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的读后感

时间:2022-02-17 19:59:35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创业史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业史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史的读后感

创业史的读后感1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最爱的是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的祖国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伟大的母亲。方志敏烈士在敌人的牢房中曾写过《可爱的祖国》描绘过她,亿万人民高唱《我爱你—中国》赞美过她》她有着山一般的意志,海一样的胸怀,长城是她坚强的臂膀,长江是他飘逸的裙带,白云浮动着她绵绵的情思,山花摇曳着她温馨的气息……这就是我们亲爱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神圣的母亲!她经历了五千年世道沧桑,她哺育了十三亿炎黄子孙!她经历了面湖红船上的不眠之夜:她目睹了南昌城头的硝烟炮火:她开创了神舟新纪元!

  正因如此我看了《创业史》这部书,《创业史》以梁宝生互相帮助的发展为线索,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反应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出了在当时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化运动,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文章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一边是坚决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梁宝生、高增福等贫雇农:一边是富农姚世杰、中农郭世福、村长郭振山:之间是梁三老汉.

  创业史

  梁宝生这是一个农村“新人”的形象,是一个20世纪五十年代走共同富裕道路,创集体大业的农村新创业者的英雄形象,同时由于梁宝生是一个时代贫穷的农民的儿子,他忠厚善良,勤勤恳恳,坚韧顽强,所以他还是庄家人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特有气质的和谐统一的艺术典型形象

  中国是农业大国我们不能忘记农民阶级为我们为我们衣食住行所付出的汗水,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好好爱我们自己的祖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祖国振兴大业,身为农校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努力改造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像书中梁宝生那样忠厚善良,勤勤恳恳,坚韧顽强,扎实做人的大学生,继承庄稼人那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有的气质!为实现祖国宏伟大业现出自己仅有的全部力量!

创业史的读后感2

  一直以为以自己这个年龄还不足以评价中国共产党,但是阅读了柳青的`《创业史》以后才明白,虽然每个的文化水平不同,但是只要相信路在前方,每个人都是主角。

  作者柳青是一个真正了解农民、热爱农民的人。为什么会提到作者?因为我相信只有真正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并且深入了解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的小说。

  主人公梁生宝,是中国50年代的农村社会主义创造者!会这样说是因为他的自强不息、勇于奋进和坚持不懈。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缘份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但真正让生宝站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互助组、合作社那时候在广大刚刚解放的新农村是灯塔一样的新生事物,所以有很多人不认同,可是结果告诉大家是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路就在前方,所以生宝才能领导一大群农民进山砍竹子,才能推广新法育秧,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柳青曾说:"要知道,好多历史事件,都是逼出来的,譬如,不搞五年计划,不一定会有粮食市场紧张;粮食商人不捣我们的乱,不一定在一九五三年实行统购统销;不实行统购统销,互助合作不一定会一下子结束逆水行舟的阶段而快马加鞭。历史巨人的脚步并不乱。没有上帝!是辩证法同志决定:旧势力在灭亡以前嚣张和疯狂,让它刺激我们,逼使我们很快地发动消灭旧势力的斗争,义无反顾!"就因为在困难无路可走时还相信前方有路,所以才会激起群众的愤怒,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有新思想,但仍不能忘前辈辛辛苦苦的努力。在困境中,不能忘记前方的路。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处仅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

【创业史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创业史》读后感02-18

柳青创业史读后感02-16

《创业史》读后感(4篇)02-27

《创业史》读后感(6篇)02-26

《创业史》读后感6篇02-26

创业史读后感(精选21篇)08-05

创业史读后感6篇02-24

《创业史》读后感(5篇)02-24

《创业史》读后感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