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3-05-22 13:47:41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效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1

  推进新课改,实施有效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支撑点,这一点,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含糊。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一要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二要靠积极热情的态度,三要靠有效的方法,四要靠积极探究的精神。对有效教学的理解,我们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单位时间的效率,二是一节课学生的收获大校所以,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要在教学时间的科学利用上下功夫,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寻找突破口,在提升课堂效率上探寻途径,在新课改实施中作好研究。我们认为,把有效教学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是持续提升高中教学质量的一个研究方向。下面,我就我们学校课改和有效教学推进年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一汇报。

  一、重视课改,研究课改,深化课改,推进课改

  我校按照“转变理念,积极探索,精心实施,扎实推进”的课改工作思路,加强课改理念培养,在学习中不断认识新课程,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新课改,总体上讲,我校课改工作是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成效已经凸显,我们的做法是:

  1、完善制度措施,为课改提供有力保障。

  高中课改是教育模式的一次巨大变革,是学校寻求新的发展的良好机遇。针对课改,我校制定了课改方案,学分评定办法,学生成长记录册,教师、学生评价办法,新课改课堂评价细则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加强对新课程的培训和再培训,开展了新课程研讨,启动了新课程课题研究,加强了对外交流,先后到西安高中、西安一中等名校进行学习研讨。同时,我们还分别召开学生大会、家长会,宣传课改精神,使得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取得共识。

  2、加强培训和学习,促进教师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

  我们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规定,组织教师进行了四次大的培训,一个是参加咸阳市教育局在咸阳师院进行的新课程培训;二是组织教师参加由出版社进行的教材使用培训;三是组织骨干教师参加陕西师大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四是由学校进行新课改实施办法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深化了教师的新课改理念,明确了课改思路,坚定了课改信心。

  3、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是课改实施中的重中之重。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掌握了课改的主动权。只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新课改得以顺利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了:“夯实基础,滚动提高,分层要求,重视应用”的课堂教学要求。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新课程教研活动,先由各学科备课组长上一节示范课,再由各学科青年教师上一节展示课,每节课后,由备课组长负责进行评课,展开研讨。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一堂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重要。本学期,我们还提出了课堂教学优化的“三个基本原则”一个是精讲多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二是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三是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是课堂教学的考核原则。从目前看,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能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课堂上能重视师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每一节课都能适度引入练习,课堂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4、倡导探究学习,凸显主体精神,关注学生成长。

  1)、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我们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培养成功意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成功教育,可以从个人意义人手,培养高中生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从个人意义中逐步引出社会意义,并以社会意义支配、调节个人意义。

  ②、要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推进学生学科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问题情景的设计,要有思考的价值、思考的必要和解决的可能。

  ③、要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趣味性、新颖性中,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满足。

  ④、要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鞭策学生发愤学习。

  ⑤、要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效利用奖惩手段。

  ⑥、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成就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和自我反应,诱发学生自我激励,形成学习动机的自我调节系统。

  2)、确立主体,合理探究。

  新课程倡导的是探究学习,但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很多,课堂容量又比较小,如何进行探究学习教师感到无所适从,有时稍一探究教学内容就完不了,不让学生探究又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我们认为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是正确的,但是探究学习是有层次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要让学生去探究。高一学生由于能力的原因,目前应以接受学习为主,但要在重要问题上进行探究,探究式学习时间要充足,探究学习必须要有结果。只有课堂气氛热烈,而学生没有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的课,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对高一、高二学生而言,学习的心态,学习的方法是我们解决的重点,我们各年级都能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形式有四种:一是请专家作报告(孙瑞泉、疯狂英语李阳、心理学家王淑兰等);二是学校心理咨询室个别谈心指导;三是年级部印发资料;四是年级部领导下班级、进教室进行动员。

  3)、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技能,我们针对学生实际,要求教师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基础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难度要小一点,练习要多一点,落实要严一点”。高一要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高二要安排好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复习时间;高三的复习要针对中等生,精选中等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要围绕“基础”推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5、课改实验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1)、树立新理念,更新观念是一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很难一步到位,但我们必须应尽早实现更新。等待、观望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认为不用更新观念照样教好书的想法也是一厢情愿,如果观念不转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2)、把握课标,领会教材,重视拓展。课标是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达到课标要求,并不能保证学生能顺利参加高考。由于教材的多样性,某种版本的教材并不能作为考试的依据,所以,我们要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共同点、关键点,进而找到和高考的结合点。所以,我们既不能被教材束缚,又要开发、拓展教材,因而,如何进行教材的再加工是摆在我们所有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地位如何确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但又不能代替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既要马儿吃好草,又要马儿不胡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材是剧本,课堂是舞台,戏演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导演是否指导有方,演员是否入戏。

  4)、陕西省新高考方案尚未出台,但我们不能等靠,而是要积极去研究已经课改省份的高考大纲和试题,从中感悟陕西省新高考的方向,我们已给教师下发了“3+2教材”,帮助教师明确高考方向。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效果的检测标准应是和学生的综合发展相结合。高考录取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教学培养方式也要多样化,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探讨。

  5)、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目前我们主要做的是:要教会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一是如何教会学生确立研究课题,二是如何教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应用资料,三是如何培养学生对问题论证的方法,四是如何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新课改对学校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提出了挑战,教师和学生肯定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一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保证课改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二要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材与教法。三是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新的适应新课改的评价体系。四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推广湖北潜江中学的“211”课堂教学模式,强化练习与巩固。五要加强对外交流,借鉴外校好的经验与办法。六要加大教学投入,为课改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比如我们最近为迎接信息技术省级考试,全面更新了微机室。面对新课改,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会在新课改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以细化、深化常规教学为载体,扎实开展有效教学推进年活动

  我们认为,常规教学是有效教学实施的载体,常规教学的精细化就是有效教学落实的途径。教学有效性的标志就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而它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应用方面;二是学习实践应用方面。就现实而言,就是学生会不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应用于做题。由此可见,练习与巩固是常规教学中应该普遍得到加强的环节。为此,我们把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放到四个方面:重视备课、重视课堂、重视练习、重视辅导。

