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生要不要创业

时间:2021-08-16 17:08:43 创业指南 我要投稿

三甲医生要不要创业

  近年来,不断有医生从公立三甲大医院辞职创业,成功者如张强、于莺有之,失败者也不在少数。医疗界的“创业流”已经成风了吗?离开大树,医生们创业该不该鼓励?

三甲医生要不要创业

  体制内实现自己的想法太难——这是不少离开体制内的大咖们的内心写照。日前,已经是深圳一家三甲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且在该院工作17年的李震医生也辞职办医院了。

  随着深圳对社会办医的“门槛”逐步降低,怀抱着“创办一家‘高’医疗水准、‘优’就医体验的医疗集团”的梦想,2015年7月,李震组织了一批来自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名牌院校的资深医疗专家、医院管理专家、经营专家,共同创办了这家于近日开业的门诊部。

  李震告诉记者,创办这家诊所的初衷是想让医疗回归本质,做到“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避免医疗被利益“绑架”。“我们会遵守医学的发展规律,坚守医学的社会和自然属性,应用资本的优势,让医学的社会效益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李震表示,他将此总结为“医学+资本”的办医模式,其特点是依靠医生、管理专家和经营行家各自的专业性赢得市场的认可,而不是主要依赖营销手段。

  自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轰轰烈烈的公立医院医联体式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广开来。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意见》还提出大力推进社会办医,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就地就近为基层群众服务。

  众所周知,在主流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中,医生开的私人诊所都占据着超过半壁江山的诊疗服务量,而我国则差距甚大。那么医生创业该不该鼓励?

  随着医生多点执业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等利好政策的出台,相信会有更多的专家走出体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政策的松动也让医生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一些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建立让医生可以不必辞职也能实现执业的多样化。

  不过并不是所有医生都适合辞职创业,医生辞职创业要慎重。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曾表示,在国外医生是自由人,而在国内医生是单位人,实际上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即使在国外,近几年来也出现了医生“回巢”的现象,即原本自由职业的医生又重新应聘到大医院去,市场经济已经远不是以前的市场经济,没有必要过度“狂欢”。短时间大量的资本集中到健康产业来,医生个体的经济能力能否“玩得过”雄厚的资本,也是值得大大打上问号的。此外国内医疗服务总量和构成基本稳定,患者喜欢到大医院就诊的取向又是顽固的,诊所并不是开在那就有顾客,医生能从市场上分得多少“蛋糕”还很难讲。

  另外,就像好厨子不一定是好的餐馆老板一样,精于业务的医生也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诊所经营者。当医生在医院时,有很多事务是有人代劳的,医生不用自己交水电费,不用和各种行政部门打交道,能把精力都放到业务上。而创业的医生,个人暴露在整个社会之中,事事都要经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况且还要问一句——在开始无法盈利的情况下,医生能否坚持住自己的底线?

【三甲医生要不要创业】相关文章:

医生介绍信05-05

医生自荐书07-05

医生辞职信09-06

医生辞职报告06-10

医生离职证明06-15

医生岗前培训总结04-29

医生劳动合同07-08

医生自我鉴定06-06

医生自我介绍08-02

医生感谢信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