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9-02 19:17:4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必备]围城读书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围城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围城读书心得体会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

  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2

  初读《围城》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用语,是以往我读过的书不曾见过的`词藻。用我女朋友的话说,就是有时代的烙印吧。

  我不记得是谁说过:“你一定要读围城,而且要在你觉得差不多的时候读,如果在太年轻的时候懵懂的读了,你以为你看过了,实际上是永远的错过了,会很可惜”。

  里面对人物的内心的洞察,是令人窒息的。很难说是老成还是年轻。实在太过犀利。

  那种谦和不偏不倚的写作态度,会让我觉得这不像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本人性启示录。

  我现在只看了一半,我也不愿意透露更多的情节,因为这会让看这篇文章的人以为,这本书就是这样而已的错觉。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3

  《围城》是一本终生相伴的好书。少年读时,被书中辛辣幽默,讽刺诙谐的语言所吸引,常常会情不自禁的大笑。

  青年时再读围城,正是追逐梦想的年龄,会为书中人物鸿志高远壮志难酬的命运感伤心痛。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品尝过爱的.酸甜苦涩,又看围城,会有笑中有泪的心酸,人生百味均在其中。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4

  从《围城》发表以来,就有好多人对方鸿渐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学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无论如何,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但正因为他是知识分子,而且是那种带着玩世的态度处世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才构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围城”。方鸿渐是有点虚荣的,有点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并不像辛楣一样有真才实学,也不像韩学愈等人一样完全昧着良心。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5

  我们永远都不能逃出这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注定要在这无形的围城下过完一生,那么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整天想着如何翻过那座城,也不是为自己生活在一座难以翻越的'城墙里而自怨自艾,而是在自己的围城中保持一颗积极地心去创造自己所独有的色彩,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精彩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6

  这是作者描述的感情世界,但也是现实中会有的,听说一个人一生中会遇见四个人,一个是喜欢自己,但自己不喜欢的,一个是自己喜欢的,但不喜欢自己的,一个是相互喜欢但不能走进婚姻的,最后一个就是自己并不多喜欢,但也不讨厌,但是会陪自己走一生的,也是这个人陪自己终老。这样相互喜欢的`人,鸿渐是遇见了,辛楣没遇着,只是遇到这样的人时,不知道两个人是否都足够成熟,成熟到能包容对方的一切,能珍惜对方的一切。于是,婚姻终究成了围城,没有恋爱的基础,婚姻只是牢笼;有了婚姻的条件,又未必真能和喜欢的人进这样的围城。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7

  从整个故事来看,唐晓芙无疑是方鸿渐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起初看这《围城》这部作品时,感觉唐晓芙在外人面前就是一副听话的`样子,但通过苏文纨的话和唐父唐母的话“我们的交际花回来了”,可以看出来,唐晓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小说中,她不爱方鸿渐,但希望方能爱自己。她可以为了面子希望方能在大雨中多等三分钟。就觉得她是一个虽然美丽又聪明的女子,但却有些虚伪,爱面子。也许女人天生就是如此,在女人的潜意识中往往渴望前呼后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8

  《围城》是钱钟书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书的名字是“围城”,“围城”取自书中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那么何谓“围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给黄罗芳一张纸条,阐明了“围城”的丰富内涵,上面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大都如此。在读完这本书后的人都能对这句话有着很深的理解。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9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围城》是钱锺书先生最经典的作品,他以超高的语言天斌加上非常高级的幽默,嘲讽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可笑姿态,写了许多关于生活、关于爱请的深刻哲理。

  城外的人要想冲进城,城内的人要想逃出城。可見《围城》这本书对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当他(她)拜读第二遍后,也会有新的感受和理解。这或许就是读书的趣味吧!

  关于男男女女这些事历来是永恒的题材。《围城》这本书之所以多次成功发行,能成为这么多年来长盛不衰的作品,不外二个条件:一要有钱鍾书这样的作者:二要有会学习会阅读的读者,二者互动,缺一不可。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0

  很多的人都像方鸿渐—样,有那么一点的良心,有那么—点的虚荣。他们处处做小人,又不得处处提防小人。他们也知道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1

  唐晓芙聪明漂亮、活泼可爱又率性。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形象,也逃不掉命运的哀叹。可是也许这段描写却真实地写出了现实爱情中存在着的阴差阳错和诸多偶然,也许方和唐之间的.这种偶然性所导致的恋爱失败正是天下许多有情人难成眷属的一个小小缩影,真的让人觉得很可惜。