  1、重视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备课中教师一定要做到细致、新颖、独特,具有操作性。我们对教师备课提出的要求是“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教师要细致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信息,注意把教学内容向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发展。侧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知识产生的方法,展现研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侧重知识的运用,体现实践性;侧重知识的更新,体现时效性。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做到”六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设计、备习题。

  2、重视课堂。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全过程。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有序、有趣、开放,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在知识的呈现、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练习的安排等方面都要考虑有序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做到有趣性,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过程要做到开放性,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实际,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决不搞一言堂,坚决不做无效的提问。课堂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精讲、二要多练、三要有法、四要紧凑、五要高效、六要完整。同时要求教师上课要掌握“七种技能”的运用。即导入新课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提炼方法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应用多媒体技能、总结发散技能、知识迁移技能。

  3、重视练习。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课堂知识巩固的基本环节。所以,抓好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练习设计要做到多样、开放、创新,具有实效性。练习形式要多样,同一知识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练习内容要开放,要结合社会生活题材以及学生生活素材来选题或命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方法要创新,笔答、口答、竞答、征答等多种方法并举,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

  4、重视辅导。培优补弱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辅导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一个有效办法。

  对于优等生:要求以扩充与提高为主,完善课内打好基础,丰富课余提升能力,重视激励知难而进,加强辅导脱颖而出。

  对于中等生:要求以补充与转化为主,促进向优生转化。丰富课内强化基础,适当扩充有利提高,及时鼓励重在推进。

  对于学困生:要做到多关心、多接触、多面批、多鼓励。要重视其特长发挥,多增加他们成功的体验,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对于临界生:不要以为只有高三才存在临界生,高一、高二也存在临界生,要落实临界生对象,建立临界生档案,加强临界生辅导,实行导师制,促使他们顺利完成向优生的转化,提高考试的有效入围数量和质量。

  5、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矫正环节

  只管教不管学,没有形成一个由教学目标出发到教学目标达成的封闭式教学控制系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学习上的困难生主要也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一堂堂课、一个个单元的问题和失误积累造成的。为此要求教师有意识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措施:

  (1)课堂教学要有前置性补偿矫正教学环节,对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对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相关的旧知识当中学生所遗忘的,或原本就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补偿;

  (2)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形成性检测,把课堂练习与形成性检测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及时掌握,并进行即时性的补偿矫正;

  (3)如果是以单元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不仅要重视单元新授课教学,还应该有前置补偿课。

  6、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时课堂的延伸,是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反馈,所以,作业题的质量一定要高,作业要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要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综合练习要有整体性。学生完成作业要认真,除了作业的量要适当以外,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教师对作业要有及时、精到的讲评,要在教新课前把作业讲评好。要重点讲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典型问题。对作业讲评以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巩固讲评的效果。有的学生的错题教师没有讲评到,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错题要重复训练。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带普遍性的错题,以及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教师要随时收集,过了一段时间再训练一次,重复训练时既要有原题又要有变式题。

  7、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与落实

  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法人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一切教学过程之中,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校要提高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性,坚持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同步、讲清道理与实际能力培养相结合、集中指导与平时训练相结合、学法指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等原则。在可用教学时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要控制学科上课时间,改革粗放式教学,不打“疲劳仗”。安排一些自习课,给学生多一些消化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自习,养成自习的习惯。要在教学要求、时间安排和习题训练等方面切实做到分层教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8、切实加强考练、考试管理,发挥质量分析的导向作用。

  我们的高一、高二每学期要分别举行一次全市性的抽测,高三要举行1一2次“模拟”检测。各年级每月还要进行月考,在每次考试后我们都要认真进行考后的质量分析:

  (1)学生分析,这既是对老师教的评价,对学生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2)教师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

  (3)备课组分析,寻找教与学的衔接环节问题,找出平行班级的群体差异。

  (4)年级部分析,重点解决学生各学科学习上的不平衡性,各班级在质量上的不平衡性,教师教学上的不均衡性。

  (5)年级部综合分析,向全体教师通告本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我们强调要高度重视试卷的讲评,讲评要有足够的时间,试卷的讲评一般可采用诊断性讲评、发散性讲评、探索性讲评、延伸性讲评等形式。月考后要求学生统一进行“二次满分过关卷”活动,让学生明白错误之处以及错误的原因,以达到巩固知识强化能力。

  9、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途径,推进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入。

  1)、四种基本课型展示活动。示范课、多媒体与学科整合展示课、汇报课、公开课。

  2)滚动式考练的研究与完善。小考练、大考练、月考、期中、期末考。我们不但提出了不同的功能划分,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四度要求:即紧跟进度,容量适度,减少频度,提高效度。

  3)教务处拿出了xx中学进一步加强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意见,对教学的化解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4)按照学校教师梯级推进培养规划,对青年教师实行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考核,提高教师执教水平。

  5)重视学法指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2

  课堂有效教学,简而言之,"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就是有效教学"如何在新课

  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点燃学习兴趣.

  2、利用课本插图和资料,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3、利用多媒体和白板教学,使锦上添花

  三、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注重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自由,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

  2、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开展探究性学习。

  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

  五、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养、人格魅力。

  六、把历史教学生活化。

  七、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3

  一堂有效的英语课堂要选择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而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但教学方法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多说、多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而不是学科。更多的采用活动、游戏、讨论、竞赛的方式让英语真正“活”起来。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且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只有通过实践来不断总结反思,不断的完善和创新,逐渐的.更好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把有效教学工作重点放到四个方面: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练习、有效辅导。

  1、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备课中做到细致、新颖、独特,具有操作性。要细致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信息,注意把教学内容向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发展。侧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知识产生的方法,展现研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侧重知识的运用,体现实践性;侧重知识的更新,体现时效性。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做到“六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设计、备习题。

  2、有效上课。

  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全过程。为此,我在课堂上做到有序、有趣、开放,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在知识的呈现、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练习的安排等方面都要考虑有序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做到有趣性,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过程要做到开放性,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实际,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质疑,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决不搞一言堂,坚决不做无效的提问。课堂上以“一要精讲、二要多练、三要有法、四要紧凑、五要高效、六要完整。”来严格要求自己。

