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画画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08 19:35:4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画画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1

  通过这次人文专题课程,中国绘画艺术欣赏几次课的学习,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虽然之前并没有任何绘画艺术知识的学习,但是绘画艺术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承载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灿烂文化的艺术载体,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个从小画画就不好的工科女来讲,当时选这门课程时的确也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讲些什么内容,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会有所提升,不过在我完成这几次课程之后,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填补了之前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同时,之所以为欣赏课程,我想并不是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去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只要能对于古人的绘画艺术、绘画形式以及画家想传达的绘画思想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就可以了。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些对于我们这样一直接受理性教育的工科生来说,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绝对算是一种感性教育,更是对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激发与培养的方式。

  课程中,老师利用五次课程分别介绍了中国近古五大时期的美术绘画艺术,分别是: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与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生活与人们意识的不同形态。在这五个时期里,我对于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最感兴趣的。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势,社会生活最为安定,思想最为开放的朝代,也随之孕育出了繁盛的唐代艺术形式,而其中的绘画艺术也是中国封建绘画的鼎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也是我了解最多的一个朝代,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指绘画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表现和包括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术因素在内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通过课程和文献了解,唐代的绘画已经分人物、山水、花鸟等科,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都是意境的内涵素质,其艺术魅力就是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但意无穷。不单单在于用笔,技法,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境界。画家们的艺术审美思想和审美取向,皆取源于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唐代绘画折射着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佛、道理论不仅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广阔的创造空间,而且直接促进画者思想境界的提升。儒家在于对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把绘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的同时,指出其“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化作用。唐代张璪总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为后人所奉行,指出绘画是一种心灵化的艺术,造化和心源的凝合。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亦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与当朝绘画创作一道共同谱写了大唐绘画的辉煌乐章,完善了民族绘画体系。

  唐代的诸多著名画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位是阎立本,可能是因为我和他同姓,所以在看他的画作时,总有一种亲切感。阎立本以人物肖像画著名。他的作品用线劲健坚实,显示出刚劲的'铁线描,有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在人物塑造上不仅重视形貌的描写,而且十分着意人物心理与细节的刻画,造型准确生动,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画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由唐太宗亲自为每一位功臣写了赞语。他还画了唐太宗肖像《太宗真容》、《唐太宗纳谏图》等。他画的《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会见吐蕃使禄东赞的重大历史事件,唐太宗雍容大度有气魄,禄东赞的谦卑有礼又自信的神态皆刻画的生动传神,气氛隆重而融洽。歌颂了唐太宗的英明睿智,记录了汉、蕃两族的友好。他画的《职贡图》描绘了南洋的婆利国、罗刹二国的使节前来朝贡,途中又与林邑国结队,全幅共二十七人,画中人马各自成组,由右往左前行。描绘出初唐时“万国来朝、百蛮朝贡”的情景。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在唐代绘画中仍占主要地位,大体分为道释画、肖像画、仕女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无论是吴道子、阎立本、周昉、张萱还是带有西域画风的尉迟乙僧等,均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代道释画兴盛,重要人物画家皆擅佛道壁画,当时宫殿、衙署、厅堂、寺观、石窟都有壁画装饰,气势恢宏,色彩灿烂,塑造的佛道故事中佛、菩萨、神仙等栩栩如生的形象,飞天凌空飞舞,表现天国世界的美好,画面的繁复与盛大既给人敬畏与向往,又给人以美感与享受。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外型描画准确而生动。唐代卷轴画也开始兴起,并因便于创作、收藏、观赏而逐渐流行。

  在课程的结束,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一个总结,梳理了一下课程内容以及课件知识,又自己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评价,虽然对于同一画作也有不同的艺术评价,但大都也是对于表现手法的一些分歧,主题的脉络都是一样的。在我看来,艺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本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只不过在我们接受了一些艺术欣赏的指导和熏陶,对于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就更为深入与细致,也能逐渐体会到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创作者的思想与灵魂,我认为这就是学习欣赏艺术的真谛所在。最后,感谢李老师这几次课程的悉心指导与耐心讲解,在课程结束时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2

