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时间:2024-03-10 07:58:3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

  转眼间,暑假的社会实践已结束,蓦然回首,仍然留在原地等待的是匆匆几天的沉重又疲惫的充实,它为短暂而美好的假期填上了一抹颜色。

  这次社会实践,我在杭州的百年老字号王星记扇庄进行。这个机会,是在期末考之前一个月的招聘会上得到的。最后一个名额得来不易,招聘会上的激烈竞争和火爆的场面,让我提前体会了找工作真的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实践的机会。

  第一天的工作比较轻松,主要是参观王星记的制扇车间、书画车间。在制扇车间里,我观摩了老师傅们的日常工作——拉花、折面、穿骨、沿边、齐头、打蜡,最后检验、包装。其中,除拉花外均为折扇工艺。老师傅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而富有美感,沉淀了大半辈子的经验在不经意间表露无遗。第二天我就在这里当助理,为一些扇骨打蜡或穿上流苏。

  在书画设计车间,我体验了四花中的烫花。烫花是用特制的电烙笔在扇片上烫出各种图画。烫花的笔头呈圆锥形,是用白银做的。烫花时技师手执电笔,通过调节电压和温度,把握运笔的速度和力度。技艺高超的烫花技师笔法富于变化,不仅能勾勒出物体的线条,还能获得国画线描中所具有的劲、老、活、松、圆、厚、润、拙等艺术效果。

  同时,我还欣赏了几位大师的作品,看了学徒画的扇面。学徒中有很多聋哑人,他们因为听不见外界的喧嚣,因此心会格外宁静,十分适合学习画画。在这样一个聋哑人很难获得工作和社会地位的高速发展的社会,很少有企业会像王星记一样富有社会责任感,能想到帮助聋哑人们,给他们一份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养家糊口的工作,这让我对王星记多了一份敬佩。

  第三天在博物馆里学习,了解了扇的历史和王星记的历史,研究了许多著名的扇子。王星记扇庄是杭州扇业的典型代表,始创于清光绪年间。作为一家老字号,它能够在现代文明的`冲刷下努力吸收新文化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富有创新精神,才在现代社会中走得更远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第四天,我的工作是修改并翻译博物馆解说词了。幸亏前一天听过的没有忘太多,这一天翻译起来,又加深了我对扇子制作工艺的印象和对扇文化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有些胆小和腼腆,还不够自信等,而这些不足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扰。在实践的过程中,没能更好的与同学和基地的辅导员沟通,汲取他们的经验,以至于工作不顺心,有时甚至会因此而犯错。发现了这些不足,我以后便能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当然实践中我也表现出对工作的热情和有责任心的优点,并将继续保持。

  此次实践,填补了我课堂上学不到的空白,真正增长了社会交际经验,同时也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一次的实践使我受益匪浅,相信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会走得更远更顺畅。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岁月真的是一把杀猪刀,十天的时间就像剑般穿梭,越是到了离别,越是感慨,越是伤感。我们还没来得及再多教他们一个拼音、一个单词、一个句子;我们还没来得及再多教他们一首歌、一支舞、一个手语、一个手工;我们还没来得及多教他们一个数学符号、一个英文单词、一个地理名词;我们还没来得及多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还没来得及多带一份欢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的日子就没了。时间过得太快,十天的支教活动时间趁我们不注意时便就偷偷溜走了,回忆还不够,欢乐还未满。只是点点滴滴都成为了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尽管十天时间太少,但是心得和体会却由于这十天的经历和回忆而填满心间!