  3、有效练习。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课堂知识巩

  固的基本环节。所以,抓好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练习设计要做到多样、开放、创新,具有实效性。练习形式要多样,同一知识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练习内容要开放,要结合社会生活题材以及学生生活素材来选题或命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方法要创新,笔答、口答、竞答、征答等多种方法并举,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

  4、有效辅导。

  培优补弱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辅导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一个有效办法。对于优等生:要求以扩充与提高为主,完善课内打好基础,丰富课余提升能力,重视激励知难而进,加强辅导脱颖而出。对于中等生:要求以补充与转化为主,促进向优生转化。丰富课内强化基础,适当扩充有利提高,及时鼓励重在推进。对于学困生:要做到多关心、多接触、多面批、多鼓励。要重视其特长发挥,多增加他们成功的体验,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关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做到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5

  首先,有效教学体现在有效备课上,从教学初期详细的备课,到现在简单的备课,在这变化过程中无疑经验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学生,但总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一些失误,从而使有些学生就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住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这样做是不行的,必须做到有效备课才能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好。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

  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

  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

  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其次,有效教学还体现在有效指导上,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6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即使在现在这强调孩子自主游戏,自主学习的课程理念下,集体教学还是不可代替的。现在,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一次集体教学,更多的时间让孩子自主,那么如何将这唯一的一次集体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达到集体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要提高集体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选择好教材

  第一,我觉得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孩子感兴趣的,只有教材吸引孩子,孩子才有兴趣去学。第二,教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的教材是孩子所能接受的,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的,是他们可以理解范围内的。第三,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意义,即使孩子不需要懂得什么深奥的科学理念,但是孩子所接触到的内容,科学性一定要正确,不能对孩子产生误导。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确保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如果制定的目标超过孩子的学习能力,那么整个活动,孩子容易“听天书”,而教师则容易“唱独角戏”。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是能考虑到孩子的知识、技能、情感、习惯等,并结合本班孩子的学习特点和能力,为孩子量身定制。教学目标不是泛泛而谈,必须涵盖具体可操作性。除了目标,当然还有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也是重中之重,主要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重在孩子自由表达操作(而不是教师的操控),能够关注全体孩子,注重个别差异。

  三、问题的恰当性和有效的回应

  在集体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和探索,要考虑到孩子能否回答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回答这些问题。当然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不能让孩子总在回答“是”或者“不是”。教师的问题有易有难,能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进行回答。问题的有效回应就是教师素养能力的一种很好体现。在这点上,我还是比较薄弱的。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我经常会不知所措。对于孩子的回答,教师要运用多种回应的策略,如表扬、设疑、追问和参与等。

  要组织好一次集体教学,还有诸多因素,更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利用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细节,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习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和对文章初步的评价能力。小学作文习作教学是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杜绝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生动的进行表达。但由于习作涉及多方面因素,习作教学的内容和操作也很难形成一个相对固定而又科学合理的模式体系,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提高学生的习作较为困难,导致很多情况下宛如盲人摸象,无章可循,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受到了限制。那么,如何优化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还学生以轻松活泼、生动精彩的表达技巧,从而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不再成为影响学生成绩提升的瓶颈?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点滴,谈谈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一点想法。

  一、消除恐惧,让学生爱上写作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很多学生讨厌写作,面对习作教学课,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的抵触情绪,也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在习作时抱有应付的心理,语焉不详,不知所云,写出的“作品”让人不忍目睹。如果我们教师任由这样的状况发展,不能加以适当的调节,则势必造成学生陷入写作的怪圈不能自拔。为此,我们教师要巧妙引导,习作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需要,只是用自己生动的笔触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加上自己内心对事物的一些看法,通过流畅的方式将其写出来给别人去看就可以了。这样的引导,有利于让学生消除对习作的畏惧感和神秘感,同时,通过对一些优秀的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接触班级中其他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学生感知借助语言表达,可以带给读者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让人从文字中获取有意义的材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从而让学生感知习作的意义和价值,吸引他们喜欢表达,热爱表达。此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切勿过渡拔高对孩子习作的要求,人为的设置一些衡量孩子习作优劣的标准,只需让他们自由表达,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将自己要想表达的话语流露出来即可,让他们自然倾吐,乐于叙述,不必用那些条条框框去约束孩子,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爱上表达,乐于表达,从而真正消除习作的“恐惧症”。

  二、优化策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孩子的.习作兴趣,绝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后天的指导,尤其是我们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他们大多数缺乏正规的学前训练,接触的几乎都是纯自然的生活空间。田野、河流、百鸟、虫蛇……自然景色、农家生活都是孩子们生活大舞台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但关键是孩子们缺乏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眼前的人、事、物真正成了过眼云烟,熟视无睹,几乎不去理会,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发现的慧眼,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自己智慧的双眼,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当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睛看,还要动手去触摸、用耳朵去听、用口去交谈,然后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同时更要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在生活中体验。在平时的学习中,突破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想写就写,想如何写就如何写,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这样的习作教学,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习作教学,学生也才会在不断的引导中愈发产生表达的兴趣,逐渐生成将自己的作品以最优的姿态呈现出来,让别人去品读的欲望,学生也才会在这样的情绪状态的指引下,张开翅膀,在自由开放的天空驰骋。

