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

时间:2025-06-23 16:01:37 蔼媚 自我评价 我要投稿

初探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有过写自我评价的经历吧,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它属于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探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探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

  初探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

  四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思想品德的评价没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如何评价教育的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比较科学的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客观标准和评估方式。对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幻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家长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地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订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直接与外界(教师、家长等)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做为出发点,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既要以激励为主,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但一定要讲清道理,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犑辈患欠郑瑺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就是引导他限期(下次自我评价前)改正错误,重新做起,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在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要为其道德行为的培养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少先队、班集体,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第二 课堂之中,使其产生出各种道德情感,培养意志,促进道德习惯的形成。

  设计“小学生思想评估导向标”,使评价序列化、立体化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和不同年级的实际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教育和评价具有连续性。实践证明,这个标准应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行为到习惯、由感性到理性,遵循“教育--领会或掌握--(心理)发展”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设计“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必须将小学生日常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以导向的形式标出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活动中,自觉地沿着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评价自己。这个“评估导向标”好比一个特制的拐杖,安装有照明的“电灯”和“危险警报器”。电灯好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规范要求,只要沿着标向做,反复实践,就能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警报器好比评价,首先是自我评价,做错了应引起注意,尽快改正,力争下次做到。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格式

  一、评价目的

  明确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同时为家校共育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内容

  日常行为规范:涵盖遵守校规校纪、课堂纪律,爱护公共财物,保持个人与环境卫生等表现。

  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乐于助人、有责任感等方面。

  集体观念:考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是否关心集体荣誉等。

  学习态度与习惯:如学习勤奋程度、作业完成情况、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意识。

  心理健康:关注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抗压能力以及与同学的交往能力。

  三、评价主体

  教师评价: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结合日常观察,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对自身行为和品德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同学互评:通过小组讨论、民主投票等形式,增进学生间相互了解与监督。

  家长评价:家长反馈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补充学校评价的不足。

  四、评价方式

  定性评价:采用评语形式,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思想品德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定量评价:设置星级、等级(如优秀、良好、合格、待改进)等量化指标,直观反映学生表现。

  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的优秀作业、获奖证书、活动照片、反思日记等,记录思想品德发展轨迹。

  五、评价周期

  可按学期或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也可结合主题活动、重大节日开展专项评价。

  六、评价结果呈现

  评价表:设计包含评价项目、评价等级 / 分数、评价主体评语的表格,便于对比与分析。

  成长报告:整合各项评价结果,形成综合评价报告,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作为家校沟通与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料。

【初探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相关文章: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初探的介绍02-10

思想品德自我评价11-11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03-25

工作思想品德自我评价12-10

思想品德素质自我评价12-23

高中思想品德自我评价01-11

思想品德自我评价范文04-12

学生思想品德自我评价11-16

思想品德自我评价8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