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改学校参观心得:冬日暖阳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改学校参观心得:冬日暖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晨曦时分,徜徉五中,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上善若水”、文字溯源、名画长廊、名人荟萃......砖瓦石块,花草树木皆是教材,都在传道。第15任校长,用15年的光阴泣泪成珠,何校长的潜心、静心、苦心在这木石砖瓦中可见一斑。
进堂听课,课室文化亦让我心生感慨。我校的教室拒绝名人字画,一律贴本班“名人”话语,曾让参观者啧啧称赞,五中凸显集体力量,彰显个人位置。人人都“上墙”:将照片话语微缩、组合、悬挂。课桌按组拼凑成方形,前后黑板,上课皆用,虽非独创,但有破有立,可见五中人的有心。
听课两节:《曹刿论战》及《春》。授课教师素养一般,课堂尽显学生魅力,尤其是第一堂课,整节课教师寥寥数语,至始至终以学生为主:领读、翻译、质疑、释疑、点评、连提醒学生记笔记都是学生。教师仅在学生无法相互释疑时点拨一下。如有学生问“为何是小大之狱,而非大小之狱?”又如“‘夫’字如何解读?”。老师的解释很牵强且发音不准(无意求全责备,仅如实陈述)。这样的课堂,完全以学生为本,老师退居一旁,的确轻松。但它高效吗?可效仿吗?推广的构件是什么?值得深思,不可盲从。应因时因地因人因课而异。
大课间:体操、兔子舞、感恩操、太极扇杂糅一体,或许因本校的大课间先入为主,五中的大课间并未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迹,台上领舞的男教师亦不专业,台下学生可想而知。诚如何校所言“仅是播下一颗艺术的种子”,至于它是否开花结果、枝繁叶茂或许不重要。教育重在引领开启吧。但五中的大课间的确“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快乐!”真正全员、全程、亲历、合作!过于齐整、难免约束、难以欢悦!
最后一课:听何校讲座。何校长端坐台前,不需手稿、侃侃而谈:简介五中、个人经历、办学理念、教育探究。咳唾成珠,如沐春风。
吉光片羽
“人都说‘校长是带着镣铐跳舞’我认为校长是在舞池里跳舞!”
“我写给毕业生的两句话:在有限的也生命中追求自身生命的和美幸福,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你可帮助的人,使他人和美幸福。”
“三年,不奢望他们能成何气候,只是播下一颗种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发展的人!”
“当学校积淀不够,我个人积淀不够,有些事,就不做,缓一缓!”
胡思乱想
如何关注当下的教育,如何办好教育,何校长也是矛盾的。他先说“要将五中办成常德市知名学校,已经实现;办成省内有影响力的学校,基本实现;办成全国小有名气的学校,正在进行。”后说“拒绝以新闻的眼光办学校!”不借助媒体,如何提高知名度?仅靠朋友间互访、交口相传显然力度不够,酒香也怕巷子深。借助媒体,是否是教育功利的体现?当素质与应试狭路相逢,何校会如何选择?他能背离大环境继续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吗?校长的舞池有多大?一位有深度有魄力的校长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观教育?现行体制下,普通一线老师能对教育的呐喊管用吗?五中这种过于形而化的教育,是否让老师受累?
教育的本真应是将人导向幸福。而当下教育,知识教学的工具性价值过于显赫,用知识筹划、修葺、操控、禁锢生命,从而迎合现行的体制。这种缝隙里走出的学生,拥有生存的伎俩,却无法安顿灵魂。“教育不是知识的堆挤,而是灵魂的唤醒”。希望自己能常怀一种审慎的姿态。
还是喜欢铁芳教授的那句话“教师首先要是世上的一道光,让学生看着你,然后要做世上的盐,让学生觉得你的课堂有味,但看不见你。”
常德之行,匆匆两天,虽浮光掠影,仍如沐冬日暖阳,温暖澄明!
【课改学校参观心得:冬日暖阳】相关文章:
课改培训心得10-10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6-08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2-23
地理课改心得01-01
谈谈学校课改工作的总结范文03-10
参观学校心得12-20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5篇12-18
(合集)谈谈学校课改工作的总结范文03-23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5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