  三、创设机会,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之所以很多情况下写出的作品味同嚼蜡,读来无味无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其次就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对孩子生活素材的积累。学生缺少参与丰富多彩生活活动的机会,导致学生在习作时无话可说,犹如挤牙膏,这就难免造成学生每次写作时总是那几句似曾相识的套话空话,文章的生动形象就不必谈了。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创设机会,给学生增添一些生活体验,不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如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编辑作文集、演讲比赛,讲故事竞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进而有话要说,表达时思绪如汩汩清泉,源源不断。此外,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事实上,广阔的天地原本就是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更是他们生动鲜活的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教师应针对小学生天真好玩的天性,就近组织一些采访、参观、踏青、远足、春游、野炊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放飞心灵,拥抱自然,在大自然的海洋中高呼呐喊,体会大自然特有的美好,教师更可通过精心组织,让孩子们参与到劳动中,到农村去观察一种禽畜、在家长栽培植物,从而为孩子们积累丰富的习作资源,使写出的作品生动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当然,小学生习作技巧的指导,如何遴选素材都会对小学生的习作产生重要影响。只有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教学研究中,不断总结教学艺术,让孩子们体会习作表达带来的乐趣,他们自我养成观察、积累、科学优选素材的良好习惯,养成热爱生活,热爱习作的良好品质,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才会成为学生成绩提高的助推剂,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8

  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总结 中宁县第二中学 一年来,在自治区教研室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我校以电教科研为龙头,以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和建设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目的,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试点学校"的作用,提高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水平,使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进了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任务,建立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校长室负责制定和落实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工作方案,创造条件,组织对工作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协调各部门工作。教导处负责制定各类推进工作专题方案,收集资料,指导优质课例的设计和专题讲座,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研究与落实,参与资源库的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建设,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学校成立了业务指导组,由学校网络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教师和各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担任,一方面辅导一般教师收集、整理信息资源、素材、制作课件,另一方面督促指导一般教师适时运用好现有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包括: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库、课件与网络课件、课程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网络课程资源、资源目录索引等),让其真正发挥效能。为确保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学校把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推进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教学工作计划中,并且制定了网络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规章、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规章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奖励制度及评价细则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和评价机制,使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内需力研究资源,建设资源,使用资源。

  二、合理规划,建好应用环境

  我校注重合理规划,努力建设好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环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争取到中央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举办的 "绿色电脑进西部活动"资助,共收到捐赠电脑40台全部用于师生培训学习,学校建有宽带信息网络、校园广播音响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安防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等信息化网络设施;设有专用教室多媒体6个,网络教室4个,并对网络教室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防静电地板,配备了投影仪,音响设施等;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配置了23台配置高、性能好的专用电脑;开设绿色网吧一个,配备了56台专用电脑,安装了学生机168台,为教师办公和专题研究创造了条件,为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搭建了平台,极大地改善了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经过学校努力,学校管理的信息化也逐步成为现实,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财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已经应用数字化管理系统,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网络、网络教研论坛、学校校本资源库、学校QQ群平台,学校文件传送平台的有效应用。

  三、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1)规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上课和参与网络教研的必要次数,指导和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学会通过网络参与教研活动,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开展开展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教研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说课、网上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料等,通过教师QQ群、电子答疑、教师Blog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拓展教师合作交流的空间,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

  2)开展聚焦课堂的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教学展示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新进教师的"上岗课"、中青年教师的"评选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要求按照说课、做课、评课的程序将教案及相关课件上网,并将展示课拍摄成课堂实录,放在网络平台上,供网络教研之用。(在教学展示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互动互助、彼此支持,在表达自我经验,分享他人成果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和提高,形成同行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氛围。)评出优质课进行公开展示,推荐参加各种比赛。

  3)开展信息化教育专项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多媒体资源教学应用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根据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比如: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电子教案设计、关于多媒体资源应用的教学反思或论文等),使教师的基本技能更加过硬,钻研、把握、设计教材的能力不断提高。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课件评比活动,鼓励教师自制课件,积累我校的优秀课件,推荐参加县级及县级以上的课件比赛。

  4)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基本技能、多媒体操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平台使用技能等的分层次培训,增加培训数量,考核培训效果;逐步构建全校互动的教师博客群,帮助教师解决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明确各年龄段的信息化技术发展指标。为促进各年龄段教师的发展,我们设定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发展指标。35岁(含35岁)以下的教师,熟悉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同时,每年完成:参与一个课题研究,进行一次校级教学研讨课展示,上交3——5个课件及教学设计,上交一篇相关论文或教学反思,进行一次校级信息技术技能展示或交流。36—45岁(含45岁)的教师,每年完成:参与一个小课题研究,进行一次校级教学展示,上交2——3个课件及教学设计,上交一篇相关的论文或教学反思,进行一次校级。45岁以上的教师完成:逐步熟悉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观摩教学研讨课,参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应用展示或交流,参加一个课题研究,上交一篇相关的论文或经验总结等。

  6)积极开展面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培训,基于校本,多元拓展,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年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学校派出田宏友、尹霞、万晓霞等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网络管员培训;派出徐姗姗、白玉红、王伟娟等30多名教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兄弟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交流,组织研讨;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学校及时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6次,让每位教师都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多媒体制作校本课程培训3次,全校85%的教师参加了培训。学校积极争取到暑期英特尔教育的培训项目在我校进行,又有田璐等6位青年教师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再由他们培训其他教师,现有135名教师取得了英特尔培训合格证。安排校领导参加各种远程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促进了校领导信息化技术的提升。本学期组织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技术的培训2次,观看相关技术运用的课堂实录,引导教师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为此,学校主动要求承办全县的各种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教学教研比赛活动10次,如"全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英特尔未来技能培训"、"中小学生艺术作品的评比"、县科协的"科普知识展示活动"、县"中考信息技术测试活动"、"全县优秀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全县新分配教师岗前培训"等,借活动促进教师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高。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实践,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层面应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现状为基础,以学校各部门自身的特点为抓手,统筹规划学校教育科研,确定科研重点,确立研究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切实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8)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推进为契机,推动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按学科需要,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理念,推行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活动,开展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五、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

  1)加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增强学生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技能。

  认真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文明健康上网的方法。

  2)开设信息技术兴趣活动,以多样的信息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定期开放校园计算机房和"绿色网吧", 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定期举办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学习班,举办信息技术应用大赛,挑选优秀学生作品一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各种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中学生信息技术奥林匹克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

  六、充分利用网络教室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 。

  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包括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思想现代化。代表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室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主要体现。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和校园网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主要指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现代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现代化"是各级电教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工作难点。如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与学科教学"融合"

