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备课体会点滴谈

时间:2022-04-12 15:45:1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网络备课体会点滴谈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劳动能给你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本学期我校参加了“学校对教师运用新课标理念和网络技术备课的管理和研究”的省级课题的科研项目,我也积极投入到该教育科研中去。

  为了让自己能从整体上把握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我必须提高自己的网络水平我开始留心网络教学的相关知识,找资料,实践操作。并且学会了关于网页制作等知识。在这种学习中,过程中,我感受到新课改对教师技能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才能应对日益发展的教改,才能在教学中有一席之地,不被学生所淘汰。

  关于网络备课,我受益非浅:众所周之,老师要备课,要批改作业,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负担很重。在这样的负荷下,完成备课的质量就降低了。往往是从教参上照搬一些东西,东拼西凑,就是一篇教案。其实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很粗浅的,对文本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都不够到位。而网络备课恰恰就改变了这种局面。首先它能够使老师广泛浏览与文本相关的知识、文化,扩大课堂上学生的视野。老师更能够在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教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把主要精力用于备课过程之中,投入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去。从繁重的机械抄写中解脱出来,变应检型为实用型教案而网上有很多教案还附有教学的反思,所以老师可以在他人的反思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另外网络备课还能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

  当然面对一份相对完善的教案,我还要完成以下工作: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案;第二注明设计意图。这并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的,虽然教案中有很多都是借鉴和模仿的,但借鉴都是有根有距的,每一个环节的引用都是充分考虑到两点;一是学生的发展,一是课堂实施的便捷。第三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将进行记录。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备课,我也感到:网络备课拓宽了参考渠道,丰富了教案内容,从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但也存在一些想法:一、 “复制——粘贴”。其实并不简单。网络备课不等于每个问题都要从不同的地方引用。其实,独立思考的关键并非是独自一个人思考,非得要写出与别人不同的教案。对别人的批判性吸收也是至关重要的。穷尽一己之力不可能穷天下无穷之事。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批判的精神和足够的教育教学素养。创意极少是在闭门造车的情况下出现的,多数的创意来自于思维的碰撞。借鉴的过程其实就应该是批判性吸收的过程,借鉴过程中的思维碰撞也许就是产生灵感的契机。我们母语教育中的习得,模仿就是主要的途径,欲速则不达,教学技艺的成熟需要丰富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模仿和借鉴不失为很好的方法。因为网络上原有教学设计是有整体性,刻意打断这种原有的整体,会使教案内容在连贯性上出现问题。完善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都可为己所用。正所谓: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只要广泛地吸收信息,丰厚自己的储备,才能使自身有提高。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还会发现现有教案的问题所在,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我都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二、有借鉴必有创造。一个学期中,总有一些课的内容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是自己要求有所创新的。这样的教案设计看似与自己参考的网页上的教案相去甚远,但事实却是参考了很多教案以后的结晶。比如我在设计《少年闰土》一课的教案时,就参考了十几份网上的教案,最终自己在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上都与众不同,但又充分发挥了原有教案的作用。由此可见,网络备课需要求同存异。

  我觉得将网络备课的作用更加泛化,它不仅仅是为老师设计教案所用,更可以是寻找课前资料、布置课后作业,展示教学成果的渠道。使得一切教学资源达到最广泛的共享。

【网络备课体会点滴谈】相关文章:

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4-24

谈乡村振兴心得体会11-16

备课培训心得体会03-09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03-27

培训备课的心得体会01-11

小学语文备课心得体会04-14

小学集体备课心得体会04-28

小学英语备课心得体会04-11

集体备课培训心得体会04-29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范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