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说说

时间:2023-03-09 10:22:41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曾国藩名言说说大全70句精选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本篇文章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一些曾国藩名言说说,赶紧来看看吧。

曾国藩名言说说大全70句精选

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4、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5、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6、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7、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8、总是必须脚踏实地,能勤于做好小事,才可能日日有起色而见功效。

9、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端,自然随之。——《曾国藩书信》。

10、不思,故有感;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曾国藩书信》。

11、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曾国藩书信》。

12、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不出队,不呐喊,枪炮不能命中者不许敌放一声,稳住一二日,则大局已定。——《曾国藩书信》。

13、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曾国藩书信》。

14、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家书》

15、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曾国藩家书》

1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

17、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字,每日不可缺一。——《曾国藩家书》

18、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曾国藩家书》

19、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曾国藩家书》

2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曾国藩家书》

21、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惟愿诸弟发奋立志,念念有恒,以补我不孝之罪。——《曾国藩家书》

22、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曾国藩家书》

23、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家书》。

24、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曾国藩家书》。

25、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国落日记》。

26、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于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惨乎!——《曾国藩家书》。

27、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曾国藩家书》。

28、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曾国藩家书》。

29、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曾国藩

30、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曾国藩

31、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32、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33、养得胸中一种恬静。——曾国藩

34、有才干,定要表现之。——曾国藩

35、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36、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曾国藩

37、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

38、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曾国藩

3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该矫俗。

40、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4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42、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43、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44、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45、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46、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处看湖山。

47、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48、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49、身体虽弱,却不过于爱惜;精神越是用还越精神;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觉时越快活。如果存一个爱惜精神的念头,想进又想退,奄奄没有中气,决难成事。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50、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曾国藩

51、欲成天下之大事须夺天下之人心。

52、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53、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曾国藩

54、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致吴竹书》

55、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 曾国藩

56、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 曾国藩

57、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 曾国藩

58、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59、那些告诫子弟的谆谆家教,都会成为后世训子的反面教材,一生抱负,千秋名节,绝对不允许曾国藩生出丝毫的不臣之念,而且他出身翰林,长期埋首于经史子籍,吟诗作赋,也认为著书立说才是心中真正向往的帝王之业,带兵打仗安营扎寨,本是不得已才为的事,又岂能当作立身之本呢。

60、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61、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62、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曾国藩

63、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64、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65、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66、清高过分则伤仁,温顺过分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67、办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68、天下事未有不由费力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69、人苟能自发愤,则圣贤好汉何事不行为?何须借助于人?

70、只要人肯发愤,都可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