  离别气息在悄无声息中弥漫,离歌前奏曲已响起。在支教实践活动第八天的日子里,课程全部上完后,支教内容就结束了,第二天是支教成果展示的日子,文艺汇演结束后,我们梦之桥社会实践队的支教活动将全部结束,这意味着我们就要和白石小学还有白石小学的孩子们说再见了。

  第八天,是我上的第二节语文课,也是我最后一节的语文课。那天我给五年级孩子上最后一节语文课。相比之下,我发现,五年级的孩子比较懂事,比较听话,他们并没有像前些天二年级的孩子那样课上吵吵闹闹,那天那节课也上得顺畅一点。不过,五年级的孩子并不知道这节语文课是他们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他们还并不是那么清楚我们即将要告别,即将说再见。

  最后一节语文课上课前我很认真备课,既准备了成语积累,又准备了成语接龙,还有歇后语、猜字谜,最后还准备了一首诗歌送给他们——《梦想起航》。我希望他们就像诗歌里所表达的一样——“梦想起航”,开启他们的梦想,也像我们社会实践队的队名一样,“梦之桥”——通过梦想的桥梁达到成功的彼岸。祝福这些孩子们,希望这十天的支教活动他们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成长。他们有所收获,便是我们梦之桥实践队这次实践活动的最大收获,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离歌前奏曲已慢慢地轻声地响起,那时我在想:希望我们拥有一个“happy ending”,希望梦之桥社会实践队取得圆满成功!

  回想起第七天,那是梦之桥社会实践队在茂名白石小学的第七天,活动期数已过半。尽管离别的气息在慢慢靠近,但仍挡不了各种精彩在各个小组乃至整个队伍上演。离歌即将奏响,精彩却未间断。第七天7月15日支教活动的上课内容将全部结束,所有课程安排到15号便截止,16号将是学生的文艺汇演,同时也是实践队活动在白石小学的最后一天。随着汇演的日子慢慢临近,学生和小老师进入了为文艺汇演紧张筹备地状态当中。文艺汇演的节目包括了朗诵、唱歌、手语、跳舞、走秀等节目。那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每个人都拿出十二万分精神准备节目,平时除了上课,其它课余时间就都用来为文艺汇演的成功举办而努力!那就是我们梦之桥社会实践队的精神!

  作为新闻小组成员,我平常的任务就是记录和报道支教小组的上课情况,只是一个每天跟着支教小组上下课的跟随员兼报道员。第八天,自己做了一回“主角”,成了走上讲台的那个人。上课前的心情无法言喻,激动、期待、兴奋、紧张。作为每天记录上课情况的新闻成员,我固然对他们的上课情况了如指掌,知道他们上课调皮、吵闹、不安分。所以,上课前我在想,我该用什么方式去上课才能让他们听话呢?我该用什么方式去上课才能让他们安静下来呢?我该用什么方式去上课才能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呢?我苦思冥想,把课备得可以说是完美无瑕。但结果告诉我,纸上谈兵终归是纸上谈兵,尽管把课备得多充分,到了实战场地的教室,事实就并非想象那样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们今天上课依旧是那么吵、那么闹。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正体会到了小学老师的辛苦、小学老师的伟大!我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当年那种面对调皮小学生不听话、不安分的无奈与失落的情绪。此刻,只有自己真正地站上了讲台,才能感受得如此深刻。当初怀着一颗奉献的心来支教,现在,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能给他们什么?

  我能给予他们知识,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翱翔;我能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孤独的心灵得到关注;我能给予他们快乐,让他们的童年多一份美好的回忆。但是,上了二年级的语文课后,我担心我所希望给予他们的这些,真的可以做到吗?我认认真真的思考,我所想给予的,他们都能收到吗?我希望他们都能收到,我希望他们都能有所收获,不仅是知识也包括快乐和成长,这样,他们有所收获也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收获。二年级的课堂依旧是乱哄哄的,当我和他们讲完第二部分字猜谜并要求他们回家考考父母时,他们安静了下来,他们沉默了,那是那堂课最安静的时刻,我顿时有点傻了眼,我预想中他们的回答并不该是这样的。那一刻我顿时醒悟后觉得对他们很愧疚。他们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长年累月不在家,他们怎能完成我的要求呢?

  我能给予他们什么?首先是关爱,尽管他们调皮、尽管他们不听话、但是,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们需要的是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1-10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02-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6-30

(经典)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12-30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04-15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03-3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06-08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01-02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