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3年星云法师的语录46条
"灵山不远,眼前即是",放下妄想、放下执著,当下承担,立地成佛。以下是关于星云法师的语录46条,一起来看一下吧。
1、参禅学佛,端在一念之间,"迷"与"觉"也仅一线之隔。
2、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3、书酒花月随前后。这是一句诗情画意境界的素描,我们中国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妙用,也就是所谓神来之笔,这是"读书怡情、花月逍遥以及随缘自在"诸种妙境的综合,一个人真能"书酒花月随前后",自然能快乐长寿。
4、要能"观世音"。芸芸众生,能观看听闻、能省思修行(闻、思、修)社会上有什么声音?山河大地有什么声音?而自己的内心又有什么声音?是怨天尤人的声音,还是惜福感恩的声音?
5、要能"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说到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6、表达无量的信心。双手合掌是代表对佛陀的无量信心,更期望接引一切众生具足信心。双手合十不存异心,而且合十在"心"之前,心手相映,心声相映,相映于对无上佛道的欣求,而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在合十当中,得到相互肯定与印证。
7、工作中才有财富。许多企业家谈他们的"致富之道",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即使有一笔横财到了你的手边,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工作,坐吃山空,金山银山也会花光的。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足珍贵的,唯有加入自己的血汗,用心尽力去合法赚取的财富,才是可贵而长久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纵使"遍地是黄金",也要你动手去求取才能得到。"含泪耕种的,才能欢庆丰收"。
8、从多情到无情。一般人对佛教的看法,总认为佛法是寡情的,是无情的。在寺院有这样一副对联:"莫嫌佛门茶水淡,僧情不比俗情浓。"这两句话是说,不要嫌弃佛门中没有人情味,僧情虽然没有俗情的浓厚,但是,从寡情里磨炼出来的另一种净化的感情,是更耐人寻味的。
9、从有缘到无缘。平常人要对什么人好,一定要找和自己有缘的人,也就是自己喜欢的人。一旦遇逢有缘之人,那么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不但把感情付托给对方,甚至将身心生命,都可以全部交给他。
10、不贪求、不嗔怒。虽然人要完全去除私心私欲是裉困难的事,但是追求快乐取之有道,不要在物质的贪求上做无理的要求,应该从知足中去感恩,从喜舍奉献上去体悟"舍得,舍得,有舍有得"的真理,长养慈悲心,以祥和而安天下,如此社会才会富足繁荣,人生才能幸福快乐。
11、眷属因缘好相处在和敬。眷属相处不能相亲相爱,反而成为仇敌,视为冤家对头,这个原因何在?人和人相处,难免有一点利害关系,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如果大家太计较,就不能和敬相处了,甚至于老是欢喜算旧账,常常记着仇恨,好的事情不记得,坏的事情耿耿于怀,彼此之间怎能和敬呢?"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眷属是因缘,彼此和谐尊敬,不要计较怀恨,彼此互相信赖,坦诚沟通忍让,自能化干戈为玉帛。
12、自由应尊重利害要看轻。法国罗兰夫人有句名言:"不自由,毋宁死。"无论哪一个地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家庭,甚至哪一个人,都是需要自由的,而每一个人思想不一样,习惯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相处在一起,即使是亲密的眷属,也没办法使彼此的思想习惯完全相同,唯有互相包容尊重,才能彼此适应互相依存。
13、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业,它告诉吾人,不论你做了多少好事,也不必自以为了不起,因为福德因缘如同银行的存款,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同样的道理,纵使罪恶滔天,负债累累,只要努力奋斗,债务终有偿清的一天,做错了事,判刑坐牢,只要安心服刑,出狱新生重头再来,业报就是这样,给予我们人生无限的希望,自己的前途操在自己手中,自己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前途充满着无限的光明。
14、有了信仰才能产生力量,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如无舵之舟,也就没有奋斗的方向;人有了宗教信仰,就会有入神的关系、师徒的关系、道友的关系。做一个正信的三宝弟子,护持佛法是最重要的责任,我常提示信众说:护人更要护法、护神更要护佛、护师更要护众、护寺更要护教、护老更要护幼、护富更要护道。
15、一个人立身社会做人处世,不能没有生活,既然要谋求生活温饱,就要和各种职业建立关系。在受教育的时候,要和老师、同学来往;在要衣要食的时候,要与雇主、同事往来。不管在什么行业,担任何种角色,欲求"人际关系良好","诚实无欺"是不二法门。
16、俗语说"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者,人恒助之"。有时候一句关怀的好话,一个帮助的结缘善行,就是善因会结善果,广种福田必获丰收。
17、在工作上——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百丈禅师的铭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现了佛教徒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的精神,他的勤劳给予后人良好的榜样;六祖惠能在五祖处参学时,更是躬操脊椎,苦作供众;佛经中更一再召示:"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懒惰是罪恶,空闲是堕落。"
18、在善恶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人生存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对于善恶应该有清楚的判断,俗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谓"滴水虽微,可以穿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三岁小儿也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我们自己可以反省一下,每日的言行,是否丝毫未犯诸恶,又奉行众善呢?