  在一起,不能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就会成为学校的一个点缀。

  本学年,我校大胆实践,利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活动,带动各教研组共同来探索如何利用网络教室进行授课,起步阶段主要是学习如何在网络教室环境下设计教学,到下学期通过实践逐步完善这样的教学模式。

  七、积极推进,有序落实应用。

  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视积累经验和教训,注重在主要环节上做好示范、指导和服务,有序有效落实应用,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师借助于已有技能,搜索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能。学校定期统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并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表扬奖励。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学科和人员覆盖率达80%,课时覆盖率达70%。学校适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在全校举行了"课件制作大赛"、"说课标、说教材、教法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优秀主题班会评比活动"、"青年教师读书报告会"等比赛活动,要求教师全部应用多媒体技术,很多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在今年10月下旬举行的"全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校11人参赛,其中薛芳、田璐、房瑾等4人获一等奖,张海波5人获二等奖,李娟等2人获三等奖,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等次都居全县第一。

  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组织教师开展了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说课、网上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料等,通过教师QQ群、跟帖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拓展了教师合作交流的空间,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在集体备课说课、点评教学案例方面,英语教研组已为其他学科组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在各种比赛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将学科教学的课堂实录下来,各学科组适时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对优秀课件进行微格教学的研讨,交流研究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如理化生组针对"多媒体课中如何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生动手实验的有效整合",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等,并鼓励教师根据研讨情况上展示课、研讨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结构的优化。同时,我校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科教学利用网络教室上课,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打破了唯有信息技术课学生在网络教室上课的陈规,全校率先将"健康教育"、"廉政教育"、"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推进微机室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网络学习,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以"网上查阅资料——互相交流讨论——总结概括——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引导"的模式,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联想与想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组织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信息开展学习活动,如开展"爱我校园"征文交流活动、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电子小抄报展评活动、学生书法展评活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培养一些特长生的技能,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大赛,10人获奖。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习资源,远离网吧、游戏,充分发挥绿色网吧的作用。

  学校引导、鼓励教师实践网络教研应用,学校充分运用和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引导教师通过信息平台交流教学设计、教学感想、教学反思等教学问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互相交流帮助,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媒介作用。学校组织教师通过学校FTP资源库进行收集和交流,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将自己教研资料上传学校教研平台进行展示,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发校本资源,积极收集整理各组各级优质教学资源补充到学科教学资源库中,并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科学分类,库内课件、备课、作业设计等各种资源已有17种文件夹。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建设,使数字资源的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提高使用效率。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网上教研活动,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已率先与全区甚至全国各地的名师进行交流研讨,探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取得良好效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学校积极鼓励开展资源应用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数学组、理化生组等学科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结合实际教师编写、设计定稿的形式编写了趣味性强,易于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校本教材《五彩的物理》、《化学照亮生活》、《数学乐园》及《回族文化知识读本》等在全校师生中阅读学习,赢得了师生的赞誉。今年王绍荣等36名教师在各级各类的"电教论文"、"课件设计"等比赛中获奖,舒心、尹霞等8名教师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奖,学校也扩大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容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学校一边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一边引导教师合理使用,提高了教师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八、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想法。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之路的确是任重而道远,永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教师信息化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大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步伐,加快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使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推进我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工作。

  基于我校现有的设备及总体情况,我校主要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授课"中有一些想法,并做了一些简单规划,力争在20xx年末取得巨大的收获。

  1、目标 (1)探索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与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 (2)研究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与学的体系结构 (3)探索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与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 2、内容 (1)培养适应建立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学的教师队伍 (2)建立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与学的体系结构 (3)研究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与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 3、实施过程 3。1方法 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了以行动研究为主,其他方法协助的研究方案。

  1、文献法: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收集积累相关的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研究文献活动,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问题。我们还重点关注网络上和本课题相关的其他信息,以指导我们的研究。

  2、观察法:在实验的不同阶段有针对地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并进行进行测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评价和意见,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行动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讨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规律,并及时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由点及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网络中教与学的新状态,从中发现规律。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整个课题的研究,我们将实施滚动式推进,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出成果。

  2课题研究的步骤 到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探索、研究网络教学,以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适应教育的三个面向的要求。

  我们对本校老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校本培训。通过培训,我校所有教师都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PPT课件,45岁以下教师至少会使用一种工具自己制作课件,青年教师都能熟练使用常见软件制作有一定质量的课件。我们还对教师进行网络资源使用的全员培训,充分利用我们校园网的功能,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我们讨论研究了网络环境中学生学习状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做了尝试和探索,观察了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对策,推进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日常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我们边研究边积累,以课题组为核心,发动教师参与,制作了一些适合本校实际的课件,丰富我校教学资源。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我们利用电脑课、兴趣小组等时间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资源、使用电脑的能力。我们学生现在网络资源搜索使用、文字编辑、电脑绘画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9

  为了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精致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对开展有效课题研究以来的工作做以小结:

  一,明确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时关注学生需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参与问题解决,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行为需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升学,发展需求。

  2。教学讲求效益。

  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从学生整体利益出发,考虑到学生整体素养的协调发展。提倡为学生节省时间,每门学科应最大限度地在规定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反对用过度耗费学生时间,精力的做法去换取考试成绩;提倡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反对缺乏针对性的低效教学。

  3。教学时建立目标反馈机制。

  一节课要留有充足时间给学生答疑或进行小练习,小测验,实施"课堂达标"考查。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和阶段测验,并根据批改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使问题积累起来。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病历",以便分析学习动态,有的放矢地辅导。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具体,以便于测量和落实。

  4。教学时注重反思。

  没有反思性教学,便没有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迫切需要教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做到天天反思,课课反思,要不断地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问题。

  二,落实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在做教学准备工作时,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要切实做好有效备课工作。备课笔记必须课时齐全,内容详实,格式规范,注明总课时数和上课时间。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评讲课必须按要求备课,并写好备课笔记。各种课型备课笔记的编写要强化"四有":有教学流程安排,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教与学的方法设计,有教后反思记录。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努力达到设计最优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要求,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切实开好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课,让学生在观察和动手实验中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3,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活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式"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恰当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6,精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语言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7,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8,适时全面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评价语言要真诚,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真正起到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提高学科作业的有效性