  近期我参加了举办县组织的小学美术新课标教学研讨会,会上组织了筹委会两位教师的示范课,说课,还有专家讲座。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的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这首先就要我们就要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觉悟,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如果我们老师不具备危机意识人文责任意识和素养,显然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其实,不想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书画艺术,理解发掘人文内涵。这一活动一般在授课欣赏、导入上运用,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感受限度的精确性,课堂中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上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

  教学改革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该以往的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转换课堂角色,扭曲往昔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以生为主,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地位。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而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本学科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业务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和爱护慈爱学生,要承认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则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差异是一种资源,不同是一种财富,这在课堂交流争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当然,强调学生操作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声望,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采取学习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应该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作用,指导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每次学习课标,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感受到了我们这集体的温馨向上力量,学习在学习完课标走下楼梯的顷刻,突然,有三个符号涌上心头,在这一空间,我,学生我将如何来不断创新他们?如何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美术课,我并不希望他们各个都成为画家,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是他们爱上我的美术课,爱上每个欢乐的40分钟。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3

  8月28日—29日我参加了教育局和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通过紧张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回这次的培训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两天的培训时间很短,但很充实。讲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介绍,并提供优秀教学视频让提供支持我们观看。让原本迷惘的课改理清了些思路。

  1、把握鉴赏课的性质,更新教师观念。

  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情感是一种智力,是现代教育观念。很长时间,旧的传统教育只重视理性智力,忽视情感智力。如今,学校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来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审美文化素质又利于情感智力的培养。课程改革要求的是我们教师观念的提升,中学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学校组织我们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图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

  2、多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基本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设于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讲授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设法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授教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磨练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只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通过绘画这一活动为形式来发掘孩子们自身想象力的潜能,培养孩子们敢于追求和美、勇于创造美的灵性。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为学长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教职员教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老师教学中的进行规范。愉快教学,将令老师与学生在教学共同成长,令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4

  今天我参加了参予教育学院组织的美术新课标培训,由姬爽老师主讲,从中感受的是美育课改中的两大变革。一从单纯的美术技能到美术的人文教育。二大学生刻苦钻研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美术课中的技能教育比较好理解和把握,而如何参入人文意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呢?其实,人文性质就是美术国画课程的基本性质!美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不能脱离文化碰巧,美术作为人类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品格,课程改革是让我们从单纯的传授转向关注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等。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的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这首先产业发展我们就要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我们老师不具备人文品牌意识和东方文化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道德素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其实,全然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沛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收藏者,理解发掘人文内涵。这一活动一般在教学活动欣赏、导入上运用,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感受限度的信息量,课堂中会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好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环境。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讲课天数的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训练。

  新课程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该以往的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转换课堂角色,改变往昔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以生,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地位。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学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生存能力,和增强学生实体人格。而美术纯粹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本学科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中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我们首先要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要承认每个人都是绝妙的存在,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则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差异是一种资源,不同是一种财富,这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得到了选修课充分的运用。当然,强调学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优势地位,并不是对师生的学习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应该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作用,辅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5

  那天,妈妈给我报了一个画画班。

  我每个周都去一次。有一次,老师让我回来画一只小青蛙,可是我不会画,但我觉得我要加油,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可是,我画了很久就是画不好,这时妈妈过来说:”孩子,你怎么了,你不是喜欢画画吗?如果喜欢就要努力,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听了妈妈的话,我的信心又回来了,就接着画小青蛙,这次我画的更细心了,把它的眼睛画的一样大,然后又画身子,身子是小青蛙最难画的一点,这时,我闻到了香味,是吃的。一不留神,就把身子画错了,我非常伤心,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妈妈对我说过的.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想到这句话,我的心中仿佛燃起了热火,我的信心又回来了,这次,不管是什么都别想不让我画画,我拿出我所有的精神,所有的体力,所有的专心来画这幅画,我把小青蛙的头部都画好了,就只剩下身子了,我聚精会神的画着完全陷入了自己的境界,什么声音也听不到。这幅小青蛙的画我终于画完了,后来,老师见到了我的画,称赞不已。

  通过这幅画让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学习画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画画心得体会05-11

教小孩画画的实践心得体会10-02

老树画画的语录38句08-06

(精选)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07-18

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04-11

老树画画的语录集锦36条07-28

学习的心得体会04-01

关于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08-29

外出学习学习心得体会【精品】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