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操培训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操培训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操培训总结1
一、培训情况
1.1组织实施新员工入职培训:严格按照新员工入职培训流程,7月至11月,新员工入职培训共组织实施了40期,受教育员工668人,平均每期参加17人,入职培训规章制度、质量管理、安全环保教育三门课程覆盖率为100%。
1.2关于公司级及单位培训:7月至11月公司级培训共实施15场,培训人数为436人,重点落在机动部组织的点检技能与案例分析、设备维护及检修操作规程培训,安环部组织的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煤气防护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能源管理中心组织的节能技术培训;7月至11月各单位培训实施107场,培训人数为4688人,各单位的培训重点落在安全环保、工艺质量、技能操作等方面。
1.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证情况:在领导的指导下,7月组织炼钢厂锅炉培训考证,人数为10人;9月组织动力厂报考锅炉三级考证,人数为20人,报名完毕,等待对方培训考证通知;10月组织炼铁、烧结行车人员考证,人数为10人。与此同时,在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了在7月接收的平沙锅炉班学员20人来公司实操,待实操考试结束后优先录取了16人;8月接收了平沙行车班学员29人来公司实操,待实操考试结束后优先录取了21人,及时填补了锅炉工、行车工离职给公司带来的较大人员的缺口。
二、常规培训管理情况
2.1培训设施管理情况:所有培训南水培训教室7月-11月使用83场,培训设施依旧保持原样,教室每次培训结束之后都有要求单位进行清扫卫生,并且每星期都有去检查实施情况,教室在使用期间,通过对各单位的协调沟通,没有发生一起在时间上有冲突的情况;409培训教室的使用,除了每周二、周五定期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外,还用于了其余单位的培训、考试及会议,教室卫生每星期都有让阿姨进行打扫;关于电脑和投影仪的借用,由于培训设备欠缺,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有单位需要借用培训设备,每次单位借用都有要求其单位领导签字的申请单,至今没有发生培训设备异常现象。
2.2培训资料收集情况:每次培训结束之后,都会及时催交各单位培训资料,7月-11月,共收集培训资料纸制版52份,见表:
培训资料收集时,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完全按照了资料提交要求进行的,这是提交资料的不足之处;同时,各单位提交资料时,没有要求其提供电子版,这是今后一定要进行改善的地方。
2.3关于特种作业台账的管理:自从8月份特种作业人员信息台账出来之后,依据台账的信息,都及时通知了单位需要复审的人员进行复审,没有因为一人由于通知不及时导致证书失效的情况发生。由于公司离职和入职的人员每天都处在变动之中,因此要求了各单位将部门台账每两个月将更新的信息发来汇总,等到年,即将由两个月提交一次新台账改为到一个月提交一次,以便更及时的掌握公司特种作业人员信息。
三、培训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年度培训计划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公司领导批准的年度培训计划,一般情况下应该按照计划执行,若不能执行,应该提前告知并用纸制材料说明原因,这方面不少单位没有这样做。在年,培训管理员将加大对年度培训计划的落实监督力,每月月初将通知有计划的单位进行计划的落实,如不能落实年度培训计划,将要求其提供书面说明材料以备查验。
第二,培训资料提交不完整的'问题。至目前为止,不少单位提交的培训资料并未完全按照规定要求提交,这也于单位培训管理员换人速度比较快有关系。年,将加大力度对这方面的管理,按照年检的要求,一步一步教会单位培训管理员怎么装订合格的培训资料,提交怎么样合格的电子版培训资料。
第三,特种作业台账信息待进一步改善问题。首先是台账中没有显示单位特种作业岗位的定员,有了其岗位的定员,就更能了解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动态;然后是台账以后应该由各单位每两个月提交一次改为每一个月提交一次,然后每月都进行汇总,汇总时将体现三个月内复审的信息,另制表格,最后将汇总的台账信息每月提交领导一份以供参详。
实操培训总结2
汽车驾驶培训是帮助受训者直接感受驾驶技术、学习驾驶技术的一种实训教学课程。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加强受训者职业技能培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体化教学是在教学改革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汽车驾驶培训教学效率。以下对汽车驾驶培训一体化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高参考。
一、汽车驾驶培训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建立一体化教学环境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汽车驾驶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对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状况关注不高;而许多实操教师又只注重实操教学,对于受训者的实际理论知识状况关注较少,这也直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操脱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1]。实施一体化教学时,首先需加强对教师教学思想的改革,在教师中开展一体化教学内容研讨,促进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为受训者提供一体化教学环境,促进受训者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的投入
实现一体化教学是保证受训者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一体化教学,受训者能更加了解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之间的联系,促进受训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操训练中,提升实操能力。因此,相关驾驶培训学校需加强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视,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相关内容的投入,不断加强实训场所的建立,不断推进驾驶培训学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三)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一体化教学时,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要求更高。一体化教学教师需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训练相结合,将实理结合,成为综合性教师。因此,驾驶培训学校在提高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时、理解时,还需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理论教师进行实操培训,提高教师对实际操作技能、经验等的.提高;对于传统的实操教师,多数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充分,但其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缺乏,为了提高实操教师的理论知识,可组织实操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进驾驶培训学校教师向实理兼具方向发展,保证实际教学效果。
二、汽车驾驶培训中一体化教学实例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某汽车培训中心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运用一体化教学策略,出适应该汽车培训中心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得该培训中心的教学培训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物车辆教学与汽车构造理论一体化教学
