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时间:2023-11-11 12:45:3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战钢锯岭》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

  平时很少看战争片的我今天陪室友看了刚上映的燃片《血战钢锯岭》,故事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戴斯蒙德·道斯是一名虔诚的---、军医,体格瘦弱,性格内敛,坚决拒绝在战场上拿起武器。在冲绳战役中,戴斯蒙德不断冒险把伤员从战场上拖回进行治疗,最后拯救了75条人命。

  影片中反复在强调倔强的道斯不肯碰枪不肯杀人却执意要进入战斗的前线救人,中途被误解、被殴打、被控告但非常执着于信仰的他,在老兵父亲的帮助下,终于跟随着队伍去了战争前线。

  战争的残忍、血腥、还有尽可能还原战争现场氛围和恐惧紧张的'心理活动程度让我好几次都抓住了室友的胳膊不敢看荧幕,但同时又一次一次的被战争年代里的精神与信仰所震撼。不禁想起一句话“生活本来就是不易的,当你觉得容易时,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着那份不易”,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快捷,这是由多少战斗与牺牲换来的安逸,我简直无法想象,也开始渐渐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爷爷奶奶辈总是非常渴望在自己还能动的时候能再去天安门门前再看一眼毛主席,这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信仰,就好像在影片中钢锯岭最后一战前,所有的士兵都坚决等着道斯做完祷告后再上战场一样,那些士兵也和其他人一样,一开始都很不理解他的信仰,直到被他感动,被他在累的精疲力尽的时候还想着“我还可以再救一个人,再救一个”,然后冲到日军的扫荡圈里,不知不觉一个晚上赤手空拳救出七十多人所感动和鼓舞。

  信仰似乎已经逐渐地消失在大众的脑海里,如今的拇指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媒介依存症”,过度沉溺在媒介提供的浅层阅读,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而渐渐地减少了社会行动力的积极性。小编从不否认科学的力量,但是它仅仅只是改善我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让有着独立思考的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奇葩说》中有一集,针对人工智能和VR技术,黄执中就这样说过“真正的末日,并不是核弹炸完的一片荒芜。真正的末日是这样的,所有的人类都戴上机器,麻木的躺在椅子上,不肯醒来。”而《美丽新世界》中也告诉过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当然,历史是可以缅怀的,而更多的是为了吸取教训和珍惜当下。科技,让这个时代不断地进步,而信仰,让这个时代发生奇迹。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也不要忘了信仰。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2

  由奥斯卡最佳导演梅尔·吉布森执导,口碑享誉全球的巨制《血战钢锯岭》已于12月8日内地震撼上映,以一场猛烈的世纪之战与动人的不摧信念,点燃大众的观影热情。上映首日,影片便问鼎单日票房冠军,豆瓣评分一度飙升至8.8,屠榜国内口碑,更以刷屏之势,获得众多影迷竞相推荐。这部比肩《拯救大兵瑞恩》、有望跻身影史前30的伟大作品,近日入选美国电影学会(AFI)公布的年度十佳电影,无疑为其在内地的票房表现如虎添翼。日前,百名院线经理和电影人更是联名力荐,纷纷表示“已经被征服”,“绝对值得看”,再度掀起一波口碑狂潮。

  满分电影不容错过百名电影人被征服

  “梅尔·吉布森回来了!”诸位院线经理人对梅导及其新作交口称赞。西安奥斯卡金地国际影城的经理,就因其“饱满的人文情感穿插交错,与这场离人类最近的血雨腥风”而泪目。“前半段剧情铺垫,后面震撼人心,情感处理得细腻动人,战争场面更是点燃人的肾上激素”,武汉金逸影城经理也难掩激动之情。影片所呈现的粗糙、厚重的质感,长篇幅、高密度的战争场面,以及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爆炸与厮杀的冲击力,都扎实、给力,“挑不出毛病”。深圳西乡中影星美国际影城经理,则评价其“硬派而又勇气非凡,疯狂而又感人至深。”

  除了感人的信念原力,以及暴力加持的战争场面,影片还给人们足够的思考空间。重庆大地院线经理说道“看完只觉得战争的可怕、信仰的可贵,没有主观的刻画谁对谁错,只希望世界和平,没有仇恨,没有杀戮”。哈尔滨盈日影城经理则感慨,“在残酷的.战争中,在日军地狱般的绞杀中,我惊讶地看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以至于泪水打湿了眼眶……归根结底,我们心中要有所笃信,最起码在某个时刻让我们心海宁静”。

  片方试水主动“分级”获院线经理人力挺

  百名院线经理人在社交媒体推荐影片的同时,也对其限制级的血腥镜头进行观影提醒,此举亦是响应电影片方主动发起的“分级”模式。《血战钢锯岭》在北美被定为R级(17岁以下须由监护者陪同观看);台湾公映也被评定为“辅十五级”(未满15岁不得观赏)。此番国内上映,删减不足30秒,大量暴力镜头得以保留。为区分观赏,起到良好指导看片的作用,片方在没有官方分级标准的情况下,自发地以鲜明的红色标识提醒观众,“战争几近,12岁以下儿童观影需要家长陪同”。院线经理人的呼吁与支持,也有望推广国内电影“分级”制,催生新的市场规则。

  据悉,影片由中国电影集团进口、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发行、长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译制,内地正在火热公映。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相关文章:

《熊出没之雪岭雄风》观后感01-12

以岭董事长讲话心得体会09-05

深海观后感01-31

《无名》观后感02-01

《深海》的观后感02-01

寒假的观后感12-28

《春》观后感02-24

春晚观后感02-28

《孔子》观后感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