (二)明确责任主体。中职学校是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工作的责任主体,各校应按照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深入细致的'开展自主诊断改进工作,探索形成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市教体局作为全市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者,负责全市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复核工作。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指导辖区各中职学校按照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索中职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力水平提升,改进为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四)构建质量保证体系。紧密结合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引导中职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内部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四、诊改对象

  本市辖区所有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省属中专学校)。

  五、诊断项目

  本方案包含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见附件1-1)。各学校可结合办学实际和特色,自主增加诊断点,并在自主诊断报告中予以说明。

  六、复核条件

  (一)已经建立并实施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学校。

  (二)未被列入未来3至5年内“关、停、并、转”的学校。

  (三)“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师生比”“专任教师中的专业教师占比”“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价值”等5项指标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xx〕12号)的要求。

  七、结论及应用

  复核结论依据学校自主诊改结果与复核结果的吻合程度,分为“有效”“异常”“待改进”三种。

  有效——本方案16个诊断要素中,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的≥12个;改进措施针对性强,改进工作切实有效。

  异常——本方案16个诊断要素中,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结果相符的<10个;改进措施针对性不强,改进成效不明显。

  待改进——以上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

  复核结论及未达到复核条件的学校名单,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网络等媒体适时向社会公布。

  - 34诊断的主要形式和依据、目标达成度、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改进对策与实施等基本内容,无需等级性结论。

  (2)现场诊断。现场诊断专家由市级专委会确定。现场诊断包括:

  ①专家组遴选诊断对象。通过状态数据独立判断学校教学工作状态,对照学校自我诊改报告等材料确定现场诊断重点;

  ②专家团队现场诊断。市教体局组织专家团队前往诊断重点学校进行现场诊断,现场诊断结束后,撰写现场诊断报告。专家个人和专家组意见(不含结论建议)口头反馈学校,市级专委会审议专家组现场诊断报告和结论,报市教体局认定。

  (3)落实改进。学校根据认定的诊断报告深化改进工作,并在完成改进工作后进行总结。

  3.报请省级督查

  市级诊断完成后,根据诊断情况,形成市级诊断报告,报请省厅。省教育厅按照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实施规划和实际需要,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进行抽查。抽查可以采取材料审查或现场走访的方式进行,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形式对学校诊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省级抽查结论及意见以适当形式公布。

  (四)阶段安排

  1.学习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12月)。市教体局组织试点学校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诊改工作要求,深入学习诊改工作文件,结合学校特点,制定诊改工作实施方案。20xx年12月30日前将学校诊改工作方案报市教体局。各学校按照市教体局要求完成20xx年度诊改数据平台采集填报,完成学校年度质量报告。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市教体局组织专家,指导学校构建诊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诊改工作实施方案。20xx年5月选取1所学校召开诊改工作现场会,为全市职业学校诊改工作提供参考,指导学校进一步优化学校诊改工作方案。

  3.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按照工作部署,结合学校诊改工作方案,启动试点学校诊改复核。结合诊改工作实际,每年发布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4.总结部署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全面开展诊改工作,总结全市试点学校诊改工作实施过程,完善诊改工作体制机制,谋划部署新一轮诊改工作。

  九、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落实诊改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诊改工作机制,制定支持政策,从经费、人员、条件等方面对诊改工作给予保障。各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诊改工作,把它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诊改工作是学校一把手工程,各学校要落实教学诊改工作部门,成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二)坚持标准、体现特色。各学校要依据市教体局诊改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基本要求。工作方案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办学特色。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体会07-14

工作中的不足与改进总结11-14

个人工作不足总结与改进01-01

合理评价学生推进课改进程08-01

考研西综冲刺:诊断学部分考点速记08-31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学习心得03-27

工作中的不足与改进总结5篇04-08

浅谈合理评价学生推进课改进程07-31

改进工作计划汇总6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