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6-10 08:39:30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3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员工年度工作总结3篇,欢迎大家分享。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3篇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 篇1

  转眼间我来到XXXXX工作已经近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发动机和机加工方面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学习汇总:

  1、20xx年3月份进入公司后,在XX装配和调试车间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在这期间,主要学习了WD615发动机的装配和调试工艺。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指导下,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对发动机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熟悉了发动机是由哪些零件组装成的,并对主要结合面的装配要求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在实习结束时,顺利通过了XX加工部安排的实习结业考试。

  2、实习结束后,进入XX加工部,通过一周系统培训后,分配到了XXX部XX岗位。在师父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了该工序的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现场检验计划、设备操作规程、自主保全说明书等文件,并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该工序的日常点检、清扫、设备保养、生产加工、质量检验等。能够独立完成上料前的毛坯检查,能够独立解决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小报警,并在生产过程中对打码机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和同事做了改善。

  3、在XX上下料系统设计的项目中,我有幸参与并完成了关于工装数据采集的少许工作,并参与了XX上下料系统工装设计方案的讨论,在会议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设计方面的知识。在现场,设计师王工发现其设计的上料工装导向和机床工装导向不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配合,经过思考后王工建议把机床上的工装厚度降低,我观察后认定此方案可行,很钦佩设计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为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了,很高兴。然而在王工和领导进行商讨后,领导不同意这个方案,因为机床未出保修期,建议最好不要改动工装。但是可以再设计一个机床上工装上的导向。由此我发现考虑问题不能光从技术方面出发,还要兼顾各方面因素,要有大局观。

  4、入职以来,利用在早上开班会之前的这段时间,我对XXX工序进行学习,在老员工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对设备的日常点检,能够操作运行设备。此外,我还参加了压装碗型塞的OP190工序、试漏机OP200工序、MARPOSS自动检测设备等的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拓展了自己的

  知识面,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够高,面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大胆的提出来,没有大胆的去完成一些自己本应该胜任的工作等。

  2、在工作中不够细心,不够稳重。

  3、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三、对工作的展望

  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会继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的向领导、同事请教, 积极主动的学习,争取早日掌握本工位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整理,经常回顾,做到温故而知新。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专业书籍和网站论坛等,学习和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细心,仔细认真的完成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同时通过与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培训等掌握更多的应用技能,积极的向多技能工转变。

  最后,我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各位领导、同事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空谈误国,实业兴邦,对于一个企业也是如

  此,我愿努力工作,希望公司明天会更好!

  XXX

  20xx.12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 篇2

  一个真正谈的能称之为 机械设计工程师, 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砺。还要有相当的天分以及勤奋和能造就人的环境。本文是一篇机械设计师个人年终总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机械设计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我没见过多少能立即按图加工装配,在审图、工艺等过程发现大堆的问题很常见,包括所谓"资深"的高工,总工拿出的图纸,还是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的出来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绘图的规范性,看图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

  怎样判定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手抓一张自己设计的东西的图纸你是否能说出它的制造全过程。铸、锻、车、钳、铣、刨、磨,只是这样子,肯定是不行,在机械厂做过几年的谁不知道?必须细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过程。比如说铸造时候怎么分型,浇口冒口怎么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铸造缺陷产生,零件结构在热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怎么在零件结构上进行优化,切削加工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出来,总共用几把刀,转速,走刀量,甚至铁屑望哪里飞,各把刀使用的顺序,车工,铣工,磨工的操作动作全过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不是说搞设计的一定要会玩车床,铣床,会烧电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这些作业特点,在设计时加以充分考虑,作为搞机械设计的人这样才比摇车床烧电焊的强,才有安身立命之处。

  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就会规避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的质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还不够,一个有十年八年的工龄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细节方案(尽管整体的设计统筹他们做不了),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设计出就这样一个结果,岂不是斯文扫地耶?唯一的解决办法,多看书。别人总结出来的通常与生产相结合,俱是心血的结晶。带着问题学,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会说"只要保证同心度就行了"这样愚蠢的回答,关键是你已经指出保证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辈的错误。这个时候,没人再叫你小钱、小赵,连老板都叫你钱工、赵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胡子长出来了,尿布丢了,孩子叫妈了,呵呵成就感也来了。可是设计总是为了使用,好的设计必须具备一点点人性的,设计一套工艺装备,一试产,效率高质量好,老板来搞杯庆功酒。过了几天,发现人家弃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骂娘啊。用起来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细节又多,别个就是个操作工他要是考虑的那么多因素就不会还在那里做操作工了啊。设计不利于使用,就面临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设备,如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正常运转时"挺好的,",可其中一个小键槽,一个轴承位,什么的地方坏了,整个就不能用,厂方只卖整件,要配件不卖,自己加强还真的没地方加了,换了几个厂去买,摆了一堆,用户只好敬而远之,

  立了个技改项目--可怜的技改。这样的事情只要是在机械行业转的久的都会有所见所闻。使用根本就离不开维修,好的设计更不能忽视维修性。在一条大型的的生产线上,关键的'设备,总共一年也就维修那么两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设备大卸八块,行车叉车千斤顶撬杠十八般兵器还不够用,老师傅们还要自己专门动脑动手玩几样好用的专用家当来伺候,导致停产的损失已经超过设备本身的价值,真是个无言的结局。一套大型设备仅因更换一只油封什么的,都要几乎将整机完全分解,使用单位不骂设计干的是断子绝孙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设计者的悲哀。