  1。精心布置作业。教师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布置的习题必须在广泛占用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出,力求针对性强,有实效。对新题或心中无底的题,教师必须先做一遍,然后再决定是否布置给学生。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布置作业。

  2。认真批改作业。各科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批改要正确,批语要具体明确,重在指导和激励,评价要恰当。

  3。科学讲评作业。教师应建立作业情况记载本,随时摘记作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典型错误。讲评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激励性;所有作业必须有错必纠,学生订正后,要进行二次批阅。要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对纠错的内容及时进行阶段性跟踪检测,巩固纠错效果。对拖欠,缺交,马虎,抄袭现象要及时批评教育,并要求补作或重作。

  (四)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

  1。明确具体辅导任务。课后辅导的主要任务是:解难释疑,查漏补缺;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稳基础,讲求实效;端正态度,指导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辅导对象,确定具体的辅导任务。

  2。采取多种辅导形式。课后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有小组形式的辅导,又要有个别形式的辅导,兼顾"培尖,提中与补差",切实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10

  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以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活动为契机,结合日常教学活动,进行了“构建有效课堂活动”,并给全体教师提出了指导与实施性意见,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并逐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现将近阶段获得的经验与不足总结如下。

  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以往的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往往是事倍功半。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还是沉闷压抑;是师生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彼此产生心理愉悦,还是枯燥乏味、简单重复、相互厌倦。这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师生间教与学的质量,同时也是困扰教师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为积极响应课改要求,打破这种教学困境,为此,有些教师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试着去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经一段时间的减持后,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既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要求学校教师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的让他们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对话操练中担当一些简单的角色;起先,学生有些不自在,不肯开口说,即使开口,也是用最省略的语言,相信只要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并毫不吝啬的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们一定会感兴趣的;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因他们的加入让他们组获得了成功,组员的鼓掌和老师的表扬,老师们欣喜的发现学生的眼中有了所期盼的东西——成功的喜悦感。自此,学生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回答积极了,作业认真了,也会问为什么了,成绩也明显的进步了。

  三、遵循规律,探究有效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运用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强训练密度和广度。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将大大激发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五、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催化剂。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要求教师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更加快速地提高了他们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六、在“创建有效课堂”活动中中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具体如下:我校在实施“有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比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担心,不敢放手;学生不会提问,不善于提问;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趋于走形式,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中没有面向全体,只关注几个学生的典型发言;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力有待提高。

  有效课堂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透彻理解教材,深知每一名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需要提升自我驾驭教材、课堂能力;需要加强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力;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设计高效而又有价值的习题检测,才能真正高效的完成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虽存在诸多问题,但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和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努力下,大家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地

  进行各个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我校教师深刻认识到了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贯穿新课程理念,将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我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课堂教学高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11

  本学期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情感态度和数学思考及价值观等方面与课堂有效性的关系上,现在把研究过程中的收获总结如下: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在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中,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贯穿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过程中去呢?

  一、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解除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

  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帮助有心理困扰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表现为后进生。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起自信。教师要和他们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试问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在宽松、自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怎会不对他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呢。要学生亲近老师,老师必须首先热爱自己的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喜爱之情能引起学生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积极的情绪体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能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由怕学到爱学。

  二、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拥有了良好的开始,激起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就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设计《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就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我精心录制了转盘、观光车,缆车,电梯等视频来揭示课题。然后呈现游乐园的照片,让孩子们在其中去寻找旋转和平移现象。接着让孩子观察水龙头,风车,陀螺等实物。并欣赏录像《生活中的旋转》,将孩子们带进“旋转和平移”的世界。最后还让学生玩玩具,去发现并制造出旋转与平移现象,让抽象的数学和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的数学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讨论、交流,展现自我

  数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示自我个性,展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在实践运用阶段老师提出有长6米、宽4米的房间需要铺地毯,现在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看!学生的回答多精彩啊!不仅自己有了选择购买的方法还大胆提出观点帮助老师省钱。课堂中让学生质疑问难,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四、鼓励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不善于与人合作。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要变传统的`学生“认真听讲”为“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群体学习方式与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自主求知。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类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例如:

  1、按铅笔的颜色分。

  2、按铅笔的长短分。

  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

  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

  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

  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

  7、按有铅笔尖和没有铅笔尖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当我把学生的方法介绍给其他教师时,他们无不为学生的创造才能而惊叹、称赞。

  五、有效的评价方式,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才能使小学生能够愉快地、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法宝。教师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小小的一句评价,也许就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寓言:一根大铁棒去撬一把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无功而返。而一把小钥匙,轻轻钻进锁孔,身子一扭,锁就开了。大铁棒很不服气,而小钥匙说,关键是我了解锁的心。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12

  一、指导思想

  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扎实实练好教学基本功,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和措施,扎实开展我校的校本培训和研究工作,加强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让全体语文教师从政治思想、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小语教研组制定了“科研兴语”的工作目标,希望从中培养出一批教学骨干,使学校能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语文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素养。

  2、通过多样化的研修形式,进一步明确有效教学的标准及特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讨自主、高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元素构成及评价。

  4、探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工作思路及方法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改作为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每个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校本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希望通过校本培训,我们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重新认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的重任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在教学中教师也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只有通过校本培训,达成共识,教师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2、以旧换新,将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改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实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大家认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健全校本研修二级研修网络。

  语文教研组建立教研组、教师二级研修网络,以语文教研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欢迎学校教学领导分工蹲点教研组,参加教研组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研组抓好教师培训,定期给老师布置工作任务,定期检查,通过教研组二级研修活动,对全校语文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重新构建教师对“有效课堂”的认知结构。

  (三)通过创新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有效教学理念培训。

  校本研修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有效课堂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校本研修的成效。为此,学习、实践、验证依然是重点任务。保证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并且详细记录。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加强合作交流: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教师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期末,根据学期计划,完成对培训教师的考核工作。

