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1
这个星期,我们403班读了《爱心伴孩子成长》这本书。它是我们中国四川的一名叫肖 陈颖老师接受记者采访后写的。
在这本书中,肖老师写了她在庐江汤池一个学校的一个有七十四个孩子的班级上课。那个班级当时是全校成绩最差、纪律最差,什么都不好的一个班级,换了好几个班主任。可是她才带了四个月,那些孩子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光是行为、习惯的`变化,学习成绩也变化很大。
其中,肖老师还在这本书中讲了几个故事,比如:“曾经有一对夫妻,先生喜欢吃鸡蛋白,太太喜欢吃鸡蛋黄。他们俩结婚以后,太太就把自己喜欢吃的蛋黄留给先生吃,先生就把自己喜欢吃的蛋白留给太太吃。他们俩到六十岁,吃了可能有三十多年,到他们六十岁的时候都变成老头老太了。有一天坐下来聊天,一聊才发现原来对方喜欢吃的,和自己喜欢的不一样,两个人就大笑起来……”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孝心是宇宙人间永恒的真理,我们只要有了它,就会让自己的缺点一点一点的,慢慢地消失,直到无影无踪……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2
看完《爱心伴孩子成长》后,令我不禁的感触起来。想起许许多多自己在校读书时候的回忆,想起了为我孜孜不倦地教导我的老师;肖陈颖老师说得很好,做人真的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亲。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愉快的心情,那必须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那么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前提是要有一个颗仁慈的心,要让孩子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
想要真正帮到孩子,我们就要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爱是用心感受,绝对不是控制和占有,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爱,我们昨天唱歌,是无私无我的为对方付出,甚至无求的付出,那才是真爱。不是说我对这个孩子,我现在这样对你的目的是要你考一个好成绩给我,那是交换,那是在逼孩子走一条路,那不是真爱。但是我们去想其实父母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不爱的。我们愈来愈感受到,不管是老师也好、父母也好,都得回到原点,从头学起什么是爱,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爱心伴孩子成长》这本书,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孝敬长辈、老师和父母,做一个好孩子。比如你帮妈妈洗衣服,做家务,妈妈对你说,谁做的,你不告诉妈妈,就觉得自己是无名英雄。妈妈一直叫你吃饭,你要等半天才来吃饭。这些都是不孝顺的行为。
《爱心伴孩子成长》这本书,里面说课堂总是有些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不发言,没信心,甚至有些同学站起来都哑口无言,怎么办?我们要针对他们的情况,给他们降低难度。比如说有的`同学回答不了问题,我们会让他重复同学问题都可以,回答完后,让他重复一遍。有的同学讲话,一句都讲不通,我们就可以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他读一遍。
《爱心伴孩子成长》这本书很好看,从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
【《爱心伴孩子成长》读后感】相关文章:
孩子成长心得01-19
家教伴成长心得体会及收获范文11-02
与孩子共成长心得01-20
孩子的成长心得体会01-09
孩子成长的心得体会08-11
孩子成长心得体会05-27
(精选)孩子成长心得体会10-27
孩子成长心得体会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