该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将实物车辆教学与汽车构造理论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汽车构造理论是理论教学中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且其对受训者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要求较高,学习不认真极易导致受训者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佳[2]。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该汽车培训中心每年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学员的素质也存在差异,直接引起教学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培训中心教学时间有限,许多学员难以在教学活动中理解汽车构造,使得教学效果受限。因此,该汽车培训中心将实物车辆与车构造理论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以实物车辆为主体,根据学员汽车构造知识掌握状况进行针对性汽车构造讲解,在实物车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使得学员对实际车辆构造状况更加了解,为后期实操训练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实际操作与车辆常识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实操训练中,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常需听从教师的指导,常被告知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做,传统实操培训方式使得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常出现难以理解实操内容,难以掌握实操技术的状况,因而导致培训时间过长、学员的实操技术不高等状况的发生[3]。该汽车培训中心在面对上述问题时,将实际操作培训教学与车辆常识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实操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只指导学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相关车辆常识,提高学员的认识。如,在进行起步学习时,实操教师会讲解离合器半联动操作的相关原理,从而促进学员平稳起步,在换挡操作时,教师可向学员讲解变速箱齿轮传动的相关原理,从而促进学员有效控制车辆速度,提高换挡学习效果。
(三)道路驾驶与考试项目一体化教学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考试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驾驶培训内容常针对考试项目进行训练,使得学员仅能在培训中学到考试相关内容,对于其他不在考试范围内的操作技能了解不够,导致许多学员学习结束后仍然难以独立驾驶,道路驾驶技能欠缺。不仅影响了培训中心的教学效果,也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难以保障[4]。该驾驶培训学校根据上述状况,将道路驾驶与考试项目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如在学习侧方停车时,教师会教授学员将选择点进行分点处理,车边线当做车身位,头灯、尾灯等分别选取合适的选择点代替,从而促进学员学会代换,提高学员操作感觉,在入库练习时,也可将在这种代换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提高学员的回转练习效果。
结束语
一体化教学是当前汽车驾驶训练的必然发展趋势,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还需要许多条件作为推力。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需不断提高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不断加大对一体化教学的投入,提高教师教学综合水平,从而为学员提供良好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根据驾驶培训学校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改革,不断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
实操培训总结3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能否安全生产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煤矿事故中,特种作业人员所造成的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原因在于煤矿特种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受到周围地质环境、天气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这些因素复杂多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十分重要,其培训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煤矿企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目前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种类多、范围广、技术性强、难度大。因其工种多,工作范围不同,操作技术各有特点,技术要求高,理论性强,给培训造成相当大的难度。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作为“中原一矿”,自20xx年率先被命名为“国家三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以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矿上“技术大拿”、“工程专家”、“首席技师”担任相关工种的实操课程,不断加大各工种实操实验室的投入,及时更新新设备,健全、完善各工种实操标准、考核标准,制定严格、精细的学员管理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每年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训人次达千人以上。经过十多年的锤炼,广大教职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职工安全培训的道路上,我们只能是不断总结,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才能进步。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教师,我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归纳总结,认为目前我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的第30号令中明确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年龄偏大的所谓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员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以至于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讲课难度大,学员理解慢,对有些知识的讲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细致的剖析,严重影响培训的效果。
2.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的第30号令中明确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但是我矿有些工人由于档案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身体状况已严重不符合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耳不聪,目不明,却不能退休,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给培训老师带来了困扰,尽管老师费尽心力,不厌其烦地讲解,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电脑,实际效果还是不很理想,严重影响培训效果和及格率。