  2、营造浓厚氛围,积极科研探索。

  (1)积极组织开展教科研及加大常规培训力度。

  A、校内教研组活动的'开展,语文组于每周四下午第一二节课。

  B、各位教师自学教育教学科研基础方法的培训。如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教学故事等的撰写和说课的要求。

  C、加大教科研的力度,促教师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继续推荐部分中青年教师参加市骨干班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能力。继续开展教师相互听课活动,要求一学期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20节,每次课要做记录并写出听课反思。

  D、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盘,并写出观看后的心得体会,按时上交到教研组。

  E、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各类专题讲座。

  F、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本学年对立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

  (四)以全员性参与为基础,探讨“有效性课堂教学”。

  教研组提前公布教师研究课的教学内容,研讨课例开展参与式集体备课(在年级学科组内,人人同备同上一节课,进行研讨)即同课异构。展示课结束,现场进行效果检测;进行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与评课,最后由专家点评、提升。

  全组教师围绕自己期初制定的教学研究目标进行研究,积极参加教研组举行的“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系列活动,评课的过程中,既要客观地评出优点,也要评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五)以小课题为突破口,开展行动研究。

  从“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系列活动中发现值得研究的课例,以课例为主要研究方式,让教师确定有研究价值的专题,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采取一课多讲,在同伴的互助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以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做到“小课题库——需求评估——拟定方案——读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自主设计——课堂实践——评课交流——自我反思”的研修流程。引领、帮助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内化新课改理念,真正做到理念先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相信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我校的有效课堂教学一定会有声有色,取得不错的成效。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13

  为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有效管理、有效指导、有效评价,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我校按照县教育局有关会议精神,从20xx年开始,在我校范围内开展了有效性教学达标活动,3年来,我校以树标、学标、达标为工作主线,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现将该项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师71人,在本次活动中,按照文件精神,我校应参加达标活动的教师53人,实际参加达标活动的人数为53人,在参加活动的人员中,优秀15人,达28%;达标53人,达100%。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1、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引领教师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有效教学的深刻认识。强化自身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指导能力,提升教学品味。

  2、学校领导全面把握学校教学现状,认真梳理和分析,有效的解决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3、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采用不定期个别抽查与定期全面检查评比、展示等方式强化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的检查指导。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坚持教案作业周查和月查相结合,坚持学期评比展示制度、学困生跟踪辅导制度、集体备课制度。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指导力度,管理人员坚持推门听课,教师主动上邀请课,公开课,管理人员坚持听以上三类课,同时加强指导。

  3、加强教学质量检测工作。班级有单元检测,学校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期中期末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总结,掌握现状、梳理问题、及时整改。

  4、改革质量评价机制。以学生进步与发展着眼点,学会对学生纵向对比分析,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从严从细抓实常规,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强化要求。

  1、学期初认真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等,学科教学计划包括班级情况分析、本册教材的目标及要求、教学质量提高措施、课时安排等。

  2、提高备课的实效。教师个人备课做到了吃透教材、熟悉学生、选择有效教学方法。教案书写要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晰。

  3、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课堂环环相扣,有层次、有梯度,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主题体验,突出学法指导,讲究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教师教法、语言、问题设计、评价、教具利用等都要遵循有效、适用、适度原则;在练习设计和作业布置上也要突出有效性,练习容量、难易程度、范围要适中,符合学生学情,作业要精心布置、遵循少而精原则。

  4、学生辅导与作业批改重实效,利用有效的课余时间对学困生、或学优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进步;作业批改及时,突出作业反馈、评价、订正等环节,注意从作业中反馈教学问题,作文要保证每篇至少1/4学生的面批数量,评价语言得体,重鼓励,少批评,勿打击。

  5、学生质量检测班级要坚持单元检测和每月一考,学校要严格组织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养成良好的考风考纪,监考、处卷、质量分析等各个环节都要认真布置、总结、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找到改进措施。

  三、取得的成绩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树标、达标、学标活动,锻炼了我校教师队伍,所有教师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两年多来,许多的新人茁壮成长。他们从“徒弟”变成“师傅”,并指导的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或教研活动中获奖。

  (2)课堂教学方法发生明显变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确立。

  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如我校李超忠老师在讲平面图形密铺问题时提出问题:在房间里铺地砖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还有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靠个人能力完成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电脑课件,分组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时,发现有的同学提出用一种多边形密铺,也有同学提出多种多边形共同密铺.各个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的气氛相当热烈,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教师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教师的备课意味着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进行重组教材、有自我个性地把握教材、面向学生工作。因此,我们的教师的教学教案就增强了适应性,如教师设计“课后小结”、“课堂学生问题随笔”、“单元教学追记与反思”等内容,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课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前都能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注重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更多地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注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大纲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

  (4)更加积极地反思,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撰写了大量的教研成果。三年来,所有教师撰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其中包括教学论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不仅有公开课、探究课后的详细反思,也有平时上课后,简单的课后反思。现在,几乎每个教师都养成了写课后反思的良好教研习惯。如我校的王立辉老师撰写的《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荣获县级一等奖;许静波老师撰写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荣获市级一等奖;李鑫老师撰写的《充分发挥作业评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荣获省级一等奖。

  (二)学生方面。

  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学生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教学省时而高效。一是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大胆对话、提问质疑,学习中与同学热烈讨论,互相交流。由课内引向课外,或收集、或调查、或实地考察……处处留下学生探究的足迹。二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了,提高了解读文本信息、获取知识信息、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四、主要问题

  反思这三年来的活动过程,我们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如何帮助年轻教师更好的解读教材,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题注重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研究,但如何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研究还有欠缺。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

  4、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

  五、几点建议

  1、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传、帮、带”的方式,结合教育信息网,搭建教研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构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2、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的研究,以目标的科学性来引导过程的有效性。

  3、教师要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我们将以“有效教学”为准绳,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的管理,将有效性教学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14

  新的课程改革以来一直从改变师生关系的维度入手,强化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作为幼儿园的科学教师,理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理论成果的学习,通过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厘清师生关系,改造课堂结构。

