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语录

时间:2022-11-03 15:19:37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名言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 篇1

  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3、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5、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文章晓喻世人。

  6、凡说话不切中事理、没有分量的人,他的部下必定不会服气。

  7、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书信》。

  8、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达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曾国藩书信》。

  9、不苛求于全材,宜因量以器使。——《曾国藩书信》。

  10、遇小敌时,则枝叶之茂橡瓦之美尽可了事;遇大敌时,全靠根株培得稳,柱梁立得固,断不可徒靠人数之多,气势之盛。倘使根株不稳,柱梁不固,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败如山崩,溃如河决,人多而反以为累矣。——《曾国藩书信》。

  11、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曾国藩家书》

  12、学问之事,以"日知月无亡"为吃紧语;文章之事,以"读书多,积理富"为要。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之学。——《曾国藩家书》

  13、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曾国藩家书》

  14、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曾国藩家书》

  15、名望所在,是非于是乎出,赏罚于是乎分。——《曾国藩家书》

  16、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曾国藩家书》

  17、我身殁之后,尔等事两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视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从省啬,独待诸叔之家则处处从厚,待堂兄弟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期于彼此有成,为第一要义。——《曾国藩家书》

  18、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曾国藩日记》。

  19、举世之所迷,智者之所独觉。——《曾国藩日记》。

  20、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曾国藩家书》。

  21、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22、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曾国藩

  23、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24、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曾国藩

  25、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26、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27、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28、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曾国藩

  29、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3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31、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2、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33、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34、"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35、冯唐易老,雍齿且侯,三字故将军,四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

  36、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7、为己之学,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为人之学,徇人至于丧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曾国藩

  38、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3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4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41、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曾国藩名言

  42、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43、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名言

  44、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5、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也最终会弄明白,会说你实际上在欺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你。——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6、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曾国藩

  47、无实而享台甫者必有奇祸。

  48、行事不行任心,措辞不行任口。

  49、盖世人念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

  50、刚柔并济——"迩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行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名言语录 篇2

  1、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4、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6、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7、这颗心狭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绝对不是承载厚福的表现,应当努力转到宽大温暖畅和方向去。

  8、凡事后而悔十艮自己的疏漏,与事后而议论别人的疏漏,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9、忍耐冷清忍耐艰苦,忍耐劳累忍耐寂寞。

  10、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文章晓喻世人。

  11、若是遇到棘手的时候,请从耐烦两个字上痛下工夫。

  12、我们互相砥砺,重要的是应当以声望超过实情为切戒。

  13、危险紧急的时候,不要依靠别人,专门依靠自己,才是稳当的做法。

  14、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曾国藩书信》。

  15、军事以气为主,瀹去旧气,乃能重生新气。若不改头换面,长守此坚壁,以日夜严防而不得少息,则积而为陈腐之气,如败血之不足以养身也。——《曾国藩书信》。

  16、由俭人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曾国藩家书》

  1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曾国藩家书》

  18、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曾国藩家书》

  19、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曾国藩家书》

  20、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曾国藩家书》

  21、大凡人之自诩智识,多由阅历太少。——《曾国藩家书》

  22、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曾国藩家书》

  2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谁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曾国藩家书》

  24、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曾国藩家书》

  25、切不可浪掷光阴。——《曾国藩家书》

  26、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曾国藩家书》。

  27、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家书》。

  28、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曾国藩日记》。

  29、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于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惨乎!——《曾国藩家书》。

  30、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31、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2、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33、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曾国藩

  34、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

  35、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曾国藩

  36、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曾国藩

  37、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

  38、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39、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4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藩

  4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

  42、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

  43、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4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该矫俗。

  45、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曾国藩

  46、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47、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48、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49、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50、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51、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52、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53、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54、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5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曾国藩名言语录 篇3

  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

  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

  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曾国藩

  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

  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曾国藩

  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曾国藩

  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25、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

  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30、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曾国藩

  曾国藩名言语录 篇4

  1、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3、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

  4、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5、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6、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曾国藩书信》。

  7、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书信》。

  8、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曾国藩书信》。

  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曾国藩家书》

  10、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11、风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曾国藩家书》

  12、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家书》

  13、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14、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曾国藩曰记》。

  15、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

  1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曾国藩

  17、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曾国藩

  18、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19、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20、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

  21、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22、大笔横飞,颠张醉素;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23、无好小利。——曾国藩

  24、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曾国藩

  25、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 曾国藩

  26、花言巧语取悦人,只是扰乱了自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7、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28、养生以少愤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29、喜新厌旧,欲求上进难矣。

  30、克己之学——反省本身。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相关文章:

曾国藩的名言10-21

曾国藩名言语录70句10-10

曾国藩名言语录大全100句10-30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60句10-28

曾国藩名言语录汇总(精选90句)10-17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80句10-13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60句)10-10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70句10-08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汇总(精选60句)10-23

关于曾国藩名言语录大全(精选60句)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