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

时间:2024-06-10 09:27:13 名言语录 我要投稿

曾国藩语录大全(通用100句)

  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下面这篇文章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曾国藩语录,供各位参考。

曾国藩语录大全(通用100句)

1、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6、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7、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8、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9、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10、惟有忘记机心方可以消除众多别人的机心,惟有懵懂才可以消除不祥。

11、傍晚,与子序登楼聊天,说到老年人的读书用功,不能有骄气和暮气。

12、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13、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14、在清早用单子开出当天应了结的事,当天必须了结它。

1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书信》。

16、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曾国藩书信》。

17、细思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曾国藩书信》。

18、英才乃制胜之本。——《曾国藩书信》。

19、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书信》。

20、胜仗不能加赏,败挫亦难于言罚。——《曾国藩书信》。

21、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曾国藩书信》。

22、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曾国藩家书》

23、善莫大于恕,恶莫凶于妒。——《曾国藩家书》

24、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曾国藩家书》

2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家书》

2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

27、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28、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曾国藩家书》

29、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曾国藩家书》

30、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曾国藩家书》

31、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家书》

32、兄弟之间,一言欺诈,终不可久。尽行揭破,虽目前嫌其太直,而日久终能相谅。——《曾国藩家书》

33、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曾国藩家书》

34、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曾国藩家书》

35、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家书》

3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国藩家书》。

37、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家书》。

38、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自箴联》。

39、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曾国藩家书》。

40、以诚换诚,无人不诚。——《曾国藩书信》。

4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日记》。

4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笔记》。

43、做人之道,以刚介为自己之基,以敬恕为养性之本。——曾国藩

44、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45、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曾国藩

46、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47、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曾国藩

48、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曾国藩

49、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

50、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51、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52、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53、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54、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55、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

56、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之责。

57、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58、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59、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得,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曾国藩

60、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61、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62、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来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6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64、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65、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66、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67、善果证前因,愿斯世无灾无害;拈花参妙谛,惟神功能发能收。

68、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

69、大笔高名海内外;君来我去天东南。

7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7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72、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闪点)

7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74、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75、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76、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诸葛长青:君子当刚柔并济!

77、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曾国藩

78、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曾国藩

79、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曾国藩

8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曾国藩

81、精神越用就越多,阳气越提就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

82、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曾国藩

83、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84、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85、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

86、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出处:曾国藩家书

87、在待人上,曾国藩告诉纪泽,名之所在,当与人同分,利之所在,当与人共享。在行为上,曾国藩要求儿子举止要重,发言要慢,还要记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以成才。他要儿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俭节约,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

88、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

89、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曾国藩

90、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曾国藩

91、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曾国藩

92、清高过分则伤仁,温顺过分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93、久视则熟字不识,凝望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94、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层次而少狂言为主。

9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敷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96、甘心数日不开仗,不行开仗而毫无布置算计。

97、夫知之而不消,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消同。

98、无恒者,喜新厌旧也,欲求上进难矣。

99、心常用则活,不消则窒。常用则细,不消则粗。

100、克己之学——反省本身。

【曾国藩语录】相关文章:

曾国藩语录11-21

曾国藩的语录30条12-12

曾国藩的语录36句08-12

曾国藩的语录45句08-13

曾国藩名言语录08-23

曾国藩的语录38条09-16

曾国藩的语录45条11-10

曾国藩语录13篇02-06

曾国藩名人语录11-18

曾国藩语录(通用60句)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