  作品中的爱情故事与“围城”二字产生共鸣,盘桓复杂,亦真亦幻。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2

  《围城》全都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琐事中,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是那样生动和逼真。文中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着笔很少,所谓的历史容量,时代风云只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我却觉得这正是本书的成功处,因为它不以特定社会下的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态。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3

  性格决定命运,我想是这样的,书中的主人公方渐鸿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虽然善良,但又有些懦弱,缺乏原则,甚至还带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使他身陷“围城”。其实,“围城”都是自己创造的,他想成为大人物,这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只想去改变环境,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在那个时代,作个大人物不容易,必须有高尚的品质和情操,要具备很多优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者利用旁门左道,利用手段,做一些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而方鸿渐,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面对自己的欲望,他有些亦正亦邪,他一直在两者交界处游荡。正是这种性格,使他身陷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围城”。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4

  其实围城并不可怕,只是如何看待这个围城,身处围城中,为何总想冲出这个围城,最终不是撞得头破血流,退回去就是冲到另一个围城之中,又饱受纠葛,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大围城,包含很多小围城,围城中总有不如意,我们并不是总要去逃避,而应该适应这个围城,在围城中逐渐建立自己高大房屋,不要总好高骛远,不断地换城,总以为世外桃源就在城外。其实不然。审视这个世界,围城处处存在。

  眼看21世纪,围城依然存在,我们看待围城依然要有正确的眼光,除非围城中乌烟瘴气,实在无法生存,否则就不要不停的出城进城直到最后精疲力尽,而流浪街头。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5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

  “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6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的自由,在于人的自由是被逼迫的自由。不管你是否想得到自由,你都是自由的。所以,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意味着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无论此选择带来何种后果,对于此后果的承担都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不要归于他人,不要归于自己的一时糊涂或者自己的软弱。软弱,也是你的选择。

  看似在《围城》中的所有人,都没有得到最初想要的那种美好的人生结局。苏文纨后来的爱财和俗气,孙柔嘉后来的怨妇一样的`纠结,方鸿渐的畏缩和漠然,都使得他们年轻时期的最后一刻的美好荡然无存。

  生命是荒谬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同此荒谬作斗争,最终仍然无法逃脱死亡这个最大的荒谬。这种西西弗死式的自虐式的被抛的命运,似乎显得人的自由选择是如此微不足道。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7

  近日读罢《围城》,心中不免唏嘘一片。脑海中时时回想起方鸿渐短暂几年间的起起伏伏。在坐上回国的轮船上,鸿渐定是不知日后自己的生活如此这般波澜,在上海租界寄人篱下的屈辱,在三立大学的饱受冷眼,在妻子孙柔嘉的.冷嘲热讽中,鸿渐从一个蓄势待发的青壮年,变成一个唉声叹气的弱者。

  人生可能也是这么的起伏,时间在匆匆扫过时,你的人生轨迹可能在一步步偏离正轨,慢慢麻痹着你,直到最后你才猛然醒悟自己的人生已经不如自己当初所想了。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8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就是《围城》。《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9

  钱钟书的《围城》讲述了男主人公方鸿渐从国外回来之后,经历的一系列情感、事业上的纠纷和故事。四位出场的女性,按照顺序分别是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和孙柔嘉。从方鸿渐和鲍小姐在船上的一夜感情,到方鸿渐和孙柔嘉最终的婚姻破裂,生活的深刻内涵和无奈让这个三十年代的海外归来的'却具有痞气和玩世不恭的知识分子,感到了人生的极其荒谬和虚无。

  不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此纯粹的爱恋,然而一旦失去,其打击的程度也是可以想象的。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20

  人生万事如围城。从1980年重版到现在,学者钱锺书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一直保持着持续的热销:1980年11月首印13万册以后,迄今总销量达398万册。更被改编为小说连播、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研究著作和论文也不计其数。不管是从销量还是影响上来说,《围城》都是30年阅读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知识分子小说的`典范,《围城》影响了几代读者。

  作者以“围城”做书名,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过了不久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比这边跟好,于是出了这个笼子进了那个笼子。就这样的不断重复并乐此不疲。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05-11

围城读书心得体会15篇05-30

围城读书心得10-07

围城读书心得10-07

《围城》读书心得12-08

《围城》读书心得15篇05-10

学生阅读围城读书心得05-15

围城读后感03-03

《围城》读后感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