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时间:2024-07-29 18:25:2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通用)《童年》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童年》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1

  阿列克谢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婆爱他,外婆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婆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婆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面对痛苦的生活。

  外婆的'形象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小说形象的描述当时活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的艰难困苦,写出的当时社会的黑暗!

《童年》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毒蘑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外表美不是真正的'美,只有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有的人看似美丽,但心灵却不一定是真正美,有的人外表丑陋,但心灵不一定丑陋。所以,请大家不要被一些人美丽的外表而迷惑了。

《童年》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这本书形象地描写了仆人翁阿廖沙凄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非常急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爱他,两个舅舅更是厌烦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根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凄惨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阔光明的教室中,听着教师讲课。而高尔基那个年月呢?几乎每天有人损害他、辱骂他、欺侮他。所以我们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这样美妙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童年》读后感4

  刚几天,我刚读完高尔基的《童年》,这部书是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语言生动,耐人寻味。 高尔基出生于俄罗斯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童年》反映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岁月。小阿廖沙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毒打儿童等等。同时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这时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童年》读后感5

  《童年》是由作家高尔基写的。高尔基出身贫苦,4岁丧父10岁丧母。后来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早年的不平凡经历,磨练了他的斗志,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痛苦的生活的体验和深刻的了解是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辽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是最伟大的代表者”。

  《童年》讲述了:‘我’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祖父、祖母带我过着贫寒又艰苦的生活。祖父有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期间,我们对它进行一些教导。

  在这部小说,作者把自己的童年往事,由社会最底层到自己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中间记录下来。小说描绘了他的苦难、悲惨有时也能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

《童年》读后感6

  《童年》,这本书中曲折而又坎坷的道路我们没有走过,但是,我们应当体现出,体现出高尔基儿时面对悲惨遭遇的精神,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是吗?《童年》这部小说中,不处处官场、渗透着高尔基,这位伟大人士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吗?难道,我们现在衣食无忧,是应当的吗?高尔基的时代,我们不会忘,不是吗?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应当怎么做?我想大家都已经清楚和明白了.......

《童年》读后感7

  《童年》这本书是俄罗斯的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这本书主要讲了高尔基的童年时经历的一些生活。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高尔基外公打高尔基的'情形。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不尽相同,但是会有很多共同的或相似的感受,总之不管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后回想总是完美的事占了多数。我也因犯错而受过惩罚,可静下心一想,我还是觉得我生活得很幸福!

《童年》读后感8

  读完《童年》,我深深被高尔基笔下那个充满磨难却又坚韧不拔的童年所打动。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一个时代、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细致刻画,更是对人性、对生活、对成长的深刻反思。

  我体会到,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困苦与挫折,我们都应该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每一个经历,无论好坏,都是成长的垫脚石。童年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这部作品让我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风风雨雨,塑造了今天的.我们。每一个困难、每一次挑战,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将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也更加珍惜未来的每一天。

《童年》读后感9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讲述了高尔基童年发生的故事。

  《童年》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我们的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而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从此刻开始,我们就应珍惜童年,珍惜如今这美满,幸福的生活。

《童年》读后感10

  第八章也可分为上、下篇。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上、下篇之间的内容通过“怪人”听外婆讲童话的场面联系起来。小说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让读者心领神会“好啊”和外婆的某种尴尬关系。“好啊”是他的口头禅,直译是:“好事情”。

《童年》读后感11

  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爱他,两个舅舅更是厌恶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此刻比起来,实在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一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老师讲课。因此我们要珍惜如今美满的生活。我们要发奋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童年》读后感12

  小说主要描述了《童年》高尔基自传性三部曲的第一部:

  阿列克谢在父亲去世后在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在他年轻的眼里,成年的世界是如此的冷酷和无情。他母亲在父亲的尸体旁生下的弟弟去世了。他们在祖父的叔叔们为家庭财产争吵。他们殴打妇女和儿童。在这个家里,只有祖母爱他,祖母经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祖母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祖母的温柔和乐观温暖了他,让他有力量面对痛苦的生活。

  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祖母的`形象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小说形象描述了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艰辛和艰辛,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

《童年》读后感13

  今天,我翻开了《童年》这本书,我看到了“第一章”我最喜欢的读这一段。

  外祖母轻轻地握着我的手。她胖墩墩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睛,鼻子上皮肉松弛,让人觉得非常好笑。她穿着一身黑衣,而且哭得很特别,似乎好练的`陪着母亲哭,她浑身颤抖,拉着我使劲儿往我父亲身边推。我咧着身子,硬是不过去,因为我不想看到爸爸这样。

  通过这一段,我知道了他不想见爸爸那样,但外祖母硬让我过去。我还知道了作者很详细的写了外祖母的样子,他肯定非常爱外祖母。

《童年》读后感14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步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幼年时期从三岁起至十岁这般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廖沙、比什科夫三岁丧父后,有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单行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公卡什林是一个染房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格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经常为了家产把家里闹得天反覆地的'。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高尔基那种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童年》读后感15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童年不游戏》,童年不游戏这本书主要是写文浩和他的朋友发生的趣事。

  文浩也个最好的好朋友,他叫水根。他们在一起发生了许多许多的趣事,他们两个在一起玩耍、在一起放炸弹、在一起吃生老鼠肉、在一起杀鬼子、在一起救鬼子伤兵、在一起悲哀、在一起玩乐……我记得有一回他们听到鬼子投降的消息,所有的人都开心极了!

  读完这本书我从中明白了战争不是游戏,没有战争就没有死亡,没有死亡就没有鲜血。作为战士却充斥着太多鲜血与死亡,但始料不及的.是战争不过是一场童年的游戏,天真的孩子们当战争慢慢靠近。我们生活没有战争,我们要珍惜,不像他们的生活有许多的战争。

【《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童年》读后感01-10

童年读后感01-10

《童年》的读后感04-27

《童年》读后感12-28

《童年》读后感01-10

童年读后感01-01

童年的读后感03-06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11-15

童年读后感[精]01-10

(合集)童年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