  我们搞设计不光是要站在制造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但一定要学会继承。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创新,但我们不能一强调创新,就瞧不起原有的东西。通常的创新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构成事物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一种是在旧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样,创新的东西总是含有一些旧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认的。正像哲学中所讲,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产生的。比如我们人类,虽然说是大自然的天之骄子,但实际上,我们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样的。如果人类不是在继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础上,有1%的突破,人类的出现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说我有志气,不需要继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个100%纯人类基因,那您就是再过一亿年,也搞不出来一个人类来。所以说,不能为了创新,把旧有的东西全盘抛弃。原有的东西就如同一盘菜,创新就如同一点点调料,有了这么一点调料,菜的味道更加鲜美。但没有人为了纯鲜美,不要菜,光来一盘炒调料的。所以我们强调创新,但不能忘记继承,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是因循守旧,而只有创新,没有继承,那是空中楼阁。

  1:1的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认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种设计方式。但是作为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来讲,克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所谓一抄二改三创造。简练的概括了设计人员的成长之路。 刚入门的时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袭的同时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设计者的意图和思维,理解整个机器的传动,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理解了之后就可以出图,图纸上就可以有明确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约束。只知道画下来,随手胡扯几根线条上去,大概感觉机器精度比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动不动就0.005,0.002,在图纸上大言不惭的签名在设计栏。号称自己搞的东西是很精密的。这种不知所谓的号称机械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信手拈来满地都是。模仿优秀的作品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养成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有直接关系。罗嗦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那么罗嗦的,小气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气,不负责任的人搞出来的机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样的不负责任。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就是不一样,这样捣腾出来的东西就有了独特的灵魂。行家一看就知道,这是用心的杰作。

  在抄袭的时候积累了经验就要抱着否定的态度学习。查阅资料,多看些经典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的禁忌,与自己接触过的一些东西进行对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现有的机器上动手术。如:提高机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让整机具备更高的可靠度。

  从而迎合高端的客户;或者进行结构精简,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满足些买不起那么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户的需求。做到这样就可以称的上做机械设计开始入门了。能不能成为世界级的发明家这个事情很难说的,呵呵。但是凭自己多年经历见识,将一些结构进行组合,变异,嫁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是不难的。与其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永动机之类的高深课题,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所谓专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点印记的事情。到时候老得快死了,临终的时候还会想到,活了这么多年,捣腾了那么多机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一个真正谈的能称之为 机械设计工程师, 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砺。还要有相当的天分以及勤奋和能造就人的环境。 天才等于99%的勤奋+1%的努力其实说的并不是只要下苦工就会有成就。这句话说的是若一个人对某个职业没有那1%天分,再勤奋也是没有用的。勤奋是一个发掘自己天分的一个途径,是有所成就的必须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绝对不是。

  好了,这篇机械设计师个人年终总结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我们车间机修工段在公司、分厂、车间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及分厂、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通过全体机修工作的不懈努力,始终做好服务后勤兵,保障了开松车间生产搬迁两不误,现将这一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第一”是企业生产的基础;我们工段现在维修工xx名,主要担负着开松车间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和新进设备的安装工作,安全生产对我们工段尤为重要。为此、工段逢会必讲安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时提醒和督促机修工必须重视安全,使安全警钟长鸣,同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知识培训。鼓励大家通过学习,积极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牙状态,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0xx年全车间仅xx元的工伤费用。

  二、克服困难、重视科技进步,促进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

  20xx年xx车间进行了一次整体搬迁。引进了一流的设备,多筒式除尘机组xx台;自动打包机xx台;我们工段人员都未曾安装和调试过。我们工段在满足车间日常维修任务的同时硬是克服重重困难,安装、调试至直一切正常。而且我们积极响应车间节能降耗的原则,对设备勤保养,全年设备完好率xx%,超计划完成任务,可利用的决不浪费,可维修的一定修好,这样使得全年机物料消耗应是xx元,实际消耗xx元,实际节约xx元,为公司节约成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以提高机修工的素质为目标,抓好教育工作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机修队伍是机修工段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工段积极参加公司的技能培训,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让培训不走过场。

  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

  1、随着企业规模发展,设备维修日益增加,在人员少,任务多的同时,临时性任务较多,打乱正常的生产安排。

  2、工段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设备维护和保养还存在难度,希望公司、分厂在今后职业培训着重于技术工人的专业培训,使机修工有机会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他们的整体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公司、为分厂、为车间多做贡献。

  3、有的设备已经老化,虽长期保养和维护,在工作中也未能达到状态,影响产品质量。

  4、工资分配方案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合理体现多劳多得、按技术等级分配的原则。

  五、20xx年的工作安排

  1、我们将继续和车间、分厂、公司一起面对一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机修工段将继续围绕安全生产为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及分厂、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计划,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3、合理安排作业场地,现场管理继续推行“xx”管理,实现清洁生产。

  4、维护好工段的所有设备,使它们随时都能保持一种高效、优质的运转能力。

  5、继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机修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培训,提高机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3篇】相关文章:

新员工年度工作总结10-09

公司员工个人年度工作总结10-09

年度优秀员工获奖感言07-25

优秀员工年度获奖感言11-03

年度员工个人辞职报告06-08

财务年度优秀员工获奖感言【精选】04-10

年度优秀员工自荐书07-02

年度优秀员工自荐信03-22

年度考核工作总结10-08

年度培训工作总结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