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语录(通用280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名言语录(通用28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2、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5、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7、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8、我一颗心坦坦荡荡,毫不恐惧。
9、肝气抑郁最容易伤害人。
10、"鼓动着水使水向上涌冒",读这句话颇为领悟到养生家的学说。
11、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书信》。
12、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曾国藩书信》。
13、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曾国藩书信》。
14、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者,如吏则亲验命盗案,亲查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先要擘得开,后要括得拢是也。眼到者,着意看人,认真看公牍是也。手到者,于人之短长,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是也。口到者,于使人之事,警众之辞,既有公文,又不惮再三苦口叮咛是也。——《曾国藩书信》。
15、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曾国藩书信》。
16、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书信》。
17、胜仗不能加赏,败挫亦难于言罚。——《曾国藩书信》。
18、进兵须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曾国藩书信》。
19、心以收剑而细,气以收敛而静。——《曾国藩家书》
2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家书》
21、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曾国藩家书》
22、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曾国藩家书》
23、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曾国藩家书》
24、常守"花未全开月未圆满"之戒,不稍涉骄矜之气,则名位日隆矣。——《曾国藩家书》
25、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曾国藩家书》
26、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曾国藩家书》
27、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家书》。
28、总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也。——《曾国藩家书》。
29、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曾国藩日记》。
30、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于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惨乎!——《曾国藩家书》。
31、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曾国藩
32、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33、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曾国藩
34、既有定识,又有定力。——曾国藩
35、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曾国藩
36、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曾国藩
37、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曾国藩
38、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39、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40、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41、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曾国藩
42、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
43、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44、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曾国藩
45、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曾国藩
46、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4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48、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49、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50、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51、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52、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53、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54、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55、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56、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曾国藩
57、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58、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59、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
60、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曾国藩
61、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曾国藩
62、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曾国藩
63、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 曾国藩
64、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65、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6、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曾国藩语录
67、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曾国藩名言
6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出处:曾国藩
69、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出处:曾国藩全集
70、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它有的,只是一个尽力想要守住初心,想要尽快结束战争,还清静于人民,还政权于清廷的老头子,在深夜的书房写下一幅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71、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72、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73、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曾国藩
74、事前加慎,过后不悔。
75、凡行公务,须深谋远虑。
76、忠信耿介,立品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77、米已成饭,米已成炊,只好听之罢了。
78、接触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革;服务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便。
79、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核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80、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孤高也。
8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82、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83、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4、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8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8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87、禁大言以务实。
8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8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9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91、智慧愈苦而愈明。
9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9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9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9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6、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97、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98、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99、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00、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01、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02、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03、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04、无好小利。
105、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06、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07、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08、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109、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10、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1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12、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1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14、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115、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116、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117、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118、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119、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120、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121、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22、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2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25、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126、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127、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28、好谈己长只是浅。
12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3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31、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32、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3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3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135、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36、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137、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13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39、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40、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141、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14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4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4、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145、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4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47、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148、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49、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15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5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52、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53、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5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5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56、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57、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58、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59、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160、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161、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62、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16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64、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65、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6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67、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68、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169、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170、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171、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72、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73、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74、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75、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76、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177、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178、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79、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180、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81、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8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183、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184、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185、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186、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187、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88、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189、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9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191、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19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93、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94、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95、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19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97、小仁者,大仁之贼。
198、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199、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00、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201、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202、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203、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04、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205、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06、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07、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08、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209、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10、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11、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212、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1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14、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215、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216、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7、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18、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219、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220、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221、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222、遇到困难时,我们必须努力保持耐心。
223、宽广的胸怀,必定来自平淡的两个字。
224、女相妒室,士相妒朝,古今亦历尽磨难。如果没有对荣耀和恩宠的渴望,为什么要嫉妒?
225、勤俭以信,守信以信;勤俭以信,守信以信;勤俭以信,守信以信;直而能忍,清流小儿。
226、人在患难时,只有一种倾向。说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我们必须冷静地对待它。
227、人的性情,因为自然,这是很难改变的,但读书可以改变性情。
228、凝重是你的相,谦卑是你的相;回报是财富,奉献是财富。
229、因此,我们努力学习,努力摆脱傲慢,努力停止自满,不笑,但进步。
230、道不能没有反思而被创造出来。有得而不思则失。
231、听到好听的话要敬拜,讲过去是喜,天气是贤者。坐在一个秘密的房间里就像一条大道,跟着一寸心就像六匹马,可以避免经过。心无坦途,心无立功。
232、太高会伤害仁慈,太光滑会伤害正义,用你的方式。
233、当我们读书时,我们只需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学习美德,另一件是学习。
234、要咬紧牙关,要气而长之,其意志不可卑躬屈膝。
235、不要等待事情完成。即要想到隐蔽,即要想到防动,如热水外溢,屏障十分困难。
236、好交易不能共享,怀疑者不能共享。
237、以忠诚之名慢跑,以信之名欺诈,以诚信之名贪婪,以清洁之名肮脏。忠诚和正直,是身体的基础,而不是抓住一个名字。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怎么能对他们满意呢?
238、生活中的傻瓜知道自己的错误。生活中最糟糕的人往往是最好的人。
239、走简单的路,然后你就可以体验到道路的危险。纠结的根,可以考验我的能力;波浪式的流行,可以考验我的锻炼;困难和危险。
240、财富太重,不是大象的好耳朵。
241、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42、人莫不刚愎自信,刚愎自信,即是自绝,谁敢语以至道。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曾国藩
24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244、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245、府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曾国藩
246、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
247、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
248、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曾国藩。
249、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250、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5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252、天涯怀友月千里;灯下读书鸡一鸣。——曾国藩
253、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254、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255、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256、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257、治将乱之国,当用重典。治久乱之国,宜予生路。曾国藩
25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259、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260、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61、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262、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曾国藩"
263、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曾国藩
264、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65、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清曾国藩
266、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267、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268、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26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270、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曾国藩
27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曾国藩
272、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曾国藩
273、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274、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275、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曾国藩
276、诚则金石所穿。——曾国藩
277、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
278、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27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280、力量来自公正林肯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曾国藩名言语录】相关文章:
曾国藩名言语录10-15
曾国藩的名言01-22
曾国藩名言11-16
曾国藩的名言03-21
曾国藩名言12-28
曾国藩名言05-08
曾国藩的名言07-22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70句)10-05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290句)03-28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50句)01-16