19、在理智上——死难当前,坚持真理。一个人不论信仰什么,都要先透过理智的抉择,透过理智抉择的信仰,纵使死难当前也要坚持真理。科学家伽利略,创立地圆学说触怒教皇,被捕下狱,要他执笔改写地圆学说,在用刑之时他仍坚持说:"我现在还感觉到,圆圆的地球正在转动。"这就是透过理智的信仰,即使死难当前,也要坚持真理。
20、善意的结缘可以改变命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你好心诚意,处处与人为善,经常予人祝福、给人帮助、给人方便、予人欢喜,"得道多助"各种善意的结缘(有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21、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
22、扫地、扫地、扫心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23、生活修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所进退,逍遥自在。
24、般若智慧虚空万有,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25、慈悲喜舍感恩图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26、真空妙有究竟涅槃,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以无挂碍故,究竟涅槃。
27、谈情说爱大慈大悲,以智化情,以慈化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
28、增进人生幸福之道,不比较不计较,不怨天不尤人,不贪求不嗔怒;不侵犯不推诿,不自卑不懊丧,不邪见不妄心。
29、从自制中克制物欲,"衣"能保暖整洁就好,"食"能充饿解渴就好,"住"可遮风挡雨就好,"行"可随缘安步当车。
30、善恶诸业果报分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31、化无力感为感恩心,与其咒责黑暗,何不点燃烛光?不要计较获得多少,先要自问贡献多少!
32、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净除其心如虚空,令其所向皆无碍。
33、结善缘,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广结善缘,得道多助。
34、行善去恶,因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人宝山;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35、不着痕迹的善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36、心在何处何处安心,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37、内心财富无价宝,造物忌名尤忌财,钱财为何保不住?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保富亦保福。
38、论人生,要以舍为有,要以忙为乐;要以勤为富,要以忍为力。
39、苦乐一线间,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40、孝亲要及时,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
41、善事父母即是事佛,永怀亲恩,令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
42、旅游参访见识增广,能动能静,能近能远;溪声山色,任性邀游。
43、悲众生,历劫挫身不倦惰,书夜摄心常在禅;遍学一切众道法,智慧深入众生根。
44、悲智愿行,历劫挫身不倦惰,智慧深人众生根。
45、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46、其实,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愁云惨雾;一念悟,慧日高悬。正如经云:"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菠萝、葡萄的酸涩,经由阳光的照射、和风的吹拂,酸涩就可以成为甜蜜的滋味。所以,能把迷的酸涩,经过一些自我的省思、观照,当下就是悟的甜蜜了。
【星云法师的语录46条】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语录02-28
星云法师的语录40句11-26
2024年星云法师的语录集合46条03-03
2023年星云法师的语录集合35条12-11
净空法师语录10-13
延参法师语录01-02
星云大师名言名句07-21
学诚法师的语录30句09-10
延参法师经典语录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