3.学员文化水平,技术水平程度不同。特种作业人员即使同一工种,也存在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不协调一致的现象。有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老工人,但缺乏理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有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技术不熟练,但接受能力较强,理论水平相对较高。这种差异,使老师在授课时众口难调,严重制约培训效果。
4.特种作业人员的学习缺乏系统性。从20xx年开始,国家规定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理论考试80分及格。@一规定,给特种作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教师讲课带来了很大困难。课堂上,特别是参加复训的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时间短,要求掌握的内容比较多。为考试及格,学员往往让老师以讲题库为主,题库是卷子形式,不分章节,每一套都包含教材的全部内容,知识点分散。讲法律法规和安全基本知识的老师由于对专业知识不熟悉,在遇到专业课的题目时很难讲透彻,学员只能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虽然考试及格,但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
5.特种作业人员实操培训效果欠佳。目前,按照大纲的要求,每一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的实操课程不低于40%。由于实操课程都是由矿上兼职教师(“技术大拿”、“工程专家”、“首席技师”等)担任的,这些人员都是矿上的骨干,工作特别忙,虽然技术上过硬,但由于是兼职,备课时间仓促,精力有限,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艺术性、技巧性,培训效果欠佳。
二、依据培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门槛。为切实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效果,减少特种作业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源头抓起,可根据形势的需要适当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门槛。一是对从事煤矿特种作业的人员的年龄加以限制,把5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为初中的特种作业人员调整为煤矿一般工种作业人员;二是对即将从事煤矿特种作业的人员的身体状况严格把关,文化程度适当拔高,比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切实做到安全第一,生产是目的,安全是前提。
2.采取因人因工种施教的方法。根据学员不同的工种、文化程度和工作经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技术要求高的.采煤机司机,主提升司机等工种,以提高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增强安全意识为辅。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将工作原理,操作技能等问题讲清,讲细,让学员理解学会;对瓦斯员、爆破工等技术要求不高,而对责任心要求比较高的工种,应以增强责任感和安全防范能力为主。在授课中应以列举典型事故案例为主进行讲解。
3.定期排查特种作业人员的状况。定期对全矿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筛查。对年龄大、身体状况不好的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从事本工种的人员,进行取缔。吸收一些年轻、文化程度高、安全意识强的职工加入到特种作业人员的队伍中。各区队对特种作业人员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定期排查、适时调整,对不放心人员及时清出特种作业人员队伍。
4.转变传统的备课方法。按照传统模式,教师都是对所教的章节进行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内容完全依附于教材,这种备课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首先把自己所教的章节的教材内容吃透,然后认真钻研题库上的相应知识点,在备课时,把这些知识备注在教案上,加深到课件上,讲课时重点突出,深入剖析,不但让学员知道题库上该道题的正确答案,还要把涉及该题的知识点讲清楚,让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多选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或把复杂的事故案例通过视频展现出来,师生互动交流,加深印象,给以启示警戒,不但让学员考试时能答对,在工作中更能做对,让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真正成为保护特种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一道坚实屏障。
5.提高专职教师的实操水平。目前我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实操能力有待提升,现场经验欠缺。聘请兼职教师讲课,一是工教矛盾严重,二是兼职教师讲课缺乏技巧,教学效果不理想。作为专职教师,必须勇于担起实操教学的重担,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强化理论。在兼职教师授课时,专职教师可到现场学习,掌握实操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在每季度的调研活动中,针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带着问题去调研、学习,多与基层经验丰富的人员沟通交流,把本工种在现场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故障,解决办法,事故案例搜集到一块,写出可行性调研报告,并把这些宝贵的资料穿插于自己的教案中,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使每位专职教师都成为“双师”型教师,在兼职教师因工不能前来授课时能独当一面。在授课时,教学过程要尽可能从课堂搬到现场,让学员从课堂模拟到现场操作,从而提高学员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关能动性,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总之,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讨、研究,不断摸索和完善。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不止局限于技术上,着重点要放在安全上,要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理念、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抓好。做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材、教案的编写,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学习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切切实实提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全技术素质,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实操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实操培训心得简短01-27
会计实操培训心得体会07-05
会计实操培训心得体会03-16
会计实操培训心得体会【精华】10-22
啦啦操培训心得11-10
会计实操培训心得体会【大全2篇】10-22
[优选]会计实操培训心得体会5篇07-20
课间操的活动总结03-31
课间操活动总结03-05
广播操比赛活动总结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