  一、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所教学的学科中应该有具有深厚的学科素养和广泛的学科视域。只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帮助教师在合适的教学契机为幼儿呈现最为及时、最为贴近的学科资源。而在这一状态下,教师已经不再是为教材束缚的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而是发挥着自身主动创造性积极从幼儿的认知和生活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全新的教学资源。

  1.让预设渠道更加多维

  在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层面呼吁教师的课前预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这是一组相辅相成的,只有预设越充分,动态生成才能越广阔,其效益也才能凸显到最大化。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无疑将课前预设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为动态生成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教学《流汗的秘密》一课时,如果教师死板硬套仅仅将目光聚焦于教材之中,那么幼儿也只能习得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但教师在结合本课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回忆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动物流汗的状况,这样就依托于教材中的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学生认知范畴,为课堂种种的预设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2.让生成路径更为广阔

  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呼吁动态生成的不可预测性,即要求幼儿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这就决定了课堂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一层不变地进行发展,多元理解和个性体验成为了课堂应该追求的目标。因而,课堂的动态生成如果能够旁逸斜出则是有效的课堂。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元素介入到课堂之中,广阔的生活资源和丰富的自然元素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可能性就会发展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教学《耳朵的本领》一课时,由于教师不满足于教材中提供的知识内容,为幼儿在课堂上打开了生活中的大门。幼儿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于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课堂呈现出不同凡响的生成态势,学生的思路活跃,见解独到,认知深刻,为课堂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填鸭式的教学将所有知识进行满堂灌输,幼儿成为了机械被动的容器,毫无人性的地被充塞着各种不同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始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新课程改革需要幼儿科学教学,教师要承担更多的组织者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

  1.留有更多空间精心预设

  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就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高低关系发展平等融洽的民主关系。而这一师生关系的变化中,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信息的发布者,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则拥有了更多关注预设的空间与渠道。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流程的组织者之后,就应该在课前准备更多地考量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对教学生成的预设估计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案。这样的角色变化注定了幼儿科学教学就能在教师精心预设之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散发更为华丽的精彩。

  2.追求更多策略理答生成

  而在生成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在改善师生关系中能够得到有效体现,在改变整个课堂教学模式与版块上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由于受到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影响,在课堂中好奇易动。因而,教师切不可只关注自己的教学本身,而要更多地将注意力放置在对幼儿学习状态的关注上,这样才能确保课堂在预设之下主动生成,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益。而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则能更多的关注课堂中幼儿学习的生成状况,还能及时对课堂教学中意外生成资源进行及时地调整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将教学的核心店聚焦在学生感兴趣之处和认知有所偏差之处。

  例如在教学《蚂蚁》一课时,教师将教学分为出谜猜蚂蚁、观察蚂蚁外形、了解蚂蚁居所、了解蚂蚁活动等几个部分,而每一个部分的教学教师都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课堂的组织者为幼儿创造各种情境和场景,让幼儿自行观察。教师作为组织者,才能及时根据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对教学流程进行有效地调整,这样的课堂才能因为生成的有效变得更加高效。

  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在强化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并非要抹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儿学段,幼儿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而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对薄弱,如果缺乏教师真正的作为控制,课堂必将出现混乱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外还要注重自身的引导职能,以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幼儿处理和理答科学教学中幼儿随机产生的动态生成,起到及时引导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认识树和树叶》一课时,教师收集了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树木树叶让幼儿进行触摸观察比较时,很多学生提出在这一过程中发表了很多自己的见解,而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此时教师不能无视学生这些动态生成的内容,而要及时处理这些内容,这样才能是一个课堂组织者应尽的责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角色对于幼儿科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作为幼儿科学教师要善于从自身的角色出发,以不同的角色职能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15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有效导入,点亮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导语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又是师生情感沟通的过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牵动着学生的心弦。只有在课的起始阶段便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迅速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巧妙设计导语,使课堂灵动起来,这是应该认真探讨的。

  1.情境导入,激发思维。情境具有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和激励创新等作用。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体验。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创设美、智、趣的情境,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中,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表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那么,他的教学至少成功了一半。

  2.介绍史实,了解背景。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介绍史实,既让学生了解写作的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导入方式还有巧设悬念,自然过渡;直观演示等。引人入胜的导语如渔人手中的“网”,总系全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给学生以知识和美的享受。

  二、有效朗读,激活课堂

  朗读是一门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文章“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让文章“复生”,朗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求和基本技巧。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在空白处加强体验,转换角色,闭眼想象,让学生自己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朗读不仅入情入境,而且有深度。朗读时形式的运用应有效地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服务,只有在理解课文基础上的朗读,才能算得上真正领略了课文的'“青山绿水”“无限风光”。否则形式就成了“花架子”,朗读指导成了“空中楼阁”。

  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搭建一座体验的桥梁,打开一个情感的世界,开拓一方思维的天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我们应以满腔的热情赋予学生多元的智慧,开启学好语文的窗户,激活语文课堂。

  三、有效练习,深化课堂

  课堂教学的开展,不仅仅只局限在课堂上,而是要从每个教学基本环节出发,层层推进,环环紧扣。其中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练习,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只有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业练习要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满足学生活泼好动、渴望自主、希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深化语文课堂。

  四、有效评价,促进课堂

  教学中的评价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得体,切要做到把握时机,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这样,学生对获得的评价不仅仅是短暂的满足,更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前进的动力,这使他们在“人人可以成才”的大路上前行。 好的语言如一条水声淙淙的小溪,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又如一首促人昂扬奋进的歌,激励着人们不断地追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评价中不仅要语言丰富、机智幽默,而且要讲究艺术。

  五、有效板书,总结课堂

  好的板书,就是一篇“微型教案”,能够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想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因此,板书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丰富想象,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板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特别针对需要背诵的课文,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脉络板书主导词语或重点句,再结合板书师生共同回忆,学生经过适当指导,一篇课文就能简单地背诵了。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铺垫。

【有效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英语有效堂教学体会07-28

有效的教学心得体会08-27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5-11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8-15

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2-28

课堂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3-14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2-01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03-22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